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t\t 黄掌柜觉得最近这段时间,自己这日子过得就跟做梦一样。<br><br> 自打当初世子爷带着潼娘子过来吃饭开始,店里的生意就一天好过一天。<br><br> 要知道,在武昌府,瑞亲王府的喜好,可以说就是大小官员有钱人的风向标。<br><br> 更不要说世子爷的身份还会吸引许多世家贵女。<br><br> 后来更是在店里换了大厨以及厉子安几次三番的光临之后达到了顶峰。<br><br> 最近这些天,店里简直是一院难求,光是预定都已经快要排到过年了。<br><br> 这还是因为黄掌柜坚持腊八之<br><br>\t\t', '\t')('\n\t\t\t 自打舒沁苑换了大厨之后,菜品的味道提高了不止一个层次。<br><br> 一顿饭吃得大家都很满意,就连丰荣太妃都对最后上来的甜品赞不绝口。<br><br> “这杏仁豆腐做的颇有几分宫中御厨的味道。”<br><br> “您这话若是被黄掌柜听见,怕是要欢喜死了!”厉子安拉了一下门口的绳子,外面立刻响起了清脆的铃铛声。<br><br> 很快便有人进来,伺候众人漱口洗手。<br><br> 这会儿工夫,桌子已经被撤了个干净,重新换了好茶上来。<br><br> “咱们喝点茶,稍坐休息,然后便去<br><br>\t\t', '\t')('\n\t\t\t 待丰荣太妃和瑞亲王夫妇离开之后,厉子安才找黄掌柜商量起去王府布置花木的事儿。<br><br> 王府的规矩和忌讳多,还要考虑瑞亲王的喜好。<br><br> 还要了解黄掌柜这边布置院子的人都是什么身份。<br><br> 没想到这一问才知道,黄掌柜的老本行,其实并不是开饭馆的。<br><br> 若是溯源到前朝,黄家其实是花奴出身。<br><br> 按照前朝的律法,一朝为奴则世代为奴,后辈也永无脱籍的可能。<br><br> 随着前朝覆灭,黄家的祖辈被迫离开了京城,被送往应天府的上林苑监。<br><br> 上林苑监下辖良牧、蕃育、林衡、嘉蔬四属,其中林衡掌管果树花木。<br><br> 当时朝廷出了安抚令,只要安分守己不惹事,三代后即可脱籍。<br><br> 为了能让后代成为良民,能够正常地生活,所以黄家祖辈三代在林衡属勤勤恳恳地做事,甚至还对很多花木进行了改良,应得了不少嘉奖。<br><br> 黄掌柜的祖父,就是最后一代奴籍了。<br><br> 因为黄家的贡献,所以当黄掌柜的祖父年迈之后,当时上林苑监的监正给了个恩赐,允许黄家将其接回家养老送终。<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老爷子勤勤恳恳为奴一辈子,临终前终于享受了几年儿孙绕膝、颐养天年的幸福生活。<br><br> 在老爷子过世之后,黄掌柜的父亲遵从老爷子的遗嘱,带着家人离开了应天府,最终选择了武昌府定居。<br><br> 武昌府当时虽然远没有现在繁华,但是也没有什么竞争者,加上黄掌柜的父亲做事认真负责,很快就在当地站稳了脚跟,也挣下了不少家当。<br><br> 家业传到黄掌柜手里的时候,正赶上瑞亲王离京就藩。<br><br> 之后的几年,给武昌府甚至整个儿湖广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br><br> 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有钱人也越来越多,黄家的生意也越做越大。<br><br> 初期黄掌柜着实赚了不少钱,忙到团团转。<br><br> 有些生意都送到门口了,但是因为忙不过来,所以只能忍痛拒绝。<br><br> 但是这样的好日子,并没能持续太长时间。<br><br> 市场变大之后,竞争对手自然也逐渐增多。<br><br> 黄家如今在行内虽然依旧算是领头羊,但是一家独大的好日子却是一去不复返了。<br><br> 可能是看着自家的花木生意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发展空间了,所以黄掌柜的儿子便提议可以涉猎一下其他行业,比如开个酒楼什么的。<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黄掌柜开始并不同意,毕竟自家祖辈做的都是花木生意。<br><br> 隔行如隔山,这不是明摆着拿钱去打水漂么。<br><br> 但他一来经不住儿子的软磨硬泡,二来想着今后家业肯定还是要交给儿子的,试试倒也无妨。<br><br> 于是父子俩多次商议之后,便想出这么一个花木园林跟饮食相结合的生意。<br><br> 正因为不是内行,所以最开始连请的厨师都是个花架子。<br><br> 舒沁苑开业之后,除了最开始有新鲜感的时候还有些客人,后面就可以说是门可罗雀了。<br><br> 厉子安当时之所以带沈天舒来这里吃饭,也是看中他这边都是独立院落,不会被人打扰。<br><br> 黄掌柜如今越发觉得,世子爷简直就是自己命中的贵人。<br><br> 他不但热心地为自家提意见换厨师,还带来了那么多客流量,最后更是带来了王府的生意。<br><br> 一想到今后自己就是为瑞亲王府布置过后花园的人了,黄掌柜就打心底里激动。<br><br> 想当年祖辈在皇家为奴为婢,如今自己却把生意做到瑞亲王府中去了,真是颇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br><br> 黄掌柜已经打定主意,这次要程把儿子带在身边。<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正好让他跟着去王府长长见识,学着点儿该怎么做事。<br><br> 得到瑞亲王府的青眼之后,黄掌柜越发坚信,比起开饭馆,还是自家的花木生意更有前途。<br><br> 黄掌柜将厉子安提出的要求一一记在心里,然后问:「世子爷,不知道您需要我们什么时候上门布置?」<br><br> 「当然是越快越好,必须在下元节之前布置好。」<br><br> 黄掌柜一听要在下元节之前,心里就忍不住叫苦。<br><br> 这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三天时间了啊!<br><br> 「那,不知世子爷可否将后花园的图纸给小的看看?」黄掌柜小心翼翼地问,生怕犯了什么忌讳。<br><br> 不料厉子安却十分爽快道:「看图纸能看出什么来,我留个人,下午带你去王府看一下,好方便你回去准备花木。<br><br> 「你把花木准备好之后,打发人去王府说一声,我叫人安排你们上门布置。」<br><br> 「是,多谢世子爷,小的一定竭尽力,力求让瑞亲王满意。」<br><br> 厉子安离开之后,黄掌柜急忙将舒沁苑的事情权交给二掌柜负责。<br><br> 去瑞亲王府之前,他跟被留下的王府禁卫商量之后,先回了一趟家,把事情跟家里交代了一下。<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又吩咐儿子赶紧去清点自家郊外苗圃中的花木数目。<br><br> 「健宇,你先过去,把该带的人都带过去,我从王府出来之后就直接去跟你汇合。<br><br> 「这两天怕是没什么时间休息了,你跟大家说一声,只要把这个差事漂漂亮亮地做完,我给大家包大红封。」<br><br> 黄健宇听着父亲语速飞快地交代着事情,再看着他身后站着的王府禁卫,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一样。<br><br> 最近这段时间舒沁苑生意火爆,连世子爷都成了店里的常客,甚至连丰荣太妃和瑞亲王、瑞亲王妃都成了店里的座上宾,这些成就已经足以让他飘飘然了。<br><br> 比起又辛苦又麻烦的花木生意,他觉得开舒沁苑又赚钱又轻松。<br><br> 他甚至还隐隐觉得黄掌柜年纪大了,思想太过陈腐,已经不知道如今有钱人的喜好了。<br><br> 黄健宇都已经在心里盘算过了,等自己接手家族生意之后,就将重心逐渐转移到饭馆酒楼上头。<br><br> 谁知瑞亲王府居然看中了自家的花木和造景能力,要让他们去王府布置后花园。br><br><br> 「跟你说话呢,听见没有?」黄掌柜本来就着急,看到儿子一脸魂游天外的模样,气得抬手往他脑门上敲了一记,「现在可不是你发呆的时候,时间有限,还不赶紧给我打起精神来!」<br><br>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t\t', '\t')('\n\t\t\t 十月十五,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圆日的节日。<br><br> 按照民间风俗来说,三元节,正好对应道教供祀的三官大帝尧、舜、禹,分别被尊奉为天、地、水三官。<br><br> 他们载录世人善恶,为万物之行本。<br><br> 三元节,为三元大帝的诞辰,也是道教十分重视的节日。<br><br> 正月十五是为上元,天官赐福;七月十五谓之中元,地官赦罪;十月十五称为下元,水官解厄。<br><br> 下元节时,诸侯应觐见天子。<br><br> 天子行祭天、祭地、祭水之礼。<br><br> 湖广是瑞亲王的封地,自然要由他来主持祭祀仪式。<br><br> 只不过祭天祭地是天子的特权,瑞亲王只需要带领民众祭祀水神即可。<br><br> 之前几年,因为瑞亲王昏迷不醒,都是由厉子安代祭的。<br><br> 今年瑞亲王已经醒了,显然可以亲自主持祭祀仪式,所以湖广各处的百姓都十分兴奋。<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打从秋收开始,就不断有百姓将自家田地中的出产送到当地衙门。<br><br> 无论是穗头特别大的麦穗,或是个头特别大的各种作物。<br><br> 有些地方的县衙地方本来就不大,都快就被百姓送来的东西给堆满了。<br><br> 这些丰收的作物,在经过各个衙门的筛选之后,会选择其中最大最好的,派人快马加鞭送到武昌府。<br><br> 所有进过各地精挑细选过的作物被送到武昌府之后,彼此之间还要再次竞争。<br><br> 只有最大、最好的收成,才有资格被摆在祭祀的供桌上。<br><br> 每一个被送来武昌府的作物上面,都会标明所在的府县乡镇以及进贡者的名字。<br><br> 如果一旦最终入选,被放在供桌上,进贡者就会得到瑞亲王府的赏银。<br><br> 当然,这个时候,赏银就已经是其次的了。<br><br> 最重要的是这份荣耀,足够当事人炫耀到自己七老八十、靠在床头给孙子们讲故事的时候了。<br><br> 不仅是进贡者本人,他所在的府县乡镇各级衙门官员,都会得到嘉奖。<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不仅能记入政绩,还会被瑞亲王写入折子,递送到京城呈上御前的,可以说是难得的没有任何隐患的露脸机会。<br><br> 所以每年到了秋收的时候,下面的人都不用上头催促,就会主动将选出来的作物送上来。<br><br> 今年下元节的准备工作,是厉子安程跟着安排的。<br><br> 黄掌柜也在十四日下午,亲自盯着手下将王府的后花园重新布置了一遍。<br><br> 晚上又带着儿子去修补了几处厉子安提出意见的地方,第一次合作才算是圆满成功。<br><br> 下元节当日,瑞亲王带人去三官庙祭祀水神。<br><br> 看到供桌上堆得上尖儿的各色作物,瑞亲王心里甭提多高兴了,来到供桌前就走不动了。<br><br> 看到金灿灿沉甸甸的麦穗,他简直比看到了金子还要开心。<br><br> 其他诸如儿臂大小的红薯,比木盆还大的南瓜……<br><br> 「好,真好啊——」瑞亲王看着看着,声音都控制不住地哽咽起来。<br><br> 自打他苏醒过来,虽然身边所有人都在告诉他,这几年湖广百姓的日子都越过越好了,但到底不是亲眼所见。<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刚开始他要瞒着自己恢复的消息,后来因为身体原因,也没办法像以往那样直接去到田间地头看百姓秋收。<br><br> 所以直到如今,他才终于有了切实的感觉,湖广百姓的生活是真的越来越好了。<br><br> 瑞亲王怀着感激和激动的心情,带着厉子安进入三官庙祭祀水神。<br><br> 祭祀仪式结束之后,瑞亲王带着厉子安跟一众属臣出来。<br><br> 一看到瑞亲王出来,原本等在外面的百姓都沸腾起来<br><br> 祭祀之前大家都要保持庄严肃穆不敢大声喧哗。<br><br> 此时祭祀结束,侍从们也用托盘将供桌上的各色作物端出来,也给外面的百姓们看。<br><br> 稍后还要现场将东西做熟,然后由瑞亲王带头,与大臣、百姓们一起分食干净,以示对食物的珍惜和尊重。<br><br> 范炳荣陪在一边道:「王爷,今天来参加祭祀的,不但有武昌府的百姓,还有其他地方的,还有赶了好几天路过来的。<br><br> 「好多百姓都带了自家种的粮食和果蔬想要献给王爷。<br><br> 「老臣已经吩咐下去了,不许多收百姓的东西,但是也不能辜负百姓们的一番心意。<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所以规定每个人只能留下一样作物,回头老臣叫人都整理好送到王府去,正好这几日让太妃娘娘、王爷和王妃可以尝尝新鲜。」<br><br> 瑞亲王听得连连点头,对范炳荣的安排十分满意。<br><br> 不多时,侍从们便将烹煮好的食物送了上来,其余的分给周围的老百姓。<br><br> 因为条件有限,所有食物都只经过了简单的制作,基本就是煮熟或者是蒸熟,也没有什么调味。<br><br> 但也正因为如此,反倒更加能吃出食物的本味来。<br><br> 「新打下来的粮食就是香啊!」瑞亲王嚼着今年新米做的饭,对身边的厉子安道。<br><br> 经历过几年的昏迷之后,刚刚苏醒的那段时间,瑞亲王还无法正常吃饭。<br><br> 所有的食物都需要被剁碎或是磨碎之后再进行烹饪。<br><br> 虽然都是大厨们精心制作的,味道不算难吃。<br><br> 但是对于一个正值壮年的男人来说,吃这种糊糊,也就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存,是得不到任何吃东西的幸福感的。<br><br> 所以他如今更加珍惜这种能够咀嚼食物的感觉。<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这些小事,说起来简直就如呼吸一般正常,所以会被很多人习惯性地无视。<br><br> 但只有经历过不能动弹的艰难,才会知道有多难得,才会更知道珍惜。<br><br> 将祭祀的食物部吃完之后,瑞亲王也觉得有点累了,毕竟身体还没完恢复。<br><br> 厉子安看出他眉宇间的疲惫之色,忙给范炳荣使了个眼色。<br><br> 范炳荣心领神会,见大家都已经吃完了,便提议进行最后一项流程。<br><br> 瑞亲王带着众人来到三官庙门前不远处的江边,率先将一个装盛着祭礼的小竹筏放入水中。<br><br> 厉子安紧随其后,然后是其他大臣。<br><br> 看着一只只竹筏载着祭礼顺流而下,瑞亲王默默在心里许下了一个暂时不能为外人所知的心愿,然后道:「好了,咱们回去吧,下午还有事要忙呢!」<br><br>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t\t', '\t')('\n\t\t\t 上午百姓大多跑去三官庙参加祭祀,下午城里才热闹起来。<br><br> 许多外地专门赶来的人,也都趁着下午赶紧买点儿东西然后准备回家<br><br> 武昌府当地人见面,聊天的内容则都离不开上午的祭祀和瑞亲王。<br><br> 「上次王爷出门,我没看到,今天特意一大早就去三官庙等着,不仅看到了王爷、世子爷,还吃到了王府分发的食物。」<br><br> 「你吃到了?运气也太好了!我今天去晚了,人实在是太多,根本挤不上去,都没领到。」<br><br> 「我去年吃到了,今年还是那个时辰去的,结果根本连边儿都没挨上。」<br><br> 「这可是瑞亲王醒了之后第一次主持祭祀,听说还有许多赶了好几天路从外地过来的人呢!」<br><br> 「瑞亲王就是咱们湖广的定海神针啊!」有人感慨道,「虽说世子爷这几年做的也不错,但是跟王爷相比,到底还是年轻了些!」<br><br> 「说起世子爷,行过冠礼之后,感觉整个人的气质都不一样了。」<br><br> 「对对,今天他一直站在王爷身后,看起来沉稳了许多,也不似以前那样冷冰冰的让人害怕了。」<br><br> 先前吃到今日分发的食物的汉子又道:「你们知道么,上午祭祀水神结束之后,我听到王爷说了句,下午还有事要忙,你们说会是什么事儿啊?」<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说不定是要祭祖或是什么呗!」旁边一个多岁的瘦高男子闻言,不当回事地说,「皇室的规矩多,讲究也多,这种日子里,王府忙一些才是正常。<br><br> 「我妻妹在王府做事,听她说过年的时候更加要忙,打从进了腊月,就鲜少有闲着的时候。」<br><br> 几个人一听这话,都好奇地打听起王府里面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br><br> 瘦高男子道:「哎呀,她就是个干粗活的,连主子的屋都不配进,哪里知道这些东西。<br><br> 「不过她倒是总说,王府里各位主子脾气都极好,从来不苛待下人。」<br><br> 「那是肯定的,王爷一直在为咱们谋福利,从来不是那种鱼肉百姓的人。」<br><br> 几个人正说着话,就见街上许多人都开始朝着同一个方向跑去。<br><br> 「怎么了这是?」瘦高男子立刻朝大家跑的方向张望起来。<br><br> 「哎呀,管他呢,跟过去看看不就知道了!」<br><br> 爱看热闹估计是大部分人刻在骨子里的天性。<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所以刚才还聊得热火朝天的几个人立刻跟上其他人的脚步,很快就来到了王府门口的一条街上。<br><br> 只见王府大门敞开,下人们抬着一担担礼物从里面出来。<br><br> 「大叔,这是干什么呢?」瘦高男子朝比自己更早过来的一位老汉询问。<br><br> 「王府不知要去哪里送礼呢!」老汉一脸自己知道内情一般的模样道,「你肯定猜不到,队伍最前面是谁。」<br><br> 瘦高男子闻言挑眉道:「该不会是世子爷吧?难不成是要去韩家送礼?」<br><br> 除了韩家,他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人家能够值得瑞亲王府弄出这样的阵仗。<br><br> 「可不止是世子爷!」老汉故意卖着关子,见周围人的注意力都被自己吸引过来之后,才慢悠悠地说,「我看得清清楚楚,还有丰荣太妃身边的成兰女官。」<br><br> 跟一入宫门深似海的皇城比起来,亲王府的生活其实要自由许多。<br><br> 无论是女官还是下人们,在休息的时候都是可以随意出门的。<br><br> 加上瑞亲王府的人都没什么架子,所以在这边多年,百姓对王府一些地位比较重要的人员,都还是有所了解的。<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成兰女官是丰荣太妃从宫中带出来的,她从十几岁入宫,便一直跟在丰荣太妃身边,早已成为她得力的左膀右臂。<br><br> 武昌府的百姓之所以对成兰女官比较熟悉,主要还是因为她经常代替丰荣太妃外出做一些善事。<br><br> 诸如在换季的时候去养济院送吃的用的,冬天天冷的时候搭棚子舍粥舍米。<br><br> 所以在武昌府百姓的心目中,成兰女官几乎可以算是丰荣太妃的代笔。<br><br> 「这是要去给谁家送礼,这么大的阵仗!」<br><br> 厉子安和成兰女官都已经走出很远了,队尾才刚刚离开瑞亲王府的大门。<br><br> 从一开始就看到部的老汉又开口道:「我数了,一共二十四抬礼物,这可不是一般的排场啊!」<br><br> 「这是要去谁家啊?」瘦高男子忍不住道,「走,咱们跟上看看。」<br><br> 瑞亲王府送礼这一大动作,很快就吸引了许多百姓。<br><br> 厉子安和成兰女官走得也不快,后面渐渐跟了一大长串好奇的人。<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大家猜来猜去,最后谁也没想到,厉子安和成兰女官竟然停在了沈府的门外。<br><br> 「这不是沈大人府上么?难道是我记错了么?」<br><br> 「对啊,没错,这里是府衙的后宅!」<br><br> 「世子爷来给沈大人送礼?」<br><br> 「不光是世子爷,还有成兰女官呢!」<br><br>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br><br> 说话间,沈府大门被人从里面打开,沈仲磊带着沈三老爷出门迎接。<br><br> 沈仲磊一出来就被外面围观的百姓吓了一跳,怎么这么多人?<br><br> 然后便见厉子安在众目睽睽之下翻身下马,率先走到自己面前行了个晚辈礼。<br><br> 围观的百姓齐齐倒吸一口凉气,紧接着发出窸窸窣窣的议论声。<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沈仲磊也被他这一举动弄得头皮发麻,赶紧还礼道:「世子爷真是太客气了,沈某是在当不起。<br><br> 「世子爷,成兰女官,还请入内叙话。」<br><br> 众人看着沈仲磊将世子爷和成兰女官请入府中,再看着一担担礼物被抬如沈府。<br><br> 待沈府大门终于重新关闭时候,人群才爆发了激烈的讨论。<br><br> 「瑞亲王府为什么要给沈大人送礼啊?还要世子爷和成兰女官亲自过来?」<br><br> 「世子爷刚才居然对沈大人执晚辈礼!」<br><br> 「而且沈大人刚才自称沈某,不是下官!」<br><br> 「难道沈大人有什么了不得的背景?成兰女官是替丰荣太妃来给沈老太太送礼的?」<br><br> 大家七嘴八舌也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来,待大家渐渐安静下来之后,人群中突然有人大声道:「瑞亲王府该不会是想跟沈家结亲吧?」<br><br>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t\t', '\t')('\n\t\t\t 「不可能吧?这是不是有点儿门不当户不对啊?」<br><br> 「沈大人虽然是个好官,但这门第跟王府比还是差了一截吧?」<br><br> 若不是这人喊了一嗓子,大家还真没敢往这方面想。<br><br> 刚才喊了这一嗓子的年轻男子,还没来得及走就被人团团围住了。<br><br> 「小伙子,你说这话可有什么依据?」<br><br> 「你家有人在王府做事么?」<br><br> 「难不成你知道什么内部消息?」<br><br> 年轻男子道:「我,我就是随便说说……」<br><br> 「这话怎么能随便说呢!」<br><br> 「就是,这可不是闹着玩的。」<br><br> 见自己实在无法脱身,年轻男子只得道:「我真的是瞎猜的,因为之前听人说过,王世子定亲应该是三十二抬礼,大婚是六十四抬礼。<br><br> 「刚才我数了一下,今天被抬进沈府的一共二十四抬礼物,仅比定亲低了一等。<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再加上大家也看到了,今日可是成兰女官陪着世子爷一起登门。<br><br> 「若不是王府想跟沈府结亲的话,我真想不出还有什么别的事儿值得这样的排场了。」<br><br> 外面大家还在议论纷纷的时候,厉子安和成兰女官已经被请到了正厅。<br><br> 「听说沈老夫人有病在身,太妃娘娘还特意叮嘱我,一定要替她探望一下。」<br><br> 沈仲磊忙叫人去请沈三夫人,让她陪着成兰女官去看沈老太太。<br><br> 反正如今沈老太太说话都说不清楚,外人根本听不懂她说什么,沈仲磊倒也不怕她胡说八道什么。<br><br> 沈三夫人过来之后,心里还不免有些紧张。<br><br> 这可是太妃娘娘身边的女官,她以前从未接待过这样身份的人,生怕自己有什么失礼之处。<br><br> 好在成兰女官没有任何架子,态度也十分和善,几句话就让沈三夫人的紧张消散了大半。<br><br> 沈老太太如今还住在后宅最大的正院中。<br><br> 除了再也没有来晨昏定省和嘘寒问暖之外,沈仲磊没有半点儿苛待沈老太太。<br><br> 甚至还因为沈老太太卧床不起,所以特意给她院里多加了不少下人。<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沈三夫人陪着成兰女官过来的时候,刘嬷嬷已经接到了消息,带人在院门口候着。<br><br> 「老奴见过成兰女官,见过三夫人。」<br><br> 刘嬷嬷之前又是争权又是争宠闹得不亦乐乎,如今天天陪着喜怒无常的沈老太太,早就被磋磨得没了之前的心气儿。<br><br> 平时沈老太太身边的事儿,她已经都交给下面的人去做,自己早就万事不管了。<br><br> 今天也是听说成兰女官代太妃娘娘来探望沈老太太,这才赶紧换了衣裳跑过来迎接。<br><br> 一边引着二人往里走,刘嬷嬷一边道:「成兰女官,我家老太太自打病了之后,脾气就有些不好,一会儿万一有什么失礼之处,还望您多多海涵。」<br><br> 「这是自然,久病之人,大多脾气不好。<br><br> 「沈老太太既是长辈又是病人,我怎么会跟她计较。」<br><br> 说话间,三个人已经走进了堂屋。<br><br> 沈老太太虽然卧病在床,但是因为伺候的人多,平日也勤换洗通风,所以屋里并没有什么异味。<br><br> 听到门口有脚步声的时候,沈老太太躺在床上一动不动。<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她如今已经有些认命了,周遭的一切都已经很难激起她的情绪了。<br><br> 直到刘嬷嬷走到床边,弯腰道:「老太太,丰荣太妃身边的成兰女官来看您了。」<br><br> 成兰女官?<br><br> 沈老太太根本不知道这人是谁。<br><br> 但是稍微反应了一下,丰荣太妃她还是知道的。<br><br> 她费力地扭头朝床边看去,便看到一个看起来三十多岁的女子,鹅蛋脸,模样生得端庄大气。<br><br> 一身竹青色的飘逸宫装,并不刻意勾勒腰身,甚至颇有几分清尘脱俗的味道。<br><br> 真不愧是丰荣太妃身边的人。<br><br> 但是丰荣太妃为何突然派人来看自己呢?<br><br> 沈老太太心中正在疑惑,只听成兰女官开口道:「见过沈老太太,我陪世子爷过来送节礼,奉太妃娘娘之命前来探望您。」<br><br> 送节礼?沈老太太这下越发摸不着头脑。<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她天天躺着,日子都过糊涂了。<br><br> 今天是什么节?<br><br> 再说了,就算是过节,也只有沈仲磊去王府送礼的份儿,哪有王世子亲自来给沈家送礼的道理?<br><br> 沈老太太正纳闷儿呢,紧接着就听到成兰女官道:「沈大姑娘知书达理,温婉贤淑,太妃娘娘和王妃娘娘都十分喜爱,连王爷都对沈大姑娘赞不绝口,郡主更是把沈大姑娘当姐姐一般亲近。<br><br> 「太妃娘娘之前还夸奖过,说一看沈大姑娘的人品,就知道沈家肯定家风严谨。<br><br> 「世子爷行冠礼之前,太妃娘娘就说,找时间请您去王府做客,谁成想您竟然一下子就病倒了。<br><br> 「所以太妃娘娘才命我过来探望,还给您拿了一些王府内库中的上好药材。<br><br> 「太妃娘娘还说了,今后等两家结了亲,就都是自己人了。<br><br> 「这些药材您若是吃着好,千万不要客气,以后再叫人去王府拿便是了。」<br><br> 「结……结亲?」沈老太太震惊了,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扭头看向刘嬷嬷。<br><br> 刘嬷嬷抽出帕子,帮她擦拭了一下嘴角流出来的口水,笑着说:「可不是么,您好好养身子,争取过了年能好起来,好参加世子爷跟咱家大姑娘的订婚礼。」<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沈老太太急得伸出如今唯一还能活动的胳膊,一把抓住刘嬷嬷的手。<br><br> 但是她越着急越说不出话来,嘴里只能发出呜噜呜噜的声音,口水也不住地往外流。<br><br> 刘嬷嬷心里嫌弃得不行,面上还要挂着笑容,帮她擦拭着嘴角。<br><br> 「老太太这是高兴糊涂了!」<br><br> 成兰女官见状,起身道:「那我就不打扰沈老太太休息了,以后有时间我再来看她老人家。」<br><br> 她说着,叫身后的随从将几个匣子放下,里面都是从王府拿来的上等药材。<br><br> 沈老太太又惊又怒,谁说沈家要跟瑞亲王府结亲了?<br><br> 她之前明明挑选出好几位京城的世家弟子,年龄和其他条件上,都足以与沈天舒匹配。<br><br> 最要紧的是,他们家里都能为沈仲磊提供更进一步的帮助。<br><br> 如今若是跟瑞亲王府结了亲,那沈仲磊岂不是就要一辈子被困在湖广这一亩三分地上了?<br><br>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t\t', '\t')('\n\t\t\t 眼见成兰女官要离开,叶老太太急得扭动着身体,嘴里不断发出「啊啊——」的声音。<br><br> 成兰女官上前一步,一把扶住几乎要从床上扭着摔下去的沈老太太。<br><br> 「沈老夫人小心,您可是有什么话想让我带给太妃娘娘?」<br><br> 刘嬷嬷听到这话吓了一跳,赶紧上前半抱着把沈老太太挪回床上,道:「我们老太太这就是高兴呢!」<br><br> 成兰女官收回手,站在那边微微一笑道:「我们世子爷从小就才思敏捷,不敢说文武双,但也都拿得出手,跟沈大姑娘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br><br> 「也难怪沈老太太高兴,太妃娘娘和王爷、王妃也都对这门亲事格外满意呢!」<br><br> 「啊——啊——」沈老太太若是慢慢说,还能简单地吐出几个字。<br><br> 如今却是越着急越说不出话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沈三夫人陪着成兰女官走出了房间。<br><br> 沈老太太气得抬手去打刘嬷嬷。<br><br> 刘嬷嬷看似在给沈老太太调整姿势,其实根本是在用手按着她,不让她再闹腾。<br><br> 看到成兰女官已经离开之后,刘嬷嬷也懒得再做戏,松开按着沈老太太的手,直起身子道:「老太太,都这么长时间了,您怎么还想不明白呢?<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如今已经不是从前了,家里现在是二老爷说了算,您想什么已经不重要了。<br><br> 「要我说,老爷已经算是孝顺了。<br><br> 「一屋子人把您伺候得妥妥当当,外头有几个老人能有这样的福气?<br><br> 「大姑娘的婚事,也不是今天突然提出来的,老爷早就默许了,只是一直瞒着您罢了。<br><br> 「您就安心养病不好么?别人家求都求不来的好姻缘,您非要给搅合了才高兴么?」<br><br> 刘嬷嬷说完这话,也不顾沈老太太被气得直喘粗气,起身就往外走。<br><br> 她一边往外走一边吩咐屋里的两个丫鬟道:「你们好生伺候老太太,多宽慰着点儿,万一气出个好歹来,咱们可都得受牵连。」<br><br> 「是,刘嬷嬷。」<br><br> 如今沈老太太身边的丫鬟都是新买回来的,只听刘嬷嬷的吩咐。<br><br> 平日里照顾得虽说细致,却根本不管沈老太太的意愿和想法。<br><br> 她们的唯一目的就是让她不生褥疮,干干净净地躺着。<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至于高不高兴,那就是她自个儿的事了。<br><br> 所以沈老太太气愤地啊啊叫了半天,根本得不到任何回应。<br><br> 只有丫鬟过来帮她擦掉不受控制流出来的口水,还顺便喂她喝了几口水,怕她喊哑了嗓子。<br><br> 沈老太太终于认清现实,疲惫地闭上了嘴。<br><br> 其实刘嬷嬷说的那些话,她又何尝不明白。<br><br> 但是她被家人捧了那么多年,突然间从云端跌落谷底,让她如何能甘心?<br><br> 更何况回府这么久了,沈仲磊一次都没有过来看过她……<br><br> 想到这里,沈老太太心里颇不是滋味。<br><br> 之前沈仲磊虽然一直不来看她,但她其实并没有觉得太过绝望。<br><br> 就算她有些地方做得可能有些不妥,但那也都是多年以前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了。<br><br> 老二从小就孝顺,如今也只是一时间接受不了罢了。<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但是时间长了,等他心里的气儿消了,他肯定会回心转意重新对自己好的。<br><br> 再怎么说,自己也是生他养他的亲娘,难道还比不上一个死了那么多年的原配么?<br><br> 可刘嬷嬷刚刚的话,却给了沈老太太重重一击。<br><br> 她的打算和计划,沈仲磊都心知肚明,却还背着他跟瑞亲王府越走越近,甚至还要把女儿嫁过去,将两家彻底绑在一条船<br><br> 上。<br><br> 沈老太太自问,虽说自己当年的确做错了一些事情,但她为沈仲磊谋划前程的心却是实打实的,没有半点儿藏私,一心只为他能更好的。<br><br> 可如今刘嬷嬷却告诉她,沈仲磊早就有了要跟瑞亲王府结亲的打算。<br><br> 那自己当时拉下脸来到处请托送礼、以及到处张罗要帮沈天舒择婿的种种努力,在他眼里岂不都如同跳梁小丑般滑稽可笑?<br><br> 沈老太太越想越是伤心,两行浑浊的老泪顺着眼角滑落。<br><br> 前厅此时的气氛却跟沈老太太房中截然不同。<br><br> 沈仲磊、沈三老爷二人跟厉子安在前厅相谈甚欢。<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原本沈三老爷还有点儿拘束,毕竟上头坐着的可不是一般人,那是亲王府的王世子啊!<br><br> 但是厉子安经过这几年的磨炼,本来就已经比同龄人心智成熟了许多。<br><br> 再加上他是真心喜欢沈天舒,在她的家人面前好好表现还来不及,更不可能摆什么架子。<br><br> 所以他在跟沈仲磊说话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照顾沈三老爷,很快就消除了隔阂。<br><br> 待成兰女官回来的时候,三个人已经聊得热火朝天。<br><br> 成兰女官不动神色地朝厉子安看了一眼,想知道他有没有提让沈天舒陪丰荣太妃去还愿的事儿。<br><br> 厉子安回了个让她放心的眼神,示意已经解决了。<br><br> 成兰女官松了口气,脸上的笑容也更加真挚起来。<br><br> 毕竟这才是今天过来的正事儿,解决之后就可以安心了。<br><br> 不过当着沈仲磊的面儿,该客气的,成兰女官还是要客气一下道:「我刚去探望了沈老夫人,真是没想到沈家会突然遭此变故。<br><br> 「太妃娘娘说,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还请沈大人千万不要客气。<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若是需要,也可以请潼娘子过来看看沈老太太的情况。」<br><br> 沈仲磊却道:「多谢太妃娘娘关心,家母的病情,已经请城中多位大夫看过来,如今也只能好生休养,没什么别的办法。<br><br> 「潼娘子医术的确高超,可俗话说得好,医病医心难医命。<br><br> 「之前潼娘子来家里的时候,还曾被家兄无意中冒犯。<br><br> 「让我到现在都还心中难安,想着以后若是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向潼娘子致歉。<br><br> 「家母的病情如今已经稳定,而且在缓慢的恢复中了,等过完年,我三弟就会带着母亲回老家修养,实在不必再劳烦潼娘子了。」<br><br> 成兰女官原本也只是客气一下,听沈仲磊这么说,自然也不会再继续劝说。<br><br> 四个人坐在一处又说了会儿话,见时辰差不多了,厉子安这才起身告辞。<br><br> 待瑞亲王府的人走后,沈三老爷才面露一丝忧虑地问:「二哥,你真不想入京为官了?以后就准备留在湖广了么?」<br><br>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t\t', '\t')('\n\t\t\t 「三弟,你有所不知。」沈仲磊听他这样问,竟叹了口气,道,「走,咱们去书房慢慢说吧。」<br><br> 兄弟二人来到书房,沈仲磊命荣安在门口守着。<br><br> 「其实我早就想找个机会,咱们兄弟俩深谈一次了。<br><br> 「但是最近衙门的事也有些忙,想着你年后才回去,就一直也没着急。<br><br> 「今天既然你问起,我也刚好跟你说说。」<br><br> 「老三,你可还记得我当年的同窗赵衢?」<br><br> 「赵大哥,我知道,之前在老家的时候听娘提过一嘴,说他已经入京为官了。」<br><br> 「正是,我们两个关系一直不错,加之他入京途中母亲病危,曾去永州府求助于我,我也因此结识了潼娘子。<br><br> 「所以他入京之后,我们一直有书信往来,看他的意思,京中的情势可以说是大不如前了。<br><br> 「皇上如今独宠荣妃,她的娘家赵家更是在京中横行霸道。<br><br> 「赵兄因与荣妃娘家同一姓氏,虽说没有任何关系,却时常被人误会。<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所以他信中也时常向我倾诉苦闷,说当初真不如继续外放为官,不该回京任职。」<br><br> 沈三老爷一直在老家,连走仕途都不感兴趣,官场上的事儿更是知之甚少。<br><br> 此时听得沈仲磊这样说,不免惊讶道:「可是我记得二哥你之前说过,圣上是个明君来着?」<br><br> 一提起这个,沈仲磊就忍不住摇头,叹息道:「当年我还在读书的时候,圣上的确勤勉治国,也推行了许多利国利民的仁政。<br><br> 「怎奈何如今妖妃祸国,外戚干政,害得纯臣空有一腔抱负却无用武之地,最后害得百姓遭殃。<br><br> 「但是你看看如今的湖广,你来之前可曾想过,这里会这般富庶安乐?<br><br> 「瑞亲王和世子爷都是一心为百姓谋福利的人,我在湖广为官七载有余,所有的变化我都是看在眼里的。<br><br> 「当年年少,觉得自己经韬纬略,无所不能。<br><br> 「可真的出来为官才知道其中的难处。<br><br> 「娘……她想让我一直往上爬,恨不得今后能入阁拜相,也不想想我有没有那个本事。<br><br> 「我能够庇护一方百姓,让他们安居乐业,就已经很不容易了。<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而且看着治下日渐繁荣,这种成就感和满足也是巨大的。」<br><br> 说到这里,沈仲磊忍不住苦笑道:「这些话若是被她听到了,肯定要骂我没志向、没出息了。」<br><br> 沈三老爷伸手拍拍沈仲磊的肩膀道:「大哥,别想那么多了,那些都过去了。<br><br> 「今后也没有人再干涉你的选择,你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儿了。」<br><br> 沈仲磊也不想再提沈老太太,忙转移话题道:「对了,老三,你有没有想过,要不要干脆就搬到武昌府来算了?<br><br> 「你愿意帮我做事也可以,想做生意也没问题,如今家里只剩咱们兄弟俩了,在一起也好有个照应不是?」<br><br> 沈三老爷其实自己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br><br> 他知道如果自己想要留下,二哥是一定会真心欢迎他,不会有任何迟疑的。<br><br> 但是当沈仲磊当真开口询问的时候,他却又犹豫了,沉吟半晌没有说话。<br><br> 沈仲磊也不着急,似乎颇为笃定沈三老爷一定会同意似的。<br><br> 他放松身子靠在椅背上,悠哉地喝着茶,只等他点头。<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谁知沈三老爷思索良久,最后却摇摇头道:「二哥,我觉得我还是回老家比较好。」<br><br> 「为什么?」沈仲磊意外不已,登时放下手里的茶杯,坐直身子问,「你想做什么我不管你,你不用担心这个。」<br><br> 「二哥,我当然知道,你跟娘不一样。<br><br> 「我也知道你是真心想让我留下。<br><br> 「不过我觉得,正因为如今只剩咱们兄弟二人相互扶持了。<br><br> 「你在外面为官,我也该把咱家的大后方守好才行不是?<br><br> 「如今大哥不在了,娘又病成这样,家里那些人,哪个是省油的灯?<br><br> 「我若不回去坐镇,过几年老家怕是就没咱们兄弟俩的容身之处了。」<br><br> 沈仲磊没想到沈三老爷考虑的居然是这个。<br><br> 其实依着他来说,回不回老家都是无所谓的事儿。<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那边虽然承载了他的童年和青年时期,但是留给他的却并不都是美好的回忆。<br><br> 但是就在他想开口劝说的时候,突然又顿住了,把话咽了回去。<br><br> 沈三老爷跟自己不一样,对三弟来说,老家也许才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br><br> 更何况自己刚说过不会像沈老太太一样干涉沈三老爷,那自然就该尊重他的选择。<br><br> 于是沈仲磊点点头道:「你若是想回去,我自然也不拦着你。<br><br> 「不过你记着,若是不想继续在老家待了,二哥这里永远都欢迎你们过来。」<br><br> 沈三老爷道:「二哥,老家也永远欢迎你们回去。」<br><br> 说罢,兄弟俩相视一笑。<br><br> 沈三老爷起身又拍拍沈仲磊的肩膀道:「二哥,依我看,你赶紧再给我找个嫂子才是正经。」<br><br> 沈仲磊听了这话,表情却有点奇怪。<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既有点无奈,又有点尴尬,还透着那么几分羞赧似的。<br><br> 沈三老爷一下子就来精神了,重新坐回去问:「二哥,什么意思?已经有相中的人了?」<br><br> 「这倒没有。」沈仲磊抬手摸摸鼻子,「但是之前天舒回来跟我说,太妃娘娘打算亲自帮我做媒,如今正帮忙相看呢!」<br><br> 「那可太好了。」沈三老爷高兴地说,「有太妃娘娘作保,人品上肯定没得说。」<br><br> 想想也是,等世子爷跟沈天舒的婚事定下来之后,两家就是姻亲了。<br><br> 太妃娘娘给沈仲磊找个懂礼数、会为人处世的妻子,也算是提前帮瑞亲王府减少麻烦了。<br><br> 「如今八字还没一撇呢,太妃娘娘没准儿也只是随口一说,被舒儿那孩子当真了。」沈仲磊被弟弟说得有些不好意思。<br><br> 「太妃娘娘是什么人,自然是言出必行的。」沈三老爷笑着说,「我先在这儿恭喜二哥双喜临门了。<br><br> 「希望我回老家之前,不但能吃上舒儿的定亲宴,也能喝上二哥的喜酒才好。」<br><br>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t\t', '\t')('\n\t\t\t 前院兄弟俩聊天的时候,后院沈云蕙和沈云芮也在小花厅内围着沈天舒问东问西。<br><br> 「大姐,你是要嫁人了么?」沈云芮趴在炕桌上,看着沈天舒,好奇地问。<br><br> 不等沈天舒说话,沈云蕙就抢先道:「还早着呢!要先定亲,然后才是成亲,最早也得到明年年底了。」<br><br> 她说得好像自己很懂的样子,其实也都是听平娘说的。<br><br> 沈云芮闻言有点失落道:「还要那么久啊?到时候我们都回老家了,岂不是不能看着大姐初家了?」<br><br> 「你傻不傻,大姐成亲的话,那可是要嫁入王府的。<br><br> 「别说你们了,老家五服之内的亲戚都是要请的。」<br><br> 因为沈天舒经常有事要忙,而且她性子沉稳,平日照顾一下弟弟妹妹还可以,但着实很难跟小姑娘们玩到一处了。<br><br> 所以当沈云芮来了之后,沈云蕙终于找到了玩伴,两个小姑娘很快就打得火热,无论在家还是出门几乎都形影不离。<br><br> 所以说完这话,沈云蕙突然抓住沈云芮的手道:「云芮,你干脆就在我家多住些时日,不要跟你爹娘回老家了。<br><br> 「反正等大姐成亲,你们也还是要再来的。<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你就在我家住到那时候,等大姐回门之后,你再跟三叔三婶儿一起回去呗!」<br><br> 沈云蕙越说越觉得此事可行,扭头看向沈天舒寻求意见。<br><br> 沈天舒笑道:「你看我有什么用,我自然是一百个愿意的。<br><br> 「但是这事儿我说了可不算,得问三叔三婶儿。」<br><br> 话音未落,沈仲磊跟沈三老爷就走了进来<br><br> 沈三老爷笑着问:「什么事儿要问我啊?」<br><br> 沈云蕙闻言赶紧在桌子下面捅了捅沈天舒,示意让她来问。<br><br> 沈云芮也急忙向沈天舒使眼色。<br><br> 跟枯燥乏味的老家相比,沈云芮自然更喜欢武昌府的生活。<br><br> 到这里的这些天,沈天舒和沈云蕙带着她出去听书、逛街,听戏、看杂耍……玩儿得别提多开心了。<br><br> 听说周围还有许多风景好的地方,可以等明年开春之后再去。<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若是能在武昌府多住大半年,就不用担心有玩不到的地方了。<br><br> 「爹,三叔。」沈天舒起身行了个礼,然后笑着说,「我们正说想把云芮留下来多住些日子呢!」<br><br> 「我刚跟你爹说过,我们不急着走,怎么也得住到你定亲了再回去呢!」<br><br> 沈天舒正准备再说什么,沈云芮自己已经忍不住道:「爹,大姐说我可以留在武昌府,一直住到她成亲。<br><br> 「反正大姐成亲你们肯定要来,到时候再跟你们一起回老家。」<br><br> 她说着,伸手挽住沈三老爷的胳膊,摇晃着道:「爹,行不行嘛!」<br><br> 沈云芮在沈三老爷面前说话十分自在,尽显小女儿家的娇憨。<br><br> 沈云蕙看得羡慕不已,她碍于身份,从来都不敢跟沈仲磊这样说话,更别说直接上手了。<br><br> 沈仲磊的眼底也流露出一丝羡慕的神色。<br><br> 沈天舒如今年纪大了,加上性子沉稳,已经鲜少露出这般小女儿神态了。<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沈云蕙在他面前更是拘束,总是规规矩矩的。<br><br> 反倒是当初沈云瑶时常会跟他撒娇……<br><br> 好端端的怎么想起她来了?<br><br> 沈仲磊赶紧幅度很小地摇了摇头,想把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思绪赶走。<br><br> 沈云蕙刚好抬头看向沈仲磊,见他摇头,还以为他不同意这件事,登时把都已经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br><br> 但是却听沈仲磊道:「老三,我觉得舒儿说得有道理,你不妨考虑一下,回去跟弟<br><br> 妹商量商量再决定也行。<br><br> 「到时候我叫人给她收拾个院子出来,平日里可以跟云蕙做伴儿。<br><br> 「等过完年,开春之后,城里会有各种宴席、聚会。<br><br> 「如今天舒和云蕙的孝期已满,正好可以陪着云芮多出去玩一玩。」<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