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没办法史思明只能退回洛阳,开始和李光弼打起拉锯战,拉锯战持续了十四个月。】<br />
听到李光弼战胜,唐肃宗李亨松了一口气,他看人还是挺准的,这不是胜了么。<br />
【虽然在拉锯战中,大将李光弼赢了不少小战役,但唐肃宗李亨并不满意,就如同当年唐玄宗不满意哥舒翰只守不攻。<br />
唐肃宗觉得李光弼这样小打小闹的要到什么时候,于是他决定重新启用郭子仪,让他率军直接平定河北。<br />
其实唐肃宗这个想法很不错,如今史思明的兵力主要集中在洛阳,河北范阳兵力不足,正是攻打的好时机!】<br />
难得听神迹夸自己,唐肃宗李亨扬起头,一扫方才的阴霾,自己还是有能力当一国之君的。<br />
【但是唐肃宗李亨此举引起了宦官鱼朝恩的不满。<br />
宦官鱼朝恩十分忌惮郭子仪,上次就是他甩锅给的郭子仪,倘若郭子仪立下战功得唐肃宗李亨重用,岂有自己的好果子吃。<br />
于是宦官鱼朝恩各种给郭子仪上眼药,唐肃宗李亨又被宦官鱼朝恩说服了。<br />
要说唐肃宗李亨真的是特别信任官宦。】<br />
天幕中出现卡通的唐肃宗李亨还有宦官鱼朝恩,只见卡通的唐肃宗拍着卡通鱼朝恩的肩膀,头上几个大字,“朕都听你的。”<br />
“恳请父皇诛杀宦官鱼朝恩。”李豫再次请命,方才他请命唐肃宗废皇后及诛杀李辅国,唐肃宗还没下令。<br />
对唐肃宗李亨来说,宦官集团才是他的左膀右臂,他岂能轻易杀自己的心腹。<br />
见他家父皇再次沉默,三皇子李倓直接一记飞腿把宦官李辅国踹倒在地,剑指佞臣。<br />
既然他家父皇不应,那自己便手刃了这个奸臣。<br />
“陛下!陛下救我!”李辅国吓的脸都白了。<br />
“大胆!”唐肃宗李亨大呵一声。<br />
李倓毫不犹豫的一剑封喉,李辅国当场毙命。<br />
一旁的鱼朝恩吓的直接晕死过去,李倓一不做二不休,让他彻底醒不来。<br />
要说李倓不愧是有小太宗之称,身手的确厉害,干净利落的处决两个佞臣。<br />
李倓随后跪下,“儿臣任由父皇处罚。”<br />
唐肃宗李亨的脸煞白煞白,他看着李倓剑峰上的鲜血,嘴唇抖的说不出话来。<br />
“杀佞臣,何罪之有。”李豫力挺他三弟。<br />
“求陛下明鉴,三皇子何罪之有。”众臣齐声给李倓请命。<br />
“你,你们这是要……”唐肃宗李亨心口发凉,忽然有种大势已去的感觉,造反二字最终没说出口。<br />
罢了罢了,杀了就杀了吧。<br />
【眼见僵持不下,形式对自己不利,史思明心生一计,他派人散步谣言,说驻守洛阳的叛军都是河北人,他们思乡心切,此时洛阳的叛军早就离心,正是攻打的最好时机。<br />
宦官鱼朝恩听此谣言,赶紧进谏唐肃宗,让唐肃宗给李光弼下令,让李光弼赶紧攻打洛阳。<br />
大将李光弼恐是有诈,他不想轻易攻打洛阳,无奈圣旨下,李光弼只能硬着头皮上。<br />
之前咱们说过,朔州大军中反对李光弼的人不在少数,特别是唐肃宗册封的副节度使仆固怀恩压根不服李光弼。<br />
对李光弼的命令他根本不听,于是在攻打史思明大军时,仆固怀恩擅自行动,落入史思明的圈套。<br />
唐军大败,河阳失守。】<br />
唐肃宗李亨僵住,又败了…怎么就又败了…<br />
*<br />
开元年,唐<br />
“竟然又败了,这个畜生半点不会用人,若是朕,朕定不会这般。”李隆基听到大唐战败,非但没觉的难过反而幸灾乐祸。<br />
当然,面上李隆基还装出沉重的模样。<br />
唐肃宗李亨越是无能,就越衬托出他李隆基的才能。<br />
众臣……<br />
他们记得神迹之前说过,晚年的唐玄宗李隆基同样逼着节度使哥舒翰迎战,结果唐军大败。<br />
两人半斤八两,就如同太宗所言,都是昏君。<br />
【唐肃宗没想到唐军又败了,唐肃宗来不及追究责任。<br />
史思明派他的长子史朝义率大军继续沿黄河一路向西,追杀唐军,大有要一举拿下长安的架势。<br />
没想到唐军誓死抵抗,史思明并没有得逞,气恼的史思明觉的都是他儿子不行,甚至要军法处置史朝义。<br />
如此彻底惹恼了史朝义,史朝义决定造反,于是叛军开始内讧。<br />
最终史朝义弄死了史思明,登基为帝,这么一内讧,叛军的实力大降,再难攻打长安。】<br />
*<br />
宋<br />
“当真是乱世大唐,就知道自己人打自己人。”赵匡美吐槽,“不像咱们大宋,只被外族欺负。”<br />
赵匡胤……<br />
【按理说如此大好时机,该是一举歼灭叛军的最佳时期。<br />
但是唐肃宗李亨并没有乘胜追击,不是他不想,而是此时的唐军也在起内讧…<br />
河东节度使邓景山贪污受贿,手下士兵造反,直接杀了邓景山。<br />
与此同时镇西军和北庭军也造反了,并且还对当地的百姓强杀掠夺。<br />
其实大家可以把这些造反的唐军看做小的藩镇国,于是长期不受中央管控,对中央的归属感极弱。<br />
必须有人能镇压住他们才行,不若他们就和叛军没什么本质区别。】<br />
听神迹所述分崩离析的大唐,唐太宗李世民心口一阵闷墩,恨不得手刃了唐玄宗李隆基那个畜生。<br />
而唐肃宗李亨听到唐朝大军又开始内讧,他只觉的太阳穴一突突的跳。<br />
好像自打自己登基,就没任何好事发生。<br />
别人当皇帝享福,自己这皇帝当的焦头烂额,虽然他自身有很大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他爹唐玄宗李隆基。<br />
给他留下这么大烂摊子……<br />
【雪上加霜的是,唐军主力朔方大军也发生兵变,并在绛州到处烧杀抢掠。<br />
唐肃宗实在没办法了,只能让郭子仪出马。<br />
果然郭子仪是有手段的,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平定了朔方叛乱。<br />
其他大军见郭子仪的钢铁手腕,一下怂了,不敢再造反。<br />
按理说平定了兵变后,唐肃宗李亨应该乘胜追击,赶紧让郭子仪去平定叛军。<br />
可偏偏又出了岔子。】<br />
唐肃宗李亨满脸无奈,他就知道事情不会那么顺利,这又出什么岔子了?<br />
难不成自己又听信了哪个宦官的话?<br />
唉……唐肃宗李亨深深叹了一口气,他等着挨太宗李世民的骂。<br />
此时的唐肃宗李亨不再怀疑神迹是假的,毕竟自己的心声都在上面,李豫和李倓再有本事也做不到这种程度。<br />
【这次这个变数属于不可抗力,唐玄宗李隆基和唐肃宗李亨,两人一前一后的驾崩了。<br />
要说唐肃宗李亨死的也是够憋屈的,大唐第一个被吓死的皇帝。】<br />
唐肃宗!!!<br />
第217章<br />
死就算了, 还是被吓死的?!<br />
唐肃宗李亨相当无语,他堂堂一帝王怎么被吓死的?被谁给吓死的?!<br />
【唐肃宗李亨到底是被吓死的还是气死的,到目前为止还是有争议的。<br />
公元762年,在位仅仅七年的唐肃宗李亨病重, 接连几个月都无法上朝。】<br />
七年?!<br />
唐肃宗李亨没有想到自己这么短命, 就当当了七年皇帝便驾崩了。<br />
且, 在位七年连个安史之乱都没有平定, 就收复了一个长安……<br />
唐肃宗李亨忽然觉得自己这个皇帝不当也罢,后世还不知怎么骂自己无能, 自己定被归为昏君一列。<br />
【唐肃宗李亨病危,皇宫内部开始蠢蠢欲动,权利争斗战正式拉开帷幕。<br />
张皇后与李辅国原本是同谋,但后期二人闹僵,张氏不满李辅国大权在握, 她想夺了宦官李辅国的权。<br />
于是张氏趁着唐肃宗病危, 想扶持越王李系为帝, 越王李系随即挑选出一些身强力壮的太监, 准备对太子还有李辅国下手。<br />
不料此事却被李辅国得知,于是他直接名为保护的监禁了太子李豫。】<br />
李倓看着躺在血泊中的李辅国, 忽然觉得就让他就这么死了太便宜他了。<br />
【随后李辅国又以太子之名让禁军到宫里去捉拿反贼越王和他的手下, 并把他们压入大牢。<br />
张皇后眼看自己的计谋败露, 为了保命她跑到唐肃宗的寝宫避难。<br />
但张氏万万没想到此时的李辅国根本不把唐肃宗李亨放在眼里, 他直接带然来到唐肃宗李亨的寝宫, 让张皇后出来。<br />
张氏吓的不敢出去,她哀求病重的唐肃宗李亨救救他, 不等唐肃宗开口,李辅国就直接冲入宫中将张皇后托拽出去。<br />
吓的唐肃宗寝宫的宫人逃窜, 压根没人管病重的唐肃宗,当晚,被惊吓的唐肃宗李亨病情加重,死于病榻之上,如此荒唐。】<br />
“如此荒唐,着实荒唐。”唐肃宗李亨喃喃道,死的这叫一个窝囊。<br />
方才唐肃宗还觉的自家儿子当着自己面一剑杀死那个佞臣乃是胆大妄为、意图造反之举。
听到李光弼战胜,唐肃宗李亨松了一口气,他看人还是挺准的,这不是胜了么。<br />
【虽然在拉锯战中,大将李光弼赢了不少小战役,但唐肃宗李亨并不满意,就如同当年唐玄宗不满意哥舒翰只守不攻。<br />
唐肃宗觉得李光弼这样小打小闹的要到什么时候,于是他决定重新启用郭子仪,让他率军直接平定河北。<br />
其实唐肃宗这个想法很不错,如今史思明的兵力主要集中在洛阳,河北范阳兵力不足,正是攻打的好时机!】<br />
难得听神迹夸自己,唐肃宗李亨扬起头,一扫方才的阴霾,自己还是有能力当一国之君的。<br />
【但是唐肃宗李亨此举引起了宦官鱼朝恩的不满。<br />
宦官鱼朝恩十分忌惮郭子仪,上次就是他甩锅给的郭子仪,倘若郭子仪立下战功得唐肃宗李亨重用,岂有自己的好果子吃。<br />
于是宦官鱼朝恩各种给郭子仪上眼药,唐肃宗李亨又被宦官鱼朝恩说服了。<br />
要说唐肃宗李亨真的是特别信任官宦。】<br />
天幕中出现卡通的唐肃宗李亨还有宦官鱼朝恩,只见卡通的唐肃宗拍着卡通鱼朝恩的肩膀,头上几个大字,“朕都听你的。”<br />
“恳请父皇诛杀宦官鱼朝恩。”李豫再次请命,方才他请命唐肃宗废皇后及诛杀李辅国,唐肃宗还没下令。<br />
对唐肃宗李亨来说,宦官集团才是他的左膀右臂,他岂能轻易杀自己的心腹。<br />
见他家父皇再次沉默,三皇子李倓直接一记飞腿把宦官李辅国踹倒在地,剑指佞臣。<br />
既然他家父皇不应,那自己便手刃了这个奸臣。<br />
“陛下!陛下救我!”李辅国吓的脸都白了。<br />
“大胆!”唐肃宗李亨大呵一声。<br />
李倓毫不犹豫的一剑封喉,李辅国当场毙命。<br />
一旁的鱼朝恩吓的直接晕死过去,李倓一不做二不休,让他彻底醒不来。<br />
要说李倓不愧是有小太宗之称,身手的确厉害,干净利落的处决两个佞臣。<br />
李倓随后跪下,“儿臣任由父皇处罚。”<br />
唐肃宗李亨的脸煞白煞白,他看着李倓剑峰上的鲜血,嘴唇抖的说不出话来。<br />
“杀佞臣,何罪之有。”李豫力挺他三弟。<br />
“求陛下明鉴,三皇子何罪之有。”众臣齐声给李倓请命。<br />
“你,你们这是要……”唐肃宗李亨心口发凉,忽然有种大势已去的感觉,造反二字最终没说出口。<br />
罢了罢了,杀了就杀了吧。<br />
【眼见僵持不下,形式对自己不利,史思明心生一计,他派人散步谣言,说驻守洛阳的叛军都是河北人,他们思乡心切,此时洛阳的叛军早就离心,正是攻打的最好时机。<br />
宦官鱼朝恩听此谣言,赶紧进谏唐肃宗,让唐肃宗给李光弼下令,让李光弼赶紧攻打洛阳。<br />
大将李光弼恐是有诈,他不想轻易攻打洛阳,无奈圣旨下,李光弼只能硬着头皮上。<br />
之前咱们说过,朔州大军中反对李光弼的人不在少数,特别是唐肃宗册封的副节度使仆固怀恩压根不服李光弼。<br />
对李光弼的命令他根本不听,于是在攻打史思明大军时,仆固怀恩擅自行动,落入史思明的圈套。<br />
唐军大败,河阳失守。】<br />
唐肃宗李亨僵住,又败了…怎么就又败了…<br />
*<br />
开元年,唐<br />
“竟然又败了,这个畜生半点不会用人,若是朕,朕定不会这般。”李隆基听到大唐战败,非但没觉的难过反而幸灾乐祸。<br />
当然,面上李隆基还装出沉重的模样。<br />
唐肃宗李亨越是无能,就越衬托出他李隆基的才能。<br />
众臣……<br />
他们记得神迹之前说过,晚年的唐玄宗李隆基同样逼着节度使哥舒翰迎战,结果唐军大败。<br />
两人半斤八两,就如同太宗所言,都是昏君。<br />
【唐肃宗没想到唐军又败了,唐肃宗来不及追究责任。<br />
史思明派他的长子史朝义率大军继续沿黄河一路向西,追杀唐军,大有要一举拿下长安的架势。<br />
没想到唐军誓死抵抗,史思明并没有得逞,气恼的史思明觉的都是他儿子不行,甚至要军法处置史朝义。<br />
如此彻底惹恼了史朝义,史朝义决定造反,于是叛军开始内讧。<br />
最终史朝义弄死了史思明,登基为帝,这么一内讧,叛军的实力大降,再难攻打长安。】<br />
*<br />
宋<br />
“当真是乱世大唐,就知道自己人打自己人。”赵匡美吐槽,“不像咱们大宋,只被外族欺负。”<br />
赵匡胤……<br />
【按理说如此大好时机,该是一举歼灭叛军的最佳时期。<br />
但是唐肃宗李亨并没有乘胜追击,不是他不想,而是此时的唐军也在起内讧…<br />
河东节度使邓景山贪污受贿,手下士兵造反,直接杀了邓景山。<br />
与此同时镇西军和北庭军也造反了,并且还对当地的百姓强杀掠夺。<br />
其实大家可以把这些造反的唐军看做小的藩镇国,于是长期不受中央管控,对中央的归属感极弱。<br />
必须有人能镇压住他们才行,不若他们就和叛军没什么本质区别。】<br />
听神迹所述分崩离析的大唐,唐太宗李世民心口一阵闷墩,恨不得手刃了唐玄宗李隆基那个畜生。<br />
而唐肃宗李亨听到唐朝大军又开始内讧,他只觉的太阳穴一突突的跳。<br />
好像自打自己登基,就没任何好事发生。<br />
别人当皇帝享福,自己这皇帝当的焦头烂额,虽然他自身有很大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他爹唐玄宗李隆基。<br />
给他留下这么大烂摊子……<br />
【雪上加霜的是,唐军主力朔方大军也发生兵变,并在绛州到处烧杀抢掠。<br />
唐肃宗实在没办法了,只能让郭子仪出马。<br />
果然郭子仪是有手段的,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平定了朔方叛乱。<br />
其他大军见郭子仪的钢铁手腕,一下怂了,不敢再造反。<br />
按理说平定了兵变后,唐肃宗李亨应该乘胜追击,赶紧让郭子仪去平定叛军。<br />
可偏偏又出了岔子。】<br />
唐肃宗李亨满脸无奈,他就知道事情不会那么顺利,这又出什么岔子了?<br />
难不成自己又听信了哪个宦官的话?<br />
唉……唐肃宗李亨深深叹了一口气,他等着挨太宗李世民的骂。<br />
此时的唐肃宗李亨不再怀疑神迹是假的,毕竟自己的心声都在上面,李豫和李倓再有本事也做不到这种程度。<br />
【这次这个变数属于不可抗力,唐玄宗李隆基和唐肃宗李亨,两人一前一后的驾崩了。<br />
要说唐肃宗李亨死的也是够憋屈的,大唐第一个被吓死的皇帝。】<br />
唐肃宗!!!<br />
第217章<br />
死就算了, 还是被吓死的?!<br />
唐肃宗李亨相当无语,他堂堂一帝王怎么被吓死的?被谁给吓死的?!<br />
【唐肃宗李亨到底是被吓死的还是气死的,到目前为止还是有争议的。<br />
公元762年,在位仅仅七年的唐肃宗李亨病重, 接连几个月都无法上朝。】<br />
七年?!<br />
唐肃宗李亨没有想到自己这么短命, 就当当了七年皇帝便驾崩了。<br />
且, 在位七年连个安史之乱都没有平定, 就收复了一个长安……<br />
唐肃宗李亨忽然觉得自己这个皇帝不当也罢,后世还不知怎么骂自己无能, 自己定被归为昏君一列。<br />
【唐肃宗李亨病危,皇宫内部开始蠢蠢欲动,权利争斗战正式拉开帷幕。<br />
张皇后与李辅国原本是同谋,但后期二人闹僵,张氏不满李辅国大权在握, 她想夺了宦官李辅国的权。<br />
于是张氏趁着唐肃宗病危, 想扶持越王李系为帝, 越王李系随即挑选出一些身强力壮的太监, 准备对太子还有李辅国下手。<br />
不料此事却被李辅国得知,于是他直接名为保护的监禁了太子李豫。】<br />
李倓看着躺在血泊中的李辅国, 忽然觉得就让他就这么死了太便宜他了。<br />
【随后李辅国又以太子之名让禁军到宫里去捉拿反贼越王和他的手下, 并把他们压入大牢。<br />
张皇后眼看自己的计谋败露, 为了保命她跑到唐肃宗的寝宫避难。<br />
但张氏万万没想到此时的李辅国根本不把唐肃宗李亨放在眼里, 他直接带然来到唐肃宗李亨的寝宫, 让张皇后出来。<br />
张氏吓的不敢出去,她哀求病重的唐肃宗李亨救救他, 不等唐肃宗开口,李辅国就直接冲入宫中将张皇后托拽出去。<br />
吓的唐肃宗寝宫的宫人逃窜, 压根没人管病重的唐肃宗,当晚,被惊吓的唐肃宗李亨病情加重,死于病榻之上,如此荒唐。】<br />
“如此荒唐,着实荒唐。”唐肃宗李亨喃喃道,死的这叫一个窝囊。<br />
方才唐肃宗还觉的自家儿子当着自己面一剑杀死那个佞臣乃是胆大妄为、意图造反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