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5章 番外之江南 1
('第1555章<br />\n番外之江南<br />\n太上皇和皇后薨逝的消息,从京城传到江南只需十日。<br />\n夏靖风这里,是夏廷风去的亲笔书信。<br />\n而夏家老宅那里,则是由赵启辰亲自下了圣旨过去安抚。<br />\n虽然同在江南。<br />\n但夏靖风和夏老爷早已断了联系。<br />\n父子二人经历了诸多事之后,已然形同陌路。<br />\n说起来也并非偶然。<br />\n一个是告老还乡的县令,一个是朝廷亲封的江南总督。<br />\n一个老年迟暮,一个风华正茂。<br />\n一个满心后悔愧疚却说不出口,一个有心原谅却没有台阶。<br />\n若没有精心策划的义无反顾,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总不容易遇到一起。<br />\n不善言辞的父子,最是容易被时间耽搁,从而错过彼此和好的机会。<br />\n当然,夏靖风也没多想和好。<br />\n他怨怼了夏老爷一辈子,这会儿说原谅,谈何容易?<br />\n……<br />\n长姐如母。<br />\n于夏靖风而言,国孝家孝两重热孝在身,总督衙门是断然不能再去。<br />\n份内的公务也只能暂交别人代劳。<br />\n这也正好,他自上任以来还从未好好休息过。<br />\n这一次热孝,也总算能在繁忙的公务中抽出个空来了。<br />\n用过早膳。<br />\n他正在禅房对着长姐的画像思拜。<br />\n唐浔忽然走了进来。<br />\n她跪在他身边磕了三个头,这才转头对他道。<br />\n“爷!”<br />\n“京里来的消息,太上皇和太后娘娘的丧仪已经差不多结束!”<br />\n“想来老家那边儿也已经收到了消息,咱们不如趁着热孝未满,回家看看?”<br />\n夏老爷从县令一职告老还乡后,又回到了夏家老宅。<br />\n姚氏和温氏以及夏魏风自然也都跟着回去了,到底是夏家的根儿在那儿。<br />\n可夏廷风却不太想去。<br />\n虽说那是他出生的地方,是母亲生他养他的地方,也是长姐拼死护住自己的地方。<br />\n可除了母亲和长姐以及温氏,那个地方再没有半点儿值得他留恋的。<br />\n本来想说不去,唐浔又接着劝。<br />\n“哪怕给夫人磕个头上柱香也好啊!”<br />\n“马上就是年下,咱们可以小住一段时间,到了清明节,给娘娘和夫人扫扫墓,烧些纸钱再回来!”<br />\n是啊!<br />\n夏靖风如醍醐灌顶。<br />\n母亲在那个小地方清冷孤寂了大半生。<br />\n除了温氏,大约不会有人记得母亲了吧。<br />\n现如今温氏也上了年纪,记性不好,她若不记得,母亲岂不是再也无人问津?<br />\n他立刻起身拉着唐浔的手,目光坚定。<br />\n“好,你去准备准备,我们即刻动身!”<br />\n“是!”<br />\n唐浔终于松了口气,笑道。<br />\n“二夫人见爷回去,必定欢喜!”<br />\n夏靖风也笑道。<br />\n“二娘到底也帮衬了我一场,自该回去探望!”<br />\n“大哥远在京城回不来,我也该替他去探望!”<br />\n唐浔也笑了,伸出纤细的手指点了点夏靖风的额头。<br />\n“你啊!”<br />\n“总以为在禅房里点柱香给母亲祈福就够了,殊不知,母亲还在老家呢!”<br />\n夏靖风目光望向窗外的远处,有些淡淡的哀伤。<br />\n是了!<br />\n有时候不光需要在心里祭拜,还需要当面祭拜的。<br />\n这么多年过去,有些心结也该放下了。<br />\n母亲那里,也该带着孩子们回去,让她好好看一看了。<br />\n唐浔准备的很快,本来需要带的东西也不多。<br />\n第三日,腊月初一,他们就启程出发了。<br />\n都在江南,两处地方隔得并不远。<br />\n只是那个地方偏僻,路不太好走,所以路上耽搁了几日。<br />\n直到腊月初五,他们一家四口才顺利抵达夏家老宅。<br />\n……<br />\n回到自己最初生活的地方,看着极其熟悉的街坊邻里,一房一屋,一草一木。<br />\n他颇为感触,心里也有些触景伤情。<br />\n他总觉得。<br />\n自己不管走到哪里,官至几品,有多尊贵,可归根到底,他还是夏家的儿孙。<br />\n一回到这个地方,他就还是这个家的一员。<br />\n哪怕再恨再怨,他也终究姓夏,这是永远无法改变的事实。<br />\n也许自己这么多年的执念,竟是错了?<br />\n家族再可恶,父亲和继母再无情,可夏家终究生养了他。<br />\n他这么怨恨这么决绝,是不是太过不孝,是不是错了?<br />\n将来百年之后,他又该如何面对夏家的列祖列宗?<br />\n下了马车,立在熟悉又陌生的家门前。<br />\n夏靖风犹豫不决,止步不前。<br />\n唐浔两手牵着一儿一女,跟在他身后。<br />\n见他犹豫不止,她上前鼓励。<br />\n“爷!这是您自个儿的家,您去吧,妾身在后边儿跟着您!”<br />\n说起来自打大婚,她还从未跟夫君回来过。<br />\n他知道夫君心里有怨怼,可这一回亲人离世,他无论如何也得回来看看了。<br />\n有些人不珍惜,这辈子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了。<br />\n夫君心里这个坎儿这么多年了,也该过去了。<br />\n“好!”<br />\n夏靖风犹豫了半晌,终于下定了决心,牵起儿子的手,往夏家老宅大门走去。<br />\n……<br />\n夏家老宅比以前落魄多了。<br />\n夏老爷告老还乡没有收入来源,温氏和姚氏又都是妇道人家,老的老病的病。<br />\n而夏魏风也是个不成器的,除了败坏家产其他什么都不会。<br />\n现如今一大家子,就靠着温氏早些年节俭下来的一点儿积蓄过活。<br />\n前些日子。<br />\n夏魏风不知怎的就看上了一个风流寡妇,一心想要求娶。<br />\n温氏不答应,夏老爷却不忍儿子百年无后,想着那寡妇真能给魏风生下个一儿半女,也算给魏风留了个后。<br />\n一时心软就答应了。<br />\n温氏也没多说什么。<br />\n从自己的体己银子里拿出了一百两给他置办了婚事,又挑了几件倪漫雪孝敬她的首饰,送给这位金寡妇作为自己的见面礼。<br />\n作为名不正言不顺的婆婆,她这礼也算仁至义尽了。<br />\n可这位金寡妇不但没有半点感激,居然还嫌她的见面礼寒酸。<br />\n甚至还频频挑唆夏魏风来她这里哭穷要银子。<br />\n温氏气得差点儿大病一场。<br />\n还是身边的婆子红瑞得力,拦住了夏魏风夫妇,劝住了她,这才止了一场闹剧。<br />\n不然还说不定闹成什么样子呢!<br />\n自那以后,温氏待他们父子几人更冷淡了。<br />\n连吃饭穿衣的用度都不一样。<br />\n自己用好点儿的,给他们则用最一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