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ziyunshux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    这便是王重阳。赌上一切的王重阳。<br />\n    时至今日,王道一方才彻底的了解了自己的师父,了解了这么多年王重阳对她的那些教导目的何在。<br />\n    “但是师父啊,弟子要走一条与您不同的路了。”她喃喃的自语着,似是在给师父的在天之灵交出她最后的成长答卷,无论这份答卷师父看了是否满意;又像是在向天空祷告尽快结束这场残酷的战争,还苍生一个新的太平。<br />\n    她继续向前走,走进蒙军大营,像进自己家一样畅通无阻,没有人敢拦她,并不是因为她动了武,而是因为她手里拿出的一个东西。<br />\n    军士慌慌张张的跑来向金帐中的忽必烈报告,那表情就像是今天太阳从西边升出来一般的惊讶。<br />\n    “大汗,有个女子,要求见大汗!”<br />\n    忽必烈此时正用心研究着面前的一副军事地形图,听见这话,方转回身来,见到军士那表情,略有些奇怪,问道:“什么女子?”<br />\n    军士答道:“一个宋人女子。”<br />\n    “不见!”忽必烈又准备转过身去,一个宋人女子,也值得他来接见?<br />\n    军士忽然变得更加紧张起来,磕磕巴巴道:“大汗,这人,不能不见,她……她……她手里有……有……”<br />\n    “哦?”忽必烈斜睨着他,当今天下还有他忽必烈不得不见之人?<br />\n    军士见到忽必烈颇为不快的神情,赶紧低下头,咬牙道:“她有成吉思汗圣旨金牌!”<br />\n    听到这句话,忽必烈一双虎眼猛地睁大了,似乎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又问一遍,还是不敢相信,他此时的表情,也跟那军士方才闯进帐来时一样,就好像是见到了太阳从西边升出来一般。<br />\n    成吉思汗圣旨金牌,也叫成吉思汗金帖,顾名思义,这是蒙古军心目中最至高无上的“圣旨”。它最初是成吉思汗发明出来用于调兵和传达圣旨的一种金牌,一道金牌代表一道御令,用完即毁。此金牌唯有成吉思汗本人能够亲自发出,金牌一出,那便是整个蒙古帝国不可撼动的最高指令,只许执行,不容反驳!<br />\n    也正是因为这种金牌的至高无上性,因此,它从来都是由成吉思汗本人发出,从未被赐予别人过,因为一旦有谁得到了一块这样的金牌,就几乎是等同于那人拥有了一次行使蒙古帝国最高权力的机会。<br />\n    自从成吉思汗去世以后,这种传奇性的金牌便再也没有被使用过,即使是之后继承了他汗位的儿孙,出于对祖先的敬畏,也都不敢再发出这道象征着成吉思汗意志的金牌。<br />\n    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的信仰,他的专属金牌,除他以外,没有第二个人用过。<br />\n    而如今,这种金牌竟然会出现在一个宋人女子的手里,这让忽必烈怎能不惊讶,这让蒙古军怎能不惊讶。<br />\n    王道一就托着这样一块金牌进了忽必烈的金帐。<br />\n    当忽必烈认清了来人之后,又是一怔,他忽然明白了王道一手中的这块金牌是哪里来的了,必然是两年前在蒙古大漠的那次金帐密谈。<br />\n    怪不得,怪不得祖父当时一言不发,怪不得他不惜手刃了贴身翻译官也不叫任何人知晓那次金帐密谈的内容。<br />\n    忽必烈现在是彻底明白过来了。<br />\n    国之重器,不能轻易假于人手。像这样一块具有强大效用的金牌,在当时,成吉思汗是不能叫任何人知道它曾被赐予别人,否则会酿成大祸。<br />\n    忽必烈上前亲手验证了那块金牌的真伪,成吉思汗金帖有严格的制式要求,为圆角长方形片状,一端有圆穿,长七寸,宽三寸,重八两,通体由纯金铸成,边缘以繁复的特殊手法雕着精细的花纹,金牌正反两面各以精工刻有两行巴思巴文字,意为“成吉思汗的圣谕不可侵犯,违者死!”<br />\n    确定真伪之后,忽必烈与那兵士同时朝金牌跪倒,匍匐在地,口中颂念道:“成吉思汗圣谕在上,成吉思汗的子民无有不遵。”<br />\n    随后,他从王道一手中接过那块金牌,双手高举,慢慢放在金帐中央的架子上,再回到自己的金座处坐定。<br />\n    作者有话要说:<br />\n    一更<br />\n    成吉思汗金牌,历史上真的有这种东西,现存内蒙古博物馆,大家没事可以去参观参观。<br />\n    不过这里为了小说情节,我夸大了它的作用,大家姑且一看便好<br />\n    第145章 可汗金牌<br />\n    忽必烈直直瞪着王道一,王道一站在原地由他打量,不言不语。<br />\n    从方才踏入这个帐子算起,她的游说其实就已经开始了。<br />\n    这是她与黄蓉琢磨过整整两年的一场游说,是决定宋国命运的一场外交活动,她们曾为这一次行动排演过无数次。<br />\n    她们研究忽必烈的为人,她们反复掂量手中的筹码,她们权衡天下的利弊得失,她们精心算计过要以怎样的方式才能让这场游说取得最好的效果。<br />\n    甚至在游说中,何时该说话,何时当沉默,声音何时激昂,何时低沉,语速何时该快,何时当慢,何时笑,笑到几分,何时停顿,停顿多久,每一个眼神,每一种表情,每一个回合的应对,她们都研究的细致入微,直至她们认为每一个细节都无可挑剔为止。<br />\n    然而即便是如此的准备,她们也不敢保证这次外交的成功,因为她们手里的筹码实在太少,宋国的筹码实在太少。<br />\n    半晌后,忽必烈终于先忍不住开口道:“道一先生好久不见。”', '”')
言情女生相关阅读More+

[武周] 问鼎

千里江风

[综漫] 今天又在柯学片场复活了

听涧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