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ziyunshux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生计没有着落的赵广,就和当地的流氓头子合伙搞了个黑煤窑。<br />\n赵广也不愧是在边军呆过,懂得一些兵法。<br />\n将手下一帮恶汉训练了一番,颇有战斗力。<br />\n还给部分恶汉配备了木盾、皮甲之类的。<br />\n再加上煤窑洞的地理优势,易守难攻。<br />\n就算是来一支军队,一时半会儿也没办法。<br />\n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陆铮决定亲自带队来执行这次任务。<br />\n之所以有这个信心,就是源自于手中的武器。<br />\n新式步铳,新式子弹。<br />\n虽然只有五支,可在山区地形,威力不亚于一支军队。<br />\n当然了,处理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只靠他们五个。<br />\n在后面还有五十名临时抽调来的边军。<br />\n为了不打草惊蛇,他们五个提前一步潜伏了进来而已。<br />\n事实也正如他所推测的那般,很轻松就解决了对方的外围守卫,并顺利杀入洞内。<br />\n至于后续奴工暴动,则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br />\n不过也在情理之中。<br />\n看守被他们五个狙杀了半数,剩下二三十个已经不是奴工的对手。<br />\n遇到点异常情况,站出来拼死一搏很正常。<br />\n没多久,听到枪声的五十名边军也冲了过来。<br />\n得知情况之后,他们也没有贸然闯入窑洞。<br />\n万一阴沟里翻船,死伤几个,那多冤枉啊。<br />\n带队的军官一声令下,将士们排成阵型,将洞口团团围住。<br />\n接下来就是等待。<br />\n过了约莫有半个时辰,终于有一名‘黑猴子’,从里面探头探脑的走出来。<br />\n得知是官军来解救他们的,洞内发出阵阵欢呼声。<br />\n第578章 无题<br />\n杜同礼在应天的行动也顺利进入收尾阶段。<br />\n有了凤阳的例子在,加上报纸连篇累牍的报道。<br />\n还没等他发力,应天的富商豪强就全怂了,纷纷表示拥护朝廷的一切政策。<br />\n然而杜同礼却没那么好说话。 <br>\n\t\t\t', '\t')('\n他派人对这些富商豪强进行甄别,没有大的恶行的,惩戒一番放了出来。<br />\n有恶名的全都转到了诏狱进行拷问。<br />\n这些养尊处优惯了的人,哪能经受得住锦衣卫的审问流程,很快就全部都招了。<br />\n不光是他们自己干的坏事儿,还把与他们有勾连的人,全都招了出来。<br />\n这些人有贪官污吏,有地痞流氓,还有其他的一些富商豪强。<br />\n口供从诏狱里递出来,马上就有锦衣卫带队前往抓捕。<br />\n抓来的人犯直接扔进诏狱,开始流水线式审问。<br />\n如此这般,只用了两个月,就有一千三百多人被抓。<br />\n算上他们的家眷,共计七千八百三十三人。<br />\n其中罪大恶极者四百余人,根本就没有上报大理寺和刑部,全部被当众处死。<br />\n这就是专项行动。<br />\n剩余人犯和其他案犯家属,则被判了流放。<br />\n如此激烈的手段,带来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br />\n大街上真正实现了路不拾遗。<br />\n小偷小摸?绝迹了。<br />\n拦路匪徒?彻底消失。<br />\n所有人都成了顺民。<br />\n百姓出门,再也不用担惊受怕。<br />\n变化最大的,还是各个用人的作坊和商行。<br />\n全都签署了正规的合同,福利待遇有了基本保障。<br />\n百姓们是最能感受到前后区别的,对朝廷的政策从最开始的不理解,变成了现在的支持。<br />\n谁对他们好,他们是能分辨的出来的。<br />\n而大明周报自然不会错过这么好的宣传机会,连篇累牍的进行了报道吗。<br />\n力图让更多人知道朝廷的政策。<br />\n其他地方的人一看连应天都被清理了一遍,顿时就明白朝廷的决心。<br />\n开始主动整改。<br />\n一时间各地的整改工作,都变得非常顺利。<br />\n值得一提的是,当流放文书被杜同礼签发的那一刻,数十家诸侯王的代表就上门要人了。<br />\n他们的理由很充分。<br />\n陛下的旨意,本次专项行动所有流放的人犯,全部发配到新建诸侯国。 <br>\n\t\t\t', '\t')('\n杜同礼也乐的轻松,大手一挥,给。<br />\n赶紧把人接走,监狱空出来我们才好去抓下一批。<br />\n最后每一家权贵代表,都分到了一百多人。<br />\n别觉得这些人少,现在想弄点人可太不容易了。<br />\n这一百多人也不少了,起码能建立两三个村子。<br />\n而且专项行动不只是应天一地,全国各地都在开展。<br />\n每个省都有诸侯王的代表,就等着接人。<br />\n零零碎碎的加起来,数量还是很可观的。<br />\n看着迅速空下来的牢房,沈烈长长地松了口气,然后赞叹道:<br />\n“侯爷的智慧,真不是我们能揣度的。”<br />\n“一分钱不花,就把流放人犯的事情给办妥了,还顺便在诸侯王那里做了一份人情。”<br />\n杜同礼说道:“你现在才知道啊,侯爷的智慧我等但凡能学到万一,早就出将入相了,何至于干这种苦差事。”<br />\n沈烈恭维道:“指挥使谦虚了,您跟随侯爷这么多年,定然也是学到真本事的。”<br />\n“否则陛下又怎么会赐您尚方宝剑。”<br />\n杜同礼笑道:“行了,我都快要致仕的人了,拍我马屁没用了。”<br />\n沈烈激动的道:“指挥使这话就是冤枉沈烈了,若没有您的提拔,哪有我的今日。”<br />\n“一日为我沈烈的指挥使,终身为我指挥使。”<br />\n杜同礼只是笑了笑,说道:“这话可不敢乱说,咱们都是替朝廷办事,效忠的只有陛下。”<br />\n沈烈一惊,连忙左右看了看,说道:“指挥使教训的是,卑职失言了。”<br />\n杜同礼没有再说这个话题,转而问道:<br />\n“这次总共查抄了多少财物?”<br />\n提起这个,沈烈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br />\n“宝钞、铜钱共计六十万贯,白银一千三百八十八万两,黄金一千一百二十万两,其余古玩字画不计其数。”<br />\n“这还只是能拿得动的,拿不动的如庄园田宅,起码也值千万贯宝钞。”<br />\n“这些人是真特酿的有钱,我从女娲娘娘造人开始干,到现在也赚不了这么多钱。”<br />\n一千多家有钱人的总资产,才和和珅的家产差不多。<br />\n大明的有钱人也不行吗。<br />\n但这还真不怪他们穷。<br />\n有钱人家的钱也不是凭空变出来的,需要时间积攒。<br />\n和珅处在满清盛世时期,又掌权二十多年才捞了那么多。 <br>\n\t\t\t', '\t')('\n大明才立国三十多年,真正稳定下来,也就最近十来年的事情。<br />\n那些人能积攒这么多家业,已经非常不容易了。<br />\n换成前世,能抄出这么多现金,肯定也不正常。<br />\n资金不都得投入市场吗,谁在自家存那么多钱。<br />\n但古代不一样,那会儿人都喜欢挖个坑窖钱,主要是金银铜。<br />\n大明推行宝钞制度,这玩意儿是没有储存价值的。<br />\n铜钱面额太小,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钱不值钱,铜钱的购买力越来越差。 <br>\n\t\t\t', '\t')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More+

甜蜜军婚女将军在七零被撩了

梦想一零零

徒弟,你是穿书的

一碗青青酒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