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帝王的态度自此表明,往事不提,来日不追,一切风雨都止于泰王。<br />\n偏殿里,苏露青换回自己的衣服,颈上伤口已经包扎完好。<br />\n凌然陪在她身边,看着紧闭的殿门,问她,“秦侯还在殿外等你,不去和他道别?”<br />\n她摇摇头,“道别又能说什么呢?”<br />\n当她从灵妙观进宫,在立政殿布局之时,她已经做好了准备。<br />\n泰王一案,她知道太多秘密,关于泰王谋反的,关于祖父当年被构陷的。<br />\n秘密知道太多,人就不能善了,更何况还是关乎天家。<br />\n所以在元俭问她,事成之后想要什么封赏时,她说,要去绛州,重建绛州的探事司分司。<br />\n元俭同意了。<br />\n之后两日,她被特赐留在宫中养伤。<br />\n两日后,她凭乌衣巷腰牌,趁夜离京。<br />\n从长安到绛州的路,她已经走过一遍,只不过之前是抄小路快马加鞭,如今却是趁着春日天光好,沿途看了无数花。<br />\n在进入第二处驿站时,她勒马的动作一顿。<br />\n驿站院中候着一队宫人。<br />\n她心中一沉,这一天果然还是来了。<br />\n能出现在沿途的宫人,必然是奉命前来宣旨。<br />\n至于旨意的内容,无非是鸩酒、白绫、匕首三选一。<br />\n长安不能留,绛州不能去,宫中这是为她寻了处最后的体面啊。<br />\n她坦然下马,经过这些宫人,走入驿站大堂。<br />\n看到等在里面的人。<br />\n多日不见,他清贵绝伦依旧,只是清减了些。<br />\n看到她进去,他目光盯过来,一眼似有万言。<br />\n“……真巧啊。”<br />\n她想笑一笑,但笑不出来。<br />\n“不巧,”秦淮舟往她这边走几步,抬手递向她,“我来接你。”<br />\n第94章 第94章<br />\n她看向朝自己递来的手。<br />\n修长如玉,指骨分明,她知道这只手握住时会传递来干燥的暖意,回握时明明没有特别用力,但就是会让她觉得挣不开。<br />\n她没有跟着伸手,视线只在他身上扫过,“接我?”<br />\n余光里看到元康健自另一边走来。<br />\n看起来这趟传旨,宫中是花了心思的。<br />\n元康健笑眯眯朝她走过来,手中捧着圣旨,“苏都知,又见面了,宫中催的急,咱家这就宣旨了。”<br />\n她正要行礼跪在一旁,手上忽地一暖,低头看去,是秦淮舟已拉过她的手。<br />\n他什么也没多说,只拉着她一起往圣旨的方向并肩跪下去,神色平和。<br />\n听旨的过程中,他始终握住她的手,指尖微抬,安抚似的轻点了点她的手背。<br />\n掌中的暖意,也纾解了骤然闻得圣旨的忧色。<br />\n在听完旨意以后,她诧异抬头。<br />\n对上元康健喜气洋洋的一张脸,他阖上圣旨,递给她。<br />\n“苏使君,接旨吧?”<br />\n如今她晋为乌衣使,统管乌衣巷,又因破获泰王案,立有大功,勋爵进为上轻车都尉,是实打实的正四品。<br />\n自然也不必再去绛州。<br />\n自接旨这刻起,她便要随同宫中天使,回京复命。<br />\n回去的路上,春光盎然。<br />\n秦淮舟与她并辔而行,马蹄在宽阔的官道上踏开,待放马跑过一段路后,她听到秦淮舟说,“还不曾贺苏使君升迁之喜。”<br />\n她转头往秦淮舟那边看,“只有这一句?”<br />\n“贺礼在府中,还有一样……”<br />\n忽然听秦淮舟说到这里时略顿了顿,似是不知该不该在此时提起。<br />\n“还有什么?”她奇道。<br />\n“是件旧物,留在侯府多年了,临行前,我已将这件旧物取回府中,只是不知你会不会想看。”<br />\n“哦,这样啊。”<br />\n她作势回想一番,趁着转弯的时候,忽地伸手拉过秦淮舟那边的缰绳,让两匹马更近的挨在一起。<br />\n“怎么了?”<br />\n秦淮舟稳坐在马背上,把缰绳完全交给她掌控,同时又关注着两匹马的动向,方便及时出手调整。<br />\n眼前逐渐显出巍峨城门的影子,她看着前方,径直问道,“除了恭贺,秦卿就没有什么话,是专门想对我说的?”<br />\n原以为他会说些前尘不提只盼来日之类的话,然而身边人语气郑重,点点头,“有。”<br />\n余光里感觉到他的视线,是坚定的,灼灼的。<br />\n声音如击玉,从连日的路途中,终于迢递在她耳边,“我有很多话想说,你是想现在就听,还是等回府时再听?”<br />\n她避开他抛来的选择,另回给他两个选择,“秦卿这话,是要算账还是诉心声?”<br />\n秦淮舟如她预想的那般停顿住,从她手上抽走自己的缰绳,目光也转回前方,和她一起看着长安高耸的城楼。<br />\n“……就算要走,也该让我见你一面。”<br />\n这是在怪她不告而别了。<br />\n“见过面,然后呢?”<br />\n“……太狠心。”<br />\n“嗯?”<br />\n她恍然以为自己听错了。<br />\n视线倏然转过去,正撞进他同样看回来的目光里。<br />\n午后春光慵懒,镀在人身上,是一层浅金色的光。<br />\n如蝶翅般翕动的睫羽也被春光染成金棕色,睫羽下漾出的眸光汹涌,眉头微微蹙起,看着她叹出一口气。<br />\n但在她等待下文时,他却又不说话了。<br />\n握着缰绳的手紧了紧,身下坐骑大概是察觉了两人此刻异样的气氛,甩甩头,打出个响鼻儿。<br />\n马蹄缓缓向前踏出,元康健的车队也从后面赶上来,隔着一道车帘,笑呵呵的同两人打个照面。<br />\n她自知理亏,想了想,决定暂时转移话题。<br />\n“泰王的罪名定了?”<br />\n没听到回答。<br />\n只有眸光幽幽转向她。<br />\n啊,这个话题找的不是时候。<br />\n这时候已趋近城门,守城士兵看到天子仪仗,已经提前肃清周围,恭敬的迎他们进城。<br />\n之后因要进宫,秦淮舟送了她一段路,先行回府。<br />\n进入宫门,元康健从车里下来,和她一同往立政殿走去。<br />\n路上颇为感慨的说,“苏使君如今也算苦尽甘来,往后乌衣巷这一摊子事,全仰仗苏使君了。”<br />\n她连忙客气回了几句。<br />\n“陛下这几日龙体大好,心情也不错,今日看到苏使君回来,定然会更高兴!”<br />\n走进两仪门,眼前就是两仪殿前宽广的空场。<br />\n顺势望出去,天蓝的像一大块青金石,其间偶尔漂浮极淡极薄的云丝,令人只想拥天光在怀。<br />\n元康健的话也比之前多,“……眼看着快到端午了,陛下说,京中被天象闹了这么久,合该大肆操办一番,去去大家心头的郁气,礼部和太常寺那边都操办起来了,咱家估摸着,今年这曲江边哟,还不知道得热闹成什么样呢。”<br />\n说话间已到了立政殿,元康健先去回禀,而后便有宫人来传她进殿。<br />\n……<br />\n从立政殿出来,她又立即转去乌衣巷。<br />\n还没进通明门,就见梁眠和长礼几人正等候在那里,看样子也是等了有一会儿了。<br />\n泰王案虽已尘埃落定,但身后还有些杂事需要善后。<br />\n帝后将这件事交给乌衣巷,由她处理。<br />\n“……泰王身边的人还招供了康国使臣案相关。”<br />\n梁眠送来一叠供词,“说是泰王与康国和车冉国都有接触,甚至还暗中促成康国与车冉国结盟,欲借此生乱,进犯大齐;至于那假使臣污蔑皇后,背后也有泰王的意思。”<br />\n苏露青听到这话,思及从前,叹出一声,“难怪。”<br />\n难怪鸿胪卿宁愿自己下狱,也不敢全部供出事情;想来靳贤等人被灭口,也是因为他们或多或少参与过此事。<br />\n梁眠接着又拿出一份名单,“此案虽明面上到此为止,但这几日,属下已带人将暗中响应谋反之事的官员查出,全都记录在这里。下一步应该如何做,还请苏使君示下。”<br />\n她拿过名单,一目十行看过,在卫尉少卿冯贞的名字上点了点,“泰王私铸的兵甲不多,卫尉寺掌武库,查查这里的账。”\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