第66章
像蔡老的饭馆,听说在立夏的时候就又添了一位手艺好的膳工,专做外送的订单。<br />
哪儿像柳氏饭馆,从早到晚就是两个膳工忙碌。<br />
早该再招一位膳<br />
工,并几位年幼些膳徒的。<br />
柳金枝拧起眉头,问杜卫:“杜卫,当时我让霄哥儿写了招收膳徒的红纸,你贴在哪儿了?现在怎样?”<br />
提及这件事,杜卫擦桌椅的手一顿,想了半日才哎呀一声拍头。<br />
“那红纸我贴在太常寺外头的告示栏上了,这几个月太忙,我都没去看。”<br />
杜卫羞愧。<br />
“我好像、好像忘记去改地址了,纸上写的地址还是咱们以前摆食摊的地方。”<br />
难怪红纸贴出去这么久,却半点回音都没收到。<br />
柳金枝道:“明日你去看看,挑几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带回来,不拘男女都可以。”<br />
想了想,又补充道:“晚上叫霄哥儿再写个招膳工的红纸,咱们饭馆要招个专做冰镇小食的。”<br />
“好!”<br />
第47章<br />
第二日一早,杜卫去太常寺附近改地址。<br />
柳金枝晚起了一点,昨天给把她累坏了,她大大伸了个懒腰,听见身上关节劈里啪啦的响。<br />
这种拉伸的感觉太爽了,柳金枝干脆接着伸展了一会儿。<br />
踢踢腿、扭扭腰、撅撅屁股……<br />
却在下腰时猝不及防看见一张熟人脸。<br />
柳金枝顿时吓得满脸通红,跳着扭过身,道:“潘大官人,怎么咱们总能在奇怪的地方遇见!”<br />
潘琅寰也没想到柳金枝会做这种奇怪的运动,整个人都紧张起来,脸红的像只熟透的虾。<br />
“我、我不是故意的,我出来寻人!”潘琅寰赶紧撇开头,“你见到过安玉吗?”<br />
“啊?”柳金枝尴尬的心思消失,“潘安玉怎么了?”<br />
见柳金枝一脸疑惑不似作伪,潘琅寰脸顿时沉了下来,语气森冷到仿佛结了一层冰。<br />
“这小兔崽子离家出走了!”<br />
柳金枝怔愣。<br />
四月末的时候,王忠勇要送花吉团下乡躲避,她还是请了潘安玉来客串小二。<br />
那时候还好好的,怎么忽然就离家出走了?<br />
“到底发生什么事儿了?”柳金枝正色问。<br />
潘琅寰嘴唇抿成了一条直线,显然不是很想启口。<br />
但面对柳金枝的追问,他又确实无法闭口不言,低声道:“我……我打了他一顿。”<br />
“为什么?”<br />
“……因为他瞒着我在外头干店小二。”<br />
柳金枝一下子沉默。<br />
见状,潘琅寰连忙解释:“我知道他在你这儿帮过忙,但我不是在怪你,我的意思是,他不仅在你这儿干店小二,他满汴京城跑着去当小二!”<br />
潘琅寰把这话说出来,自己都要绝望了。<br />
原来自从上次柳氏饭馆开张,潘安玉来客串了一把店小二之后,也不知道是不是打通了他的任督二脉,彻底激发了对饭馆的热爱。<br />
回家之后,心思就不在读书上了,每天削尖了脑袋要往外跑。<br />
但哪怕春闱潘安玉直接名落孙山,潘琅寰也没有放弃让他走科举一途的想法。<br />
所以对于弟弟想当“店小二”的梦想,潘琅寰坚决打击!<br />
一个跑,一个抓。<br />
兄弟二人斗智斗勇了好几个月。<br />
直到上次潘琅寰因为要外出谈一桩生意,就吩咐下人把潘安玉锁在家里。<br />
谁知道半个月后回家,下人一脸惊恐地告诉他,潘安玉砸了锁,直接跑了出去。<br />
潘琅寰怒不可遏出去抓人,每到一个潘安玉曾去过的饭馆,就能收到几句东家对潘安玉的夸奖。<br />
什么吃苦耐劳,什么认真勤恳,什么对膳工一职极具热爱。<br />
潘琅寰越听脸越黑。<br />
最后在项志轩家里找到人后,二话不说,直接拎回家拿马鞭抽了一顿。<br />
当时潘安玉被抽得嗷嗷叫,哭爹喊娘的,屁股都快打烂了。<br />
但为了弟弟能记住这个教训,潘琅寰选择继续动手,忍到第二天才带金疮药去看望。<br />
谁知刚推开房门,就发现这小兔崽子又把房门撬了!<br />
人连带着箱子里的几十两银票消失无踪。<br />
潘安玉心性纯善,交友范围也不广,就认识这么几个人。<br />
但项志轩、应天爵等处他已经找过了,柳金枝这里是最后一站。<br />
要是还不见潘安玉的踪迹,那人就是真不见了。<br />
柳金枝当机立断:“以我对潘安玉的了解,他是不会跑出汴京城的,应该还在城内。潘大官人,你带着应天爵和一些小厮去大小饭馆里找!我这边也会让伙计留意。”<br />
潘琅寰脸色很难看,道谢:“多谢柳娘子。”<br />
随即转身走了。<br />
柳金枝其实并不意外兄弟二人发生矛盾。<br />
毕竟他俩的主观要求有着巨大冲突。<br />
只希望潘安玉能快些被找回来。<br />
毕竟汴京城虽然繁华,却也不是一个好生存的地方。<br />
但近来几日暑气渐起,太阳都变毒了许多,悬在头顶,火辣辣的。<br />
街道在炽热阳光的灼烤下,似乎都微微变形。<br />
潘琅寰一如既往带着人在外面跑,一找就是一天。<br />
柳金枝就给他们做甘草汤解暑。<br />
宋朝人夏日常饮用甘草汤,不仅清凉甘甜,还兼具消暑与养生功能,是宋代市井常见的消暑饮品。<br />
无论是汴梁,还是杭州,都城内的冷饮摊常以青布伞遮阳,摆上一套红木桌椅招揽顾客。<br />
宋代医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甚至将“甘草冰雪凉水”的做法,当作药方,纳入了药茶范畴。<br />
《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等文献中均对此有记载。<br />
具体做法是:<br />
以生甘草为主料,加入砂糖和清水熬煮成汤,静置放凉后,加入天然冰块制成“甘草冰雪凉水”。<br />
步骤很简单,几分钟就能做一大桶。<br />
给潘琅寰等人消暑后,还能放在店里头售卖,一举两得。<br />
而既然做都做了,就不妨再多做一些。<br />
宋代冷饮品类主要分为“浆”和“渴水”。<br />
甘草汤能直接饮用,属于“浆”。<br />
“渴水”,则是需用果胶浓浆稀释得来。<br />
比如凉水荔枝膏、五味渴水、香糖渴水、紫苏渴水、沉香渴水、檀香渴水……<br />
当然,后几种一般是皇室宫廷选用。<br />
因为所用材料,沉香,檀木等,都价值千金。<br />
所以,为了节约成本,柳金枝选做凉水荔枝膏。<br />
虽然听起来里面有一味“荔枝”,其实这荔枝膏与荔枝全无关系。<br />
而是以乌梅、桂皮、生姜等食材,加上加蜜糖熬制出来的,只是口感上模拟了荔枝风味。<br />
酸酸甜甜,清凉爽口的同时,还能健胃助消化。<br />
做法也依旧简单,以“三熬三滤”把乌梅里的果糖,以及添加的蜜糖,都熬成果胶模样。<br />
可以保证只要密封得当,就能长期使用。<br />
待到每年夏季,就取一点果胶冰镇稀释饮用,或用沸水冲泡。<br />
味道很是不错。<br />
以及后面的五味渴水、香糖渴水、紫苏渴水……<br />
都是差不多的做法。<br />
如此炮制了约莫五桶饮子,加入碎冰冰镇后,再分别摆在两只冰桶附近。<br />
新品上架,王忠勇依旧卖力宣传,销量也是不错,很多食客都愿意饭后来一杯。<br />
而临近午时,潘琅寰终于和应天爵,以及一众小厮到了小饭馆。<br />
他们脸都被晒红了,乌黑的长发像是烧焦了一般,更加发烫发亮,就连衣裳都带着一股子烈阳的味道,上手一碰,都烫的吓人。<br />
应天爵满脸是汗,一进店就瘫倒在地,虚弱道:“快给我来杯渴水,不拘什么,再来碗蝌蚪粉。”<br />
潘琅寰示意来几份一样的,分给小厮们吃,随后就沉默不语地擦汗。<br />
看样子潘安玉还是没找到。<br />
应天爵都奇了怪了,潘安玉平时那胆小<br />
如鼠的样儿,还能干出离家出走的大事?<br />
“潘大官人,你别急,我已经和我汴京城里的朋友们都说过了,他们都替你留意着呢。”<br />
应天爵道。<br />
潘琅寰还是没作声,只是攥着马鞭的手捏紧了。<br />
熟悉潘琅寰的小厮知道,这是潘琅寰要发火前的表现,不由得稍稍挪远了点。<br />
应天爵也知道潘琅寰现在心情不妙,但潘安玉毕竟是他朋友,他也就硬着头皮,再劝了两句。<br />
“其实安玉心里还是记挂你这个哥哥的,就是小伙子气性大,说不定之后自己就回来了。”<br />
“你们再好好谈谈,兄弟俩没有隔夜仇……”<br />
话还没说完,潘琅寰就嚯一下站起来,把几人吓了一跳。<br />
潘琅寰面沉如水,咬牙切齿道:“谁说没有隔夜仇?要是让我找到这个小兔崽子,我抽死他!”<br />
言罢直接捏着马鞭转身离去,连饭都不吃了。
哪儿像柳氏饭馆,从早到晚就是两个膳工忙碌。<br />
早该再招一位膳<br />
工,并几位年幼些膳徒的。<br />
柳金枝拧起眉头,问杜卫:“杜卫,当时我让霄哥儿写了招收膳徒的红纸,你贴在哪儿了?现在怎样?”<br />
提及这件事,杜卫擦桌椅的手一顿,想了半日才哎呀一声拍头。<br />
“那红纸我贴在太常寺外头的告示栏上了,这几个月太忙,我都没去看。”<br />
杜卫羞愧。<br />
“我好像、好像忘记去改地址了,纸上写的地址还是咱们以前摆食摊的地方。”<br />
难怪红纸贴出去这么久,却半点回音都没收到。<br />
柳金枝道:“明日你去看看,挑几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带回来,不拘男女都可以。”<br />
想了想,又补充道:“晚上叫霄哥儿再写个招膳工的红纸,咱们饭馆要招个专做冰镇小食的。”<br />
“好!”<br />
第47章<br />
第二日一早,杜卫去太常寺附近改地址。<br />
柳金枝晚起了一点,昨天给把她累坏了,她大大伸了个懒腰,听见身上关节劈里啪啦的响。<br />
这种拉伸的感觉太爽了,柳金枝干脆接着伸展了一会儿。<br />
踢踢腿、扭扭腰、撅撅屁股……<br />
却在下腰时猝不及防看见一张熟人脸。<br />
柳金枝顿时吓得满脸通红,跳着扭过身,道:“潘大官人,怎么咱们总能在奇怪的地方遇见!”<br />
潘琅寰也没想到柳金枝会做这种奇怪的运动,整个人都紧张起来,脸红的像只熟透的虾。<br />
“我、我不是故意的,我出来寻人!”潘琅寰赶紧撇开头,“你见到过安玉吗?”<br />
“啊?”柳金枝尴尬的心思消失,“潘安玉怎么了?”<br />
见柳金枝一脸疑惑不似作伪,潘琅寰脸顿时沉了下来,语气森冷到仿佛结了一层冰。<br />
“这小兔崽子离家出走了!”<br />
柳金枝怔愣。<br />
四月末的时候,王忠勇要送花吉团下乡躲避,她还是请了潘安玉来客串小二。<br />
那时候还好好的,怎么忽然就离家出走了?<br />
“到底发生什么事儿了?”柳金枝正色问。<br />
潘琅寰嘴唇抿成了一条直线,显然不是很想启口。<br />
但面对柳金枝的追问,他又确实无法闭口不言,低声道:“我……我打了他一顿。”<br />
“为什么?”<br />
“……因为他瞒着我在外头干店小二。”<br />
柳金枝一下子沉默。<br />
见状,潘琅寰连忙解释:“我知道他在你这儿帮过忙,但我不是在怪你,我的意思是,他不仅在你这儿干店小二,他满汴京城跑着去当小二!”<br />
潘琅寰把这话说出来,自己都要绝望了。<br />
原来自从上次柳氏饭馆开张,潘安玉来客串了一把店小二之后,也不知道是不是打通了他的任督二脉,彻底激发了对饭馆的热爱。<br />
回家之后,心思就不在读书上了,每天削尖了脑袋要往外跑。<br />
但哪怕春闱潘安玉直接名落孙山,潘琅寰也没有放弃让他走科举一途的想法。<br />
所以对于弟弟想当“店小二”的梦想,潘琅寰坚决打击!<br />
一个跑,一个抓。<br />
兄弟二人斗智斗勇了好几个月。<br />
直到上次潘琅寰因为要外出谈一桩生意,就吩咐下人把潘安玉锁在家里。<br />
谁知道半个月后回家,下人一脸惊恐地告诉他,潘安玉砸了锁,直接跑了出去。<br />
潘琅寰怒不可遏出去抓人,每到一个潘安玉曾去过的饭馆,就能收到几句东家对潘安玉的夸奖。<br />
什么吃苦耐劳,什么认真勤恳,什么对膳工一职极具热爱。<br />
潘琅寰越听脸越黑。<br />
最后在项志轩家里找到人后,二话不说,直接拎回家拿马鞭抽了一顿。<br />
当时潘安玉被抽得嗷嗷叫,哭爹喊娘的,屁股都快打烂了。<br />
但为了弟弟能记住这个教训,潘琅寰选择继续动手,忍到第二天才带金疮药去看望。<br />
谁知刚推开房门,就发现这小兔崽子又把房门撬了!<br />
人连带着箱子里的几十两银票消失无踪。<br />
潘安玉心性纯善,交友范围也不广,就认识这么几个人。<br />
但项志轩、应天爵等处他已经找过了,柳金枝这里是最后一站。<br />
要是还不见潘安玉的踪迹,那人就是真不见了。<br />
柳金枝当机立断:“以我对潘安玉的了解,他是不会跑出汴京城的,应该还在城内。潘大官人,你带着应天爵和一些小厮去大小饭馆里找!我这边也会让伙计留意。”<br />
潘琅寰脸色很难看,道谢:“多谢柳娘子。”<br />
随即转身走了。<br />
柳金枝其实并不意外兄弟二人发生矛盾。<br />
毕竟他俩的主观要求有着巨大冲突。<br />
只希望潘安玉能快些被找回来。<br />
毕竟汴京城虽然繁华,却也不是一个好生存的地方。<br />
但近来几日暑气渐起,太阳都变毒了许多,悬在头顶,火辣辣的。<br />
街道在炽热阳光的灼烤下,似乎都微微变形。<br />
潘琅寰一如既往带着人在外面跑,一找就是一天。<br />
柳金枝就给他们做甘草汤解暑。<br />
宋朝人夏日常饮用甘草汤,不仅清凉甘甜,还兼具消暑与养生功能,是宋代市井常见的消暑饮品。<br />
无论是汴梁,还是杭州,都城内的冷饮摊常以青布伞遮阳,摆上一套红木桌椅招揽顾客。<br />
宋代医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甚至将“甘草冰雪凉水”的做法,当作药方,纳入了药茶范畴。<br />
《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等文献中均对此有记载。<br />
具体做法是:<br />
以生甘草为主料,加入砂糖和清水熬煮成汤,静置放凉后,加入天然冰块制成“甘草冰雪凉水”。<br />
步骤很简单,几分钟就能做一大桶。<br />
给潘琅寰等人消暑后,还能放在店里头售卖,一举两得。<br />
而既然做都做了,就不妨再多做一些。<br />
宋代冷饮品类主要分为“浆”和“渴水”。<br />
甘草汤能直接饮用,属于“浆”。<br />
“渴水”,则是需用果胶浓浆稀释得来。<br />
比如凉水荔枝膏、五味渴水、香糖渴水、紫苏渴水、沉香渴水、檀香渴水……<br />
当然,后几种一般是皇室宫廷选用。<br />
因为所用材料,沉香,檀木等,都价值千金。<br />
所以,为了节约成本,柳金枝选做凉水荔枝膏。<br />
虽然听起来里面有一味“荔枝”,其实这荔枝膏与荔枝全无关系。<br />
而是以乌梅、桂皮、生姜等食材,加上加蜜糖熬制出来的,只是口感上模拟了荔枝风味。<br />
酸酸甜甜,清凉爽口的同时,还能健胃助消化。<br />
做法也依旧简单,以“三熬三滤”把乌梅里的果糖,以及添加的蜜糖,都熬成果胶模样。<br />
可以保证只要密封得当,就能长期使用。<br />
待到每年夏季,就取一点果胶冰镇稀释饮用,或用沸水冲泡。<br />
味道很是不错。<br />
以及后面的五味渴水、香糖渴水、紫苏渴水……<br />
都是差不多的做法。<br />
如此炮制了约莫五桶饮子,加入碎冰冰镇后,再分别摆在两只冰桶附近。<br />
新品上架,王忠勇依旧卖力宣传,销量也是不错,很多食客都愿意饭后来一杯。<br />
而临近午时,潘琅寰终于和应天爵,以及一众小厮到了小饭馆。<br />
他们脸都被晒红了,乌黑的长发像是烧焦了一般,更加发烫发亮,就连衣裳都带着一股子烈阳的味道,上手一碰,都烫的吓人。<br />
应天爵满脸是汗,一进店就瘫倒在地,虚弱道:“快给我来杯渴水,不拘什么,再来碗蝌蚪粉。”<br />
潘琅寰示意来几份一样的,分给小厮们吃,随后就沉默不语地擦汗。<br />
看样子潘安玉还是没找到。<br />
应天爵都奇了怪了,潘安玉平时那胆小<br />
如鼠的样儿,还能干出离家出走的大事?<br />
“潘大官人,你别急,我已经和我汴京城里的朋友们都说过了,他们都替你留意着呢。”<br />
应天爵道。<br />
潘琅寰还是没作声,只是攥着马鞭的手捏紧了。<br />
熟悉潘琅寰的小厮知道,这是潘琅寰要发火前的表现,不由得稍稍挪远了点。<br />
应天爵也知道潘琅寰现在心情不妙,但潘安玉毕竟是他朋友,他也就硬着头皮,再劝了两句。<br />
“其实安玉心里还是记挂你这个哥哥的,就是小伙子气性大,说不定之后自己就回来了。”<br />
“你们再好好谈谈,兄弟俩没有隔夜仇……”<br />
话还没说完,潘琅寰就嚯一下站起来,把几人吓了一跳。<br />
潘琅寰面沉如水,咬牙切齿道:“谁说没有隔夜仇?要是让我找到这个小兔崽子,我抽死他!”<br />
言罢直接捏着马鞭转身离去,连饭都不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