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他徒劳地捂住脖子,鲜血从指缝汩汩涌出。<br />\n楼下掌柜抬头时,只见那小厮低头疾走的背影。<br />\n二楼雅间的烛火依旧,只是窗纸上的影子却再未晃动。<br />\n县衙门前,蒋星野刚翻身下马,就听见主簿惊喜的呼声,“蒋公子!”<br />\n周县令正被师爷搀下马车,见到蒋星野,脸上也露出了笑,“蒋公子这是去哪了?”<br />\n“周县令,”蒋星野拱手行礼,借着袖口掩饰还有些颤抖的右手,“今天天色好,随便转转。”<br />\n“公子快别多礼,”周县令声音发颤,上前虚扶了一把,“若不是公子带人疏散山脚村民,此刻青今县怕是要......”<br />\n他忽然哽住,想起那些差点葬身火海的百姓,眼眶发红。<br />\n蒋星野刚杀了人,手还抖得厉害,下意识将手背到身后。<br />\n又听周县令絮絮叨叨表达着感激,也不知道回些什么。<br />\n“嗯......”他张了张嘴,却吐不出像样的词句。<br />\n所幸七尹及时出现。<br />\n“二公子!”七尹的声音从县衙台阶上传来,“您可算回来了,都说山那边现在进不去,小的没骗您吧?”<br />\n他反应极快,一个错步挡在二人之间。<br />\n周县令惊讶,“公子竟是去青崖山了?”<br />\n“嗯,”蒋星野勉强点头,“我看看有没有其他上山的路。”<br />\n周县令一脸感激,“二公子真是令人钦佩!”<br />\n特别是跟此时还在醉生梦死的薛明远比,那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br />\n“二公子心急,非要亲自去看看,”七尹笑着补充,手指在背后悄悄拽了下蒋星野的衣摆,“要不是我家大人不叫,怕是早就冲进火场了。”<br />\n周县令一脸感激,拱手就要行礼,“二公子真是......”<br />\n“大人言重了。”蒋星野连忙侧身避开这个礼。<br />\n七尹适时地拱手,“公子劳累整日,还请大人容他先回去歇息。”<br />\n周县令连忙摆出一个“请”的手势。<br />\n他望着二人背影,忽然觉得今夜的风似乎有些冷,不由得裹紧了官袍。<br />\n“大人?”主簿小声问道,“薛大人那边如何安排住宿......?”<br />\n周县令这才回过神,苦笑着摇头,“随他吧,睡在洛神居也好,明日再说。”<br />\n他最后看了眼月色下蒋星野挺拔如松的背影,喃喃道,“若是朝中多几位这样的世家公子......”<br />\n两人回到县衙后院,七尹反手闩上房门。<br />\n“事成了吗?”七尹压低声音问道。<br />\n得知薛明远来了青今县后,蒋星野就一心想要亲手杀了他。 <br>\n\t\t\t', '\t')('\n七尹劝阻不了,只好给他想了这么个法子。<br />\n“成了。”<br />\n蒋星野盯着自己颤抖的双手,突然低笑起来。<br />\n“是我错怪年哥了。”他突然转过头,烛火在他眼中跳动,映出一片异常明亮的光彩。<br />\n“什么?”<br />\n七尹愣住,这关他家公子什么事?<br />\n蒋星野的眼神变得异常明亮,他向前一步,“原来年哥早就知道薛明远会来青今县,”他语速越来越快,“所以特意让我过来,好亲手杀了他。”<br />\n“......”<br />\n七尹叹气,他觉得自家公子应该不知道。<br />\n而且他若是知道蒋星野这么解读他的意思,怕是会气得把砚台砸在这傻小子头上。<br />\n第236章 中风<br />\n但看着蒋星野此刻发亮的眼睛,他又不忍心说破。<br />\n反正薛明远坏事做尽,就当是......<br />\n蒋二公子提前行刑了吧。<br />\n......<br />\n养心殿内。<br />\n太后眼睁睁的看着那道身影步步逼。<br />\n“微臣似乎来迟了?”谢余年修长的手指搭上帽檐,唇畔噙着似有若无的笑意。<br />\n烛火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显得那双凤眼愈发深邃。<br />\n“皇帝已经死了!”太后突然厉声嘶吼,染着猩红丹蔻的指甲直指龙榻。<br />\n她鬓发散乱,凤冠上的东珠随着剧烈的喘息不断晃动,“你就算现在杀了哀家也没有用!”<br />\n“可惜,”谢余年缓步走向龙榻,指尖轻轻拂过明黄锦被,“他不是陛下。”<br />\n殿内霎时死寂。<br />\n连穿堂风都仿佛凝固。<br />\n“你说什么?”<br />\n半刻后,谢余年在太后惊恐的注视下直起了身,“我说,榻上之人,并非陛下。”<br />\n太后的瞳孔骤然紧缩,眼白处爬满血丝。<br />\n她的视线在谢余年与龙榻之间来回游移。<br />\n忽然,她的目光死死钉在了龙榻之上。<br />\n太后瞪着那张熟悉到令人作呕的脸,惨白的肤色,微张的嘴唇,还有那双至死都圆睁着的、布满血丝的眼睛。 <br>\n\t\t\t', '\t')('\n不是皇帝。<br />\n不可能,怎么可能呢?<br />\n太后还没有想清楚,就见谢余年起身,伸出了手。<br />\n他俯身,指尖在尸体耳后轻轻一挑。<br />\n一张薄如蝉翼的人皮面具被缓缓揭下。<br />\n太后愈发惊恐地盯着。<br />\n面具之下,是一张完全陌生的面孔。<br />\n“这!这不可能......”太后踉跄后退,金线刺绣的凤尾在青砖上拖出凌乱的痕迹。<br />\n她的指尖触到冰冷的殿柱,脑海中走马灯般闪过这几个月来的种种细节。<br />\n“母后。”一道低沉的嗓音突然在她身后响起。<br />\n太后浑身一颤,后背撞上一个坚实的胸膛。<br />\n熟悉的龙涎香混着药草气息笼罩而来,让她瞬间屏住了呼吸。<br />\n这个声音......!<br />\n太后猛地闭上眼睛,染着蔻丹的指甲深深掐入掌心。<br />\n她不敢回头,仿佛这样就能否认身后之人的存在。<br />\n“儿臣请母后安。”<br />\n皇帝苍白的面容近在咫尺。<br />\n他披着素白寝衣,脸颊消瘦却算不上苍白,那双眼睛仍清明如寒潭,“怎么?母后见到儿臣......不高兴么?”<br />\n“这龙涎香的味道,母后不熟悉吗?”<br />\n谢余年往后退了几步,站在了殿门口。<br />\n半个时辰后,殿内烛火已重新燃起,将血腥气冲淡了几分。<br />\n谢余年踏入内殿时,皇帝正倚在软榻上,手中捧着一盏参茶。<br />\n热气氤氲间,那张清瘦的面容显得有些疲惫。<br />\n精神头却好了很多。<br />\n“陛下。”谢余年躬身行礼,余光扫过一旁软榻。<br />\n太后已被安置在一旁的矮榻上,双目紧闭,嘴角歪斜,显然已经中风。<br />\n皇帝顺着他的视线看了一眼,淡淡道,“太后亲自照顾朕,操劳过度,中风了。”<br />\n谢余年唇角微扬,垂眸道,“太后吉人自有天相,想必很快就能痊愈。”<br />\n皇帝轻哼一声,显然懒得再演这出母慈子孝的戏码。<br />\n他搁下茶盏,指尖在案几上轻叩两下,“明日你......” <br>\n\t\t\t', '\t')('\n谢余年不等他说完,便拱手打断,“这段日子微臣实在奔波,明日怕是不能......”<br />\n皇帝瞪了他一眼,眼底闪过一丝无奈,最终只是摆了摆手,“罢了,你去吧。”<br />\n他顿了顿,又道,“朕叫晏清从旁协助。”<br />\n谢余年唇角笑意更深,“理应如此。”<br />\n谢余年刚要转身退下,忽听身后传来一声低沉的叩问。<br />\n“朕这般......”皇帝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盏边缘,青瓷映得他指节愈发苍白,“可算得......凉薄?”<br />\n殿内烛火微微晃动,在皇帝眉宇间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br />\n谢余年脚步一顿,回身时眼底闪过一丝了然。<br />\n帝王不能有错,总需要一个借口。<br />\n“陛下,”"谢余年微微躬身,声音不疾不徐,“太后在您香中下毒时,也未曾想过舐犊之情。”<br />\n谢余年说完,就退了下去。<br />\n皇帝眸光微动,忽然想起某一年的冬日。<br />\n那时他刚失去母妃不久。<br />\n太后抱着高烧不退的他,整夜整夜地守在榻前。<br />\n他记得那双温暖的手轻轻拍着他的背,记得太后红着眼眶说,“皇儿别怕,母后在呢。”<br />\n而那时的太后,也刚刚失去自己亲生的皇子。<br />\n两个失去至亲的人,在那些寒冷的夜里,确实有过几分真心相待的温暖。<br />\n又或许,她口中的皇儿,从来都不是他。<br />\n而她害了他母妃的命还不够,还要来害他的。<br />\n“真心?”皇帝低笑一声,眼底最后一丝温度也消散殆尽,“朕与她之间,从来就只有你死我活。”<br />\n殿门合上的瞬间,皇帝抬手覆住双眼,喉间溢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br />\n他的目光重新落回太后身上。<br />\n他缓缓起身,走到她榻前,居高临下地注视着那张扭曲的面容。<br />\n“母后,”他轻声道,指尖抚过她歪斜的嘴角,“您放心,十几年的养育之恩,儿臣一定会让您......长命百岁。”<br />\n......<br />\n天光未亮,太和殿前已列满禁军。<br />\n铁甲森然,长戟如林,将殿前广场围得密不透风。 <br>\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