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ziyunshux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从前我便是在这里念书玩乐,娘亲或是教我念书,或是处理家事,爹爹下衙后也会来与我们相聚,很多时候晚饭都是在这里用的。”黛玉眼眶微微发红。<br />\n薛虯递了帕子过来,黛玉擦掉眼角的泪:“爹爹与娘亲非常恩爱,从我记事开始,从没见他们两个红过脸,爹爹待娘亲温柔体贴,娘亲也处处替爹爹着想。如今娘亲去了,我也不在爹爹身边,也不知他这些年是怎么过的。”<br />\n她低下头,细声细气道:“我不知道爹爹用什么法子叫你答应这桩婚事,但他都是为了我考虑,还请你看在他一片慈心的份上,不要与他计较。待到此事了了,你可退了婚事另寻良缘,我绝对不会纠缠。”<br />\n薛虯不妨她会说出这样一番话,但细想又觉得合情合理。原著里的林妹妹看似嘴毒小性,实则至情至性、体贴入微。<br />\n她会为了让林如海安心而答允这桩婚事,但也不会勉强别人与她共度一生,这本就是她的性格。<br />\n薛虯眉梢微挑,问:“你有心上人了?”<br />\n黛玉没好气道:“我久在闺中,哪里来的心上人?”<br />\n本来想解释一下宝玉的事,但看到薛虯眼角眉梢的笑意,便知道他只是玩笑,并非真的误会,也就把话咽了回去。<br />\n薛虯只是一时被黛玉的表情可爱到了,很快就收敛了笑意,问:“你可知道退婚的女子是什么名声?”<br />\n如何能不知道?<br />\n时人对女子的名声要求高于男子,退过婚的女子哪怕无错,名声也会大受损伤,在婚事上的选择余地会大打折扣。<br />\n这便是王熙瑶被退婚,王家和薛家那么生气、旁人也不站李家那边的原因:因为王熙瑶损失的不止是一桩婚事,更可能这辈子都不能高嫁,甚至找不到门当户对的人家,只能寻个家世或人品差一些的,才能弥补她名声上的“污点”。<br />\n若林黛玉与薛虯退婚,她的下场会和王熙瑶一样。<br />\n黛玉垂下眼睑,说道:“这便是我的事了。你愿意<br />\n暂时应允这桩婚事让爹爹可以放心,我已经非常感激,又如何能误了你一辈子?”<br />\n至于说婚事?<br />\n大不了一直赖在家里!反正家里就她一个女儿,若她也离开了,父亲必定寂寞。<br />\n等到父亲去了,她缴了头发做姑子去便是了。<br />\n薛虯听她打算得明明白白,给她倒了一杯茶,含笑道:“既然你没有心上人,何不与我试一试呢?”<br />\n黛玉抬眼,用一双春水含情的眼睛诧异地看着他。<br />\n薛虯说:“林姑娘莫要自苦,你出身名门、才貌双全、秀外慧中,若非林叔父病重托付,我未必配得上你。能以你为妻乃是幸事,又如何能是耽误呢?”<br />\n黛玉脸颊微微发红,知道薛虯是在安慰她。<br />\n薛虯出身固然低了些,但是家底丰厚、前途光明,他本人又品貌端正、能力出众,只怕是许多高门大户眼中的乘龙快婿,哪里配不得她?<br />\n但黛玉的确被安抚到了,心中安稳了一些。<br />\n薛虯继续道:“从前我无心婚事,的确没往这方面想过,但如今你我已经定下婚约,便该为彼此、也为了父母亲人负责,左右你年纪还小,我也有批命在身,几年内不能成亲,我们且慢慢相处,若互相有意便可顺理成章,若一方无意便退婚,你觉得如何?”<br />\n话是这么说,薛虯却知道他不会主动退婚。他不讨厌林黛玉,甚至有点喜欢,虽然是不是男女之间的喜欢,但至少说明他和黛玉能处得来。<br />\n——至少在薛虯这边是这样。<br />\n这就有了相处的基础,薛虯又没有喜欢的女子,前世见过那么多人都没有碰上心动的,这世更不可能了。若没有定下婚事,他可能还会做不婚打算,但既然定下了,即便是出于责任,他也不会轻易退婚。<br />\n除非黛玉自己不满意这桩婚事。<br />\n这话他当然不会说,免得给黛玉造成心理负担,故而只是微笑着看她,等待她的答复。 <br>\n\t\t\t', '\t')('\n黛玉观察薛虯的表情,见他目光真诚,神情坦然,显然所言均发自真心,犹豫片刻后点了点头。<br />\n*<br />\n十来日后,在三位太医的治疗下,林如海的身体终于好了。<br />\n薛虯他们也准备回京,如今已经是十一月,再不回去,等河面大范围结冰,路上便不好走了。且京城那边还有许多事情,实在容不得薛虯长住。<br />\n林黛玉很想留下来再陪父亲一些时日,哪怕一起过个年,等到来年春暖花开再去京城也是好的。但是林如海不同意,江南实在太过危险,林如海绝不愿女儿置身险境。<br />\n因此,黛玉也跟着薛虯一道离开。<br />\n出发那日,林如海亲自送他们到码头,他已经康复,该查探的也查得差不多,江南局势不等人,待到薛虯一行走后,他便会回衙门当差,此刻是否会被人发现便不重要了。<br />\n一行人在码头依依惜别,黛玉戴着帷帽,不时将手伸进去擦泪。<br />\n林如海也不停叹气,叮嘱道:“到了京城要好好的,别动不动使小性子生闷气,好好用饭休息,什么都没你的身子重要。”<br />\n黛玉点头。<br />\n林如海:“有什么事拿不准的,你就找人问虯儿,他见多识广,能帮你拿主意。”<br />\n黛玉:“是。”<br />\n林如海:“我给你准备的东西放在船上了,都是你素日喜欢的。再就是一些银钱,到了京城有什么缺的少的,只管打发人去买。住在你外祖母那里,日常也不要吝惜,免得叫人看低了我儿,平白受委屈。”<br />\n“我知道了。”黛玉哽咽着说,“我给爹爹做了几件衣裳和几双鞋,都放在你房间里了。”<br />\n林如海欣慰笑笑,又看向薛虯:“以后玉儿就交给你了,你可要好好照顾她。”<br />\n薛虯颔首:“岳父放心。你也要好好保重,即便不是为了自己,也要为了林妹妹考虑。”<br />\n“我知道,已经栽了一回,日后必定多加小心。再加上四王爷和你的帮助,你们且放心便是。”<br />\n这是说薛虯向四王爷请示过后,把江南一部分势力给林如海,帮助他在斗争越发激烈的扬州立足。<br />\n薛虯又额外给了他一些人手,这便是薛家的人了。薛家到底是江南望族,虽然根基在金陵,但是扬州距离金陵很近,故而在这里也有些势力,对林如海也是不小的助益。<br />\n除此之外,薛虯还从金陵调来一些护卫,不为别的,只求一个根底清白,足够忠心。再加上林家原本就有的护卫,一起叫杨先生训练了一段时日,如今林家不说铁通一般,但也比从前强多了。<br />\n至于说下毒……张太医是皇帝倚重的太医,能来江南一趟已经是皇帝看在林如海往日功劳的份上格外开恩,不可能让他长久留下来照应林如海。<br />\n但张太医给林如海留下了许多药物,只要不是见血封喉的毒,基本都能吊着一条命。<br />\n再者,还有孙老在。<br />\n是的,孙老决定留在林家。<br />\n林如海在鬼门关走了一遭,虽然幸运地捡回一条命,但是原来略有好转的身体变得更加破败,少不得孙老盯着他好好调理。<br />\n上回孙老便是在林家住了好几个月,这回只怕得住上大半年。有他在,至少林如海不用担心在自己家里被投毒。<br />\n如此,薛虯和林黛玉也能稍稍安心了。<br />\n交代完他们两个,林如海又看向安静站在一边的贾琏,欣慰道:“几年不见,你长进多了,你姑姑要是知道一定高兴。”<br />\n贾琏有些不好意思,他与林如海上一次见面还是贾敏过世之时,贾母派他来奔丧,顺便表达了接黛玉进京教养的意思。<br />\n现在回想起来,他那时候表现的确不怎么样。 <br>\n\t\t\t', '\t')('\n“听说你还捐了个官?品阶低些不算什么,你好好干,日后总有晋身之机,莫要自甘堕落,叫人看了笑话。”<br />\n这话不是很客气,但林如海是贾琏嫡亲的姑父,教导他几句本也不算什么,若换成从前的贾琏,林如海根本懒得开这个口,贾琏不是不知好歹的人,虽然有些羞耻,但还是表示受教。<br />\n林如海见状更为满意,于是又额外提点了几句:“别的也就罢了,唯有一处你要注意些,色字头上一把刀,千万莫要耽于女色,消磨了意志和志气、闹得家宅不宁,白白误了自己。”<br />\n这更戳中了贾琏的软肋,他这人小毛病不少,但最大的毛病就是好色,只要看得上眼的,荤素不忌,男女不忌。从前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作为荣国府的嫡长孙,未来的爵位继承人,他不赌不嫖,只是爱玩一些,大不了多花几个钱,能有什么了不得?<br />\n但这会儿被林如海点出来,贾琏便有些尴尬了。<br />\n薛虯替他解围:“岳父不知道,姐夫如今收敛多了呢。”<br />\n林如海狐疑地看向贾琏:“果真?”<br />\n贾琏有些心虚,他最近的确不怎么沉迷女色了,不过并非改邪归正,而是忙着差事没那么多空闲。二来他的钱都有数,除了俸禄便是跟着薛虯做生意赚的,但薛虯不肯瞒着王熙凤,所以他攒不下什么私房钱,自然做不了什么。<br />\n不等他说话,薛虯便微笑道:“自然是真的,姐夫如今是朝廷命官,自然不似从前自在。大庆律法规定了:官员与平民通奸,一旦查实,轻则杖责,重则徒刑。姐夫如何敢以身犯险?”<br />\n贾琏从前不知道这个,乍一听说吓了一跳,再不敢有什么小心思。欲望诚可贵,性命价更高啊!<br />\n黛玉透过帷帽看了薛虯一眼,抿嘴笑了一下。<br />\n离别前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很快便到了开船的时辰,船工已经催了几次,薛虯几人只能告别林如海登上了船。<br />\n很快船便动了,黛玉站在甲板上,看着码头上的林如海逐渐变远变小,最后变成黑乎乎一团,彻底看不清楚了。<br />\n薛虯陪在她身边,见她依依不舍,便从长瑞手里接过一个布包递到林黛玉面前。<br />\n“这是什么?”林黛玉好奇地问了一句,没得到回应也不在意,接过布包打开。<br />\n里面是一卷画,却不是什么名家之作,而是林如海的画像。也不知用的什么技法,竟画得栩栩如生,仿佛真人便在眼前似的。<br />\n薛虯:“知道你会思念父亲,所以画了这幅画,你时时看着,便仿佛伴在父亲身侧了。”<br />\n黛玉眼睛亮晶晶地看向薛虯,“这是你画的?”<br />\n薛虯点头。<br />\n“这是什么画法,我竟从未见过。”<br />\n薛虯笑道:“我在灵应观清修之时偶然遇到一个西洋人,这便是他教我的。”<br />\n这画法其实就是素描,梦里他便学过,且算得上精通。不过薛虯所说也不是假的,他在灵应观时的确遇到过一位前来传教的西洋人,且对方会一些素描,当日薛虯出于好奇和莫名的熟悉,也的确跟他学过几日。没多久那西洋人就有事离开了,但薛虯却没有完全放弃,即便<br />\n诸事繁忙,偶尔也会抽空画上一张,所以现在才敢光明正大拿出来用。<br />\n黛玉小心地将画卷起来,珍惜地抱在怀里,对薛虯笑了笑:“多谢你。”<br />\n薛虯一边与她说话,一边引着她离开甲板去船舱里,外头风太冷,黛玉已经吹了许久,再待下去要作病了。<br />\n他道:“你若想谢我,便送我一个东西吧。”<br />\n“你想要什么?”黛玉好奇,薛虯也会缺东西吗。<br />\n薛虯微笑:“你送林大人那么多衣服和鞋,我不要那么多,只要一个荷包便好。”<br />\n黛玉耳朵微微发红,瞥薛虯一眼,转身往楼上去了,到底也没说答不答应。<br />\n第94章 贾家反应 <br>\n\t\t\t', '\t')('\n此时,京城的荣国公府也收到了薛虯和林黛玉定亲的消息。<br />\n贾母捏着信纸看了半晌,才悠悠说道:“女婿是真的与我生分了啊。”<br />\n鸳鸯不知道该说什么,这不是早就知道的事吗?自从林家派人来京城,把林姑娘挪到翠微院开始,林家待贾家便不似从前,态度已经很明显了。但这也怪不得林姑爷,鸳鸯如今回想起来,也觉得老太太做得不太妥当。<br />\n这种情况下,林姑爷不与他们翻脸都已经是好的,哪里还会愿意把姑娘嫁到他们家?<br />\n要是宝玉争气也就罢了,偏偏还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如今名声又坏了,自然配不得林姑娘。<br />\n但看老太脸色阴沉,鸳鸯却不敢露出一丝儿异样来,笑着说道:“您太多心了,二爷的信上不是说了吗,咱们提得迟了些,林姑娘和薛大爷的婚事已经定下了。林老爷病中还专门写信过来跟您解释,又特意送了江南美味给您尝鲜,哪有跟您生分的道理?”<br />\n贾母脸色更加难看:“琏儿也是,办个事拖拖拉拉,在衙门历练了这些日子,竟是没什么长进。” <br>\n\t\t\t', '\t')
言情女生相关阅读More+

[武周] 问鼎

千里江风

[综漫] 今天又在柯学片场复活了

听涧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