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带走的,牢中也跟荣府的人在一处。如今贾珍和贾蓉都被治罪,宁府只剩下一个尤氏,跟惜春又没什么情分。故而惜春还是更老太太在一起。<br />\n探春和迎春怜惜这个妹妹,想要接她过去住几日,而探春府上只有她和婆母两个主子,相较起来更合适些。<br />\n贾母如今哪有那么多心思管这些,探春提出来,她也就答应了。<br />\n几人走后,贾母安排众人入住,不知没想起来还是怎么,竟还是让贾政住正院。<br />\n长房的脸色当即就不好看了,及至要安排他们的时候,贾琏轻笑一声,说道:“老太太莫要费心了,王家给我和凤丫头安排了住处,我们这就搬过去住了。”<br />\n贾母脸色一变:“自己家有地方,怎的要住别人家?”<br />\n贾琏依旧笑着:“二叔要住正院,可见这宅子不大够住,父亲和孙儿便不给祖母添麻烦了。”<br />\n贾母一愣,嘴巴张了张,什么也没说出来。<br />\n其实她真没别的想法,只是贾政住正院惯了,下意识便这么安排。但是要她在子孙跟前承认自己的错误又万万做不到,只能默认长房一家子搬出去。<br />\n这个时候分开住,也就等同于分家了。<br />\n家族正处于低谷之中,一家人还要离心离德,实在不是什么好兆头。可是话是自己说的,事是自己做的,贾母也无可奈何。<br />\n贾赦倒是十分快意。<br />\n自从他中风偏瘫,躺在床上动弹不得,话也说不清楚之后,贾琏和王熙凤两口子在他跟前也放松了许多,叫贾赦知道了不少秘密。<br />\n譬如他们早就防着贾家,暗地里在外头置办了许多产业。<br />\n如今两家分家,贾母沾不了这份光,纵然贾赦自己也不好过,他也觉得高兴!咧着嘴高高兴兴被抬着离开了,后头跟着惶恐不安但唯唯诺诺的邢夫人。<br />\n还不等贾母回过神,李纨也揽着贾兰开口:“父亲长久不见兰儿,十分想念他,叫我带他回家住些日子。”<br />\n贾母默然。<br />\n她看看冷着脸的李纨,再看看没什么表情的贾兰,其实能理解他们的心情。他们二人在贾家本就不受看重,如今因着贾政和王夫人,更是阻断了贾兰入朝为官的路,难怪他们怨恨了。<br />\n强求无用,贾母无力地摆摆手,算是答允了。<br />\n临走之前,贾兰看了贾环一眼,如今在这个家里,他唯一牵挂的就是贾环。<br />\n贾环冲他咧嘴一笑。<br />\n其实探春本也打算接贾环出去,但是贾环不乐意。王夫人死了,贾宝玉痴痴傻傻,贾政伤痛加身,贾母也已经老了,往后都是他们母子的好日子,凭什么要离开贾家?<br />\n他偏要留下来看着这一家子受苦!<br />\n至于赵姨娘……现在不能称她姨娘了,贾家定罪之后,她也被拉出去卖,被探春买了下来消了身契,如今是正正经经的良民了。<br />\n不过她不放心儿子一个人在贾家,所以甘心留下来陪着他,顺便看看热闹,打发无聊的时光。<br />\n譬如此时,看着老太太一脸落寞,赵姨娘心里就痛快极了!<br />\n第153章 正文完<br />\n回去的路上,黛玉还心事重重。<br />\n“喝杯水润润喉。”薛虯把温热的黄芪红枣茶放到她手里,问,“还在担心?”<br />\n黛玉摇头,叹息一声:“只是想起当初先祖以功勋封爵,哪里想到偌大的家族说败就败了。” <br>\n\t\t\t', '\t')('\n“盛极而衰,本是世间常态,日后咱们家也会有这一日,不必太过伤感了。”<br />\n“我知道这个道理,只是……”黛玉垂下眼睑,“只是看到外祖母的样子,有些难受罢了。”<br />\n薛虯伸手将她揽入怀里,轻声道:“以后咱们常去探望便是。”<br />\n黛玉在他怀里点点头,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坐直身子问:“这是何意,外祖母她……”<br />\n“你别激动。”薛虯拉住她的手,缓了缓才道,“老太太年纪大了,即便在寻常人家也是高寿。她该享的福都享过了,这一生不算辜负。”<br />\n其实叫薛虯说,原著里的贾母才是真的有福气,在蜜罐里过了一辈子,赶在贾家败落前夕去了。<br />\n不过她去时贾家已经风雨飘摇,她带着担忧不安离开,和眼下情状相比,也说不上哪个更好。<br />\n黛玉又哭了一场,之后果然常常去陪伴贾母。<br />\n老太太身子的确不好了,吃不下多少东西,夜里也睡不好,眼瞧着一日比一日苍老,却还要打起精神替老儿子和小孙子打算,黛玉每每见了都觉心酸。<br />\n如此不过两三个月,贾母就撑不住了,某天睡下就没再醒来。<br />\n三进的宅子再次挂起了白幡,上一次还是为了王夫人。<br />\n葬礼并不隆重,来的人也不多,主要都是自家人,不知对于如今的贾母来说,更喜欢这样冷清但是真心的葬礼,还是煊赫热闹的大场面?<br />\n葬礼上,贾政和贾宝玉哭得肝肠寸断,也不知是为了贾母,还是为了自己未知的命运。<br />\n好消息是,贾母去了后,贾宝玉似乎终于清醒过来,知道自己再不能颓废下去,开始积极谋生路。<br />\n读书科举不考虑,从前他就没好好念书,如今更没有条件了。且即便考中也不能做官,对如今的贾家来说性价比不高。<br />\n他倒是想卖诗卖画,但是半个月只卖出去一幅,价格还被压得非常低,宝玉才终于明白,他引以为傲的才华其实并不算什么,至少还没到惊艳的地步,当初众人吹捧,不过是有身份加成的缘故罢了。<br />\n几番打击之下,宝玉终于沉下心,在家开了个私塾教小孩。可惜他没有功名,并不好招生,束脩也不高,但到底是个正经事。<br />\n相比之下贾政就颓废多了。<br />\n贾政并非心志坚定之辈,几乎一夜之间,他引以为傲的一切都失去了:出身、官位、名声、家人、包括他健全的身体。<br />\n是的,那四十板到底给贾政留下了永久的伤害,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坏了一条腿。<br />\n这对贾政的冲击巨大,以至于他性情大变,每日只知饮酒,醉了便大喊大叫、骂骂咧咧,骂狼子野心的王夫人、骂宫里不成器的女儿,好似都是别人辜负他,他自己清清白白、毫无错处似的。<br />\n赵姨娘和贾环看热闹看得起劲,也不免鄙夷嫌弃。<br />\n*<br />\n春暖花开的时候,黛玉发动了。<br />\n艰难地生了一天一夜,终于诞下一个女孩,薛虯为她取名:既白。<br />\n苏轼《赤壁赋》中说:“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br />\n既白寓意破晓,有“打破混沌”之意,用于姓名象征聪明豁达,薛虯希望她不要被世俗所困,活得自由、洒脱。<br />\n薛既白小朋友的洗三办得十分盛大,让以为她是女孩子,薛家不会太重视的人打了脸。<br />\n当日宾客云集、座无虚席,门口排起长长的队,无数人排上一个时辰的队,只是为了递上一份贺礼,顺便送上拜帖。即便这拜帖很可能不会被薛虯看到,但只要有一丝机会,他们也不想放过。<br />\n薛虯在前院招待男宾,女客则被引到内院由薛母款待,黛玉还在月中,留在房中修养,不能轻易见人。 <br>\n\t\t\t', '\t')('\n不过熟络的还是会见一见的,譬如王熙凤和三春姐妹。<br />\n世易时移,王熙凤还是那个“凤辣子”,见人便带三分笑,打趣道:“林妹妹气色可真好,一点也不像刚生产的样子,可见咱们大姑娘贴心。”<br />\n探春却摇头:“这话不对……”<br />\n众人一愣,齐齐看向探春。王熙凤说的是再好不过的话,探春却否了,她素日也不是这般不识趣的人啊!<br />\n探春看了众人一眼,笑道:“大姑娘固然贴心,也不能抹去薛大哥哥的功劳。我瞧林姐姐有孕的时候,薛大哥哥出处体贴照顾,只恨不能把林姐姐捧在手里、带在身上,不知羡煞多少人呢!”<br />\n众人又笑了起来,纷纷打趣黛玉。<br />\n黛玉脸颊羞红,不过她被打趣多了,如今又已为人妇<br />\n人母,脸皮也不似从前那般薄,倒还撑得住,问王熙凤:“你在宝姐姐那边干得可还顺心?”<br />\n“怎么还叫宝姐姐?如今该改口叫妹妹了!”王熙凤先说了一句,然后才笑道,“王妃那边着实不错。”<br />\n是的,王熙凤如今在宝钗的纺织作坊做活。<br />\n其实她并不缺钱,且贾琏查明无罪之后也重新回了刑部,并不需要王熙凤出去干活。<br />\n但她生来好强,喜欢当差管事,在贾家没有管家权的那两年,日子过得是舒心,但也的确把她憋坏了。<br />\n如今离了贾家,可不就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么!<br />\n恰好宝钗的纺织作坊又扩张了,需要女性管事,王熙凤与她一拍即合,麻溜地上任去了。如今日日风风火火、容光焕发。<br />\n至于说孩子,这不是有乳母和咳……平儿呢么!<br />\n平儿:“……”<br />\n除了王熙凤,探春也在宝钗的作坊里帮忙,不过她的野心更大一些,想要学习经验,日后出去单干。<br />\n对此宝钗乐见其成。<br />\n今日李纨也来了,不过与王熙凤和三春不同,当日在贾家,李纨母子只是透明人,和黛玉也没什么交情,她今日会过来,主要是和薛家的情分,毕竟贾兰在薛家读了好几年的书。<br />\n如今李纨带着贾兰住在娘家,李父刻板迂腐,并不是什么慈爱包容的父亲,连带李家的家风也是如此。<br />\n贾家犯事,不仅家族败落,而且声名狼藉,更连累贾兰不能入朝,故而李父答应李纨带贾兰回家,但并不代表他对这种“背弃夫家”的行为没有意见,上行下效,李纨在李家的日子并不好过。<br />\n不过贾兰还能继续念书,李纨也就满足了。<br />\n是的,虽然不能入朝,但贾兰还是在念书。一则李家书香传家,没别的本事,二来贾兰也没别的天赋。好在他读书颇有天分,日后不断钻研精进,或可成一代大儒,也不算差了,譬如王熙瑶的婆家易家。<br />\n提到贾兰,就不得不说一下贾环。贾宝玉都开始做正事了,贾环当然不会落后于他,日常除了看贾政的笑话,也开始琢磨着做生意。<br />\n他生性狡诈,又读了许多书,知道一些道理,的确是做生意的料子。再加上探春的人脉帮助,慢慢也有了点起色。<br />\n短短时日,一家人的境遇竟完全不同了,叫人不得不唏嘘。<br />\n稍晚些的时候,晴雯来请安了。<br />\n自从黛玉帮了她,晴雯便对黛玉感恩戴德,时常来府上请安,今日乃大姑娘洗三的大日子,当然更不能缺席,她带了几件自己做的小衣裳,针脚细腻,十分精致,可见是用了心的。<br />\n黛玉十分喜欢,交给雪雁让收起来,又让人给她拿凳子。<br />\n当着这么多主子,晴雯哪里敢坐? <br>\n\t\t\t', '\t')('\n探春压着她肩膀坐下,笑道:“如今已经不是主仆了,不必这般拘束。”<br />\n迎春问:“听说袭人要嫁人了?”<br />\n“是。”晴雯小心翼翼地回答。<br />\n贾家出狱后,麝月回去伺候贾宝玉了,袭人却留了下来,在铺子里帮着干点杂活,前些日子和一位客人看对眼,马上就要成婚了。<br />\n迎春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更没有给袭人添妆的意思。<br />\n说起来从前在府里时,大家对袭人的印象都不错,至少比起晴雯的尖酸刻薄,袭人的温柔大方就讨喜多了。<br />\n但是日久见人心,这句话再是没有错的,经历过这么多事,她们也才看明白人心好坏。 <br>\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