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20
('\n <p> 所以,在于谨叨咕着怎么排她训练时间的时候,丛澜表示她可以把下午全部空出来不去学校。</p><p> 这样的话,问题迎刃而解。</p><p> 于谨担忧:“你真的行么?我记得下午的课程也有很重要的主课来着,到时候你成绩退步了怎么办?”</p><p> 丛澜:“让他们两个月的进度,年纪第一也还是我的。”</p><p> 于谨:“……”</p><p> 他抱拳,比了个佩服。</p><p> 丛澜回应,拉长了声调:“好说好说。”</p><p> 唯独丛澜的这个竞赛课,差不多要到考试时间了,到时候空出来给她去参加个比赛就行。</p><p> 于谨:“ok。”</p><p> 人先来训练,合同等等再签。</p><p> 宿舍给丛澜也腾了出来,等她暑假也别回去,直接在队里训练就行。</p><p> 于谨做事很细心,有的没的都考虑得很周到,事无巨细全给丛澜安排好了,真是比带女儿都上心。</p><p> 但于谨没女儿,他刚结婚没多久。</p><p> 于谨:“我有个小我十几岁的妹妹。”</p><p> 从小也算是他带大的,所以看着丛澜,他就油然而生一种熟悉感。</p><p> 郁红叶看到于谨这样,放下心来,觉得以后丛澜就算在这边集训不回家了,她也不用担心。</p><p> 丛凛盘算着到时候给女儿送吃的来,食堂虽然管饭,但不管零食啊。</p><p> ·</p><p> 当一切安置好,丛澜和新教练于谨在磨合之前,先有了一个很大的问题。</p><p> ——她需要短节目、自由滑的编舞,来参加2010/2011赛季的出道战。</p><p> 虽然只是青少年组,只是国内的比赛,但丛澜必须严阵以待。</p><p> 丛澜的执拗在于谨面前显现,这是她第一次也永远不会是最后一次。</p><p> 丛澜扬起笑脸,认真恳请:“老师,打个商量好不?”</p><p> 于谨:“说。”</p><p> 丛澜:“曲目、编舞、考斯滕,我想有最终拍板的决定权。”</p><p> 在另一个角度,其实这也是拒绝与否认的权利。</p><p> 语气是乖的,声音是轻灵的,态度是诚恳的。</p><p> 就这个内容真的……</p><p> 于谨一个窒息,终于知道为什么老黄在听闻他真的接手丛澜以后,会露出那么一副表情了。</p><p> 什么感慨欣慰对他有所期待,不,那是老黄对他的怜悯同情。</p><p> 丛澜眨巴着大眼睛:“信我,我很靠谱的。”</p><p> 于谨:“……”</p><p> 你连12岁生日都没过,我不信。</p><p> 我有备而来</p><p> 丛澜在一开始就这么说, 是想表示自己不是那种纠结、没有主意的人。</p><p> 相反,她很有自己的想法。</p><p> 就是偶尔会太有想法,所以需要于谨及时替她刹车。</p><p> 学生与教练要合拍, 慢慢来嘛,时间长了就熟悉了, 丛澜敢在这个时候就提出这样的“想法”, 也是看准了于谨不会生气。</p><p> 方晨那个国际运动中心里的编舞师, 就是国家队这几年一直合作的人。</p><p> 早在回国执教之前, 她那边就跟国家队有了不少的往来。</p><p> 编舞师叫做phia, 以前是个冰舞运动员,后来退役了转行学了舞蹈,然后就开始给人编短节目与自由滑, 出过不少的代表作, 于是后来就有更多现役运动员来找她编舞了。</p><p> 国家队这里跟她合作了很多个赛季, 单双人和冰舞都有, 算是直接打包给她了。</p><p> 至于考斯滕, 这个是跟当地的某服装学校开展的合作。</p><p> 管理层敲定的,双方有着多年和谐融洽的交流配合,赛季末还会写个信敲个章, 送去人家学校以示谢意呢。</p><p> 于谨没想到, 丛澜一张口就要“决定权”。</p><p> 他收了手里的本子, 没说行也没说不行,拍拍旁边的椅子示意丛澜坐下, 两人聊一聊。</p><p> 丛澜利索地走过去坐下, 从兜里掏出来一小份洗好的水果黄瓜, 盒子里有四根,巴掌大小。</p><p> 运动裤真方便, 兜能容纳整个宇宙。</p><p> “于老师吃吗?”她掏出来一根,直接塞给了于谨。</p><p> 于谨下意识接过,然后无语。</p><p> 丛澜已经拿出来第二根,开始吃上了。</p><p> 清脆的声音伴随着黄瓜的清香,在这个不算大的休息室内蔓延开来,触动了于谨的胃口,于是他也默默地开吃了。</p><p> 丛澜先做了个介绍:“从我爸店里拿来的,早上的新鲜货,他那边菜市场直供,质量绝对上乘,不会农残超标。”</p><p> 于谨:“队里的食堂也有,食材也很新鲜。”</p><p> 丛澜哦了一声:“那我回头去尝尝。”</p><p> 聊完了吃的,她继续就着自己刚才的话题往下。</p><p> “我有自己的原因。”她道。</p><p> 于谨:“可以,跟我说一说先。”</p><p> 丛澜选择于谨作为自己的主教练,就是因为这个。</p><p> 他跟老</p> ', ' ')('\n <p>黄一样,愿意平等地听取自己学生的想法,不会以“你还小”、“你懂什么”、“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来胡乱地搪塞。</p><p> 当然,实际上不仅不小甚至比于谨还大几十岁的丛澜,真被最后一条糊脸上了,那也是可以表示一下“跟我拼谁吃的盐多、走的桥多,是不是有点不自量力了?”的。</p><p> 虽然她并不能交待自己神奇的死而复生故事,不然会被拖去切片研究的——也不一定,更多可能性是被扔去精神病院。</p><p> 丛澜开始翻自己的包:“我是有备而来的。”</p><p> 要劝于谨相信自己,当然要展示一下自己的靠谱啦,不然人家怎么可能答应呢?</p><p> 于谨吃完了黄瓜,等着她的准备。</p><p> ·</p><p> 于谨不相信丛澜,不只是因为她的年纪,还有她的经历。</p><p> 她是一个跟队伍里孩子很不一样的小姑娘,没参加过任何比赛,连幼儿组、少年组都没有。</p><p> 很多人,比如褚晓彤、齐妍,她们在四五岁的年纪开始上冰,等确认要学花样滑冰时,会找教练专门授课,然后频繁地被家长带去参赛、考级等等。</p><p> 其实比赛也不多,只是每一次都会很费事。</p><p> 打听报名方式、交钱、带孩子去赛场,这些都不是最麻烦最花钱的。</p><p> 耗钱耗力的是节目编排与考斯滕,要专门掏钱请教练或者编舞师来为孩子量身打造适合的节目,衣服还必须找专业的师傅制作。</p><p> 当然,如果穿着休闲秋衣上场也不是不行,改改款式符合要求就可以了。</p><p> 为了省钱,有很多家长会自己给孩子做考斯滕,大多数是妈妈承担的这项工作,不过也不排除爸爸具备手巧的资质。</p><p> 现在赛场上也有选手的考斯滕依然是妈妈做的,水钻都是一颗一颗细致粘上的。</p><p> 女单还要化妆,小孩子比赛也需要的,很多家长都练出来了快速化妆的技巧。</p><p> 陪着参赛的爸爸也能给孩子简单画个底妆,好不好看就再说,反正离得远还在冰场上,细看也没机会。</p><p> 其实这跟舞蹈生到处比赛、考级很相像,前期总是辛苦的,甚至要让家长暂时放弃工作,陪着孩子去训练、考级、比赛。</p><p> 褚晓彤十岁之后去了体校,她在此前早上天不亮,四五点起床去上冰。然后赶着时间去学校上课,等下午放学了再继续去冰场,直到深夜。</p><p> 她不像丛澜,没有办法不听课自学。</p><p> 这样辛苦的日子过了两年,最后她听从了教练的建议,选择进入体校。</p><p> 年龄不够不能进市队,所以后来的几年里也是妈妈带着她东奔西跑。</p><p> 等到十三岁上下,她从地方队来到北京,进了国家队有了更好的训练后勤支撑,开始出国比赛,拿到了成绩。</p><p> 褚晓彤也就在国家队有了浅浅的根基。</p><p> 那个时候,她顶上还有成年组的一姐二姐扛事儿,连青少组也有齐妍等人陪着她,褚晓彤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发挥其实很不错。</p><p> 当时很多人都对她寄予希望。</p><p> 可惜一二姐接连退役,齐妍发育关折进去一半,褚晓彤变成了一姐,心态时崩时不崩的,全靠玄学。</p><p> 她教练每一次轮到比赛,都会特意向上天祈祷,希望褚晓彤能稳住,不求领奖台,至少别炸成烟花。</p><p> 关于这个祈祷方式,她的教练迄今为止已经逐渐丰富、有依据,并形成了独属的流程与招式。</p><p> 最初听到教练求神拜佛的褚晓彤:“!!!”</p><p> 后来慢慢淡定习惯的褚晓彤:“。”</p><p> 这趣事儿都在国家队里传开了,连冰迷那边都知道,论坛里到处都是。</p><p> 一到褚晓彤参赛,大家就会找她教练,看看又在做什么。</p><p> 褚晓彤从小到大的经历,是无数个运动员的代表,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p><p> 但丛澜不是。</p><p> 她还很幸运。</p><p> 恰好二月份双人滑得了金牌,让花样滑冰这个项目进入了体育总局的视野范围,那边对冬训中心有了资源倾斜,很多方面大开方便之门。</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