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永等人也都围上,听完,犹如晴空落下霹雳,无不变色。<br />
在一阵短暂的沉默过后,众人惶急发声,让赶快整队,掉头离去。<br />
“怕是来不及了!”卫官神情焦虑。<br />
“李轲一早便带着人马出来,说亲自来迎长公主与公主一行人。我是绕道赶到这里的,他应当很快就会到来!”<br />
众人纷纷望向李霓裳。<br />
这一路,因长公主精神不济的缘故,遇事无一例外,全部都由公主做主,胡德永等人渐渐已是习惯,此刻下意识又都如此。<br />
李霓裳问附近哪里可以容身。<br />
当听到领队说,最近的城池也在百里之外,且不知守将是否已被李轲控制或是收买,众人无不面色死灰。<br />
“阿娇,你过来!”<br />
李霓裳正沉吟之际,马车中忽然传来长公主的声音。<br />
她命瑟瑟打开车门,在老女官的扶持下坐起身。<br />
李霓裳依言到她面前。<br />
“我先前还是小看了崔重晏。如今看来,从前押在他身上的注,并未落空。你立刻就走,保住自己是第一要务!等与他汇合,你安全后,再设法来营救你的阿弟!”<br />
她用发凉的手攥住了李霓裳的臂。<br />
“见了他后,该怎么做,应当不用姑母再教你吧?”<br />
她低道,双目紧紧地盯着李霓裳。<br />
“姑母的心愿,你阿弟的安危,圣朝的希望,都在你身上!你一定不能出事!”<br />
言罢,她松开李霓裳,唤来崔交与领队,命立刻拣选出还能作战的人,挑出能跑的马,全部带上,单独护公主一人离去。<br />
胡德永等人怎会不知,逢此变故,这确实是唯一的法子了。<br />
翻身之计,如今看着最大的借力,就是崔重晏。<br />
而想用他,公主显然是个极为重要的人物。<br />
他们这些人当中,谁都可以没有,唯独不能没有公主。<br />
无人反对。<br />
不但如此,胡德永立刻领人下跪叩请:“长公主所言极是!请公主立刻上路,勿再耽搁!”<br />
崔交早已集合人手。那边的领队也迅速拣选出人手。总计合起来还有几十人,悉数整队完毕。<br />
“他们来了!”<br />
一名被派去在坡上瞭望的斥候此时纵马赶回,高声呼喊。<br />
“人马看去至少上千!”<br />
李霓裳依然立在原地未动。<br />
“还不快走!我说的话,你没听到吗?”<br />
长公主愤怒地抬手,用力地拍着马车的车壁,嘶声力竭地吼道。<br />
“公主!快些走吧!”<br />
崔交面上也露出焦急之色,忍不住发声催促。<br />
李霓裳抬头,望着前方远处自坡后渐渐显出来的一簇旗纛的影。<br />
“倘若李轲死了,能控制住局面吗?”<br />
在众人屏息等待之时,她忽然问道。<br />
领队与崔交对望一眼。<br />
“他若身死,自然不难。但这不可能。他行伍出身,又素来谨慎。崔统领有伤在身,就凭我们这几十人,想将他一举击杀,谈何容易!”<br />
“公主快走!再不走,便来不及了!”胡德永等人急得纷纷顿脚,恨不能上来推她离去。<br />
李霓裳慢慢地道:“我已逃够,不想再逃。”<br />
众人一呆。<br />
她看着周围的人。<br />
“我可以杀他。若是能成,是上天庇佑。若是不成,自然也是天意,诸君降他乞命便是,等保住命,过后,你们哪里来,回哪里去,更不必为这上天也不庇佑的所谓大计徒劳奔波了,意义何在?”<br />
胡德永等人面面相觑。<br />
“公主!”身后传来长公主愤怒的声音。<br />
“你可知你在说甚?你是疯了吗?还不快走!”<br />
她不顾老女官的劝阻,挣扎着从马车中爬下,又推开试图阻拦的瑟瑟,正待厉声呵斥,李霓裳转身向她,神情平静。<br />
“姑母,天下人不是都知我祥瑞之名吗?”<br />
“既是祥瑞,今日何妨来验证一番。老天若是连这点事都吝于庇佑,我还算什么祥瑞?”<br />
第114章<br />
四下寂静。<br />
长公主双目圆睁地看着她, 惊怒之余,眼神中更是露出几分不敢置信似的恐惧,犹如此刻在她面前的李霓裳, 当真已是失去常智, 变作了一个完全不知她在说何话的疯子。<br />
胡德永一众人无一例外,目瞪口呆。<br />
崔交与领队也瞠目而视,显也没有想到会遇如此意外,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不由又都望向胡德永。<br />
胡德永醒神, 目露惶急之色, 想再劝说,然而,又或是被李霓裳方才说话的那种神情和语气所震,迟疑了一下, 竟不敢开口,只焦急地搓着手,欲言又止。<br />
周围的随从更是屏声敛气, 偷偷看着公主,无人说话。<br />
瑟瑟同样难抑惊诧。<br />
她很确定, 公主没有失心疯。<br />
她也从不会去怀疑公主天生祥瑞的说法。不但不怀疑, 反而一日比一日越发深信起来。<br />
若是连这最后一点希望都不去信,那么,不用真的走到最后, 就在此刻, 她只怕自己连继续走下去的那点气力,也将不复存在了。<br />
然而瑟瑟更不相信,公主会愚到凭此虚无之说, 就做出这样在常理看来无异于是以卵击石的决定。<br />
她看着李霓裳那一张平静得异乎寻常的脸,极度困惑之余,脑海中,忽然浮现出昨夜入她帐时见到的那一幕,心怦地跳了一下。<br />
对面,那一支由千余人马组成的名义上是来迎人的队伍已走下土坡,显露出了它的气势。<br />
在迎风飘动的旗帜下,骑兵顶盔掼甲,气势雄浑,正在列队而来。<br />
长公主双目圆睁,死死地盯着李霓裳,用低得只有李霓裳能听的到的声,切齿地道:“你在胡说什么?你不会真相信吧?姑母求你了,你快走——”<br />
“送我姑母歇息去。”李霓裳向瑟瑟吩咐一声。<br />
瑟瑟应是,与慌张走来的老女官一道将长公主强行架住,送回马车。<br />
李霓裳将崔交与领队叫到面前,低声吩咐了几句。<br />
对面的人马越来越近了。<br />
在大队的前方,隐隐已能辨出一道人形。<br />
那人膀阔腰圆,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之上,满身披挂,光明铠甲前的护心镜在阳光下烁动着刺目的亮光。<br />
此人便是武节副使李轲。<br />
“照我吩咐去做。”<br />
公主的语气,不容置疑。<br />
两人对望一眼,不再耽搁,返身安排,命众人如常列队,听命行事。<br />
李霓裳又转向胡德永,也叮嘱了一番。<br />
“公主!”<br />
胡德永心乱如麻,忍不住想开口再劝。<br />
“有劳老宰公。”<br />
李霓裳打断他的意图,向他深深施了一礼,随即不再多言,转身登上马车。<br />
胡德永无法相信,以公主之力,能做成此事。然而事已至此,她的态度如此坚决,方才话又说到那样的地步,如箭在弦上,除去赌一赌那渺茫的“祥瑞”,他也再无别的办法了。<br />
他长长地叹出一口气,勉强打起精神,转过身,朝着正紧张望着自己的众人点了点头,上去安排事情。<br />
武节副使李轲早已看到对面那一小队停在路旁的人马,派人前去探问,确认无误之后,望向身旁副将,投去一道意味深长的目光。<br />
他早就不满居于人下,更看不上李长寿年老胆小,顽固死守武节这贫瘠之地,偏安不思扩张,生出了自立之念,只是此前一直不得机会,只能韬光养晦,窥伺待机。<br />
这一次,时机终于到来。<br />
李长寿一向痛恨孙荣,认为他僭越称帝,为天下公敌,早年更是宇文纵之后位列第二的导致前朝覆亡的元凶之一。这回冀州节度使范方明邀他组成联军共伐孙荣,他一反常态,不但不拒,还亲自披挂领兵,南下征讨。<br />
这于李轲而言,如同天赐良机。<br />
李长寿一走,他便在暗中排事。因听闻那前朝公主有祥瑞之名,又年少美貌,昨日收到消息之后,定下计划,今日以迎接为名见面,到时,将包括胡德永在内的全部人杀死,只留公主与先前已被接来的李珑,将这对姐弟控制在手,以备将来之用。<br />
副手叫来几名亲信,最后一次吩咐,待稍候双方汇合,听令行事。<br />
对方长途跋涉而来,只剩下几十名护卫,而自己这边带着精挑出来的上千人马,莫说出其不意发难,便是强攻,拿下也是易如反掌。<br />
李轲领队行到近前,停下了马。<br />
胡德永已带人列队立在路,稳了稳心绪,整过衣冠,上去寒暄。<br />
“你便是武节副使李轲?我乃胡德永。节度使离开前,想必已向你提过我的名了吧?”<br />
李轲假意惊喜,翻身下马,快步走到胡德永面前,向他行了一礼,笑道:“老宰公的大名,天下谁人不知?末将收到消息,老宰公护送长公主与公主今日到来,为表敬重,特意一早领着人马出城到此相迎。远道至此,不知长公主与公主怎样,贵体安否?”<br />
胡德永道谢,连说不敢,远远指着身后马车说道:“长公主身体抱恙,还在歇息。公主也是行路疲乏,人在车中。好在都无大碍。有劳副使挂心。”<br />
李轲今日的重要目标是那位酌春公主,不确认身份,怎会放心。他手下有名不久前从青州那里投奔来的人,曾见过公主之面,今日特意带了过来。<br />
“末将对长公主与公主早便心存敬心,今日终于将人盼到,可否容末将先行拜见一番?”
在一阵短暂的沉默过后,众人惶急发声,让赶快整队,掉头离去。<br />
“怕是来不及了!”卫官神情焦虑。<br />
“李轲一早便带着人马出来,说亲自来迎长公主与公主一行人。我是绕道赶到这里的,他应当很快就会到来!”<br />
众人纷纷望向李霓裳。<br />
这一路,因长公主精神不济的缘故,遇事无一例外,全部都由公主做主,胡德永等人渐渐已是习惯,此刻下意识又都如此。<br />
李霓裳问附近哪里可以容身。<br />
当听到领队说,最近的城池也在百里之外,且不知守将是否已被李轲控制或是收买,众人无不面色死灰。<br />
“阿娇,你过来!”<br />
李霓裳正沉吟之际,马车中忽然传来长公主的声音。<br />
她命瑟瑟打开车门,在老女官的扶持下坐起身。<br />
李霓裳依言到她面前。<br />
“我先前还是小看了崔重晏。如今看来,从前押在他身上的注,并未落空。你立刻就走,保住自己是第一要务!等与他汇合,你安全后,再设法来营救你的阿弟!”<br />
她用发凉的手攥住了李霓裳的臂。<br />
“见了他后,该怎么做,应当不用姑母再教你吧?”<br />
她低道,双目紧紧地盯着李霓裳。<br />
“姑母的心愿,你阿弟的安危,圣朝的希望,都在你身上!你一定不能出事!”<br />
言罢,她松开李霓裳,唤来崔交与领队,命立刻拣选出还能作战的人,挑出能跑的马,全部带上,单独护公主一人离去。<br />
胡德永等人怎会不知,逢此变故,这确实是唯一的法子了。<br />
翻身之计,如今看着最大的借力,就是崔重晏。<br />
而想用他,公主显然是个极为重要的人物。<br />
他们这些人当中,谁都可以没有,唯独不能没有公主。<br />
无人反对。<br />
不但如此,胡德永立刻领人下跪叩请:“长公主所言极是!请公主立刻上路,勿再耽搁!”<br />
崔交早已集合人手。那边的领队也迅速拣选出人手。总计合起来还有几十人,悉数整队完毕。<br />
“他们来了!”<br />
一名被派去在坡上瞭望的斥候此时纵马赶回,高声呼喊。<br />
“人马看去至少上千!”<br />
李霓裳依然立在原地未动。<br />
“还不快走!我说的话,你没听到吗?”<br />
长公主愤怒地抬手,用力地拍着马车的车壁,嘶声力竭地吼道。<br />
“公主!快些走吧!”<br />
崔交面上也露出焦急之色,忍不住发声催促。<br />
李霓裳抬头,望着前方远处自坡后渐渐显出来的一簇旗纛的影。<br />
“倘若李轲死了,能控制住局面吗?”<br />
在众人屏息等待之时,她忽然问道。<br />
领队与崔交对望一眼。<br />
“他若身死,自然不难。但这不可能。他行伍出身,又素来谨慎。崔统领有伤在身,就凭我们这几十人,想将他一举击杀,谈何容易!”<br />
“公主快走!再不走,便来不及了!”胡德永等人急得纷纷顿脚,恨不能上来推她离去。<br />
李霓裳慢慢地道:“我已逃够,不想再逃。”<br />
众人一呆。<br />
她看着周围的人。<br />
“我可以杀他。若是能成,是上天庇佑。若是不成,自然也是天意,诸君降他乞命便是,等保住命,过后,你们哪里来,回哪里去,更不必为这上天也不庇佑的所谓大计徒劳奔波了,意义何在?”<br />
胡德永等人面面相觑。<br />
“公主!”身后传来长公主愤怒的声音。<br />
“你可知你在说甚?你是疯了吗?还不快走!”<br />
她不顾老女官的劝阻,挣扎着从马车中爬下,又推开试图阻拦的瑟瑟,正待厉声呵斥,李霓裳转身向她,神情平静。<br />
“姑母,天下人不是都知我祥瑞之名吗?”<br />
“既是祥瑞,今日何妨来验证一番。老天若是连这点事都吝于庇佑,我还算什么祥瑞?”<br />
第114章<br />
四下寂静。<br />
长公主双目圆睁地看着她, 惊怒之余,眼神中更是露出几分不敢置信似的恐惧,犹如此刻在她面前的李霓裳, 当真已是失去常智, 变作了一个完全不知她在说何话的疯子。<br />
胡德永一众人无一例外,目瞪口呆。<br />
崔交与领队也瞠目而视,显也没有想到会遇如此意外,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不由又都望向胡德永。<br />
胡德永醒神, 目露惶急之色, 想再劝说,然而,又或是被李霓裳方才说话的那种神情和语气所震,迟疑了一下, 竟不敢开口,只焦急地搓着手,欲言又止。<br />
周围的随从更是屏声敛气, 偷偷看着公主,无人说话。<br />
瑟瑟同样难抑惊诧。<br />
她很确定, 公主没有失心疯。<br />
她也从不会去怀疑公主天生祥瑞的说法。不但不怀疑, 反而一日比一日越发深信起来。<br />
若是连这最后一点希望都不去信,那么,不用真的走到最后, 就在此刻, 她只怕自己连继续走下去的那点气力,也将不复存在了。<br />
然而瑟瑟更不相信,公主会愚到凭此虚无之说, 就做出这样在常理看来无异于是以卵击石的决定。<br />
她看着李霓裳那一张平静得异乎寻常的脸,极度困惑之余,脑海中,忽然浮现出昨夜入她帐时见到的那一幕,心怦地跳了一下。<br />
对面,那一支由千余人马组成的名义上是来迎人的队伍已走下土坡,显露出了它的气势。<br />
在迎风飘动的旗帜下,骑兵顶盔掼甲,气势雄浑,正在列队而来。<br />
长公主双目圆睁,死死地盯着李霓裳,用低得只有李霓裳能听的到的声,切齿地道:“你在胡说什么?你不会真相信吧?姑母求你了,你快走——”<br />
“送我姑母歇息去。”李霓裳向瑟瑟吩咐一声。<br />
瑟瑟应是,与慌张走来的老女官一道将长公主强行架住,送回马车。<br />
李霓裳将崔交与领队叫到面前,低声吩咐了几句。<br />
对面的人马越来越近了。<br />
在大队的前方,隐隐已能辨出一道人形。<br />
那人膀阔腰圆,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之上,满身披挂,光明铠甲前的护心镜在阳光下烁动着刺目的亮光。<br />
此人便是武节副使李轲。<br />
“照我吩咐去做。”<br />
公主的语气,不容置疑。<br />
两人对望一眼,不再耽搁,返身安排,命众人如常列队,听命行事。<br />
李霓裳又转向胡德永,也叮嘱了一番。<br />
“公主!”<br />
胡德永心乱如麻,忍不住想开口再劝。<br />
“有劳老宰公。”<br />
李霓裳打断他的意图,向他深深施了一礼,随即不再多言,转身登上马车。<br />
胡德永无法相信,以公主之力,能做成此事。然而事已至此,她的态度如此坚决,方才话又说到那样的地步,如箭在弦上,除去赌一赌那渺茫的“祥瑞”,他也再无别的办法了。<br />
他长长地叹出一口气,勉强打起精神,转过身,朝着正紧张望着自己的众人点了点头,上去安排事情。<br />
武节副使李轲早已看到对面那一小队停在路旁的人马,派人前去探问,确认无误之后,望向身旁副将,投去一道意味深长的目光。<br />
他早就不满居于人下,更看不上李长寿年老胆小,顽固死守武节这贫瘠之地,偏安不思扩张,生出了自立之念,只是此前一直不得机会,只能韬光养晦,窥伺待机。<br />
这一次,时机终于到来。<br />
李长寿一向痛恨孙荣,认为他僭越称帝,为天下公敌,早年更是宇文纵之后位列第二的导致前朝覆亡的元凶之一。这回冀州节度使范方明邀他组成联军共伐孙荣,他一反常态,不但不拒,还亲自披挂领兵,南下征讨。<br />
这于李轲而言,如同天赐良机。<br />
李长寿一走,他便在暗中排事。因听闻那前朝公主有祥瑞之名,又年少美貌,昨日收到消息之后,定下计划,今日以迎接为名见面,到时,将包括胡德永在内的全部人杀死,只留公主与先前已被接来的李珑,将这对姐弟控制在手,以备将来之用。<br />
副手叫来几名亲信,最后一次吩咐,待稍候双方汇合,听令行事。<br />
对方长途跋涉而来,只剩下几十名护卫,而自己这边带着精挑出来的上千人马,莫说出其不意发难,便是强攻,拿下也是易如反掌。<br />
李轲领队行到近前,停下了马。<br />
胡德永已带人列队立在路,稳了稳心绪,整过衣冠,上去寒暄。<br />
“你便是武节副使李轲?我乃胡德永。节度使离开前,想必已向你提过我的名了吧?”<br />
李轲假意惊喜,翻身下马,快步走到胡德永面前,向他行了一礼,笑道:“老宰公的大名,天下谁人不知?末将收到消息,老宰公护送长公主与公主今日到来,为表敬重,特意一早领着人马出城到此相迎。远道至此,不知长公主与公主怎样,贵体安否?”<br />
胡德永道谢,连说不敢,远远指着身后马车说道:“长公主身体抱恙,还在歇息。公主也是行路疲乏,人在车中。好在都无大碍。有劳副使挂心。”<br />
李轲今日的重要目标是那位酌春公主,不确认身份,怎会放心。他手下有名不久前从青州那里投奔来的人,曾见过公主之面,今日特意带了过来。<br />
“末将对长公主与公主早便心存敬心,今日终于将人盼到,可否容末将先行拜见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