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殿下的苦衷,咱们都明白,可咱们的粮食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家里百余口人都等着吃饭,哪儿还有粮给殿下?”管事摊了摊手。<br />
元澈道:“本世子并非白白借粮,待朝中补给一到,便还了各位的人情,说不定还能请得仁善之家的牌匾,还请田家主三思!”<br />
城中富户以田家为首,也正是这家十分拿乔,除了第一面,旁的时候都是管事见元澈,家主压根不露面。<br />
管事笑了笑,阴阳怪气道:“这诚意咱们心领了,却总归是看不到啊,殿下说呢?”<br />
元澈压下心底的不爽,问:“你待如何?”<br />
“粮么,不是不能借。”管事早有对答之语:“就请殿下拿一千两银子来抵,如何?”<br />
出门在外,元澈压根没带那么多银子,但眼见着有希望,他连忙问:“打借条成么?”<br />
“不成。”管事斩钉截铁,斜觑了他一眼:“一千两白银,少一两都不行!”<br />
第086章 典当<br />
“你不要欺人太甚!”旁边的小吏忍不住道。<br />
管事轻蔑地看了他一眼:“区区一千两,咱相信殿下有这个诚意……总不会没钱吧?”<br />
小吏涨红了脸:“那可是一千两!田家怎么不去抢?”<br />
“就是,田家的米是镶了金还是镶了银的,哪家的米能那么贵。”旁边围观的百姓咂舌:“这不是为难人嘛。”<br />
别说一千两,就算一百两,他们这些自小生在偏远州府的穷人家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br />
田家狮子大开口,一千两也太过分了。<br />
管事不以为意地笑了笑:“那就请回吧,咱们家主已经够通情达理了。”<br />
少年抿着嘴唇,那双微微下垂的眸子眨了眨,似乎有些无措。<br />
小吏拉住他:“世子,咱们去找太守。”<br />
“不。”元澈回过神来:“去凑钱。”<br />
小吏惊道:“……世子?”<br />
元澈已先往客栈方向走去。<br />
田家是块难啃的骨头,管事的态度更让他明白,越是这般,越不能被轻易激怒。<br />
他若仗势,旁观的平头百姓里,焉知其中没有其他富户派来观望的人?<br />
要借粮,得先把态度摆出来。<br />
至于田家态度狂悖,行事嚣张,得等粮草到后再算账。<br />
可少年在行李里左挑右拣,翻了半天,连一百两银子也没翻出来。<br />
他走得太急,又是轻装上阵,多数钱财行李都在裴怀虚那里,手头哪有多少钱?<br />
银票倒是有几张,但支取后也不过四百余两,离一千两还差着一大截。<br />
眼看少年生起了闷气,小吏狠狠心,道:“殿下,我那里有二十三两积蓄,这就为您取来!”<br />
“不必!”元澈连忙阻止。<br />
答应的是自己,哪有让基层小吏帮着掏钱的理?<br />
他想了想,问:“城中可有当铺?”<br />
小吏道:“有是有,但……那是赵家的产业。”<br />
他怕元澈不知情,解释道:“赵家和田家是世代姻亲,同气连枝,肯定早得了风声。殿下若去那儿典当,指不定要被压价呢。”<br />
元澈眉头紧锁,朝窗外望了一眼。<br />
他昨天在军营用的午膳,粮食吃紧,饭里不得不掺了些糙米和粟壳。就算这样,营中士卒们也没人抱怨,生怕再过一阵,就连这样的糙米也吃不上了。<br />
他叹气道:“你的担忧我明白,但将士们保家卫国,要是不管粮草,他们还能撑多久?丹州又能撑多久?”<br />
小吏哑了口。<br />
“走吧。”少年起身,大步走了出去:“这个粮,就算不借也得借!”<br />
……<br />
京城,二皇子府。<br />
陆天权最近简直过得如鱼得水,脾气都好了不少。<br />
太子……不,璋王受到打压,陆九渊不在,裴怀虚出京巡查,连总跟他作对的镇南王世子也去了丹州,还有谁能比他在皇帝面前得脸?<br />
更别提,他的那位“盟友”如约送来了他要的人。<br />
整整三百名凉国力士,分几批偷渡到了大夏境内,如今正在京郊别院候命。<br />
只要他一声令下,随时便可起事。<br />
陆璇玑不知察觉到了什么,天天在朝堂上挑他的刺,搞得皇帝很关注他。<br />
陆天权遂问幕僚:“本宫欲请陛下为三妹指婚,尔等觉得如何?”<br />
“此事不妥。”左手边的幕僚立刻出声:“璋王为长,未曾婚配,殿下为兄,亦未婚配,三公主自然有理拒绝指婚。”<br />
“那为三妹请封,让她早日前往封地?”<br />
“亦不妥。陛下疼爱三公主,满朝皆知。殿下若为其请封,陛下定会以三公主年幼为名推脱,若因封地思及璋王一事,迁怒殿下,得不偿失啊。”<br />
男人皱眉,冷哼道:“这也不行,那也不妥,你倒是说说要如何?”<br />
一位坐在末尾的幕僚捻着胡须笑道:“殿下,山人有一计。”<br />
陆天权挑了挑眉:“讲。”<br />
“殿下何不暂时与皇后联手,以行刺裴中书为遮掩,实际助皇后的人刺杀镇南王世子?”幕僚道:“事成之后,再嫁祸于裴中书,既令三公主失其助力,又能令镇南王方寸大乱,与裴党割席。”<br />
一想到与皇后联手,陆天权有些不悦。<br />
幕僚劝说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此事于殿下有利无害,即便事发,也有皇后在前担着,还请殿下早做决断。”
元澈道:“本世子并非白白借粮,待朝中补给一到,便还了各位的人情,说不定还能请得仁善之家的牌匾,还请田家主三思!”<br />
城中富户以田家为首,也正是这家十分拿乔,除了第一面,旁的时候都是管事见元澈,家主压根不露面。<br />
管事笑了笑,阴阳怪气道:“这诚意咱们心领了,却总归是看不到啊,殿下说呢?”<br />
元澈压下心底的不爽,问:“你待如何?”<br />
“粮么,不是不能借。”管事早有对答之语:“就请殿下拿一千两银子来抵,如何?”<br />
出门在外,元澈压根没带那么多银子,但眼见着有希望,他连忙问:“打借条成么?”<br />
“不成。”管事斩钉截铁,斜觑了他一眼:“一千两白银,少一两都不行!”<br />
第086章 典当<br />
“你不要欺人太甚!”旁边的小吏忍不住道。<br />
管事轻蔑地看了他一眼:“区区一千两,咱相信殿下有这个诚意……总不会没钱吧?”<br />
小吏涨红了脸:“那可是一千两!田家怎么不去抢?”<br />
“就是,田家的米是镶了金还是镶了银的,哪家的米能那么贵。”旁边围观的百姓咂舌:“这不是为难人嘛。”<br />
别说一千两,就算一百两,他们这些自小生在偏远州府的穷人家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br />
田家狮子大开口,一千两也太过分了。<br />
管事不以为意地笑了笑:“那就请回吧,咱们家主已经够通情达理了。”<br />
少年抿着嘴唇,那双微微下垂的眸子眨了眨,似乎有些无措。<br />
小吏拉住他:“世子,咱们去找太守。”<br />
“不。”元澈回过神来:“去凑钱。”<br />
小吏惊道:“……世子?”<br />
元澈已先往客栈方向走去。<br />
田家是块难啃的骨头,管事的态度更让他明白,越是这般,越不能被轻易激怒。<br />
他若仗势,旁观的平头百姓里,焉知其中没有其他富户派来观望的人?<br />
要借粮,得先把态度摆出来。<br />
至于田家态度狂悖,行事嚣张,得等粮草到后再算账。<br />
可少年在行李里左挑右拣,翻了半天,连一百两银子也没翻出来。<br />
他走得太急,又是轻装上阵,多数钱财行李都在裴怀虚那里,手头哪有多少钱?<br />
银票倒是有几张,但支取后也不过四百余两,离一千两还差着一大截。<br />
眼看少年生起了闷气,小吏狠狠心,道:“殿下,我那里有二十三两积蓄,这就为您取来!”<br />
“不必!”元澈连忙阻止。<br />
答应的是自己,哪有让基层小吏帮着掏钱的理?<br />
他想了想,问:“城中可有当铺?”<br />
小吏道:“有是有,但……那是赵家的产业。”<br />
他怕元澈不知情,解释道:“赵家和田家是世代姻亲,同气连枝,肯定早得了风声。殿下若去那儿典当,指不定要被压价呢。”<br />
元澈眉头紧锁,朝窗外望了一眼。<br />
他昨天在军营用的午膳,粮食吃紧,饭里不得不掺了些糙米和粟壳。就算这样,营中士卒们也没人抱怨,生怕再过一阵,就连这样的糙米也吃不上了。<br />
他叹气道:“你的担忧我明白,但将士们保家卫国,要是不管粮草,他们还能撑多久?丹州又能撑多久?”<br />
小吏哑了口。<br />
“走吧。”少年起身,大步走了出去:“这个粮,就算不借也得借!”<br />
……<br />
京城,二皇子府。<br />
陆天权最近简直过得如鱼得水,脾气都好了不少。<br />
太子……不,璋王受到打压,陆九渊不在,裴怀虚出京巡查,连总跟他作对的镇南王世子也去了丹州,还有谁能比他在皇帝面前得脸?<br />
更别提,他的那位“盟友”如约送来了他要的人。<br />
整整三百名凉国力士,分几批偷渡到了大夏境内,如今正在京郊别院候命。<br />
只要他一声令下,随时便可起事。<br />
陆璇玑不知察觉到了什么,天天在朝堂上挑他的刺,搞得皇帝很关注他。<br />
陆天权遂问幕僚:“本宫欲请陛下为三妹指婚,尔等觉得如何?”<br />
“此事不妥。”左手边的幕僚立刻出声:“璋王为长,未曾婚配,殿下为兄,亦未婚配,三公主自然有理拒绝指婚。”<br />
“那为三妹请封,让她早日前往封地?”<br />
“亦不妥。陛下疼爱三公主,满朝皆知。殿下若为其请封,陛下定会以三公主年幼为名推脱,若因封地思及璋王一事,迁怒殿下,得不偿失啊。”<br />
男人皱眉,冷哼道:“这也不行,那也不妥,你倒是说说要如何?”<br />
一位坐在末尾的幕僚捻着胡须笑道:“殿下,山人有一计。”<br />
陆天权挑了挑眉:“讲。”<br />
“殿下何不暂时与皇后联手,以行刺裴中书为遮掩,实际助皇后的人刺杀镇南王世子?”幕僚道:“事成之后,再嫁祸于裴中书,既令三公主失其助力,又能令镇南王方寸大乱,与裴党割席。”<br />
一想到与皇后联手,陆天权有些不悦。<br />
幕僚劝说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此事于殿下有利无害,即便事发,也有皇后在前担着,还请殿下早做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