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出征
('\n\t而刑部则高挂彩旗,每一幅彩旗则是一首诗词,就像高挂请招牌一般。<br /><br />那霸气模样,即便路过的阿黄都得鞠个躬才行。<br /><br />而刑部今天对待犯人也温和不少,至少每人碗中多了不少油水,就好像过年一般。<br /><br />而刑部诸员也不办公了,直接去相熟衙署,寻找好友。<br /><br />唱上一曲王清晨写的诗词,再大摇大摆走出,那模样要多嚣张有多嚣张。<br /><br />要说底气来自哪里?<br /><br />自然是王清晨给的。<br /><br />而他又得了一个新的称号“诗坛魁首”,这是京师所有文人都认可的。<br /><br />谁不认可,十里长街的诗词还在那里,比一比就是了。<br /><br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br /><br />但是今天王清晨自称第二,却是无人敢称第一。<br /><br />甚至京中高官都联袂前往,一睹诗坛魁首的风采。<br /><br />来来往往参观的百姓,学子,官员,就仿佛朝圣一般,这十里长街显然已经成为京中一景。<br /><br />王清晨和源冰只得回府,毕竟两人此时都是备受瞩目的焦点。<br /><br />一个是京中女子都想嫁的绝世深情,一位是京中男子都想一睹芳颜的倾国倾城。<br /><br />出去必然引起轰动,所以还是躲在府中为妙,毕竟将军府禁止喧闹。<br /><br />翌日,两人还是从将军府的后门出去,归宁回家。<br /><br />迎接的自然是魏国公府一家。<br /><br />王清晨也认识了源家大嫂和其两个儿子,上次他被绑来的时候,碰巧其带着儿子回家,这才算是正式认识了。<br /><br />赵氏相比詹氏则更加儒静,很少说话,不过礼节很是周全。<br /><br />他的两个儿子也几乎继承了她的特点,十来岁的孩子也不怎么说话。<br /><br />不过有着源华这个二叔在,他俩也自闭不到哪去,而且天天练功,性子和身体都十分硬朗。<br /><br />至于源潼,完全就是一个小机灵鬼,人情世故拿捏的相当到位。<br /><br />深受王清晨喜欢。<br /><br />只有詹氏频频向源冰侧目,作为过来人,自然注意到自家妹子的异常。<br /><br />源冰则完全不好意思和其对视,毕竟婚前教给她那么多,都没派上用场,她如何说得。<br /><br />只是魏国公不在,家里总是缺点什么。<br /><br />也好在魏国公不在,要不然归宁的姑爷说不得要怎么被调笑呢!<br /><br />之后几日,长街热闹的氛围丝毫不减,甚至有外地的学子都慕名而来,热闹甚至更增几分。<br /><br />王清晨则是和源冰在为着外公出征做着准备。<br /><br />白破虏这几日则频频去近卫大营,提前熟悉那种金戈铁马之气,顺便和乌骓磨合。<br /><br />至于那一千近卫已经移出皇城,到城外驻扎,而王清晨也有机会骑着得起肆意发疯,毕竟这样的机会可不多。<br /><br />源冰则如同大家闺秀一般等待丈夫而归。<br /><br />出征之日已定,六月十七<br /><br />此为钦天监所定,届时七杀星高悬,将星闪耀,是为出征良日。<br /><br />而自家外公出征之后,他也要回乡省亲,要做的事情也非常多。<br /><br /> <br /><br />请收藏:https://m.yunmengshuge.cc \n', '\n')('\n\t祖孙两人并未就出征一事多言。<br /><br />世间唯有相思和离别最苦。<br /><br />王清晨也只能默默做些准备,至于少府监的火药匠师,他也派人询问得到的答案很不理想。<br /><br />因为当年造成的伤亡很重,作坊迁到城外之后又炸了一次,随即工坊便被解散。<br /><br />仅剩的两个匠师也缺胳膊少腿回了老家。<br /><br />他要是想要在这方面下功夫,恐怕要废些力气。<br /><br />倒不是说这玩意他不能自己做,而是他真的没有时间。<br /><br />门房收的那些请帖都已经装了好几个柜子,而他为自家外公准备的东西也大半都是托工部的大匠帮忙。<br /><br />这也就体现出以前大方的好处了,几乎没有一个推辞的。<br /><br />毕竟他如今的名气,即便是这些深居简出的大匠也早有耳闻。<br /><br />以前名号也只是响亮,现在则几乎是震耳欲聋。<br /><br />而王清晨和源冰的感情则慢慢升温。<br /><br />甚至有些夫唱妇随的样子。<br /><br />“这是什么?”<br /><br />“这是水晶,你小心点,摔碎了可就没了,整个京师我就找到了这么两块”<br /><br />但不说价钱如何?但就是找到这三块水晶都不容易。<br /><br />而且工部三个学徒按照他的要求,打磨了数日才有如今的模样。<br /><br />怪不得源冰看了挪不开眼。<br /><br />“这是干嘛的?”<br /><br />“千里眼知道吗?这就是传说中的千里眼”<br /><br />王清晨做的自然是望远镜,只是有些粗糙就是。<br /><br />但是他试过,看个十几里还是没问题的,他的零件都已经托工部做好,现在他要做的就是组装起来就好了。<br /><br />北漠几乎一望无际,望远镜简直就是神兵利器。<br /><br />而他为什么不假手于人?<br /><br />自然是太过先进,不宜展示。<br /><br />而其他东西他也准备了一些,比如掐丝软甲,上百个火机,几百坛高度烈酒等等。<br /><br />几乎都是一些刚需。<br /><br />原本他还想设计一套便携军弩,只是这玩意有些忌讳,如果让陛下知道他会做这玩意。<br /><br />怕不是以为他心有二意,那就麻烦了。<br /><br />主要是身不配位,如果他在军器监,少府监,将作监乃至于工部,他做什么都没问题。<br /><br />但是偏偏这些衙门都不要他。<br /><br />这是最要命的。<br /><br />随着出征时间的临近,也将王清晨的热度给降了不少,但是祖孙两人仍旧成为了京师的一段佳话。<br /><br />小的万古之才,诗坛锦绣,老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br /><br />也许压在百姓心中的石头或将落地。<br /><br />时间越临近,王清晨心中的紧张之感就越盛。<br /><br />甚至比自己成亲的时候还要紧张几分。<br /><br />他原本以为他能安心接受,但是仍不免担心。<br /><br />王清晨还特地教导了老蛮头各种战场急救,比如清洗伤口,消毒缝合等战场急救技巧。<br /><br />毕竟他暂时不能亲随,有些事情鞭长莫及,而整个近军竟然连一位郎中都没有,他也就只能让老蛮头多学一点了。<br /><br />毕竟作为自己外公的亲兵,如有意外也能第一时间出手。<br /><br />老爷子倒是不以为意,军中打打杀杀,难免落伤,军卒处理伤口更加粗暴,一根烧红的木棍直接怼进伤口。<br /><br />运气好,晚些和兄弟见面;运气不好,直接和兄弟见面。<br /><br />他外公和满野身上都是这样嶙峋的伤口。<br /><br />(今天感冒,只更两章,大家早些休息) <br /><br />请收藏:https://m.yunmengshuge.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