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ziyunshux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也是,我怎么忘了是大明的皇帝。”赵匡美点点头,“不像咱大宋的皇帝, 怂的千篇一律。”<br />
    赵匡胤……<br />
    【万历帝的反抗手段可用六个字总结, “不朝”、“不见”、“不批”。<br />
    文官集团不是联合起来对付皇权么, 万历帝就发动物理魔法与他们对抗。】<br />
    朱佑樘???<br />
    神迹说的前半句话他还能听的懂, 但是后面的话朱佑樘理解不了,什么是物理魔法?<br />
    “这小子这是被江湖骗子给骗了么?”朱佑樘觉得万历能干的出来, 毕竟是他们老朱家的子孙,血脉里的奇葩。<br />
    【什么叫物理反抗呢,就是字面的意思,万历不封官了,导致官员的数量大大减少。<br />
    按照明朝的规矩, 重要的官位例如六部九卿, 没有皇帝的钦命是无法上任的。<br />
    文官集团势力再怎么强大终究还是越不过皇权, 从另一角度想想, 万历帝其实是另类的解决了冗官问题。】<br />
    直播间面前的众帝王们再次沉默,此时他们心中的想法一致, 不愧是奇葩的大明皇帝, 果真不走寻常路。<br />
    *<br />
    宋<br />
    “果真是大明的奇葩皇帝。”赵匡美再次感叹, “不过他这物理魔法倒不失为良策, 哥, 咱大宋不也冗官么,以后也可以这样干!”<br />
    “消极抵抗罢了。”赵匡胤不赞同万历如此做法, 在赵匡胤看来这种行径就是怂。<br />
    【除了不补充官员,万历还消极的对待官员们的请求。<br />
    怎么说呢, 比如公司的项目经理给董事长提方案走流程,但是董事长就是不签字,最后方案因为流程问题无法执行而无限搁置。<br />
    万历对于官员们的奏疏基本不予回复、或留中不发,为什么说基本呢?因为有些上疏万历还是会回应的。<br />
    比如内阁上疏请求补充官员的,万历就是找各种理由否决。】<br />
    “对,干的好!”朱高煦拍手称快,他觉得朱高煦这个办法相当不错,算是从根本上瓦解了文官集团,不让他们当官就没有集团!<br />
    朱高炽再次叹气,相当无奈的叹气,虽然已经习惯了自家二弟没脑子……但……听了这么久的神迹怎么就一点长进没有?<br />
    朱高炽担心他二弟这个智商,当真能下西洋?<br />
    会不会影响两国之间的贸易??<br />
    朱高炽想劝劝他爹,想让朱棣换个人,他三弟下西洋都比朱高煦靠谱的多。<br />
    实际上朱棣心中另有打算,他自然知道他这个二儿子是什么德行。<br />
    虽然朱高煦没什么政治头脑,但是带兵打仗却相当有天赋,不亚于朱棣本人。<br />
    不光是陆军,在指挥水军上朱高煦也颇有天赋,朱棣正是看中了朱高煦这一天赋。<br />
    有如此军事头脑,不出去开疆扩土可惜了,至于功高盖主这个问题,就算朱高煦生出别的心思,他开拓的是海外国土,中原的兵力全在朱高炽手上。<br />
    且朱棣有信心,就朱高煦那两把刷子根本斗不过满肚子心眼的朱高炽。<br />
    【接下来,咱随便打来《明史》看一下万历帝消极怠工的记录。<br />
    万历二十九年,法司也就是明朝的司法机关,都察院、刑部还有大理寺,三法司请热审,不报。<br />
    这里再简单介绍一下热审是什么意思,热审是明太宗朱棣创立的,就体现仁政治国的手段之一。<br />
    所谓热审是在每年小满过后,天气马上要炎热之前抓紧处理牢中关押的牢犯。<br />
    除了重罪犯,例如死罪、斗殴伤人等不可减免罪行,其他罪犯可罪减一等,对于还没定罪的,可以先保释,等着立秋凉爽后再依法处置。<br />
    如此大大降低了罪犯死在大牢里的概率,早知道古代夏天的大牢,是最容易传播疾病的地方。】<br />
    只要听到有关后朝政治制度的内容,秦始皇嬴政就会特别仔细的记下来。<br />
    嬴政觉得明朝这个“热审”制度不错,可以借鉴一下。<br />
    【万历三十年,明三法司请热审,万历帝不理不批。<br />
    万历三十一年,吏部上疏请求增加官员,万历帝不理不批。<br />
    万历三十二年,内阁上疏请求增加官员,万历帝不理不批。<br />
    万历三十四年,大学士请求补充六部官员,万历帝不理不批。<br />
    万历三十五年,明三法司请求热审,万历帝不理不批。<br />
    ………<br />
    万历四十五年,明三法司请求热审,万历帝不理不批。】<br />
    “这祸害当政这么多年?!”朱佑樘再次震惊,当他听到还有万历四十五年。<br />
    “果真是祸害遗千年!”朱佑樘真想说一句老天你不长眼啊,但话到嘴边他又咽下了下去。<br />
    毕竟神迹在跟前,在朱佑樘的认知里神迹就等同于老天,他自然不敢当着老天的面骂老天。<br />
    【刚刚这些例子都是摘抄于万历三十年后,其实到万历三十年的时候官员已经很紧缺了,咱们一起看看此时的大明有多缺人。<br />
    极其重要的两京尚书缺三人,侍郎缺九十四人,巡抚缺三人。<br />
    还有当地的父母官知府,竟然有二十五个地方没有父母官。<br />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经不仅仅是缺少官员的问题了,大家试想一下,好不容易当个官,谁不想升官加职,但如今的大明升官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br />
    若这事换成你,你会如何?】<br />
    天幕中出现卡通大臣,只见他们一个个垂头丧气,头上一行大字,“干到死不升官!”<br />
    【咱们换位思考,举个例子,比如咱们大学毕业好不容易找到工作,本来打算从基层做起,然后一步步的晋级。<br />
    可这时候你的顶头上司却明确的告诉你,升职是不可能升职的,一辈子都要在基层了?<br />
    大家会是什么原则?是坚守下去还是直接躺平不干摸鱼呢?】<br />
    【路人甲】:要是基层,肯定躺平。<br />
    高层起码官位还在,基层到死就这个官位了,肯定躺平,挣扎也没有用。<br />
    【所以大明后期不仅仅是官员不够的问题,官员不但不够,在位的官员还不干实事。<br />
    所以万历帝的物理裁员和正常的裁员还是有本质的区别。<br />
    像其他帝王精简官员,是把不干活的官员处理掉,剩下的官员好好干活,而万历帝这种精简,全然打击了官员的积极性。<br />
    且还会让那些希望大展宏图的官员失望,要么就直接不当官,要么就辞职不干。<br />
    咱们举个例子,大臣李延机,内阁首辅大臣,也是明朝辞职最多的一位大臣。】<br />
    第228章<br />
    【咱们先简要的介绍一下大臣李延机。<br />
    万历十一年, 李延机科举中榜样,开始了他的仕途之路。<br />
    李延机此人为官清廉,在为官期间做出不少功绩,因为他能力出众被万历看中, 提拔为内阁首辅。<br />
    得万历帝重用, 大臣李延机励志做出一番事业, 万万没想到万历帝忽然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摆烂。<br />
    在这样的情况下出任首辅一职, 可想而知大臣李延机压力有多大。<br />
    各地官员奇缺,公务大量积压, 作为首辅要处理这些公务,偏偏皇帝又不配合。<br />
    若只是工作上的压力也就罢了,大臣李延机还要面对日益严重的党政,特别是已经成气候的东林党。】<br />
    “东林党?”朱佑樘首先发出疑问,如今的朱佑樘对党派特别敏感, 他已经让文官做大, 绝对不能再出现什么党派之争。<br />
    朱佑樘这人虽然愚钝, 但最大的好处就是特别听劝, 神说的话他全部记在心里。<br />
    朱佑樘的疑问以弹幕的形式出现在天幕上。<br />
    既然已经说到这了,乐瑶打算顺便说说明朝的东林党。<br />
    【既然说到这, 咱们就顺便说说东林党, 东林党形成于万历年间, 所谓东林党就是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势力。】<br />
    听神迹提到江南士大夫, 朱厚照不由皱起了眉头, 又是江南。<br />
    【咱们来简单说说东林党的形成过程。<br />
    万历二十二年,吏部官员顾宪成因为在国本之争得罪了万历帝, 遭到罢免,回乡后与高攀龙、钱一本等人重新修葺了东林学院, 开始在东林学院讲学。<br />
    他们除了讲儒家学说外,还会针对国家大事高谈阔论,提出自己的意见。<br />
    比如他们主张停收别人诟病的矿税,废除矿监宦官,加强边境的军事力量等等。】<br />
    “这东林党难不成是好的?”朱佑樘有些意外。<br />
    “世事无常,谁的初衷不是好的。”朱厚照觉的东林党没有那么简单。<br />
    看着他们对朝政指手画脚,偏偏在朝为官时却没有据理力争 ,反倒是被贬黜之后肆无忌惮的高谈阔论。<br />
    朱厚照只觉的他们可笑,这算什么本事?<br />
    【正是因为他们的主张,得到了当时大量文人的支持,东林书院一下成为了东林党的核心。<br />
    当时还出了“东林八君子”,这八君子有相似的从官经历,都是进士出身得罪了万历后,被罢官或者贬黜。
言情女生相关阅读More+

[武周] 问鼎

千里江风

[综漫] 今天又在柯学片场复活了

听涧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