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高兴啊,”姜窈站起身,“今日天气不错,把这些话本子放到院子里晒晒吧。”<br />\n虽然不是什么名家古籍,但好歹也解了她的闷。<br />\n夏蝉在院子里支了一张桌子,主仆三人将话本子摊开放了上去。<br />\n“听说那余三公子房里已有三个通房?外头还养了个花魁。”<br />\n第142章 信<br />\n姜窈竖了三根手指,又加了一根,“凝表姐一进门就要面对四个‘姐妹’,可比姜府热闹了。”<br />\n春兰忍不住也笑起来,“奴婢还听说,佘老夫人当年待佘夫人很是严厉,佘夫人每日要站规矩三个时辰......”<br />\n佘夫人到时候只怕会变本加厉。<br />\n几人正说着,院外传来脚步声。<br />\n门房捧着一封信进来,“二小姐,谢公子派人送了信来。”<br />\n姜窈接过信,拆开火漆。<br />\n信上只有短短两句话。<br />\n“今早上朝,摄政王欲与佘尚书搭话,佘未予理会。婚事已定,卫氏女为侧室。”<br />\n姜窈将信纸贴近唇边,终于忍不住笑起来。<br />\n她还以为佘尚书对摄政王忠心至此,连自个儿孙子的婚事都能舍弃,现在看来。<br />\n不过如此。<br />\n姜窈刚折好信笺,玉珠就匆匆进了院子,“小姐,老夫人......”<br />\n姜窈指尖微微一顿,抬眼问道,“卫姨母去打扰祖母了?”<br />\n玉珠点头,额上还带着小跑过来的细汗,“卫夫人昨日就来了,只是被二奶奶拦下来了,今早二奶奶刚走,过了晌午卫夫人就又来了。”<br />\n姜窈轻哼一声,她姑母在姜府住了半个月,今早刚启程回去。<br />\n卫氏想必是打听到这件事,才敢去祖母面前哭闹。<br />\n“我去瞧瞧。”姜窈起身往外走去。<br />\n“老夫人不会心软,叫老爷去替表小姐说项吧?”春兰低声道。<br />\n姜明籍与佘尚书同为尚书,在朝中也能说上几句话。<br />\n姜窈低着头整理衣襟,闻言道,“祖母最是明事理,不会听信一面之词。”<br />\n刚进静雅堂,远远就能听见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抽泣声。<br />\n姜窈进了屋,取下斗篷,指尖在领口的狐毛上拍了拍,带起几缕寒气。<br />\n春兰连忙上前接过,转身将斗篷挂在旁边的紫檀木熏笼上。<br />\n“小姐,手炉。”捧着鎏金手炉过来,却被姜窈摆摆手挡了回去。<br />\n静雅堂内檀香缭绕,姜老夫人端坐在上首的紫檀木圈椅上,脸上略带不耐。 <br>\n\t\t\t', '\t')('\n卫氏跪坐在下首的蒲团上,眼睛红肿得像两颗核桃,见姜窈进来,她立刻投来怨毒的一瞥。<br />\n“孙女给祖母请安。”姜窈像是没看到卫氏,规规矩矩的朝祖母行礼。<br />\n姜老夫人手中佛珠一顿,“窈儿来了,坐吧。”<br />\n姜窈刚在绣墩上落座,卫氏的声音就迫不及待地响了起来,“老夫人,您可要为凝儿做主啊!好好一个姑娘家,被人这样糟践名声......”<br />\n“卫姨母,”姜窈不紧不慢地打断,“表姐落水被救是事实,何来糟践一说?若是佘三郎见死不救,那才是真真毁了表姐。”<br />\n跟性命比,名节又算什么?<br />\n卫氏被她噎得脸色发青,转向姜老夫人,“老夫人您看,这丫头牙尖嘴利,凝儿的事分明是她从中......”<br />\n“行了!”姜老夫人手中佛珠放到了桌案上,卫氏立刻噤若寒蝉。<br />\n姜老夫人现在是她们母女唯一的指望了。<br />\n姜老夫人的目光在两人之间扫过,最后落在姜窈身上,“窈儿,春兰那丫头,是你派去前院传话的?”<br />\n堂内骤然安静,连卫姨母的抽泣声都停了。<br />\n她迎着祖母的视线,不躲不闪,“是,孙女担心表姐名节受损,特意让春兰去告知卫姨母,也好早做打算。”<br />\n“好一个早做打算!”卫氏声音尖利,“你分明是故意的!若不是你、你、”<br />\n“卫姨母慎言,”姜窈也提高了声调,“表姐当日想干什么,不必我多说。”<br />\n卫姨母一时语塞,脸色青白交替。<br />\n姜窈示意夏蝉将手中的锦盒递过去,“卫姨母,我备了份薄礼,贺表姐大喜。”<br />\n她抬眼看向卫氏,声音轻柔却字字诛心,“事已至此,与其纠缠是谁的过错,不如想想如何让表姐在佘家站稳脚跟,毕竟......佘三郎的性子,您也是知道的。”<br />\n卫氏胸口剧烈起伏,却什么也说不出来。<br />\n她扑到姜老夫人脚边,“老夫人,这段时日凝儿时常来伺候您,您忍心看她给人做小吗?那佘三郎房里......”<br />\n“住口!”姜老夫人一声厉喝,冷冷地瞧了她一眼,“现在知道哭了?早干什么去了?好好的姑娘家,不在席上待着,跑去湖边做什么?”<br />\n卫氏被问得哑口无言,只能伏地痛哭。<br />\n姜老夫人长叹一口气,“回去好好准备凝儿的嫁妆,侧室也不能失了体面。”<br />\n姜窈低头抿茶,掩去嘴角一丝笑意。<br />\n祖母何等精明,岂会看不出卫氏那点心思?<br />\n她不是不想叫卫玉凝嫁过去,而是不满意只是个妾室。<br />\n毕竟如今佘家势大,与其纠缠不清,不如顺势而为。<br />\n卫氏被姜老夫人赶了出去。<br />\n姜窈乖巧上前,替姜老夫人捏着后颈,力道恰到好处地揉捏起来,“祖母莫要生气,当心气坏了身子。”<br />\n“你也有错。”姜老夫人的声音传来。<br />\n姜窈手上动作不停,“孙女知错,不该让春兰去前院传话。” <br>\n\t\t\t', '\t')('\n“错,”姜老夫人拉过她的手,深深看了她一眼,“你错在不该亲自下场!平白惹一身骚。”<br />\n姜窈猛地抬头,对上祖母的目光。<br />\n“卫氏母女是什么身份?”姜老夫人继续道,“也值得你脏了自己的手?”<br />\n姜窈心头一跳。<br />\n祖母不会觉得,佘三郎是她一手安排的吧?<br />\n这可真是一口黑锅。<br />\n想了想,姜窈垂下眼帘,并没有否认,“是孙女思虑不周,她想毁了阿姐的大事,孙女才想了这么个主意。”<br />\n屋内突然安静了下来。<br />\n“......”<br />\n姜窈小心抬眸,看了祖母一眼。<br />\n却发现祖母的眼神有些莫名。<br />\n“祖母,怎么了?”姜窈下意识抬手。<br />\n难道她脸上有什么东西?<br />\n“你倒是与谢家小子关系好。”姜老夫人突然道。<br />\n嗯?<br />\n姜窈没听没明白。<br />\n怎么又突然扯上了谢余年?<br />\n姜老夫人从袖中取出一封信,“谢家小子送来的,你自己看吧。”<br />\n她将信递过来,眼中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br />\n第143章 回门<br />\n姜窈接过信笺,展开一看,确实是谢余年的笔迹。<br />\n“姜老夫人明鉴:<br />\n湖畔之事皆由余年一手安排,与姜二小姐无涉。佘三郎素来放浪,见卫小姐落水必会相救。此事全系余年筹谋,万望勿怪二小姐。<br />\n谢余年敬上”<br />\n他竟将这事全揽在了自己身上?<br />\n姜窈哑然。<br />\n谢余年是怕祖母会怪罪她。<br />\n“他护着你,你也护着他,”姜老夫人的声音忽然在耳边响起,“倒是有趣。”<br />\n姜窈慌忙将信折好,“祖母......”<br />\n“怎么?”姜老夫人忽然伸手点了点她的耳垂,“我们窈丫头耳朵红得能滴血了。” <br>\n\t\t\t', '\t')('\n“祖母!”姜窈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娇嗔。<br />\n“行了,”姜老夫人摆摆手,“这事到此为止,佘家要闹随他们闹去,我们姜家不掺和。”<br />\n姜窈回了自己院子。<br />\n房门刚合上,整个人就扑进了柔软的锦被里。<br />\n她把脸深深埋进枕头,怎么也压不住嘴角上扬的弧度。<br />\n“小姐?”春兰捧着铜盆进来,见状吓了一跳,“您可是身子不适?”<br />\n姜窈连忙从床上坐起,理了理散乱的鬓发,只是眼角眉梢还残留着几分笑意,“没、没事。”<br />\n等洗漱完春兰退下,姜窈重新躺回了床上,乌黑的长发散乱在枕上。<br />\n窗外月光如水,透过纱帐洒落在床前。<br />\n姜窈又摸出了那封写给姜老夫人的信笺,就着月光又读了一遍。<br />\n明明一句情话也没有,只是再寻常不过的陈述句,却烫得她心尖发颤。<br />\n谢余年竟会特意给祖母写信,将事情全揽在自己身上。<br />\n明明......明明是她先起的头。<br />\n她猜到卫玉凝的计划,就难免有将计就计的意思。<br />\n姜窈忽然想起那日谢余年对她说的话,“我只能比恶鬼更恶,才能护住想护的人。”<br />\n“噗——”她忍不住笑出声来,抱着锦被在床榻上滚了一圈。<br />\n这人平日里看着清冷自持,怎么说出来的话这么......<br />\n这么龙傲天啊?<br />\n笑着笑着,她又把脸埋进枕头里,肩膀止不住地抖动。<br />\n......<br />\n今年的冬天似乎来的格外早,也格外冷。 <br>\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