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有所不知,铁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br />\n李恪先是来了一句开场白。<br />\n“这种买卖平常人想做都没有门路,而且铁路的技术是我提供,技术入股,外加政策背书,才要几成股份而已,算得了什么?”<br />\n“对于商人们而言,这种机会是他们巴不得得到的。”<br />\n“所以咱们大唐修建铁路根本无需担心资金问题。”<br />\n“这听起来倒蛮有道理的。”<br />\n李世民微微点头。<br />\n开口询问说。<br />\n“不过这其中可有什么弊端?”<br />\n“有一部分。”<br />\n李恪不假思索说。<br />\n“弊端就是,如果修建的铁路线路,从路线上来看不可能盈利的话,商人们是不会进行竞标的,只能由朝廷出钱修建。”<br />\n“这算什么弊端啊?”<br />\n李世民哈哈大笑几声。<br />\n一旁的房玄龄微微点头。<br />\n“这是理所当然的吗,无利可图,别说是商人了,朝廷若非必须修建,也不见得愿意修建这铁路。”<br />\n“对对对。”<br />\n李世民点了点头表示认同。<br />\n随后他开口说道。<br />\n“那么从四川修铁路到关中,再从关中修铁路到朔方,这两条线路有利可图吗?”<br />\n“有暴利可图!”<br />\n李恪不假思索说。<br />\n“那既然这样,岂不就是不担心无人竞标了?”<br />\n李世民已经熟练的掌握了李恪的话术,他开口询问。<br />\n“确实如此。”<br />\n李恪点点头。<br />\n“这样就好,那就速速快去准备吧,这两条铁路越快开通越好,毕竟这与我大唐而言,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br />\n“父皇放心,儿臣离开之后就去办。”<br />\n离开大明宫。<br />\n李恪先是吩咐手下的下人。<br />\n让他们把长安城里有名的,有钱的商人全部给叫过来。<br />\n当众人赶到之后,齐聚一堂的时候。<br />\n李恪朝他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br />\n如果是旁人提出这些东西的话。<br />\n那么这些商人们肯定会犹豫再三不肯同意。<br />\n原因很简单。<br />\n谁敢保证这不是一个杀猪盘。<br />\n不是故意的,巧立名目掠夺他们的财富呢?<br />\n这种事历朝历代都是存在的。<br />\n不过好在。<br />\n商人们都是了结李恪的。<br />\n李恪这些年。<br />\n行的名树的影。<br />\n做事,做生意,都是十分讲信誉的。<br />\n从来没有说,糊弄过他们。<br />\n亦或者通过自己掌握的权势强取豪夺。<br />\n可以说是再良心不过的了。<br />\n所以当他全盘托出这个计划,并且说出了这件事的利润之后。<br />\n一时间商人们表示纷纷愿意入股。<br />\n一时间众人提出的准备入股的资金,数量之多,让李恪一时间有些尴尬。<br />\n他没有想到这些商人们财力竟然如此雄厚。<br />\n简直是太有钱了。<br />\n一时间愿意入股,修建铁路的资金,加起来总数已经接近一千七百万两。<br />\n这可是一笔天文数字。<br />\n而且看那商人们的踌躇满志的模样。<br />\n貌似他们还有更多的资金可以投入。<br />\n一时间。<br />\n李恪震惊之余。<br />\n又不禁感慨。<br />\n这大唐帝国的有钱人真多啊。<br />\n不过想来也是。<br />\n这些商人们的财富。<br />\n有些根本就不是自己所积累的,而是世代世世代代祖祖辈辈攒下来的财富。<br />\n这些财富平常储存在地窖当中。<br />\n无法钱生钱。<br />\n此刻有了一个稳赚不赔的盈利项目。<br />\n他们怎么会不沸腾呢?<br />\n怎么不会群体支持呢?<br />\n不过。<br />\n尴尬的问题是。<br />\n两条铁路线根本用不了这么多资金。<br />\n顶多用一千万两。<br />\n只见到李恪无奈的摊开手说的。<br />\n“各位,不是我不愿意,实在是眼下,用不着这么多资金啊!”<br />\n“所以后面答应要去入股的人,只能够抱歉了。”<br />\n“这这个…”<br />\n一时间商人们不禁黯然起来。<br />\n就在这时,有一个机灵点的人突然间提议。<br />\n“太子殿下,据我所知,铁路线路,可以在很多地方修建,为何拘泥于这一条呢?”<br />\n他的话一出口。<br />\n瞬间赢得了所有人的点头同意。<br />\n当即便有人提议说道。<br />\n“殿下,干脆这么好了,重新的再修建几条,从长安,到洛阳,长安到陇右,从长安,到远处的幽州,甚至是扬州。”<br />\n“总而言之,我大唐普天之下如此大的地盘,找不到地方修路吗?”<br />\n“可以是可以,不过现在只能再加上一条。”<br />\n思索了一下,李恪说。<br />\n“再加上一条从长安到洛阳,至于别的加不了。”<br />\n“为什么?”<br />\n商人们皱起眉头。<br />\n“因为没有人!”<br />\n李恪手一摊尴尬说道。<br />\n好吧。<br />\n大唐帝国的人力资源比较匮乏。<br />\n偌大的一个帝国。<br />\n在经历过隋末乱世之后。<br />\n还没有进行修养生机的大唐帝国。<br />\n总人口。<br />\n不过两千万左右。<br />\n这么一点人口。<br />\n修建铁路线路又是个重体力劳动活。<br />\n需要大量的劳工。<br />\n毕竟当下的时代。<br />\n就必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br />\n当下同时开工两条线路,就需要数万劳工了。<br />\n如果再开通几条。<br />\n那么所需要的工人数量。<br />\n极有可能会影响到大唐帝国其他方面的进程。<br />\n“没有人?”<br />\n一旁的商人们皱起眉头。<br />\n大唐帝国的人口资源是少。<br />\n这一点他们心知肚明。<br />\n可就在这时,突然有人提议到。<br />\n“可不可以?从别的地方购入一些奴隶?”<br />\n“对呀。”<br />\n一时间所有人眼睛骤然一亮。<br />\n如果能够有几万几十万的青壮年奴隶。<br />\n那么这个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br />\n而且。<br />\n相比于工人而言。<br />\n奴隶更适合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br />\n因为他们不需要工资。<br />\n成本很低。<br />\n不止如此,修铁路的话,在早期的铁路修建当中,死人是常有的事。<br />\n在这样的情况下。<br />\n用奴隶好像是一个再好不过的选择。<br />\n但是问题的关键就又来了。<br />\n上哪里找奴隶呢?<br />\n奴隶可不好找啊。<br />\n抓汉人当奴隶?<br />\n那简直就是找死!<br />\n大唐帝国的铁拳会毫不犹豫的把你给镇压的。<br />\n就在这时,突然有人眼睛一亮。<br />\n“殿下,抓外国奴隶行吗?”<br />\n李恪震撼的看着商人。<br />\n他没有想到。<br />\n这些商人们会如此大胆。<br />\n这大抵就是资本主义的邪恶吧。<br />\n为了谋取暴利。<br />\n他们什么都肯干。<br />\n包括掠夺他国人口当做奴隶。<br />\n如此邪恶的事情。<br />\n也唯有商人们能够想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