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防备唐军的探马。<br />\n唐军并没有刻意去寻找回纥主力的位置,以免打草惊蛇。<br />\n因为李瑄和李泌已经猜到移地健大概在距离白亭海三五百里的范围之内。<br />\n回纥的探马频频在白亭海以北,以西,以东出现。<br />\n唐军看似在全力驱逐,却总能使几名探马探查到已方的动向。<br />\n“居延海方向得来消息。可以开始行动!”<br />\n李瑄在白亭城中,召开军事会议。<br />\n“敦煌军、神策卫,移动到休屠泽以南,隐藏起来;武威军和龙武军、飞龙禁军则在白亭海东南隐藏,待得到号令,从沙漠迂回到回纥后方,断回纥骑兵后路。朕只需要率领天策卫守卫白亭海和白亭城。把天子大纛与玄龙旗一起升在城北,告诉回纥探马,朕在这白亭城中。”<br />\n一番商议后,李瑄向众将下达军令。<br />\n“至尊万金之躯,怎能坐镇于险地。”<br />\n随行官吏连忙劝说。<br />\n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更何况是天子?<br />\n此行率领的天策卫仅有一万八千人。<br />\n新建立的白亭城虽然庞大,但除去白亭城中的两千多名百姓和三千多名民夫外,只够容纳八九千名士卒。<br />\n而且为保护城外诸多仓库的物资,牧场,天策卫还不能在城中。<br />\n否则回纥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将唐军辛辛苦苦运来的巨量粮食烧毁,将白亭海、苏武山下牧场付之一炬。<br />\n天策卫铠甲精良,更适合骑兵作战。<br />\n“一万八千天策卫,已经可以战胜回纥的骑兵,又怎能说置身于险地呢?有朕在,移地健才会不顾一切。”<br />\n李瑄缓缓回答道。<br />\n他还想试验一下火药的威力。<br />\n此战重在引诱。<br />\n如果移地健不上当,唐军就要劳师远征,会浪费许多粮草、马匹。<br />\n战斗持续越久,对国力的消耗越大。<br />\n而且休屠泽的主力,距离唐军也就数十里距离,很快就能支援到。<br />\n“以前磨延啜率领五万回纥联军,在白亭海全军覆没,独以身还。那时朕率领河陇精骑三万,排除万难,数千里迂回,神兵天降。天策卫个个以一当十,身披明光甲。朕还有杀招,怎么会怕他们?尔等听命就是!”<br />\n李瑄又用威严的语气命令道。<br />\n即便他不冲锋陷阵,他苦心缔造的禁军体系,需要实战的考验。<br />\n“臣等遵旨……”<br />\n众文武只能领命。<br />\n会议结束后,大军开始布置。 <br>\n\t\t\t', '\t')('\n一座座营帐被拆除,在回纥探马的注视下,唐军向南撤退。<br />\n铺天盖地的铁骑,像是有重要的事情发生。<br />\n原本七万兵马,只剩下不到两万。<br />\n其中还有五千骑在白亭城中。<br />\n剩下的一万多骑分散在白亭海以北,以及仓库、牧场区域。<br />\n在回纥探马的视线中,唐军留在白亭海的兵马最多也就一两万人。<br />\n当他们靠近白亭城的时候,看到城上的天子大纛,数十面旌旗猎猎作响,这代表大唐皇帝在白亭城中。<br />\n回纥探马想再靠近的时候,却被唐军探马“发现”,进行驱逐、追击。<br />\n探马自认为探查到有利情报,飞马回主力驻地,向移地健禀告。<br />\n第455章 火药的威力,一声破敌<br />\n“报……”<br />\n“启禀大可汗,白亭海方向唐军大规模南撤,他们撤离的速度非常迅疾。另,白亭海上除大唐玄龙旗外,还有传说中的大唐天子大纛、旌旗。白亭海镇守的唐军骑兵已不足一万多。”<br />\n距离白亭海西北三百多里外的一处绿洲上。从白亭海回来的回纥探马进入中军大帐中,向移地健禀告道。<br />\n“一定是顿桑特勤成功突入河西走廊,唐军调骑回去防守。”<br />\n移地健大喜过望。<br />\n终于等到这个好消息。<br />\n自进军南下以来,移地健如履薄冰,大军的前后左右,多派遣探马,生怕自己的行动被唐军发现。<br />\n好在他们驻扎在此地以来,方圆百里未见过唐军探马的踪迹。<br />\n“大可汗,大唐皇帝在白亭城,只要我们将他杀死,正应巫师所言。这是上天为我们创造的机会。”<br />\n胡禄都督非常兴奋地向移地健说道。<br />\n“是啊……大可汗。李瑄死在回纥,我回纥的声威将盖过昔日突厥,国力会迅速壮大。”<br />\n猛将至咄也向移地健说道。<br />\n“李瑄得位不正,李隆基还未死。一旦他殒落在草原,大唐一定会陷入争权夺利当中,并土崩瓦解,无瑕再顾忌我们。”<br />\n莫贺达干为自己的计策感到得意。<br />\n他不了解大唐的改革和制度,不明白李瑄已与初代文武百官建立极深的利益捆绑,以为李瑄篡位而来,大唐的政体脆弱。<br />\n“大可汗,那李瑄是曾经的天将军,现在的天可汗,他是真正的万人敌,斩将拔旗,犹如天神。我军虽众,还需慎重!”<br />\n回纥的衮利达干在众人喜形于色的时候,发出不符合时宜的声音。<br />\n“休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小时候就听说过李瑄的传说,现李瑄应该老了,怎么可能再上阵杀敌。”<br />\n至咄不信李瑄还能如传说中的一样。<br />\n“不能轻敌,当要慎重。李瑄号称天可汗,总还是有一些手段的。” <br>\n\t\t\t', '\t')('\n移地健心里清楚,李瑄的年纪比他大不了几岁。<br />\n又有多次以少胜多的经历,他不得不防。<br />\n“大可汗,顿桑特勤深入河西走廊,九死一生。我们不能辜负顿桑特勤和随行的勇士们。即便李瑄还有雄威,我们也必须出击,不惜一切代价,将李瑄擒杀,烧毁唐军的粮草、牲畜。”<br />\n身为宰相的莫贺达干,请移地健制定进军时间。<br />\n“待唐军再走远一些,两日后,大军开拔南下。”<br />\n移地健点头,他并不急着进军。<br />\n两天后,唐军已经回到凉州城,想再回援白亭海,定来不及。<br />\n“不错,必须有周密的计划,以免李瑄逃跑。”<br />\n胡禄都督也说道。<br />\n回纥以压倒性的声音,决定以五万骑兵突袭白亭海。<br />\n移地健向回纥众将领承诺,谁要杀死天可汗李瑄,就封他为特勤。<br />\n望上下一心,完成回纥翻身的壮举。<br />\n移地健要让叶护太子看看为什么父亲选择他为大可汗!<br />\n“以前白亭海之战,是唐军出其不意,才战胜父亲。现白亭海战争再现,我军出其不意,定可胜利。”<br />\n会议解散的时候,移地健又向一众回纥将领、官吏说道。<br />\n第二次白亭海之战,一如大唐的第二次大非川之战一样,是一雪前耻的战斗。<br />\n他父亲一生唯一被诟病的事情是在白亭海丢失五万回纥联军,致使回纥一些小部落对回纥离心离德。<br />\n也因此阻碍回纥的发展,还要向大唐纳以重贡。<br />\n磨延啜丢失的荣耀,他这个做儿子的,要亲手讨回来。<br />\n他才是森林内的猛虎,草原上的雄鹰。<br />\n……<br />\n两日后,回纥大军开拔南下。<br />\n五万回纥骑兵的身影在沙漠中浩浩荡荡,他们的马蹄声如同一阵阵沉闷的雷声,在沙漠中回荡。<br />\n旌旗遮天蔽日,像是一朵朵巨大的乌云,飘浮在沙漠的上空。<br />\n天可汗将死于草原。<br />\n得知只有李瑄率领孤军在白亭海后,更多回纥士卒相信巫师的预言。<br />\n他们士气高昂,认为自己是必胜的一方。<br />\n移地健令猛将至咄率领五千轻骑分开行进。<br />\n一旦靠近大唐,这五千轻骑开始迂回,最好能迂回到苏武山下,截断唐军后路。<br />\n莫要让李瑄跑了。 <br>\n\t\t\t', '\t')('\n仅两天时间,他们到达白亭海三十里外。<br />\n至咄已经率领五千轻骑开始迂回。<br />\n唐军探马“意外”回纥来袭,战鼓声、号角声在白亭海飘响。<br />\n同时,传令休屠泽南面的李朱师,和东南方向的浑瑊,令他们开始行动。<br />\n城中的天策卫,登上白亭城。<br />\n城外的一万三千名天策卫分为三部分。<br />\n一部分由车光倩率领,在白亭海以北。 <br>\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