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林海回京<br />\n薛虯最近忙于公务,但也能察觉到黛玉情绪不太好。<br />\n二人时常通信,但黛玉最近回信的积极性大不如从前,不仅频率变低,就算回信也只是寥寥几句话,远不如从前活泼健谈。<br />\n薛虯心下疑惑,于是召来她身边伺候的人询问。<br />\n来的人是朱嬷嬷,听了薛虯的话,她眉毛紧皱,本就严肃的脸更加可怖。<br />\n“姑娘这些时日的确心情不佳,不仅话少了,吃饭也不如往日香甜,有时候安安静静看着书,也会突然不高兴起来。”<br />\n薛虯:“可是发生了何事?”<br />\n“没有!”朱嬷嬷断然道,显然她自己私下也复盘过,“近日姑娘并未见过生人,去贾家请了一次安,但只坐了一会儿便回来了,老太太也没说什么不好听的,外头传来的消息也没什么不好的,老奴等实在不知为何,问姑娘她也不说。”<br />\n说着也不由自主叹了一声,显然也很发愁。<br />\n宝钗今日休沐,听说黛玉心情不好,也跟着要见见朱嬷嬷,方才一直安静听着,这会儿才开口,却是打趣薛虯:“是不是哥哥做错什么事,惹林妹妹不高兴了?”<br />\n虽是打趣,却也是真这么想。既然旁的事都没有,那么最有可能的便是因为薛虯而伤心了。<br />\n薛虯没想到此事还能牵扯到自己身上,仔细回想片刻,却是摇了摇头:“我近日应该没有什么不妥之处。”<br />\n他知道黛玉敏感多思,自然,如今她的处境比原著里好得多,性格开朗大方许多,但她生来敏锐,故而容易多想,这却是改不了的。<br />\n薛虯并没有觉得这样的性子有什么不好,只是与黛玉相处时会格外仔细一些,即便这些日子忙着,也不曾有任何怠慢。<br />\n薛虯一直接受精英教育,又在官场混了几年,虽然面上看着疏离冷淡,但为人处世却也不落于人。他从没怀疑过自己,此刻却有些不确定了,莫非果真是他何处没注意,惹了黛玉不悦?<br />\n他用眼神向朱嬷嬷询问。<br />\n朱嬷嬷摇头:“老奴也没觉得大爷有任何错处,姑娘也不曾提过。”<br />\n那应该便不是了。<br />\n宝钗想了想,又提出一个可能:“许是林妹妹离家日久,想念林叔父了。”<br />\n“有这个可能。”薛虯想到之前他与黛玉说林如海快要被调回京城了,许是近乡情怯,越到了这时候越想家吧。<br />\n朱嬷嬷虽还觉得有些不对,但除了这个,似乎再没有旁的解释,也没有说什么。<br />\n薛虯:“好在林叔父很快便能回京。”<br />\n宝钗:“虽然如此,如今在京城,咱们都是林妹妹身边最要紧的人,也该多加关怀,聊慰林妹妹思亲之苦。”<br />\n“这是自然。”<br />\n薛虯交代朱嬷嬷好生照顾黛玉,又叮嘱她注意黛玉的情况,有什么不对及时回禀,这才打发她回去。<br />\n看向面带忧色的宝钗,说道:“你与林妹妹性情相投,得空的时候多找她说说话,想来她能高兴一些。”<br />\n宝钗回过神,笑问:“陪林妹妹也就罢了,只是哥哥拿什么谢我?”<br />\n薛虯眉毛微挑:“你与林妹妹是好友,陪伴她不是应当的?怎得还要我谢。”<br />\n“我陪林妹妹自然是应当的,那哥哥那一份,需不需要我代劳啊?”宝钗歪头笑问。<br />\n薛虯瞥她一眼,无奈道:“你想要什么只管提。” <br>\n\t\t\t', '\t')('\n宝钗想了想:“那哥哥只把那幅赵孟頫真迹给我罢。”<br />\n薛虯看了长瑞一眼,长瑞会意,带着人去取东西。既然宝钗想要,薛虯自然无有不应。<br />\n更何况宝钗向来体贴,即便要谢礼也不会叫薛虯为难,那赵孟頫真迹虽然珍贵,却并非薛虯心爱之物。<br />\n不一时长瑞回来,手里捧着一个长方的匣子,正是赵孟頫真迹。<br />\n宝钗自然欢喜,笑盈盈道:“那便谢过哥哥了,我明日便去陪林妹妹说话。”<br />\n薛虯含笑点点头,此时已近午时,二人往后院去找薛母,路上薛虯问宝钗什么时候能回家。<br />\n她和燕郡王的婚期已经定下来了,就在明年春天,是钦天监测算的好日子。<br />\n既要出嫁,自然要出宫待嫁,因此用不了多久宝钗便要回来了。<br />\n宝钗:“等到后半年吧,届时公主也要开始议亲,要把更多心思放在针黹女红上,不需要我们做伴了,我想着有始有终,届时再与靳笙一同归家。”<br />\n薛虯颔首:“到时候母亲可要高兴了。”<br />\n可不是么,女儿离家多年,一个月只能见上两三回,薛母早就盼着宝钗回来了。只是她回来之后便要备嫁,想着女儿即将嫁为人妇,恐怕薛母的高兴也得打个折扣。<br />\n宝钗笑道:“到时候我日日粘着妈,不用几日她便烦了。”<br />\n*<br />\n这厢一家人和和美美,次日宝钗果然去找黛玉说话,之后薛虯对黛玉也更用心了些,不止寻了许多有趣的书籍、玩具送到林家,书信中也时常提及一些听到的趣事,只为让黛玉开怀。<br />\n黛玉看着这些东西和信件,脑中不由浮现一个场景:光风霁月的薛大人坐在桌案前认真写着什么,叫不知情的人看来,还以为他笔下是什么有关家国大事的重要东西,实际上他写的是“晚上一定要好好吃饭,这样才不会做饿梦。”<br />\n黛玉:“……噗!”<br />\n雪雁见状也不由跟着笑,也有些好奇:“薛大爷写了什么,姑娘这般高兴?”<br />\n“没什么。”<br />\n确实没什么,黛玉之所以笑,是因为脑中幻想的这个场景,而非薛虯信中的冷笑话。<br />\n而在她也没有意识到的潜意识里,她高兴则是因为薛虯的态度。<br />\n是的,虽然薛虯不清楚,但黛玉这些日子情绪反复的确与他有关,只是就连黛玉自己也不甚明白。<br />\n薛虯对她自然很好,只是黛玉不知道这种好是因为她这个人本身,还是薛虯未婚妻子这个身份。<br />\n黛玉是个聪明豁达的人,但同时也是个性情中人,她自然知道嫁给薛虯会过得很好,可是若没有一点真心,这样的日子又有什么意义呢?<br />\n但薛虯不仅能敏锐地注意到她的情绪,还这般用心地安抚她,显然并非仅仅出于责任,叫黛玉安心了很多,心情自然便好转了。<br />\n薛虯察觉到黛玉的变化,又鼓励她做点别的事转移注意力,譬如写诗。<br />\n在薛虯看来,黛玉在文学上的天赋和灵气极为出众,若只是自娱自乐就太可惜了,若能用心经营,<br />\n未必不能是下一个李清照般的人物。<br />\n虽说以如今大庆对女子的束缚程度来看,这个可能性非常小,但是薛虯很清楚,大庆即将进入飞速发展期,未来会是什么情况谁又能说得清楚呢?<br />\n即便他们在世之时,女子的地位依旧不够高,黛玉的诗词依旧不能传扬出去,也可以给子孙后代留作纪念,说不定到了后世还有扬名的机会。<br />\n黛玉对扬名立万没什么兴趣,但能留下一点痕迹,能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被天下乃至后世的人看到,她还是很高兴的,果然花了更多心思在诗词上,旁的都顾不上了。 <br>\n\t\t\t', '\t')('\n*<br />\n转眼到了初秋,一则消息传到林家和薛家。<br />\n——林如海要回京了!<br />\n一时两家都热闹起来,尤其是林家,要准备林如海住的院子,布置洒扫;他爱用的东西、喜欢的吃食、日常要穿的衣物都要提前备着;此前家中只有姑娘,各种人际往来都能免则免,如今男主人要回来了,与各家往来走动也要提前预备,忙得不亦乐乎。<br />\n好在薛虯指了几个人去帮忙,否则还真有些忙不过来。<br />\n七月底,一艘格外豪华的商船停靠在通州码头,从里面走出一位中年文士,他身着青色长衫,清隽儒雅。看着眼前繁盛热闹的码头,目中满是感慨。<br />\n正在码头上等待的薛虯迎上前,打断了他的思绪:“岳父。”<br />\n是的,来人正是林如海。<br />\n两年不见,林如海的气色好多了,比起上次临别前苍白憔悴的样子,现在的他可以说容光焕发。<br />\n而林如海看着两年不见,越发长身玉立的薛虯,面上也不由露出笑意:“随便派个人来便是了,你政务繁忙,怎么还亲自跑一趟?”<br />\n“皇上看重岳父,特意准了我一天假,我也趁机松散松散。”薛虯看看他身后的大船,问,“岳父这一路可有不适?”<br />\n“薛管家安排周到,我一切都好,你有心了。”<br />\n是的,林如海是坐薛家的船来的。原本可以坐官船,只是官船不如薛家的船舒服,未来女婿一片心意,他自然不会推拒。<br />\n这一路果然极为舒服,林如海笑意更盛。<br />\n至于说薛虯所说皇帝看重他,林如海也只是一笑置之,心里清楚这是皇上看重薛虯的缘故。<br />\n薛虯:“家里已经准备好了,林妹妹一直盼着岳父,咱们快回去吧。”<br />\n提到黛玉,林如海也有些迫不及待,又略说几句,便在薛虯的搀扶下登上了等在码头的马车,往京都方向而去。<br />\n第128章 林海回京2<br />\n林如海与黛玉分别多年,如今父女相见自是激动,两人抱头痛哭,好容易才在众人的劝慰下平复情绪。<br />\n林如海打量眼前的女儿,见她气色红润、眉目舒展,再不见从前忧伤憔悴之态,看薛虯的目光更加满意:“玉儿独自在京,亏得有你照顾,我才能放心。”<br />\n“这原都是我该做的,岳父不必放在心上。”<br />\n黛玉听得薛虯称呼父亲为“岳父”,霎时脸颊爆红,拧着帕子低下头去。<br />\n薛虯没有注意到,他含笑起身:“岳父既已到家,晚辈便不打扰您与林妹妹团聚了,这便告辞。”<br />\n林如海连忙挽留,薛虯道:“日后岳父久居京城,咱们翁婿自有相见之时,不必急于一时。”<br />\n又看了旁边的林黛玉一眼,声音中含着笑意:“林妹妹可想念您许久了呢!”<br />\n林如海这才作罢,让管家好生送薛虯出去。<br />\n走之前薛虯又说:“皇上的意思是,岳父长途跋涉劳累了,先修整两日再进宫拜见。”<br />\n林如海冲皇宫方向拱手:“多谢皇上体恤。”<br />\n薛虯话已说完,又往黛玉的方向瞄了一眼,这才告辞离开。<br />\n这厢父女团聚,自有说不完的话。 <br>\n\t\t\t', '\t')('\n第二天早上,林如海早早起床,做了一套孙老御医教的养身操,和黛玉一同用了早饭,又去书房忙了一会儿,管家便来通报,说是贾家谴人来了。<br />\n林如海还当什么事,见了人才知道,原是贾母请他过府相见。<br />\n林如海:“……”<br />\n他才回京第二日,不过没有第一时间去给贾母请安,她便巴巴派人来请。可是官员回京自该先见皇上,如今是皇上开恩许他多修整两日,他怎能跑去拜访亲戚?<br />\n贾母这事办得实在没水平、也没眼色极了!<br />\n林如海心中无语,面上倒不显,只说等见过皇上再去拜见,打发了面色尴尬的贾家下人,脸上的笑容这才落了下来。 <br>\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