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不一定。<br />\n秦靳丰急了:大哥,你事情办完一定要早日回宫,万一到时候皇祖母非要给我们指婚,皇兄还能替我们说几句话。<br />\n秦靳玄又喝了口茶,不疾不徐道:你们若是不喜,可跟皇祖母直说,再不济,还有父皇母后,急什么?<br />\n秦靳丰:皇兄当然不急,反正你的太子妃不是皇祖母选,你能说的风轻云淡,可是皇兄别忘了,你还欠我们一次。<br />\n那日在公主府,多亏了我与三弟,否则阿吟跟表兄指不定<br />\n对上秦靳玄凉凉的视线,秦靳丰咳了声,自觉改口。<br />\n我是说,母后还好,父皇向来敬重皇祖母,他已经在选秀事情上,拂过皇祖母的意,为了让皇祖母高兴,牺牲我们的幸福也不是不可能。<br />\n秦靳丰话说得严重,其实他自己心里明白,若真到了牺牲他们幸福这一步,周明帝也不会由着太后。<br />\n可他说周明帝会因为敬重太后,稍微妥协也不是不可能。<br />\n倘若到时候,太后不给他们指正妃,只是想往他们宫里指几个侍妾,父皇总不能连这种事都不依着太后吧。<br />\n好了,皇兄还要休息,我们该走了。<br />\n秦靳玉直接将还想再说话的秦靳丰拉出东宫。<br />\n太监在前头提灯,兄弟俩并肩走着。<br />\n选秀是小事,大哥要去办正事,你别拿这些小事去烦他。<br />\n卫巡抚那事固然重要,可真有重要到非得大哥千里迢迢去一趟吗?<br />\n傻。<br />\n卫巡抚虽是太后兄长,但也没那么重要。<br />\n大哥借此离京,当然有更重要的事情。<br />\n不过这些话,就没必要跟这个傻二哥说了。<br />\n秦靳玉的明鹰宫先到,秦靳丰跟着进来。<br />\n方才在东宫听大哥与三弟说话,他听得云里雾里。<br />\n不问明白,他回去也睡不着。<br />\n孙礼典齐贺为什么要见你?t<br />\n你脑子是长来干嘛的?如此明显的意图,居然看不出来。<br />\n秦靳丰仔细想了想:他们想离间我们兄弟的关系?<br />\n你说呢,大哥上来就卸了他们的权,上位者不信任他们,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br />\n我会拥立一个信任我的人?<br />\n秦靳玉笑:二哥总算聪明了一回。<br />\n秦靳丰却没有因为他的夸赞高兴,从刚刚说出那句猜测,他的脸色极为难看。<br />\n两个老匹夫,敢动这些歪心思,我直接砍了他们! <br>\n\t\t\t', '\t')('\n说你有时候比四弟还冲动,你还不承认。<br />\n秦靳丰瞪他,其他事情能忍,想让咱们手足相残,你跟大哥能忍,我忍不了。<br />\n你回来。<br />\n秦靳丰脚步不停,恍若未闻。<br />\n你别坏了皇兄的计划。<br />\n秦靳丰终于顿住脚步。<br />\n他几步走回来,连灌了一盏茶,才稍稍冷静下来。<br />\n秦靳玉摇摇头。<br />\n也不知道他跟秦靳齐这一点就炸的性子是随了谁。<br />\n-<br />\n皇后醒来,大宫女紫琴就告诉她,太子一早就来了。<br />\n简单洗漱一番,皇后出去见儿子。<br />\n出门在外万事小心,外边的事情忙完尽快回来。<br />\n皇后早就从周明帝那儿听到太子要离京的事情。<br />\n太子也不是第一次出远门,皇后对大儿子还算放心。<br />\n只是不管如何,子女出门在外,做父母的总是免不得挂心。<br />\n皇后虽是国母,但也是个母亲。<br />\n儿臣知道,母后放心。<br />\n皇后想起昨日她去慈宁宫跟太后请安,太后说的那些话。<br />\n她问太子:阿玄,卫巡抚的事情若是属实,有没有可能从轻发落?<br />\n秦靳玄淡淡摇头。<br />\n皇后明白了。<br />\n既然如此,太后的意思,她只当全然不知。<br />\n也没必要跟太子提。<br />\n母后,阿吟明日回宫必定要去慈宁宫跟皇祖母请安,请母后费心看顾。<br />\n皇后稍稍一想就明白儿子的担忧:你是担心太后因为廉王世子的事情为难阿吟?<br />\n是。<br />\n皇后神情微微凝重。<br />\n太后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只是谁不向着自己人呢。<br />\n她应承下来:你放心,我视阿吟如亲女,不用你嘱咐也会好好护着她。 <br>\n\t\t\t', '\t')('\n多谢母后。<br />\n皇后见儿子一本正经,突然笑了。<br />\n你与阿吟如今什么关系都不是,你以什么立场来谢?<br />\n周明帝下朝通常都会先到坤宁宫陪皇后用早膳,再去御书房处理政事。<br />\n今日刚走到坤宁宫门口,就听到皇后在笑。<br />\n周明帝被皇后感染,方才在朝堂上还很是严肃的面庞,这会儿也含了笑意。<br />\n何事让皇后如此开怀?<br />\n皇后将刚才与太子的对话一说,问周明帝:皇上可知道太子如何回答?<br />\n他说什么?<br />\n太子说,便是以阿吟追求者的身份来谢本宫也无不可。<br />\n闻言,周明帝先愣上半晌,而后摸着胡须笑起来:出息。<br />\n想起太子那日的话,周明帝笑意越深。<br />\n他说那话究竟是为了谁,还不是想替他探探人家姑娘开没开窍。<br />\n不过,太子也该有太子妃了。<br />\n皇后明知故问:皇上觉得阿吟如何?<br />\n阿吟自小养在皇后膝下,容貌品性样样无可挑剔,倘若他二人彼此有意,朕当然是乐见其成。<br />\n穆家心思是大了点,不过也只能动些心思了,更多的穆敬业还没胆子做。<br />\n那些小心思,他与太子都没看在眼里。<br />\n穆霜吟本也不亲近相府,就更加没那么多事。<br />\n皇后想起太子离去时的嘱托,说了自己的担忧。<br />\n周明帝沉默一瞬,宽慰皇后。<br />\n无需多想,秦竖无状在先,与阿吟有何干系,母后并非不讲理之人,不至于迁怒。<br />\n第34章 是不相信太子吗<br />\n太后昨儿想了一个白日,昨夜又辗转反侧一宿,最终心中的担忧还是大过顾忌。<br />\n茱萸,现在是什么时辰了?<br />\n床幔外的茱萸上前两步:回太后,现在是辰时。<br />\n你去瞧瞧皇上下早朝了吗,如果见到清王,请清王来见哀家。<br />\n太后,王爷方才就来了慈宁宫,现在就在外边候着。<br />\n太后瞬间清醒过来。<br />\n莫非清王也是为兄长的事前来? <br>\n\t\t\t', '\t')('\n怎么没人来叫哀家。<br />\n是清王听说太后这几日在喝药,不许奴婢们扰了太后安睡。<br />\n备水,服侍哀家梳洗。<br />\n听到脚步声,清王起身拱手:儿子见过母后。<br />\n坐吧。<br />\n母后身体好些了吗?<br />\n清王忧心忡忡:儿臣也是昨夜才听说母后的病情,时辰太迟不便进宫,只好今日下朝再来请安,母后凤体有恙,该早些让人通知儿子才是啊。<br />\n儿子话里话外满是关怀,太后心里受用。<br />\n无甚大碍,老毛病而已。<br />\n那日廉王出宫后,太后心里藏了事,叫太医并非真的身体不适。<br />\n只人算不如天算。<br />\n不知是不是思虑过重,太后这两日还真犯了老毛病。<br />\n秦竖确实是不像话。清王骂了侄子两句,叹息道:自家孩子虽该责骂,但是儿臣知道母后气归气,心里定也忧心他身上的伤势,您这病就是这么出来的。<br />\n儿臣前几日已经让清王府的医师去了廉王府协助大夫医治,母后无需牵挂。<br />\n太后摆手让屋里伺候的人都退下。<br />\n秦竖的事是小事,你舅父的事情才是大事。<br />\n舅父的事情?舅父在岭南出了何事?<br />\n清王面上的错愕不似作假,太后由此判定他对卫振的事情毫不知情。<br />\n看来事情未下定论之前,皇上还是顾着她这个母后的面子,并未在朝堂上提起此事。<br />\n太后悬了几日的心,终于稍稍落定。<br />\n秦竖被四皇子用弹弓打,廉王跟着丢面子,再到后来太子让人打断秦竖的腿,这些小打小闹都不重要。<br />\n太后真正想知道的是皇上心里是不是还顾念手足之情,还顾念着她这个母后。<br />\n周明帝为了个外人不顾自家人,默许太子行事,都让她寝食难安。<br />\n即便周明帝是自己养大的,太后知道他重情义,心里还是会忧虑。<br />\n如今想来,或许是她过虑了。<br />\n母后,舅父究竟出了何事? <br>\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