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88节
('嗯,张靖运除外。<br />\n他本人其实也非常内疚:“是我拖后腿了。”<br />\n徐膺绪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抚道:“说这话作甚,你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br />\n“体质因人而异,这是老天给的,非人力所能为。”<br />\n“况且离开战还有一段时间,足够你适应的。”<br />\n沙曼也说道:“我们若出兵,必然是水陆并进。”<br />\n“实在不行,到时候你随骑兵从陆路过去,就是路上多走几天的事情。”<br />\n张靖运非常感动:“嗯,我不会一直拖大家后腿的。”<br />\n几人又聊了一会儿,就各自去忙了。<br />\n作为大军统帅,他们有太多事情要操心,可没空在这闲聊。<br />\n-----------------<br />\n马穆鲁克国无视大明的警告,执意收留日本遗民。<br />\n整个西方世界都知道,一场大战在所难免。<br />\n尤其是秦国开始加紧训练水师,又从晋国、燕国抽调了数万精锐援助。<br />\n甚至大明本土,都派遣了一支由十八艘炮舰组成的舰队过来。<br />\n一时间整个安西都被战争阴云所笼罩。<br />\n马穆鲁克国也不甘示弱,一边整军备战,一边四处求援。<br />\n别说,还真给他求到了不少援助,其中尤以极西诸国援助最为积极。<br />\n“欧罗巴也是有能人的,他们很清楚我们的到来意味着什么。”<br />\n“一旦我们拿下马穆鲁克,掌握了运河,整个西方世界都别想安宁。”<br />\n“所以,即便双方信仰不同,可在利益面前,他们还是选择了出兵。”<br />\n朱樉指着沙盘,给一名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分析着当前的局势。<br />\n这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秦国世子朱尚炑。<br />\n这个名字还是老朱亲自取的。<br />\n秦国建立后,他并未跟随父母到安西,而是留在大明接受教育。<br />\n一直在大本堂和洛下书院学习,表现相当优秀。<br />\n去年才获得准许,第一次来到秦国。<br />\n亲儿子到来,朱樉和观音奴有多高兴就别提了。<br />\n一直以冷酷著称的朱樉,竟然下令让全国大庆三日。<br />\n很多人都以为,他是因为父子重逢太高兴才会这么做。 <br>\n\t\t\t', '\t')('\n只有聪明人明白,这是在替朱尚炑正名。<br />\n他可是有好几个儿子的,世子长期不在的情况下,有些人难免会产生一些不该有的想法。<br />\n国内的百姓,对朱尚炑也缺乏认同感。<br />\n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秦国世子是谁。<br />\n毕竟秦国经历那么多风雨,朱尚炑全都不在。<br />\n可是这次大庆,让所有人都记住了朱尚炑以及他的身份。<br />\n秦国世子,获得了大明朝廷许可的继承人。<br />\n再加上以李芳、徐膺绪、汤軏、柳芸娘等为首的一众高层,全都认可他的身份。<br />\n秦国内部一大批人,也都选择在他身上押注。<br />\n之后朱樉又多次为他创造机会,甚至托病让他主持了一次盟国会议。<br />\n他都完成的非常漂亮。<br />\n成功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坐稳了世子之位。<br />\n他的其他兄弟虽然不甘心,却也不敢再有别的想法。<br />\n事实上,朱樉本人对儿子的优秀,也是非常满意的。<br />\n他有想过自家儿子不会差,毕竟有那么多名师教导,但没想到能优秀到这程度。<br />\n秦国未来有了保障,他也就放心了。<br />\n不过朱尚炑毕竟年轻,实操经验太少。<br />\n朱樉就开始手把手教他各种东西,以便他能独立处理各种复杂政务。<br />\n朱尚炑的进步也非常快,很多问题都能举一反三。<br />\n目前已经能协助朱樉处理部分政务了。<br />\n对于自家父亲的分析,朱尚炑是非常认同的:<br />\n“极西列国插手此战,是意料之中的事情。”<br />\n“老师曾经说过,他们惧怕蒙古人的铁骑,但更惧怕我们的文化。”<br />\n“蒙古人没什么文化,他们建立起来的势力,反倒会被当地同化,成为当地的一部分。”<br />\n“我们不同,我们是来同化他们的。”<br />\n“在信仰方面,极西诸国是很敏感的,一旦感受到威胁,很可能会联合起来抗衡我们。”<br />\n“马穆鲁克的事情,恰好印证了老师的推测。”<br />\n他嘴里的老师,自然就是陈景恪。<br />\n朱樉颔首道:“安平侯的智慧非常人所能及也,不过欧罗巴人醒悟的太晚了。”<br />\n“运河没修好的时候,他们出手阻止还有几分胜算。” <br>\n\t\t\t', '\t')('\n那会儿秦国兵少将寡,不可能长途行军去打欧罗巴,太危险了。<br />\n就算打赢了,也没办法实现占领。<br />\n运河修好之后就不一样了,舰队可以直接开过去。<br />\n想打谁就打谁,打完了就走,基本没啥危险。<br />\n关键是后勤运输,可太方便了。<br />\n现在就算欧罗巴人,集结兵力帮助马穆鲁克国也没用了。<br />\n这一仗,大明必胜。<br />\n朱尚炑心情有些激动,毕竟是第一次参与这么大的事情。<br />\n看着地图,心里盘算着手中的牌,他又指着一处说道:<br />\n“还有波斯兵,大食兵,米德勒(萨拉丁后人)应该也能出不少人……”<br />\n“这些势力加起来至少能出动五万大军。”<br />\n“从陆路牵制敌军,减轻我们在海上的压力。”<br />\n朱樉笑道:“不错,这就是我们即将采用的战术,不过……”<br />\n说到这里,他严肃的道:“不要将希望放在别人身上,尤其是波斯人不可重用。”<br />\n朱尚炑疑惑的道:“莫非他们有异心?”<br />\n朱樉摇摇头,说道:“不,他们忠心是有的,但内部心不齐。”<br />\n“且失去国家数百年,也让他们染上了墙头草的毛病,还有点色厉内荏……”<br />\n“我们处在强势的时候,他们还能用一用。”<br />\n“若我们的优势不够大,第一个要防范的就是他们。”<br />\n“安西有句俗语,当你在沙漠里遇到一条毒蛇和一个波斯人,一定要先打死波斯人。”<br />\n“这句话很能说明问题。”<br />\n“反倒是大食人,别看他们四分五裂,信仰也与我们不同。”<br />\n“关键时刻说不定比波斯人还可信。”<br />\n朱尚炑自然不会怀疑自家父亲的话,说道:<br />\n“我记住了,以后会小心波斯人……嗯,会小心所有非我族类。”<br />\n朱樉欣慰的道:“孺子可教也。”<br />\n就在这时,柳芸娘忽然闯进来,说道:<br />\n“大王,情况有变,奥斯曼出兵马穆鲁克了。”<br />\n第581章 困局<br />\n奥斯曼攻打马穆鲁克? <br>\n\t\t\t', '\t')('\n听到这个消息,朱樉也是脸色大变:“情报可准确?”<br />\n柳芸娘表情严肃的道:“三条线同时传来的情报,不会有假。”<br />\n朱樉深吸口气,问道:“他出兵多少?极西列国有何反应?”<br />\n柳芸娘摇摇头,说道:“我也是才刚刚得知这个消息,还没有来得及详细打探。”<br />\n“不过我已经命令所有能动的绣衣卫,收集各方信息,相信很快就会有详细情报传来。”<br />\n朱樉点点头,说道:“继续去探,事关重大你要亲自去盯着。”<br />\n柳芸娘应了一声,就转身离去。 <br>\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