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ziyunshux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n\t韩孺子突然想起了林坤山,觉得自己又看到了望气者的惯用伎俩。<br />\n听到这三个字,东海王痛哭流涕。<br />\n韩孺子收回手臂,退到桌后坐下,看着自己的弟弟,渐渐明白了一切,“林坤山一个人去不了西方,所以要借助朕的力量,嗯,这的确是‘顺势而为’,他要去向神鬼大单于邀功,可你怎么办呢?留下等死吗?”<br />\n东海王止住哭泣,双手仍然捧着那封信,“按照原计划,信上的毒不会立刻发作,大家一时半会怀疑不到我,等神鬼大单于再次东征,朝廷急需新主,更不会计较谁是下毒者。”<br />\n“你还没死心?”韩孺子既恼怒又心痛。<br />\n“我早就死心了,这封信上没有毒药。”怕皇帝不信,东海王伸舌头在信封上舔了几下。<br />\n韩孺子一愣,刚刚想明白的事情又变得模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br />\n东海王又讲了另一个故事。<br />\n在西方港口上船的时候,东海王并非孤身一人,还有几名奴仆,其中一人是神鬼大单于的亲信,他带着解药,每隔三个月让东海王服一次,延缓毒性,只有等大楚皇帝死后,他才会交出治本之药。<br />\n东海王早就回到了大楚,却不想向皇帝下手,于是假称要找更好的机会,隐藏在东海国谭家,对妻兄声称自己怕见皇帝,要躲一阵,期间若干次试着要骗取解药,都没成功。<br />\n一年前,谭家人不小心说漏嘴,没过几天,同在东海国隐居的林坤山找上门来,见到了东海王与那名仆人,没几天就弄清了前因后果。<br />\n在取得仆人的信任之后,林坤山出了一个主意。<br />\n在信上涂毒是老手段了,寻找合适的毒药却很麻烦,林坤山一力承担,造出一封毒信,然后他先出发去见神鬼大单于,通报消息,准备趁大楚内乱再度发起东征。<br />\n可东海王将信调包了,毒信留在家中,此时双手捧着的是一封普通信件。<br />\n“我宁可自己死也不会谋害陛下,我只是……只是……”<br />\n“想要骗取仆人的解药?”<br />\n东海王点点头。<br />\n“仆人呢?”<br />\n“在我家里。”<br />\n“他真有解药?”<br />\n“他只有三个月一次的解药,治本解药要重新配制。”东海王全身虚脱,跪在地上站不起来。<br />\n韩孺子想了一会,“你并没有见过孟娥,是吧?”<br />\n“见过,否则的话我也想不到用她来蒙骗陛下,这封信虽然不是原件,内容却是一模一样,我抄下来的。”<br />\n韩孺子又犹豫一会,“拿来我看。”<br />\n东海王膝行向前,将信封拆开,拿出信,又舔几下,表示无毒,然后将信放在桌上摊开。<br />\n信的内容很简单:陛下无恙。听闻楚军大胜,甚喜。自此之后,陛下当无大忧,我亦无事可做,乃去海外寻兄。追随陛下多年,获益良多,不胜感激,心中却有所悟,帝王之术者,学之有益,不学亦可,终是小道。陛下破强敌、保大楚,帝位稳固,无需帝王之术也可治国平天下。再三思之,我非帝王之才,勉强为之终是害人害己,莫如泛舟海上,怡心养性。陛下保重。蛾手书,某年月日。<br />\n韩孔夫子仔细看过一遍,问道:“如果这是毒信,怎么会令朕中毒?”<br />\n“林坤山说陛下心细,拿到此信后必然反复阅读,毒药沾手……”<br />\n“嘿,他倒是还跟从前一样聪明。把信留下,中午吃完饭回家吧。”<br />\n东海王一愣,“陛下……不怪我?”<br />\n“朕怪你,怪你早没回来。你回家之后稳住仆人这种毒药几时发作?”<br />\n“要看接触的时间长短,据说是十到二十日,再久的话,毒药就失效了。”<br />\n“到时候朕会养病,你按自己的计划行事。”<br />\n东海王更加不敢相信,“陛下真的不怪我?”<br />\n“楚军远征,劳民伤财,所获却没有多少,神鬼大单于肯再次东征,那就是自己送上门来,朕求之不可,当然要利用一下。顺势而为。”韩孺子冲东海王眨下眼睛。<br />\n东海王大大地松了口气,“我发誓,我虽然想过要欺骗陛下,却没有半点谋害之意。”<br />\n“朕相信你,起来吧。”<br />\n东海王起身,拿起桌上的信,“我把它烧掉吧,无论是原件,还是这封,都不该保留。”<br />\n“不用,留下吧。”<br />\n东海王放下信,韩孺子拿镇纸压住,起身道:“走吧,先去逛逛,然后用膳。”<br />\n到了楼下,崔腾又凑上来,看着东海王嘲弄道:“你竟然哭了?哈哈。”<br />\n用膳之后,东海王告辞回家,韩孺子回到楼上,挪开桌上的镇纸,将信重新看了一遍,走到门口,让太监将将桌上的信带走,找地方烧掉。<br />\n如果这真是孟娥的信,那她走得一定非常决绝,文字中什么也没透露。<br />\n“泛舟海上。”韩孺子忍不住笑了一声。<br />\n第二天下午,东海王又来见驾,没有外人时,他说:“仆人应该是信了,但是要等陛下发作之后,才肯配制解药。”<br />\n“嗯,别急,他想利用你操纵朝廷,必然会给你解药。”<br />\n“我真希望自己当初死在战场上。”东海王恼恨地说。<br />\n“是朕派你当使者的,怪不得你。”<br />\n“还有一件事,昨天就要说,一时却给忘了。”<br />\n“什么事?”<br />\n“楚军与敌军交战的时候,曾经有人夜入营中刺杀神鬼大单于,没有成功,刺客来见我,让我给陛下传一句口信,说是‘那本书还在’。”<br />\n韩孺子一愣,“刺客是谁?不要命吗?他的确说过要去刺杀,却一直没有消息,战后也没了踪影。”<br />\n“不知道是谁,肯定是男子。”<br />\n“‘那本书还在’是说《淳于子》吧。”<br />\n“想必是,他没有解释,很快就走了,我猜他是在故弄玄虚,还说我会被放走,结果等了这么久。其实书还在又能怎么样?”<br />\n“或许他说的并不是书,而是望气者,林坤山这不是又重出江湖了吗?”<br />\n“望气者已经死得差不多了,林坤山还想怎样?”<br />\n“《淳于子》是造反之书,也是帝王之书,所以‘顺势而为’既是望气者的手段,也是帝王之术。”韩孺子极轻地叹息一声,更希望将这些话说给孟娥听,很快将她从心中抛去,“朕这不是也用上了?”<br />\n东海王面露惊讶,“陛下说自己也是望气者?”<br />\n韩孺子笑着摇摇头,“你先回去吧,这几天不用再过来,朕养病的消息自会传出去,你想办法弄到解药,这比什么都重要。”<br />\n东海王又要哭,强行忍住,告退离去。<br />\n韩孺子回后宫比较早,今天该是给太后请安的日子。<br />\n慈宁太后正在哄几个孙子,北皇子站得最远,一脸的不情愿,庆皇子、邓皇子却赖在祖母怀里不肯稍离。<br />\n见到皇帝,慈宁太后命宫女将孩子带走,接受请安之后,说:“东海王回来了?”<br />\n“是。”<br />\n“他不该回来。”<br />\n“东海王为国效力,能活着回来是一件大好事。”<br />\n“陛下心太善,我却不相信他。在外面飘荡好几年,谁知道他是不是变得更坏、更阴险了。”<br />\n韩孺子笑了笑,“太后不必担心,几个月之后,朕会将他送回东海国。”<br />\n“真的?”慈宁太后有些意外。<br />\n“诸侯理应就国,这是祖上的规矩,东海王老大不小,不能总留在京城。”<br />\n“陛下总算想通了。”慈宁太后露出微笑。<br />\n韩孺子不会再将东海王留在身边。<br />\n“我还听说英王要在海外自立,陛下竟然同意了,这是为何?”<br />\n“相隔遥远,大楚无力制约英王,不如遂其心意,先一同击败神鬼大单于。朕向英王军中派出使者,除了册封之外,还会向海上诸国承诺,战时立功、战后来大楚朝贡者,将获重赏。届时朕将亲封几位重要的王公,用来制约英王,这比空口威胁要有效。”<br />\n慈宁太后看着皇帝,发现自己竟然提不出任何建议,轻叹一声,“国事解决了,家事也得考虑。”<br />\n“皇后已经再度有喜。”<br />\n“当然,皇后若是生下嫡子,我没话说,如果还是女儿呢?陛下有准备吗?”<br />\n“朕给三位皇子各选一位师傅。北皇子急躁,朕给他安排一位老成持重的人,叫罗世浮。庆皇子软弱,朕安排一位意志坚定的人,叫南冠美。邓皇子机灵,朕安排一位出言谨慎的人,叫申大形。五年之后,朕择优而立。”<br />\n慈宁太后沉默了一会,“陛下这是让自己的儿子从小相争。”<br />\n“非得是争来的皇位,才知道珍惜,即便是皇后生下嫡子,朕也不会马上立为太子,而是要观察几年再说。”<br />\n慈宁太后再叹一声,“陛下是皇帝,一切由陛下做主吧,趁着皇子们还小,我再多享之几年祖孙之乐。”<br />\n“太后满意吗?”<br />\n“对皇帝,任何人都得满意。不过,我觉得三位师傅是谁不重要,皇子们最好的师傅就是陛下本人。”<br />\n韩孺子笑笑,告退离去,走在半路上,突然停下,太监们不明所以,也都停下。<br />\n韩孺子忽有所悟,母亲说得没错,自己就是最好的师傅,他总想再找一位杨奉式的人物,却没想过,自己就是杨奉的继承者,当年的学生已经变成先生,可以教导下一代了。<br />\n望气者死灰复燃,杨奉为什么不能呢?<br />\n韩孺子没去秋信宫,而是回泰安宫,派人将三位皇子带来。<br />\n三个儿子站成一排,韩孺子坐在榻上,离他们十步之外。<br />\n“记住这句话,皇帝是孤家寡人,你们不用理解,记住就好。”韩孺子开口,不再关心消失不见的那些人,不再关心正在府中忐忑不安的东海王,不再关心万里之外的神鬼大单于和英王。<br />\n三位皇子同时点头。<br />\n“皇帝最强大,也最脆弱,朕要向你们讲一讲皇帝的脆弱。”<br />\n韩孺子想起杨奉,想起杨奉留下的三页书,想起东海王传达的口信,他要教给儿子们的第一课,就是心存敬畏。<br />\n“这世上有一个神秘组织,暗中操纵朝政,甚至能策划刺驾,朕一直在寻找他们的下落,等你们张大了,要继续寻找。”<br />\n三位皇子瞪大眼睛,既惶恐又兴奋。<br />\n(本书结束)(未完待续。。)\n  ', ' ')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More+

甜蜜军婚女将军在七零被撩了

梦想一零零

徒弟,你是穿书的

一碗青青酒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