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谢余年恍若未觉,依旧不紧不慢地走着。<br />\n直到那道身影彻底消失在雨幕中,元正才继续道,“若不是他,公子也不会被困在这京城之中。”<br />\n谢余年突然停住脚步,黑靴溅起的水花打湿了袍角。<br />\n“元正,”他声音很轻,却让身旁人瞬间绷直了脊背,“你当真觉着,此事与陛下无关?”<br />\n伞面猛地一颤,元正瞪大眼睛,喉结上下滚动,“公子此话何意?”<br />\n“你瞧,”谢余年回眸,望向不远处的宫殿,“他把你都骗过了。”<br />\n雨势渐急,打在伞面上的声音像无数细小的鼓点。<br />\n“公子的意思是......”元正倒吸一口凉气。<br />\n“他在京中独木难支,自然想寻一把刀。”谢余年望着远处被雨雾笼罩的宫墙,眼神晦暗不明。<br />\n两人继续向前走,一时只剩下靴底踏过积水的声音。<br />\n元正想不明白,“那公子这些年,为何还要为陛下做事?”<br />\n“各取所需罢了。”谢余年拢了拢被雨水打湿的衣袖,“雷霆雨露,俱是君恩。”<br />\n当年赫图一事,确实是萧旌所为。<br />\n元正怔在原地,手中的油纸伞微微倾斜,冰冷的雨水顺着伞骨滑落,打湿了他的手背。<br />\n接着就见公子已经跨出了伞,独自走进了雨幕。<br />\n他背影挺拔,袍角沾满了泥水。<br />\n恍惚间元正仿佛看见五年前高坐马上的少年将军。<br />\n“公子!”元正反应过来,“伞!”<br />\n远处的身影微微一顿,有些不耐地偏过头,“你走的太慢了。”<br />\n......<br />\n姜明和回来时,姜窈正在院里看着下人栽茶梅树。<br />\n“这眼见就要入冬了,还能开花吗?”姜窈抱着汤婆子,懒洋洋打了个哈欠。<br />\n这树是谢余年派人送来的。<br />\n将树送来的小厮闻言笑道,“能的能的,这品种名叫‘胭脂醉’,花期就是这两日了,一直能开到腊月呢!”<br />\n“名字还挺好听。”姜窈小声嘀咕道。<br />\n别人家谈恋爱都是送花,谢余年倒好,直接送树。<br />\n一旁的另一小厮接着道,“不仅名字好听,等花开了您再瞧瞧,越是天寒地冻,这花开得越艳呢!”<br />\n姜窈将脸往狐裘领子里埋了埋。<br />\n“小姐,放这儿可好?正对着您闺房的窗户。”春兰指挥着调整树的位置。<br />\n姜窈正要点头,忽听院门处一阵骚动。 <br>\n\t\t\t', '\t')('\n她抬起头,细长的柳叶眉微微蹙起,“外面发生何事了?”<br />\n“是大爷回来了,跟了好几辆的马车。”夏蝉匆匆去外面看了一眼,回道。<br />\n姜窈顿住,好几辆马车?<br />\n难不成是东西没卖出去,又拉回来了?<br />\n“小姐现在要去前厅吗?”夏蝉问道。<br />\n姜窈嘴角勾起一抹笑,“那是自然,大伯父回来,做侄女的自然要去请安。”<br />\n她戏台都搭好好几日了,如今主角儿来了,自然要去瞧一瞧。<br />\n夏蝉点点头,“那奴婢为您整理一下。”<br />\n第110章 大伯父<br />\n这几日未出门,姜窈也懒得收拾。<br />\n姜窈坐在铜镜前,任由夏蝉为她梳妆。<br />\n镜中的少女杏眼桃腮,眉眼如画,却带着几分慵懒的倦意。<br />\n“小姐今日戴这支海棠步摇可好?”夏蝉从妆匣中取出一支精致的发簪。<br />\n“不,”姜窈伸手,拿起了一支素银簪子。<br />\n“这个?”夏蝉有些犹豫,“可大爷最喜欢看小辈们打扮得富贵。”<br />\n姜窈轻哼一声,这几日她也暗戳戳了解了这位大伯父的脾性——一个满脑子只有金银利益的商人,看谁都带着估价的眼神。<br />\n夏蝉虽不明白,但还是将那支素银簪子簪上了,又为她换了件藕荷色的袄裙,腰间系上珍珠禁步,整个人顿时增添了几分忧郁。<br />\n“小姐好看,穿这么素也好看。”夏蝉笑着道。<br />\n姜窈对着铜镜转了转身,“确实好看。”<br />\n整理妥当后,姜窈带着夏蝉往前厅走去。<br />\n穿过几重院落,姜窈远远就听见前厅传来一道洪亮的笑声。<br />\n她深吸一口气,迈过门槛,向厅内望去。<br />\n祖母跟大房三房的人都在。<br />\n“母亲您是不知道,儿子这次在扬州见到的那尊白玉观音,那雕工......啧,当时我就想买回来送给母亲,只可惜,人家不卖啊!”姜老夫人正坐在主位上,姜明和在一旁坐着,五根粗短的手指在半空中比划。<br />\n他穿了件绛紫色团花缎袍,腰间玉带上挂满叮当作响的玉佩香囊,远远看过去,像是装满了东西的福袋。<br />\n柳氏坐在他右侧,满头珠翠,身上杏黄色缂丝袄裙上绣满金线牡丹,听到姜明和的话,立刻配合地接道,“真是太可惜了!”<br />\n而姜珍......<br />\n姜窈不着痕迹的打量着她,她梳着时下最流行的飞仙髻,上面插满了金钗玉簪,最显眼的是一支点翠凤凰步摇。<br />\n许是因为进了王府以后就穿不了红色了,姜珍最近偏爱红色,近日亦是一件正红色的袄裙。<br />\n“父亲就会夸口,”姜珍娇嗔道,“王爷前几日派了嬷嬷过来送礼,里面好像也有一尊玉观音呢,不如送过来给祖母。” <br>\n\t\t\t', '\t')('\n姜明和闻言笑得见牙不见眼,“这是摄政王给你的恩典,你自己留着就是。”<br />\n“待日后生个一儿半女,叫王爷封你为侧妃!”<br />\n后半句他压低了声音,却又能让全厅人都能听见。<br />\n妾室与妾室也有不同,寻常纳妾不过一顶青布小轿抬进偏门,而姜珍这种派了嬷嬷下聘走流程的,便算是贵妾,按着规格置办了十六抬的嫁妆。<br />\n趁没人注意她,姜窈悄悄挪到三房的位置。<br />\n还是这边安静,沈氏脸上挂着淡淡的笑,见姜窈来了,微微颔首示意。<br />\n姜盈正坐在母亲身边,见姜窈来了,眼睛一亮,指了指身旁的座位。<br />\n姜窈点点头,先上前行礼,“祖母安好,大伯父安好。”<br />\n姜老夫人看见姜窈,慈爱着点点头,“这几日降温,你身子骨弱,晚上的时候别贪凉开窗。”<br />\n“多谢祖母挂念。”姜窈眯着眼睛笑了笑。<br />\n“是窈儿啊,”姜明和一双细长眼睛落在姜窈身上,打量过后嘴角的笑意淡了几分,“都长这么大了。”<br />\n三房出了个官又如何,瞧瞧,看上去还没他们大房富贵。<br />\n他随意地摆摆手,又将话题扯到姜珍身上,“方才说到哪儿了?对了,王府送来的聘礼单子......”<br />\n“......王爷特意说了,婚期就定在下月初六,这可是钦天监算的好日子,”姜珍说着,眼睛却飘向了三房这边,“真是巧了,大姐姐好像也是这一日成婚?”<br />\n姜窈低头抿茶,假装没看见。<br />\n是呀,阿姐嫁过去还是正经王妃呢,也没见跟你们一样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br />\n许是相比姜盈嫁给箫无衡这样的闲散王爷,姜珍嫁给手握实权的摄政王显然更叫姜明和得意。<br />\n柳氏抚着腕间水头极好的翡翠镯子,笑得餍足,“这么说,往后大姑娘见了珍儿,要叫一声婶婶了?”<br />\n她故意将“婶婶”二字咬得极重,眼睛斜睨着三房夫人沈氏。<br />\n沈氏依旧挂着那副淡笑,只是握紧了手中的茶盏,眉也拧了起来。<br />\n见柳氏这样说,姜窈有些忍不住了,暗戳戳刺了一句,“是呀是呀,”她笑得单纯,“只是不知道这婶婶叫出去,摄政王妃会不会生气?”<br />\n“毕竟...”她故意顿了顿,眼睛直视姜珍瞬间僵硬的笑容,“她才是王爷明媒正娶的夫人呢!”<br />\n姜珍攀上摄政王,其中少不了王妃的助力,她还能这么快就与摄政王妃撕破脸不成?<br />\n“你!”柳氏满头的珠翠哗啦作响,“长辈们说话,哪有你插嘴的份?”<br />\n姜明和也跟着站起来,“窈丫头,如今你怎么这么没规矩,大伯父还为你准备了礼物,你怎......”<br />\n“行了,”姜老夫人突然重重放下茶盏,“嘴皮子都快磨破了,也不见你们喝口茶。”<br />\n她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停在柳氏身上时带着明显的嫌恶,“前些日子叫你在佛堂静思己过,你都反思出什么了?”<br />\n柳氏立刻低头作惶恐状,拽着姜明和的袖子满脸委屈,“儿媳知错了,母亲您别再罚儿媳跪祠堂了。”<br />\n姜明和那双被挤成细缝的眼睛瞪得溜圆。<br />\n他不可置信地看向自己的母亲,又低头看了看拽着自己袖口、眼圈泛红的柳氏。 <br>\n\t\t\t', '\t')('\n姜老夫人见他这副模样,哪能不清楚他心里想的什么。<br />\n她眼睛扫过姜明和涨红的脸,突然觉得无比厌倦。<br />\n“行了,”姜老夫人摆手,声音里透着浓浓的疲惫,“没别的事就都回去吧。”<br />\n“老大,这两日你先好好休息,两日后便是十五,到时候再到静雅堂用家宴。”<br />\n“母亲......”姜明和反应过来,似乎还想说些什么,可看了眼面前的柳氏,到底没再说什么。 <br>\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