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阿姐。”姜窈唤了一声,走到姜盈身旁坐下。<br />\n姜盈转过头,“窈儿来了?”<br />\n她伸手轻轻拂去姜窈肩上的碎雪,“怎么跑得这么急?”<br />\n姜窈撇撇嘴,“还不是舍不得阿姐。”<br />\n“我已经同殿下说了,到时候在后院给你单独留一个院子。”姜盈眼中闪过笑意,“到时候将图纸给你,随你怎么布置。”<br />\n“那好吧。”<br />\n姜窈“勉为其难”的答应了。<br />\n嬷嬷清了清嗓子,继续道,“大小姐,老奴接着说,拜堂时要先拜天地,再拜高堂,最后夫妻对拜......”<br />\n“等到了入洞房,”嬷嬷一顿,偷眼瞧了瞧坐在一旁支着下巴的姜窈,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br />\n二姑娘年方十六,这些闺房之事还是知道得越晚越好。<br />\n姜窈却眨着一双杏眼,满脸好奇,“然后呢?”<br />\n嬷嬷老脸一红,“这、这个......”<br />\n姜盈见状,白玉般的耳垂染上薄红,轻咳一声道,“嬷嬷,您先去瞧瞧我的嫁衣可熨好了没有,这些晚些再说也不迟。”<br />\n嬷嬷如蒙大赦,连忙福身退下,临走前还不忘把房门带严实了。<br />\n屋内顿时只剩下她们二人。<br />\n姜窈泄气地往后一仰,靠在软榻上,“听完那些繁琐的流程,我觉着我的头都大了一圈。”<br />\n姜盈温柔地拍了拍妹妹的手,“慢慢记就是了。”<br />\n“我以后可不要这样成婚,”姜窈半真半假地抱怨道,“太折腾人了。”<br />\n姜盈闻言,伸手轻轻点了点妹妹的额头,“这话可说不得。”<br />\n她顿了顿,眼中流露出几分宠溺,“到时候我回来多帮帮你就是了。”<br />\n姜窈做了个鬼脸,“对了,母亲呢?”<br />\n姜盈解释道,“卫姨母昨夜犯了咳疾,母亲一早就过去照顾了。”<br />\n卫姨母?<br />\n姜窈在脑中给人对上了号。<br />\n“她还没走啊?”<br />\n许是这段时间她们母女二人比较安分,她一时都忘了这两人还在姜府住着。<br />\n姜盈轻笑,“入了冬以后,卫姨母身子一直不好,母亲心善,总说等开春暖和些再送她们回祖宅。”<br />\n姜窈凑过去,压低声音,“我怎么觉着,她这病也是装的,就是赖着不想走。”<br />\n姜盈轻轻握住她的手,“我知你恼她待谢公子另有心思,但你放心,只要有阿姐在,不会叫她得逞的。”<br />\n姜窈沉默下来。 <br>\n\t\t\t', '\t')('\n不知为何,她心里总有些不安。<br />\n她只怕这卫氏母女留在姜府,是另有算计。<br />\n“好啦,我知道啦!”姜窈抬眸看阿姐,眼睛格外明亮,“阿姐待我最好了。”<br />\n她又陪着姜盈聊了几句。<br />\n等天色渐晚,才起身告辞。<br />\n“这两日天冷......”姜盈话未说完,姜窈已经摆了摆手,“我这就回屋盖三层锦被!”<br />\n走到门口时,她指尖抚过门框上贴着的双喜剪纸。<br />\n姜窈驻足望向卫氏母女居住的偏院。<br />\n这姜府上下,谁也别想坏了阿姐的好日子。<br />\n第134章 迎亲(上)<br />\n冬月十八,宜嫁娶。<br />\n五更天刚过,姜窈便睁开了眼睛。<br />\n窗外还是一片漆黑,但府中已经隐约有了动静。<br />\n“小姐,您醒了?”夏蝉听到动静,连忙撩开帐幔,“时辰还早,您要不要再歇会儿?”<br />\n姜窈摇摇头,掀开被子坐起身来,“睡不着了,阿姐那边可准备好了?”<br />\n“大小姐寅时就被嬷嬷们叫起来了,这会儿正在沐浴更衣呢。”夏蝉一边说着,一边麻利地伺候姜窈穿衣。<br />\n“府里上下都忙活开了,连静雅堂都早早点起了灯。”<br />\n梳洗完毕,姜窈迫不及待地往阿姐的院子走去。<br />\n“二小姐安好。”路过的仆妇们纷纷行礼。<br />\n姜窈微微颔首,脚步不停。<br />\n转过一道月亮门,进了阿姐的院子。<br />\n与府中其他地方相比,这里更加热闹,进进出出的丫鬟婆子络绎不绝。<br />\n“二小姐来了!”守在门口的冬灵眼尖,看到姜窈便高声通报。<br />\n姜窈踏进了屋里。<br />\n姜盈端坐在梳妆台前,几个嬷嬷正围着她忙碌。<br />\n听到她的脚步声,姜盈转过头来,脸上还未施粉黛,隐隐可见新娘子的娇羞。<br />\n“窈儿。”姜盈伸出手,姜窈连忙上前握住。<br />\n“阿姐今日定是京城最美的新娘。”姜窈由衷赞叹。<br />\n姜盈本就生得端庄秀丽,此刻眉梢眼角都是掩不住的喜色,更添几分动人。<br />\n“就你嘴甜。”姜盈轻拍她的手,眼中满是笑意,“我今日顾不上,待会儿你帮我盯着些。” <br>\n\t\t\t', '\t')('\n她今日得一直在屋子里,待到萧无衡过来才能出门。<br />\n姜窈点头,“阿姐放心,有我在呢。”<br />\n正说着,全福夫人走了进来。<br />\n她是京城有名的吉祥人,父母公婆俱在,儿女双全,专门为贵女们主持及笄和大婚的仪式。<br />\n“哎哟,新娘子该开脸了。”全福夫人笑呵呵地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根红丝线。<br />\n姜窈往旁边挪了挪。<br />\n看着全福夫人熟练地将丝线绞成三股,在阿姐脸上轻轻滚动。<br />\n这便是开脸。<br />\n开脸过后,便是上妆。<br />\n嬷嬷们一层层地为姜盈敷粉描眉,点染朱唇。<br />\n“大小姐真是好福气,”正在梳头的李嬷嬷感叹道,“晋王殿下是圣上的亲弟弟,生得一表人才,府中又无妾室,大小姐嫁过去便是享福呢!”<br />\n姜盈脸上升起一抹红晕,“嬷嬷别说了,本来就紧张。”<br />\n妆成之时,天色已经大亮。<br />\n姜盈身着大红嫁衣,金线绣制的鸾凤在裙摆间展翅欲飞,每一片羽毛都缀着细小的珍珠。<br />\n她本就生得肌肤胜雪,此刻在朱红嫁衣的映衬下,更显得肤若凝脂,白里透红。<br />\n柳叶眉被螺子黛描画得修长而温婉,眼尾用金粉勾勒出微微上扬的弧度,衬得那双眼眸愈发水润明亮。<br />\n姜窈一时看得呆了,什么话也说不出来。<br />\n惊为天人。<br />\n她脑中猛地浮现出来这个词。<br />\n“怎么,不认识阿姐了?”姜盈笑着打趣。<br />\n姜窈回过神来,眼眶却有些发热,“阿姐真美,真是便宜他了。”<br />\n这时,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沈氏缓步而入,身后跟着捧着锦盒的嬷嬷。<br />\n“母亲。”两人齐齐叫道。<br />\n“都起来吧。”沈氏声音轻柔,却在看到盛装的女儿时明显一滞。<br />\n她上前握住女儿的手,细细端详着她妆容精致的脸庞,仿佛要永远记住这一刻。<br />\n“来,母亲给你梳头。”<br />\n沈氏拉着姜盈在梳妆台前坐下,接过嬷嬷递来的锦盒。<br />\n里面躺着一把通体莹白的玉梳,梳背上雕刻着并蒂莲纹样。<br />\n“这还是我当年嫁给你父亲时用的。”<br />\n沈氏的手轻柔地穿过姜盈如瀑的青丝,玉梳从发顶缓缓梳至发尾。 <br>\n\t\t\t', '\t')('\n“一梳梳到尾,”她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夫妻恩爱,白头偕老。”<br />\n屋内一时只剩下玉梳与发丝摩擦的细微声响。<br />\n“二梳梳到尾,”沈氏又梳了一下,“比翼连理,永结同心。”<br />\n铜镜里映出母女二人的身影。<br />\n姜盈看见铜镜中母亲轻颤的唇角,一滴泪悬在下颌,将落未落。<br />\n当第三梳落下时,沈氏的手抖得几乎握不住梳子。<br />\n“三梳......”她突然哽住,喉间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呜咽,一滴泪落在姜盈的发间。<br />\n“三梳梳到尾,”沈氏深吸一口气,声音破碎得不成调子,“多子多福,儿孙满堂。”<br />\n最后一个字还未说完,姜盈已经转身扑进母亲怀里。<br />\n“好了好了,大喜的日子,”沈氏用帕子轻轻拭去女儿脸上的泪痕,“别把妆哭花了。”<br />\n她的手在姜盈背上轻轻拍打。<br />\n姜窈瞧见这一幕,悄悄退了出去,轻轻带上门。<br />\n让她们母女二人好好待一会吧。<br />\n“来了来了,晋王殿下的迎亲队伍到了!”秋梓慌慌张张地跑进来禀报。<br />\n姜窈站在柱子旁,往外面瞧去。<br />\n府门外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而远处,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正缓缓而来。<br />\n打头的是十六名鼓乐手,吹奏着喜庆的乐曲。<br />\n紧随其后的是举着“晋”字大旗的仪仗队,再往后是八名骑着高头大马的侍卫。<br />\n队伍中央是一顶八人抬的大红花轿,轿帘上绣着龙凤呈祥的图案。<br />\n漫天红纸屑纷纷扬扬落下,如同下了一场喜庆的红雪。<br />\n而萧无衡就骑在最前方那匹骏马上,他身着喜袍,头戴金冠,脸上的笑怎么也遮不住。<br />\n即使隔着一段距离,姜窈也隐隐能瞧见他笑出了后槽牙。<br />\n“......”<br />\n以后真的要喊他姐夫吗? <br>\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