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甘采儿听到赵娇儿的要求,心不禁一松。这确实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顺路带一个人而已。<br />\n只是,她好奇这人是谁。<br />\n“那姨娘想让我带谁去京都呀?”甘采儿笑问。<br />\n“是恪儿。”<br />\n“啊?!”甘采儿这下真惊了,“是八公子要去京都?”<br />\n“他去京都,你不陪着吗,他才六岁多呢!”<br />\n赵娇儿脸上的笑,忽地没了。<br />\n她使劲儿揪着手里的丝绢,气道:“我哪会不想陪着去?只是,我求过老爷好多次,但他说我是姨娘,出不得府!”<br />\n“八公子这么小,去京都干嘛呀?再说,杜大人就不派人护送的吗?”<br />\n“唉,此事就说来话长。”赵姨娘幽幽叹了口气。<br />\n“去年,翰林院的卢大人来家里小住,他十分喜欢恪儿和老九,一高兴就收了他们为徒,说让二人七岁左右,就可去京都找他。”<br />\n“前些日子,老爷说他二人年纪也差不多了,趁着现在天还没太冷,就要将他二人送去京都,拜在卢大人门下。”<br />\n“杜大人有安排,这不是挺好的?”<br />\n甘采儿不理解,既然杜仲有安排了,为何赵姨娘还来找他。<br />\n“老九杜宣是嫡子。”赵姨娘突然牛头不对马口,说了一句。<br />\n甘采儿有些茫然,嫡子又怎么了?<br />\n这二人是去京都拜师求学,又不是要去继承杜家家产。嫡子庶子的,有什么区别?<br />\n“唉,还是让老奴来说吧。”黄嬷嬷适时地开口道。<br />\n她拿起茶壶,亲手给甘采儿续了杯茶,而后缓缓道:“兰夫人,你府上人口简单,自然不清楚内宅手段会有多阴损。”<br />\n甘采儿默默垂下眼,没说话。<br />\n“姨娘容貌姣好,性格可人,便得了老爷的偏宠,一个月总要来院子里四五回。这就招了大夫人的嫉恨,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时时都要来为难我家姨娘。”<br />\n“有人爱屋及乌,也就有人恨屋及乌。在大夫人的授意下,八公子在府中也不受待见。背着老爷的时候,连府中下人也要欺负他。”<br />\n“这次府中护送两位公子去京都的人选,都是大夫人精心挑选的。”<br />\n“八公子还是个孩子,兰夫人,你说我家姨娘哪能放心得下?”<br />\n甘采儿暗暗叹息,这深宅后院不啻于一个不见血的战场,到处都充斥着阴谋和算计。<br />\n“那姨娘大可也安插一些自己信得过的人随行,杜大人想来不会反对。”<br />\n“兰夫人说得极是。老奴这次就会随八公子去京都。”黄嬷嬷笑着点头。<br />\n“只是,向来只有千年做贼的,没那千年防贼的。与其时时刻刻提防,不如远离是非之地。”<br />\n“知道夫人与公子近期也要上京都,这才想着让八公子干脆跟着你们走。姨娘对你二人是绝对是信得过的。”<br />\n经黄嬷嬷这么一说,甘采儿才终于明白了这其中的关窍。说到底,就是赵娇儿信不过杜府的人,怕他们中途对杜恪不利。 <br>\n\t\t\t', '\t')('\n甘采儿很理解赵娇儿的心情,因为她也曾经是一位母亲。<br />\n所以,当赵娇儿递过银票时,她没有再推拒,只是在看清金额时,失声叫起来。<br />\n“两千两黄金?!”<br />\n“姨娘,这也太多了!”<br />\n一两黄金十两银,二千两黄金相当于二万两银子!不过是带个孩子同路,这确实是给得太多了。<br />\n“这哪里就多了?”赵娇儿嗔着将银票塞进甘采儿手中。<br />\n“阿采,你就放心收着吧。这点钱,我还出得起。穷家富路,多带些钱在身上是应该的。”<br />\n“只是,若兰公子在路上得闲了,能指点指点恪儿,那便更好了。”<br />\n原来这价钱,还包含了让兰亭舟当杜恪老师的束脩?哦,那就不算贵了。前世,兰亭舟可是太傅呢!好多人抱着金条上门,哭着喊着要拜他为师。<br />\n甘采儿安心地收下了银票。<br />\n看在二千两金子的份上,她拍着胸脯向赵娇儿保证。<br />\n“姨娘放心,我定能将八公子安全送到京都。”<br />\n此时的甘采儿不知道,她的这一句承诺,不仅仅价值万金,还改变了大雍的未来。<br />\n第90章 启程<br />\n甘采儿揣着银票,喜滋滋地回了家。<br />\n在她看来,这就是天降横财。不过是多带孩子同路而已,只要细心看顾着,应该没什么问题。<br />\n关键是,这次去京都的路,前世她就走过一回。他们坐船北上,一路上除了遇上两次大点的风浪,其余都很顺利,也很平安。<br />\n甘采儿觉得这二千两金子就是白捡的。<br />\n兰亭舟得知这个消息后,却陷入了沉思。<br />\n“这是赵姨娘自己想的?”兰亭舟问。<br />\n“那是当然!”甘采儿道。<br />\n“她是如何得知我们近期要去京都的?”兰亭舟接着问。<br />\n甘采儿一怔,呆住。<br />\n这事儿,她还真没想过。<br />\n这次旦州秋闱上榜的举人,一共七十八人。这些人很少会像兰亭舟这样,提前小半年就去京都。因为在家学习备考,各样的条件都便利得多。所以,他们大多数选择开春了,提前一两月才往京都去。<br />\n“也许,听旁人说的?”甘采儿想了想。<br />\n兰亭舟看了她一眼,暗暗叹了口气。而后,他扭过头,看向一旁正看热闹的兰亭之。<br />\n“亭之,你给你师门去封信,问能不能借几个人过来。来的人,每人都给五十两银子做酬劳。”<br />\n“那你打算要几个呀?”兰亭之问。<br />\n“能来几人,就要几人,多多益善。” <br>\n\t\t\t', '\t')('\n兰亭之一下被惊到,嘴张得老大。<br />\n“哥,你知道玄苍山的外门弟子有多少吗?你就敢开这个口!”<br />\n“不是,哥。你这是上京都赶考呢,还是要去打家劫舍呀?”<br />\n兰亭舟横扫他一眼,淡声道:“那这信,你写是不写?”<br />\n“写,怎么不写。其实我早就想写信回去,让师父给我推荐两个武功过硬的武婢,来保护......”<br />\n“小豆丁,有空在这里废话,还不快去写信!”<br />\n不等兰亭之的话说完,甘采儿便一口打断。<br />\n兰亭之被吼得莫名其妙,他看向甘采儿,只见后者正使劲瞪他。<br />\n他突然就想起甘采儿之前对他千叮万嘱的话,叫他不能将遇袭的事告诉兰亭舟,说怕影响到兰亭舟考试。<br />\n可现在都考完了呀,还不让说吗?<br />\n他想了想,觉得这是嫂子心疼他哥,怕他哥平白忧心。<br />\n其实,兰亭之想多了。<br />\n甘采儿不让他提,只是单纯的,不想让兰亭舟知道孟煜的存在而已。<br />\n兰亭之摸摸鼻子,站起身:“那我这就去写。”<br />\n兰亭舟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淡声道:<br />\n“你有事瞒着我?”<br />\n他清淡的声音中,透出一丝不悦。<br />\n“哪,哪能呢。”<br />\n甘采儿立马冲他扬起一个大大笑脸,笑得既灿烂,又心虚。<br />\n兰亭舟不语,只静静地看着她。<br />\n甘采儿被看得更心虚,于是低下头开始拧手绢,但仍啥也不说。<br />\n兰亭舟默了默,也不再说什么,只是将墨云叫进来。<br />\n“你去打听一下,看杜家此次上京都,是走陆路还是水路。我们得与他们错开。”<br />\n“你不至于吧?”甘采儿对兰亭舟的反应感到意外。<br />\n“不就是多带一个孩子同行,怎么弄得如临大敌似的?”<br />\n“有人出了重金,总得多些小心。”兰亭舟没多解释。<br />\n好吧,这话没毛病。<br />\n甘采儿也不再多说什么。<br />\n兰亭舟目光落在那一大叠银票上,这可二千两黄金呐。要知道大雍正四品知州的月俸也不过二十两银子。<br />\n这么薄薄一叠纸,抵得上杜仲八十几年的俸,可却只是拿来作陪同他庶子上京的辛苦费。 <br>\n\t\t\t', '\t')('\n肯花千两黄金护人平安,又怎可能让旁人轻易欺负了去?<br />\n也就只有甘采儿,才会如此轻易相信他人。<br />\n十日后,兰亭之呼啦啦地领着一大群人进了兰家小院。他们个个身姿矫健,劲装裹身,一看就是练家子。<br />\n“哥,听说不到十五天的行程,就能得五十两银子,师门中但凡有空的人,全都抢着要来呢。”<br />\n“这十五位师弟,可全都是赢了比试,才争到这个机会的。哥,你放心,他们绝对能将所有人都平平安安送到京都。”<br />\n虽说甘采儿一直吐槽兰亭舟小题大做,但真见着这一大群看上去就很厉害的人,瞬间安全感爆棚,认为这钱,花得值!<br />\n杜家九公子杜宣从小晕船,所以杜家选的是陆路。杜家行事低调,此次出行只有三辆马车。<br />\n为避开杜家,兰亭舟选了水路,与前世一般无二。同样的,他选的也是“福庆号”,一艘三层楼的大型客船。<br />\n与前世不同的是,前世上京都只有五四人,而这一次则乌泱泱的有三四十人,将整条船都占了一大半。 <br>\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