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p> 小木盒里放着一把刀柄镶嵌宝石的匕首,还有一枝白玉簪和一枚镶红宝石戒指。</p><p> 白玉簪子头部雕刻凤形,尾部尖锐,看玉质是上好的古玉,簪身阴刻翎羽,浸了几滴血气,宛如游动的鱼尾。</p><p> 宝石戒指上的血迹最多,隐隐还有一股血腥之气。</p><p> 沈缨盯着匣子怔了怔,随后将东西拿出来,仔细包好,塞入怀中。</p><p> 她大步进入主屋,在大家的疑惑中,不容质疑道:“大哥,用药汁给爹擦洗身子,每隔一个时辰擦洗一次,不可松懈。”</p><p> “沈诚,你去给爹熬药。”</p><p> “沈信,你去村头找老大夫,让他多开几副药。”</p><p> “小兰,你去煮些清粥来。”</p><p> 说完话,她没再停留,一人跑出屋外,卸下马车,翻身上马一路疾驰而去。</p><p> 马车是他们回来时租借的,马儿年岁大了,她狠狠抽打,马儿嘶鸣狂奔却还是力不从心。</p><p> 原本晴朗的天色,不过片刻便乌云翻滚。</p><p> 大雨来的那一刻,沈缨已抄近路拐入密林弯道,那是一段羊肠窄道,可直通北城门,名叫飞鸟道。</p><p> 雨水来势磅礴,伴着雷电,沈缨在飞鸟道疾驰,几乎看不清路面,她只能伏在马背上,紧紧抓着马鬃。</p><p> 然而,变故猝不及防,就在她勒马拐入岔口的瞬间,一只冷箭直直扎入马身。</p><p> 马儿扬蹄哀鸣,沈缨被掀翻在地,跌入泥坑。</p><p> 受伤的老马疯了似的奔入林中转眼便没了踪迹,沈缨狼狈起身,整个雨幕中只剩她呆呆地站在道路中间,像被人立在那儿的活靶子。</p><p> 大雨如注,堪堪能容纳一辆车经过的小道上危机四伏,在风中狂摆的树林里隐隐绰绰,不知道藏了多少人。</p><p> 她的身体不由自主颤抖起来,缓缓往来时的方向挪动,手紧握住后腰的刀柄。</p><p> 那里插着她最顺手的短刀,是她拜师那日霍三赠给她保命用的。</p><p> 她跟着霍三做活人和死人的买卖,顶着县衙仵作的身份也得了很大便利。</p><p> 只是,知得多,死得快,命不由己。</p><p> 有时候,刀锋冲着敌人,但也有些时候,刀锋也能在绝境中了结自己。</p><p> “踏,踏……”</p><p> 忽然,她听到马蹄声从身后传来,迅速回身看去。</p><p> 隔着雨帘,她看到一辆马车缓缓驶来,黑马黑车还有赶车的黑衣人。</p><p> 不太吉利,像是拉了一口棺材。</p><p> 就在那马车驶到离她五步远的距离时,一群蒙面人忽然从四面围了过来。</p><p> 沈缨暗骂倒霉,粗略扫了一眼,竟有二十余人。</p><p> 而这边,除了车夫、车和马,就只有她了。</p><p> 沈缨握着一尺短刀,再看看周围明晃晃的长刀,近乎绝望地发现,此刻除非她能上天入地,挖个洞钻进去,否则别想置身事外。</p><p> 她看了眼车夫,是个相貌平平的年轻人,但他有一双令人赞叹的眼睛,轮廓流畅,大而有神。</p><p> 面对周遭情形,他的眼睛里毫无波澜。</p><p> 她又看向纹丝未动的车帘,里面没有一丝声音。</p><p> 沈缨将刀横在胸口,她想到可怜的父亲,想起他紧攥着自己手时不舍又内疚的眼神。</p><p> 他不想拖累子女,他想死。</p><p> 可她已经想到法子了,她一定能拿到银子。</p><p> 思及此,她咬紧牙关在蒙面人动手的瞬间,快速冲到车边,紧紧贴着车壁,挥刀抵挡汹涌而来的杀意。</p><p> 车夫立在车辕上,手中有条极长的黑黢黢的鞭子。</p><p> 那鞭子如蛇影般将扑到车边的人扫开,鞭尾似乎加了什么暗器,竟能刺入内腹,开膛破肚。</p><p> 沈缨沾了马车的光,神鞭捎带着救了她几次。</p><p> 可身上依旧挂了彩,短刀也被打掉,只好掏出怀中的匕首防身,还用玉簪捅穿了一个蒙面人的脖子。</p><p> 她没有武功,凭的不过是还算敏捷的反应和不怕死的狠厉,可力气有限,不多时肩上又被砍了一刀。</p><p> 她又看了眼毫发无伤的马车,待车夫应付蒙面人的间隙猛地跳上马车,掀开帘子滚了进去。</p><p> “砰”她的额头撞到了硬物,有些晕眩地扑倒在地。</p><p> 她缓了缓神才发现身下极为柔软,竟是上好的天水丝毯,满幅花草纹,而匕首和玉簪就掉在一朵大而繁茂的红花中间,像新绣上去的纹路。</p><p> 马车内有股幽幽茶香,令人心静,她伸长手臂将匕首和玉簪攥在手里。</p><p> “哗啦”书页翻动。</p><p> 沈缨猛然抬头,这才看到车中竟端坐着一个男子,因身上穿着深色衣衫,几乎融到了阴影中,身前的茶几上烛火摇曳,照亮了他的面容和白玉棋盘。</p><p> 那人并没有因为她的闯入而受惊,依旧安然若素。</p><p> 他一手执书,一手捻着白色棋子,手指修长而白皙,骨节均匀,煞是好看。</p><p> 隔着烛火望去,那人剑眉斜飞入鬓,眼睛线条优美而狭长。</p><p> 此时,</p> ', ' ')('\n <p>他正垂眸思索,高鼻薄唇,轮廓清浅,整个人笼在烛光中,清俊无双。</p><p> 沈缨一时看呆,竟忘了起身。</p><p> 忽然,车子一震,一股凌厉的气势劈开车帘,两个蒙面人持刀砍了进来。</p><p> 沈缨吓了一跳,还未来得及躲避,就看到下棋的男子将指尖的棋子弹了出去。</p><p> 棋子去势极快击中其中一人眉心,对方重重倒下。</p><p> 另一个则被车夫的鞭尾刺穿胸膛,须臾间,刺杀者毙命。</p><p> 随后,那男子又捻起一枚棋子,这次并未犹疑,直接落在棋盘最中间的一处。</p><p> “嗒”一子落盘,那人开口,声音低沉淡漠,说:“玉簪是从何处得来的。”</p><p> 沈缨撑着身体靠坐在车门边的位置,扯动了身上的伤口只好咬牙忍着。</p><p> 她握紧了手里的匕首和玉簪,戒备地看着那个男子,说:“捡的。”</p><p> 那人抬眼看向她,他眉毛和眼睛离得略近,双眼皮在眼睛后半段折出深深一道,瞳仁漆黑,深不可测,有种轻描淡写的威仪。</p><p> 他的视线落在那根玉簪上,淡声道:“大足元年,西域使臣至上京拜谒,进献玉器百余件。”</p><p> “其中一对白玉龙首、凤首簪被赐予中书令之女,作为远嫁西域的嫁妆。”</p><p> “沈姑娘,你长安年生于永昌县五柳巷,至今从未离家,你却说捡到了万里之外的东西。”</p><p> 沈缨吃惊,低头看了看那只簪子,玉质上乘,雕工精湛,顶部镂雕凤形,簪身细长,尾部如针,周身刻着精细的翎毛。</p><p> 在不起眼处还刻了一串籀文小字,她也没想到这簪子来历复杂。</p><p> 那人又说:“琉璃石与七星寒铁皆产自北境云州,开元四年,林府三老爷荣升户部尚书,云州刺史送来贺礼,共三把匕首。第二年林府子侄上京,一人得了一把。”</p><p> 他又捻起一颗黑子,落在棋盘上,讽刺似的淡笑了一声,说:“难不成此物也是你捡来的?”</p><p> 沈缨盯着对面的男子,依旧不肯松口,说:“有何不可?物是死物,人却是活的,别人丢了我捡到,只能是我运气好。”</p><p> “听闻沈姑娘随霍三做仵作已有多年,他在大理寺供职时一向倨傲,却肯收你做徒弟,可见,姑娘必是有过人之处。”</p><p> “只是,如今看来,却是空有一身蛮狠,以这两物做要挟,你能期望林家满足你什么条件?”</p><p> 沈缨震惊不已,握着匕首的手骨节泛白。</p><p> 她没想到自己的心思就这么暴露出来,没错,她确实想去要挟林府的那个人,试图得到银钱。</p><p> 可这人说得并无道理,这两件东西若认真追究起来,她反而讨不到好处。</p><p> 上车后,从第一句开始,她就被死死压制。</p><p> 除了霍三外,她还从未如此忌惮过一个人。</p><p> 车内陷入沉默,对面的男子执黑白棋对弈,如灯下美人,雅极美极。</p><p> 她看了许久,待他落下最后一子后,忽然开口道:“听闻京城姜国公育有九位公子,第九子取名宴清,一岁时因病寄养至洛阳梵音寺,由佛法庇佑。年二十,今年春闱中进士后才被人知晓,陛下亲赐永昌县县令。”</p><p> 沈缨曲起腿,将匕首上的血擦在衣角上,再用手绢包起,说:“今日一见,姜县令果然神通,那你可知今日围杀你的人,是谁派来的?”</p><p> 姜宴清看向车门边努力维持姿态的少女,她有一双极美的眼睛,明净圆润,让人望而心喜。</p><p> 此刻,却锋芒毕露,似乎随时都要与他拼命。</p><p> 他嘴角微勾,掀帘看了外头一眼,淡声道:“沈姑娘有何高见。”</p><p> 沈缨身上湿透了,又有伤口,头开始发沉却咬着牙保持清明,闻言说道:“姜县令,永昌县可不是你背下所有人名字就能站得住脚的地方,你在虎口夺食,可得仔细着性命。”</p><p> “民女并不知是谁要杀你,但民女知道,县内十万八千六百户,无一人盼你来做这个官。”</p><p> “哦?”</p><p> “因为这里是小……长安,这里有这里的规矩,而你,必将破坏这里的安宁。”</p><p> a href=&ot;&ot; tart=&ot;_bnk&ot; css=&ot;lkntent&ot;/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