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ziyunshux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太子军和闯王的冲突就在群山盆地之中一次次的爆发着,不真正打上一场,谁都不会服气。<br />\n-<br />\n如果说收复京师,最不高兴的人是谁,那么福王必须名列前茅。<br />\n福王是上一任帝王的幼子,一直得到了先帝偏爱,几度要将对方立为太子,却被群臣以长幼有序而劝阻,最后被分封到了凤阳府。<br />\n一开始先帝甚至想要将福王封在南京,但是南京政治意味过于浓厚,一旦分封南京,那么就与北京的新帝遥遥相对,有南北失衡之危,哪怕是脑子进水的大臣也绝对不会同意,最后先帝退而求其次选了离南京不远的老家凤阳。<br />\n先帝为了安抚福王,特赐了良田万倾,待遇优渥,远远胜过大魏朝任何一个番王。<br />\n因为距离近,福王和南京一系的官员,来往都还算不错。<br />\n福王也没有浪费先帝的一番爱子之心,将自己失去太子之位的愤怒发泄在了封地,短短数十年间,福王名下的良田就翻了三番不止,更不用说其他事迹。<br />\n而大厦将倾之时,京师旁落,福王独守凤阳,笑看江山零落,也算是出了一口当年群臣宁愿选当今也不肯选自己的恶气,甚至为了看热闹,还打着勤王的名义难得光明正大的离开了困居自己数十载的凤阳,到了济南府看笑话。<br />\n在济南府待了半年的福王却有点笑不出来了。<br />\n看着自己这个太子侄子,大权独揽,力挽狂澜,甚至还眼睁睁的看着对方将京师收复了,福王的心里自然不是那么痛快的。<br />\n尤其是这个侄儿为了凑够出兵的军饷还把主意打到了自己的身上,围着勤王的宗室们薅了不少羊毛,甚至就连自己的侍卫都被骗走了不少。<br />\n福王不满,福王身边的幕僚自然也要为大王排忧解难。<br />\n“大王,如今京师虽然收复,但是天下依旧大乱,正是您正本清源的最好时机啊!”听到收复京师后,皇帝反而闭门不出的消息后,幕僚当即跪倒在福王面前。<br />\n“哼,还嫌我出的军饷不够多吗?”福王不满的看着幕僚,就是这厮劝他来的济南府,害的他损失了一大笔的银子和不少的好手,手上差点被那个侄儿给薅空了!<br />\n幕僚噎了一下,赶紧小声道:“我观当今面有黑气,数月来极少出面处理政务,太子又一人领兵在前线冲锋,千金之子已立危墙之下,其中大有可为!此番回京,大王可以借兄弟情谊,宗室安全之由随驾入京,只说祭拜先帝陵墓,想必当今必然不会拒绝。”<br />\n做为大魏宗室,大魏的王爷从来都是被当成猪一样的圈养的,只要不是造反,不出封地,那么不管在封地怎么折腾,基本都没有问题,但是一辈子也就到头了。<br />\n如果从来没有机会接触到那个位置,或许还能甘心,但是福王可是被先帝抱着上朝寄予厚望的那个人,他曾经无限的接近那个位子,却在最后关头失之交臂!<br />\n这样的痛苦,足够他残念一生,不得解脱。<br />\n福王心中残存的念头被勾起,又忍不住犹豫:“可是我那个侄儿亲自领兵夺回了京师,这等挽天倾之功,早已地位稳固,哪里有我能插手的地方!”<br />\n幕僚赶紧加把火:“大王,亲自领兵才是太子最大的问题啊!虽然太子的身份注定了文官永远都是东宫太子的天然同盟,但是太子这两年来又是掌兵,又是随意罢黜朝廷官员,几乎架空了当今,本来就是不按规矩行事。就算今上能无视自己的权柄被夺走,那些群臣还能忍的了吗?”<br />\n“而且太子为了北上收复京师,态度之强硬前所未有,还得罪了一大批想要迁都南京的东林党,再加上这数年来表现出的重武轻文……既然收回了京师,那么那些文官自然要开始为自己的将来考虑了!早先已经常有不满太子领兵独断之声传出,如今太子孤身在外,朝中人手空虚,想要找他的毛病还不容易吗!现在抓不到就往根子上抓,参他一个兵权在握,意图谋反听说这正是大王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br />\n福王心中起伏,但是脸上还是绷住了,没留下任何踪迹,只是一个劲的回忆自己那个倒霉的兄长真的面色不好吗?<br />\n越是回想,今上的面容就越模糊,心中不由的信了几分,心中原本就死灰复燃的想法不由的越发的膨胀了起来。<br />\n他的念头一冒出,就有些控制不住了。<br />\n“如今局势危渺,京师几度丢失,合该当初就应该定都南京啊!替我写信给几位朝臣们……”<br />\n朝中南官一直有定都南京之意,虽然被太子一力打压,他原本就与江南富商官绅交好,如果他以南京为都换取南派官员的支持,大事未必不能成……<br />\n“嗯,除了朝臣,宦官和太医那边也多下点功夫,尽快打探清楚这位的身体到底什么情况!”<br />\n福王眼神狠厉,看着旁边的侍从:“都给我去查!不管是今上的消息还是太子的消息,给我查的越清楚越好!”<br />\n福王身边的人还是他被分封时先帝特地挑选的精锐,虽然跟着福王在凤阳悠闲了十几年,但是一身的本事却从未落下,如果是在曾经的皇权至高无上的京师可能还有些施展不开,但是面对济南府这漏洞百出的地界,自然是如同探囊取物。 <br>\n\t\t\t', '\t')('\n众人得令后迅速消失在夜幕之中。<br />\n第104章 太子大魏永辉二十三年十一月初八,大……<br />\n大魏永辉二十三年十一月初八,大雪肆无忌惮的飘落在京师的天空之中。<br />\n两年前狼狈逃离京师的永辉帝,在群臣的护驾中,浩浩荡荡的再次回到了残破的京师。<br />\n这个曾经以为此生再也回不来的地方,再次出现在他的视野中的时候,他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还在梦里。<br />\n他在逃亡的路上曾经无数次的梦到这一幕:大魏的主人,回到了这个伤痕累累的神都。<br />\n紫禁城的城门上还残留着战争的痕迹,原本镶嵌在城门上那块重达千斤的大魏石牌倒还是完好无损,只是上面多了些划痕。<br />\n听说原本象征“大魏”的石牌是已经被女真人卸了下来,但是如此巨大的石牌,还是来自深山的石料,女真人一时之间根本找不到可以替换了的石料,于是将石牌正面的“大魏”翻过来,在后面写上“大金”再度放了上去。<br />\n也省了陈渔不少的事情,直接将“大金”磨掉,再换回来就能用了。<br />\n只是随着回来的人越来越多,京师的局势也渐渐复杂了起来,陈渔暗暗叫苦,他一个副总兵,放到永明城也算是一方豪强,但是偏偏到了京师,在还都后,随便碰到个人就能碾压他的身份。<br />\n管又不好管,又不能放任。<br />\n原本以为已经很麻烦的清理京师的任务,对比现在缚手缚脚的情况下已经算是轻松了。<br />\n眼见着随着回来的群臣越来越多,京师有种即将恢复当年纸醉金迷的情况,甚至还有人直接插手到了陈渔运过来的粮食物资这边,陈渔实在是管的憋气。<br />\n难怪秦将军一到京师后就<br />\n迫不及待的带着白杆军上了前线,有得选,陈渔也宁愿上前线和太子一起打仗。<br />\n不过永辉帝也只是透过车窗草草扫视了一眼那残破的故都,那熟悉又陌生的景色竟然让他升起一股隔世之感。<br />\n不过他来不及感慨什么,很快就被送进了紫禁城,毕竟他的身体也支撑不起太多的消耗了,他撑着一口气,就是想要回到京师,血洗耻辱。<br />\n如今亲眼见到了之后,永辉帝心中的那口心气,迅速消散。<br />\n但是他还不能就这样放手,太子还在山西力挽狂澜,家国未定,他原本可以学李隆基,直接一封诏书将儿子立为皇帝,自己退居太上皇。<br />\n只是他还拿不准,这个太子真的能支撑起大魏的江山吗?<br />\n他的确做到了他的承诺,收复了京师,洗刷了永辉帝几乎成为亡国之君的耻辱。<br />\n但是太子越是优秀,永辉帝的心中就越是忐忑,他知道自己的虽然为君为父却一点也没有派上用场,虽然在帝位上兢兢业业数十年,但是不管他怎么努力,局势却一点点糜烂。<br />\n让他有种无力回天的绝望感。<br />\n他既希望能将收复山河重整大魏,这个压的他喘不过气来的任务丢给太子,又害怕太子真的称帝登基把自己变成太上皇,失去权柄后沦为一个吉祥物。<br />\n京师收复后的每一夜,这样的念头都在折磨着他,让他无法入睡,也无法和任何人言语。<br />\n还在犹豫的永辉帝并不知道,在他还在犹豫的时候。<br />\n已经有其他的人开始下手。<br />\n而此时从江南到京师,开始有各种的流言迅速蔓延,尤其是唐肃宗李亨自立为帝将唐玄宗尊为太上皇的典故,被改编成各种故事轮番上演,不少的江南文人借唐人之口,分析典故,直指太子有谋反窜位之心。<br />\n这些对于幽居深宫的永辉帝而言,却不会得到丝毫风声。<br />\n原本职守在济南府,保卫永辉帝安全的白杆军在秦良玉的指挥下,护送永辉帝回了紫禁城后,便不顾自己花甲的年纪,毅然带着四千白杆军奔赴山西,接应太子军。 <br>\n\t\t\t', '\t')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More+

甜蜜军婚女将军在七零被撩了

梦想一零零

徒弟,你是穿书的

一碗青青酒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