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的和尚们迅速行动了起来,他们前去到了洛阳城外。<br />\n嵩山距离洛阳城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br />\n骑着马,用不了多久就能赶到这里,所以当少林寺的和尚们赶到这里的时候。<br />\n时间才不过是当天下午。<br />\n随后按照住持的吩咐。<br />\n这些个和尚们迅速的开始在周围,传播谣言。<br />\n当然了,他们传播的并非是谣言而是事实,因为城内的粮仓确实被大火烧了。<br />\n只见到灾民身旁一个个面带愁容的和尚们,正一脸的悲怆朝左右说道。<br />\n“唉,真不知道大伙的日子该怎么过,这城内的粮仓失火了,把粮食给烧了个干干净净,眼下怕是用不了多久咱们就会断粮了呀!”<br />\n“什么这位大师,您是说城内的粮仓被大火烧了?”<br />\n百姓们猛然一听这个消息,顿时惊愕异常。<br />\n毕竟粮仓被火烧了个干净,那么他们这些百姓将吃什么?<br />\n难不成。<br />\n活活的饿死在这城外?<br />\n一时间谣言犹如长了翅膀,一般传遍了城外的百姓。<br />\n而与此同时,这些和尚们则还在散播着关于李世民的话。<br />\n此刻灾民当中正在议论纷纷。<br />\n“听说了吗,这黄河决口,还有粮仓失火,这是佛祖降下来的灾难,就是为了惩罚一下咱们四人!”<br />\n“听说这事儿了,你们说这是真的假的??”<br />\n旁边的百姓们面露愁容说道。<br />\n他们毕竟是封建时代的百姓,他们并没有接受过什么太好的教育,他们一个个愚昧无知的很。<br />\n很容易被忽悠。<br />\n所以谣言在这里。<br />\n传播的很广,百姓们虽然说没有彻底相信,但大多数都半信半疑。<br />\n毕竟这一切也真是太巧了。<br />\n那么坚固的黄河大堤都绝口了。<br />\n大堤决口也就罢了。<br />\n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br />\n这城内的粮仓也失火了。<br />\n这下好了,大伙连粮食都没得吃了,这不得活活给饿死呀。<br />\n一时间百姓们一个个是紧张兮兮。<br />\n而与此同时苏冠生的一个决定。<br />\n更让百姓们,肯定了谣言。<br />\n苏观生成功地按照李恪的吩咐去弄到了一些粮食。<br />\n不过这些粮食的数量并不是太多。<br />\n因为城内的粮商都打算,趁着灾年大捞一笔,梁师都捏在手中,不舍得卖出去,所以苏冠生哪怕是带着李恪的命令。<br />\n但是。<br />\n那些商人们。<br />\n还是有些犹豫,只是提供了一万斤的粮食而已。<br />\n一万斤粮食而已呀。<br />\n成为的百姓有好几十万人的。<br />\n这一万斤粮食分到每一个人人头上。<br />\n每一个人只有一二两。<br />\n这点粮食,真心没多少呀。<br />\n一碗粥里面,按理说稠一点的就得有一两粮在里边。<br />\n就这么一点,顶多也就是喝几碗粥的事儿。<br />\n而苏观生又担心借不来粮食。<br />\n所以,在借到粮食然后出成赈灾的时候,他擅自做了一个决定。<br />\n那就是把这一万两。<br />\n分成三份,第一批拿出来的只有三千斤。<br />\n用这三千斤粮食熬了很多个稀粥。<br />\n然后放给百姓们,让百姓们食用。<br />\n粥很稀。<br />\n顶多也就是勉强果腹的。<br />\n就是饿不死又活不了。<br />\n吊着命的那种。<br />\n与昨天那种稠的插根筷子都能立起来的米粥。<br />\n形成了鲜明的对比。<br />\n于是乎,城外的百姓们不免得将此认定成城内粮食短缺已经没有了粮食给他们熬粥喝了。<br />\n在这样的情况下。<br />\n百姓们愈发的相信了那些秃驴们的话。<br />\n而李恪此刻正在粮仓当中。<br />\n与此同时,他面前的王国栋面色凝重异常。<br />\n只见到偌大的粮仓里面。<br />\n一堆堆灰烬被堆在那里。<br />\n薛仁贵正在禀报这情况,只听见他说道。<br />\n“回禀殿下,按照您的吩咐,我已经计算过了这里的灰烬数量,从比例上来看一点也不对这里面的灰烬数量,顶多也就是百万斤粮食烧成的!”<br />\n“听到了吗??”<br />\n李恪的目光猛然间转向一旁的王国栋。<br />\n后者瞬间脸色大变。<br />\n他意识到自己完蛋了,这完全就是铁证如山呀。<br />\n他根本无力反驳了。<br />\n只见到他扑通一声瘫倒在地上整个人,面目瞬间扭曲下来,豆大的眼泪就滚了下来。<br />\n哭的好像是个孩子似的。<br />\n然后跪倒在地面上,李恪恳求说道。<br />\n“他的殿下我知道错了,我知道错了,我不应该我不应该贪污这里面的粮食,您您放我一马吧,放我一马吧……”<br />\n“放过你,对得起城外的那些灾民吗??”<br />\n李恪冷笑一声。<br />\n“不杀你不足以谢天下人!!”<br />\n说完这些,李恪又朝左右那些个正在颤抖着的洛阳城里的官员们说道。<br />\n“所有人,立刻说出,被你们擅自挪走的粮食的下落,如此,我可以上奏,免除你们的死罪!”<br />\n一众官员们听到这里瞬间如蒙大赦,纷纷将自己分到的那份粮食的下落给说了出来。<br />\n就连王国栋他所藏下的那好几百万斤粮食的下落也被人说了出来。<br />\n至于他们说出来李恪会不会饶他们一条性命?<br />\n这个是必然的,李恪的信誉还是有的。<br />\n只不过饶他们性命是一回事儿,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br />\n犯下的这么重要的罪行。<br />\n致百万灾民的性命于不顾。<br />\n而且贪污这么多粮食。<br />\n可以说大唐帝国立国以来。<br />\n甚至可以说亘古以来。<br />\n从来没有过如此严重的贪污案。<br />\n整个洛阳上下的官员们都卷入了其中。<br />\n在这样的情况下。<br />\n由于牵扯面过多不愿意杀人,免除大多数人的死刑或许可以,但他们的其他罪责也是要追究的。<br />\n按照李恪的想法。<br />\n这些人处置起来吧。<br />\n也不必杀头,直接的把他们流放岭南就可以了。<br />\n岭南现在是蛮荒之地,遍地烟瘴毒气。<br />\n随时可以爆发致命的瘟疫。<br />\n这些生活在中原地区,长期熟悉中原气候的官员们被流放到那里水土不服。<br />\n大抵也活不了多久。<br />\n而且即便活下去也有好处,他们可以充实当地的人口。<br />\n而与此同时。<br />\n当得知所有粮食的下落之后,李恪连忙的便吩咐一旁的高侃,让他带着士兵去将粮食全部给找回来。<br />\n然后再清点数目,看看树木能否对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