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t\t 待丰荣太妃和瑞亲王夫妇离开之后,厉子安才找黄掌柜商量起去王府布置花木的事儿。<br><br> 王府的规矩和忌讳多,还要考虑瑞亲王的喜好。<br><br> 还要了解黄掌柜这边布置院子的人都是什么身份。<br><br> 没想到这一问才知道,黄掌柜的老本行,其实并不是开饭馆的。<br><br> 若是溯源到前朝,黄家其实是花奴出身。<br><br> 按照前朝的律法,一朝为奴则世代为奴,后辈也永无脱籍的可能。<br><br> 随着前朝覆灭,黄家的祖辈被迫离开了京城,被送往应天府的上林苑监。<br><br> 上林苑监下辖良牧、蕃育、林衡、嘉蔬四属,其中林衡掌管果树花木。<br><br> 当时朝廷出了安抚令,只要安分守己不惹事,三代后即可脱籍。<br><br> 为了能让后代成为良民,能够正常地生活,所以黄家祖辈三代在林衡属勤勤恳恳地做事,甚至还对很多花木进行了改良,应得了不少嘉奖。<br><br> 黄掌柜的祖父,就是最后一代奴籍了。<br><br> 因为黄家的贡献,所以当黄掌柜的祖父年迈之后,当时上林苑监的监正给了个恩赐,允许黄家将其接回家养老送终。<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老爷子勤勤恳恳为奴一辈子,临终前终于享受了几年儿孙绕膝、颐养天年的幸福生活。<br><br> 在老爷子过世之后,黄掌柜的父亲遵从老爷子的遗嘱,带着家人离开了应天府,最终选择了武昌府定居。<br><br> 武昌府当时虽然远没有现在繁华,但是也没有什么竞争者,加上黄掌柜的父亲做事认真负责,很快就在当地站稳了脚跟,也挣下了不少家当。<br><br> 家业传到黄掌柜手里的时候,正赶上瑞亲王离京就藩。<br><br> 之后的几年,给武昌府甚至整个儿湖广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br><br> 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有钱人也越来越多,黄家的生意也越做越大。<br><br> 初期黄掌柜着实赚了不少钱,忙到团团转。<br><br> 有些生意都送到门口了,但是因为忙不过来,所以只能忍痛拒绝。<br><br> 但是这样的好日子,并没能持续太长时间。<br><br> 市场变大之后,竞争对手自然也逐渐增多。<br><br> 黄家如今在行内虽然依旧算是领头羊,但是一家独大的好日子却是一去不复返了。<br><br> 可能是看着自家的花木生意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发展空间了,所以黄掌柜的儿子便提议可以涉猎一下其他行业,比如开个酒楼什么的。<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黄掌柜开始并不同意,毕竟自家祖辈做的都是花木生意。<br><br> 隔行如隔山,这不是明摆着拿钱去打水漂么。<br><br> 但他一来经不住儿子的软磨硬泡,二来想着今后家业肯定还是要交给儿子的,试试倒也无妨。<br><br> 于是父子俩多次商议之后,便想出这么一个花木园林跟饮食相结合的生意。<br><br> 正因为不是内行,所以最开始连请的厨师都是个花架子。<br><br> 舒沁苑开业之后,除了最开始有新鲜感的时候还有些客人,后面就可以说是门可罗雀了。<br><br> 厉子安当时之所以带沈天舒来这里吃饭,也是看中他这边都是独立院落,不会被人打扰。<br><br> 黄掌柜如今越发觉得,世子爷简直就是自己命中的贵人。<br><br> 他不但热心地为自家提意见换厨师,还带来了那么多客流量,最后更是带来了王府的生意。<br><br> 一想到今后自己就是为瑞亲王府布置过后花园的人了,黄掌柜就打心底里激动。<br><br> 想当年祖辈在皇家为奴为婢,如今自己却把生意做到瑞亲王府中去了,真是颇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br><br> 黄掌柜已经打定主意,这次要程把儿子带在身边。<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正好让他跟着去王府长长见识,学着点儿该怎么做事。<br><br> 得到瑞亲王府的青眼之后,黄掌柜越发坚信,比起开饭馆,还是自家的花木生意更有前途。<br><br> 黄掌柜将厉子安提出的要求一一记在心里,然后问:「世子爷,不知道您需要我们什么时候上门布置?」<br><br> 「当然是越快越好,必须在下元节之前布置好。」<br><br> 黄掌柜一听要在下元节之前,心里就忍不住叫苦。<br><br> 这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三天时间了啊!<br><br> 「那,不知世子爷可否将后花园的图纸给小的看看?」黄掌柜小心翼翼地问,生怕犯了什么忌讳。<br><br> 不料厉子安却十分爽快道:「看图纸能看出什么来,我留个人,下午带你去王府看一下,好方便你回去准备花木。<br><br> 「你把花木准备好之后,打发人去王府说一声,我叫人安排你们上门布置。」<br><br> 「是,多谢世子爷,小的一定竭尽力,力求让瑞亲王满意。」<br><br> 厉子安离开之后,黄掌柜急忙将舒沁苑的事情权交给二掌柜负责。<br><br> 去瑞亲王府之前,他跟被留下的王府禁卫商量之后,先回了一趟家,把事情跟家里交代了一下。<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又吩咐儿子赶紧去清点自家郊外苗圃中的花木数目。<br><br> 「健宇,你先过去,把该带的人都带过去,我从王府出来之后就直接去跟你汇合。<br><br> 「这两天怕是没什么时间休息了,你跟大家说一声,只要把这个差事漂漂亮亮地做完,我给大家包大红封。」<br><br> 黄健宇听着父亲语速飞快地交代着事情,再看着他身后站着的王府禁卫,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一样。<br><br> 最近这段时间舒沁苑生意火爆,连世子爷都成了店里的常客,甚至连丰荣太妃和瑞亲王、瑞亲王妃都成了店里的座上宾,这些成就已经足以让他飘飘然了。<br><br> 比起又辛苦又麻烦的花木生意,他觉得开舒沁苑又赚钱又轻松。<br><br> 他甚至还隐隐觉得黄掌柜年纪大了,思想太过陈腐,已经不知道如今有钱人的喜好了。<br><br> 黄健宇都已经在心里盘算过了,等自己接手家族生意之后,就将重心逐渐转移到饭馆酒楼上头。<br><br> 谁知瑞亲王府居然看中了自家的花木和造景能力,要让他们去王府布置后花园。br><br><br> 「跟你说话呢,听见没有?」黄掌柜本来就着急,看到儿子一脸魂游天外的模样,气得抬手往他脑门上敲了一记,「现在可不是你发呆的时候,时间有限,还不赶紧给我打起精神来!」<br><br>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t\t', '\t')('\n\t\t\t 十月十五,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圆日的节日。<br><br> 按照民间风俗来说,三元节,正好对应道教供祀的三官大帝尧、舜、禹,分别被尊奉为天、地、水三官。<br><br> 他们载录世人善恶,为万物之行本。<br><br> 三元节,为三元大帝的诞辰,也是道教十分重视的节日。<br><br> 正月十五是为上元,天官赐福;七月十五谓之中元,地官赦罪;十月十五称为下元,水官解厄。<br><br> 下元节时,诸侯应觐见天子。<br><br> 天子行祭天、祭地、祭水之礼。<br><br> 湖广是瑞亲王的封地,自然要由他来主持祭祀仪式。<br><br> 只不过祭天祭地是天子的特权,瑞亲王只需要带领民众祭祀水神即可。<br><br> 之前几年,因为瑞亲王昏迷不醒,都是由厉子安代祭的。<br><br> 今年瑞亲王已经醒了,显然可以亲自主持祭祀仪式,所以湖广各处的百姓都十分兴奋。<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打从秋收开始,就不断有百姓将自家田地中的出产送到当地衙门。<br><br> 无论是穗头特别大的麦穗,或是个头特别大的各种作物。<br><br> 有些地方的县衙地方本来就不大,都快就被百姓送来的东西给堆满了。<br><br> 这些丰收的作物,在经过各个衙门的筛选之后,会选择其中最大最好的,派人快马加鞭送到武昌府。<br><br> 所有进过各地精挑细选过的作物被送到武昌府之后,彼此之间还要再次竞争。<br><br> 只有最大、最好的收成,才有资格被摆在祭祀的供桌上。<br><br> 每一个被送来武昌府的作物上面,都会标明所在的府县乡镇以及进贡者的名字。<br><br> 如果一旦最终入选,被放在供桌上,进贡者就会得到瑞亲王府的赏银。<br><br> 当然,这个时候,赏银就已经是其次的了。<br><br> 最重要的是这份荣耀,足够当事人炫耀到自己七老八十、靠在床头给孙子们讲故事的时候了。<br><br> 不仅是进贡者本人,他所在的府县乡镇各级衙门官员,都会得到嘉奖。<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不仅能记入政绩,还会被瑞亲王写入折子,递送到京城呈上御前的,可以说是难得的没有任何隐患的露脸机会。<br><br> 所以每年到了秋收的时候,下面的人都不用上头催促,就会主动将选出来的作物送上来。<br><br> 今年下元节的准备工作,是厉子安程跟着安排的。<br><br> 黄掌柜也在十四日下午,亲自盯着手下将王府的后花园重新布置了一遍。<br><br> 晚上又带着儿子去修补了几处厉子安提出意见的地方,第一次合作才算是圆满成功。<br><br> 下元节当日,瑞亲王带人去三官庙祭祀水神。<br><br> 看到供桌上堆得上尖儿的各色作物,瑞亲王心里甭提多高兴了,来到供桌前就走不动了。<br><br> 看到金灿灿沉甸甸的麦穗,他简直比看到了金子还要开心。<br><br> 其他诸如儿臂大小的红薯,比木盆还大的南瓜……<br><br> 「好,真好啊——」瑞亲王看着看着,声音都控制不住地哽咽起来。<br><br> 自打他苏醒过来,虽然身边所有人都在告诉他,这几年湖广百姓的日子都越过越好了,但到底不是亲眼所见。<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刚开始他要瞒着自己恢复的消息,后来因为身体原因,也没办法像以往那样直接去到田间地头看百姓秋收。<br><br> 所以直到如今,他才终于有了切实的感觉,湖广百姓的生活是真的越来越好了。<br><br> 瑞亲王怀着感激和激动的心情,带着厉子安进入三官庙祭祀水神。<br><br> 祭祀仪式结束之后,瑞亲王带着厉子安跟一众属臣出来。<br><br> 一看到瑞亲王出来,原本等在外面的百姓都沸腾起来<br><br> 祭祀之前大家都要保持庄严肃穆不敢大声喧哗。<br><br> 此时祭祀结束,侍从们也用托盘将供桌上的各色作物端出来,也给外面的百姓们看。<br><br> 稍后还要现场将东西做熟,然后由瑞亲王带头,与大臣、百姓们一起分食干净,以示对食物的珍惜和尊重。<br><br> 范炳荣陪在一边道:「王爷,今天来参加祭祀的,不但有武昌府的百姓,还有其他地方的,还有赶了好几天路过来的。<br><br> 「好多百姓都带了自家种的粮食和果蔬想要献给王爷。<br><br> 「老臣已经吩咐下去了,不许多收百姓的东西,但是也不能辜负百姓们的一番心意。<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所以规定每个人只能留下一样作物,回头老臣叫人都整理好送到王府去,正好这几日让太妃娘娘、王爷和王妃可以尝尝新鲜。」<br><br> 瑞亲王听得连连点头,对范炳荣的安排十分满意。<br><br> 不多时,侍从们便将烹煮好的食物送了上来,其余的分给周围的老百姓。<br><br> 因为条件有限,所有食物都只经过了简单的制作,基本就是煮熟或者是蒸熟,也没有什么调味。<br><br> 但也正因为如此,反倒更加能吃出食物的本味来。<br><br> 「新打下来的粮食就是香啊!」瑞亲王嚼着今年新米做的饭,对身边的厉子安道。<br><br> 经历过几年的昏迷之后,刚刚苏醒的那段时间,瑞亲王还无法正常吃饭。<br><br> 所有的食物都需要被剁碎或是磨碎之后再进行烹饪。<br><br> 虽然都是大厨们精心制作的,味道不算难吃。<br><br> 但是对于一个正值壮年的男人来说,吃这种糊糊,也就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存,是得不到任何吃东西的幸福感的。<br><br> 所以他如今更加珍惜这种能够咀嚼食物的感觉。<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这些小事,说起来简直就如呼吸一般正常,所以会被很多人习惯性地无视。<br><br> 但只有经历过不能动弹的艰难,才会知道有多难得,才会更知道珍惜。<br><br> 将祭祀的食物部吃完之后,瑞亲王也觉得有点累了,毕竟身体还没完恢复。<br><br> 厉子安看出他眉宇间的疲惫之色,忙给范炳荣使了个眼色。<br><br> 范炳荣心领神会,见大家都已经吃完了,便提议进行最后一项流程。<br><br> 瑞亲王带着众人来到三官庙门前不远处的江边,率先将一个装盛着祭礼的小竹筏放入水中。<br><br> 厉子安紧随其后,然后是其他大臣。<br><br> 看着一只只竹筏载着祭礼顺流而下,瑞亲王默默在心里许下了一个暂时不能为外人所知的心愿,然后道:「好了,咱们回去吧,下午还有事要忙呢!」<br><br>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t\t', '\t')('\n\t\t\t 上午百姓大多跑去三官庙参加祭祀,下午城里才热闹起来。<br><br> 许多外地专门赶来的人,也都趁着下午赶紧买点儿东西然后准备回家<br><br> 武昌府当地人见面,聊天的内容则都离不开上午的祭祀和瑞亲王。<br><br> 「上次王爷出门,我没看到,今天特意一大早就去三官庙等着,不仅看到了王爷、世子爷,还吃到了王府分发的食物。」<br><br> 「你吃到了?运气也太好了!我今天去晚了,人实在是太多,根本挤不上去,都没领到。」<br><br> 「我去年吃到了,今年还是那个时辰去的,结果根本连边儿都没挨上。」<br><br> 「这可是瑞亲王醒了之后第一次主持祭祀,听说还有许多赶了好几天路从外地过来的人呢!」<br><br> 「瑞亲王就是咱们湖广的定海神针啊!」有人感慨道,「虽说世子爷这几年做的也不错,但是跟王爷相比,到底还是年轻了些!」<br><br> 「说起世子爷,行过冠礼之后,感觉整个人的气质都不一样了。」<br><br> 「对对,今天他一直站在王爷身后,看起来沉稳了许多,也不似以前那样冷冰冰的让人害怕了。」<br><br> 先前吃到今日分发的食物的汉子又道:「你们知道么,上午祭祀水神结束之后,我听到王爷说了句,下午还有事要忙,你们说会是什么事儿啊?」<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