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还有肉食也是一样,都是张梦知精心挑选的供货商。和猪肉不同,鸡鸭都是杀好了送去店铺的。<br />\n价格当然比买活鸡的要贵一些,毕竟人家不负责杀嘛!<br />\n虽然价格贵一点,但是张妈妈他们会省很多事,只需要在张梦知来前把菜洗好切好就行了。<br />\n快餐是张梦知没课时过来提前炒好放在炉子上温着,如果他一上午都有课的话,只有中午过来炒了。<br />\n因此每天的菜谱都不一样,如果张梦知上午没时间,中午过来炒的菜就更简单一些。<br />\n熟客都知道,张家快餐店的快餐都是老板娘的儿子做的。和大饭店的味道比起来,那是一点也不差啊!因此中午他们宁可多等一会儿,也要来张家吃午餐。<br />\n为了方便张梦知从学校到快餐店的来回,张家又买了辆自行车。张爸爸还做主,把这辆新的自行车和原来给夏大勇的那辆做了调换。<br />\n既然是给女儿的嫁妆,当然得是新的才好。本来一开始也说是借的,现在才是真正的嫁妆。<br />\n张梦瑶也没想到张爸爸会这么做,别提有多感动了。<br />\n就算用原来那辆旧自行车做嫁妆,她也不觉得张爸爸亏待了自己。<br />\n在父母身上她已经得到了很多,要是现在大多数人的想法,哪怕疼女儿也不会给这么多钱和东西。因为张爸爸和张妈妈还有儿子,按理说大部分的家产都是儿子的。<br />\n看看张家给女儿的陪嫁,除了三百块压箱底的钱外,还有自行车、缝纫机与全套的家具,这些加起来也值好几百块钱了。<br />\n再加上买房子的钱,张家给张梦瑶的嫁妆价值加起来已经过千了。<br />\n许多与张家熟悉的人家,都说张家对养女比好多人对亲女儿还好。就连张梦瑶本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更别说其他人了。<br />\n要是张梦瑶知道为了她的嫁妆,张妈妈还卖了金条,估计得更感动呢!<br />\n不过这些事张妈妈和张爸爸都不会对女儿说,就连张梦知也不会对姐姐说出真相的。<br />\n“妈,把洋葱给我。”<br />\n张梦知掂着锅,一边伸手要切好的洋葱。<br />\n“给。”<br />\n张妈妈把切好的洋葱给儿子,一道回锅肉就做好了。<br />\n张梦知把回锅肉倒进盆子里,然后把锅放在水龙头下洗干净,进行下一道菜的烹饪。<br />\n除了回锅肉,还有鱼香肉丝、木耳肉片。素菜有清炒土豆丝,酸辣白菜、清炒莴笋、麻婆豆腐、韭菜炒蛋等,都是一些速炒菜。<br />\n没办法,今天他整个上午都有课,快十二点最后一节课才结束。<br />\n“大婆,可以了。”<br />\n张梦知把最后一道菜倒进盆子里,然后喊道。<br />\n“快餐好了,要吃快餐的请过来打饭。”<br />\n周贵兰站在打饭桌前,对等候的客人说道。<br />\n“我。”<br />\n“我也是。”<br />\n“还有我。” <br>\n\t\t\t', '\t')('\n十几位客人按先后排好队打饭,然后挑选自己想吃的菜。因为荤素菜价不一样,所以打素菜的人多一些。<br />\n因此荤菜的量相对素菜要少一大半,不过每天都还是能卖完,毕竟好吃的人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有。<br />\n他们也愿意花钱吃饭,张梦知的厨艺在附近可是出了名的好,每天来张家快餐店吃饭的人很多,有好些人还是拖家带口的来吃。<br />\n“老婆怎么样?我就说好吃吧!”<br />\n新婚丈夫带着妻子一起吃快餐,要是让家里的长辈知道了,肯定会骂他们浪费钱的。可是对小夫妻来说,一顿好吃的午饭,花一点钱怎么了?<br />\n“嗯嗯,好吃。”<br />\n一口香甜软糯的红烧肉,简直好吃到她心坎里去了。<br />\n“明天我们还来吗?”<br />\n今天还没吃完,新婚妻子已经惦记着下一顿了。<br />\n“来。”<br />\n新婚丈夫毫不犹豫地点头,他的工资基本上都花在了快餐店,不过他认为值。<br />\n“太好了。”<br />\n作为他的妻子,自然和他有着相同的爱好,两个人都爱吃,也因吃而结缘。<br />\n于是接下来每一天,都看到他们来张家快餐店吃饭,风雨无阻。<br />\n“你们这么吃,家里人能同意吗?”<br />\n张妈妈坐在店里剥蒜,今天是周末,平时中午才来的小夫妻不到十一点就过来了。<br />\n“我们自己的工资,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我妈管不着。”<br />\n小夫妻中的妻子鼓着脸,她从小就爱吃,脸也因为爱吃显得有些圆润,放在后世可能会显胖,但是在这个时代所有人只会觉得她有福气。<br />\n“对,我妈也不管我。”<br />\n小丈夫也一脸的骄傲,他是家中的老小,从小没吃过苦,父母也都偏爱他。不过他除了对吃比较执着外,性子倒是不错,因此家中兄弟也没因为父母对他过于偏爱而不满。<br />\n再说他用的是自己的工资去吃,做兄长的总不能爱自家弟弟的钱怎么花吧!<br />\n“你们现在还年轻,手上多少攒点钱,别都花了。”<br />\n张妈妈作为过来人,还是劝了他们几句。别看现在潇洒了,等有了孩子手上没钱可怎么办啊!<br />\n“谢谢阿姨,我们知道的。不过不怕,我们还有父母。我妻子是独生女,父母的钱都是她的。我父母也偏爱我,平时也经常拿钱给我。”<br />\n小丈夫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他从小就是这么过来的。<br />\n“……”<br />\n张妈妈听他这么一说,顿时不知道要怎么接话了。<br />\n这对小夫妻一看就知道从小没吃过苦,把父母的偏爱当成了理所当然。她作为一个外姓人,劝两句已经过界了,再劝就不像话了。<br />\n于是接下来张妈妈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心中为这对小夫妻叹息。现在有父母帮衬还好,等到父母年纪大了他们又该怎么办?<br />\n因为心里有事,一直到晚上张妈妈脸上都挂着担忧。 <br>\n\t\t\t', '\t')('\n“妈,你怎么了?”<br />\n做晚饭时,张梦知问帮他烧火的母亲。<br />\n他现在除非实在忙不过来,不然家里的三餐,快餐店的快餐、卤味都是他一个人做,只有麻辣烫由张妈妈负责。经过他的教导,已经可以独立完成,味道并不比张梦知做得差了。然而今天晚上烧火时,张妈妈频频走神,让张梦知想不注意都难。<br />\n第38章<br />\n“是这么回事……儿子, 你说他们以后要怎么办啊?”<br />\n张妈妈把那对小夫妻的事跟儿子讲了。<br />\n“妈啊,个人有个人的活法,他们现在快活, 等到他们生孩子后自然就知道省钱了,用不着你操这个心呢!”<br />\n人家有父母在,既然他们都不管,显然有自己的打算。<br />\n也是他们还没孩子,父母觉得他们年纪还小, 再玩又能玩几年呢?结了婚有了孩子, 就算他们再想玩,双方父母也不会允许的。<br />\n所以这个事它就不算是个事,张梦知根本没当回事。<br />\n“你说得也对。”<br />\n张妈妈听了儿子的话后才明白过来, 她这是白操心了。<br />\n“以后我都不管了。”<br />\n张妈妈决定以后再也不问客人们的私事了,她就是个开馆子的, 客人来吃饭就行,其他的轮不到她管。<br />\n“这就对了。”<br />\n母亲想明白, 张梦知也放心了。<br />\n现在店铺里的事大多数还是由张妈妈操心, 别看她每天忙个不停, 可是精神气比前年还要好。<br />\n以前她在家里总觉得无聊,现在从早忙到晚,累是累了点, 可成就感有了。<br />\n“儿子,你明成大叔打电话说,等到四五月份, 首都暖和了就来接你大婆去首都奉养。”<br />\n张妈妈想起一件事,上午她带着周贵兰去打电话,所以最先知道这个消息的。<br />\n“我知道, 我在学校时,德双二爸已经打过电话了。”<br />\n校长把他叫到校长室接电话时,他还以为自己惹啥事了,居然让校长出马。<br />\n谁知道是德双二爸把电话打到了校长室,幸好只这一回,不然公器私用,被对手抓到把柄二爸就完了。<br />\n“你大婆这半年帮了咱们不少忙,我得想想送她什么好。”<br />\n张妈妈开始烦恼了。<br />\n“钱最好。”<br />\n张梦知说着大实话,送什么都不如送钱最好。<br />\n大婆年纪大了,又没有工作和养老钱,到首都光靠儿子养着也不是个事,总不能当妈的跟儿子伸手要钱吧?<br />\n因此,多给点钱比什么都实在。<br />\n“你说得对。” <br>\n\t\t\t', '\t')('\n张妈妈有了思路也不纠结了,回头多拿点钱给大妈,毕竟手里有钱心里不慌嘛!<br />\n果然四月底,张德成和张德双专门请假回老家接母亲。<br />\n“妈,我们来接你回家了。”<br />\n兄弟俩一下火车就抱住母亲,母子三人抱头痛哭。<br />\n“德成,德双,我的儿啊!”<br />\n路过的行人看到这一幕纷纷落泪。<br />\n这个年代母子分离的大把,到现在还有许多人没找到自己的父母或是孩子,所以很容易共情了他们母子三人。 <br>\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