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毕竟,对于很多案件而言,最难的步骤往往就是确定凶手,一旦凶手确定了,很多线索和证据就很容易倒推。<br />\n可惜这个案子,凶手明晃晃地留下玉佩昭示自己的身份,但是朝野上下查了一个月,底下各州府将白莲教众抓了一批又一批,府衙监狱都放不下了,案子本身却没有任何进展。<br />\n傅恒道:“皇上息怒,奴才这些日子查下来,总觉得这案子有蹊跷。虽然有玉佩为证,但此案似乎与白莲教无关。”<br />\n花了一个月,傅恒排除了所有的错误选项,终于得出了一个相对正确的结论。<br />\n可惜已经晚了。<br />\n“和白莲教无关?”皇帝都气笑了,“你查了一个月的结果,就得出如此荒唐的结论?那朕问你,这枚清水白莲玉佩从何而来?”<br />\n傅恒蹙眉道:“这一点奴才尚未查明,不过,皇上您想,如果此事真的是清水教所为,为什么要留下这么明显的证据?”<br />\n“为什么?你连这个都想不明白,怪不得查出来这么荒唐的结果。这些反贼留下玉佩,是在故意向朕示威,是为了裹挟和蛊惑更多的无知百姓!”皇帝道。<br />\n这个思想,当然是魏嬿婉与进忠潜移默化间植入在皇帝脑海里的。<br />\n“皇上所言极是。”傅恒道,“但是经过奴才对现场其他线索与可疑人员的追查,奴才认为此案的幕后主使出自宫中。”<br />\n“宫中?”皇帝冷笑,“这枚玉佩朕已经再三查验过,确非伪造,你觉得宫中有能力策划此事的人,谁能在现场留下这么一枚玉佩?”<br />\n“这”傅恒哑然。如果不是这个问题实在解释不了,他也不会像没头苍蝇一样查了一个月。<br />\n皇帝对于傅恒荒缪的调查结果感到无比失望,他揉着眉心道:“罢了,这个案子你不必再管了,朕另外安排别人去查。”<br />\n果然,重设血滴子一事十分必要。<br />\n“皇上打算委派何人,是否需要御前侍卫们配合?”傅恒问道。<br />\n“这你就不用管了,需要你配合的时候自会告诉你。”皇帝道,“你下去吧。另外,你手里的那些人犯,既然审不出来有用的东西就不必再浪费时间了,该放的放,剩下该定罪的,拟一份奏折报来。”<br />\n这块烫手山芋,傅恒早就想扔出去了,此时也不再多说。于是,皇上就这样错过了唯一一个接近真相的机会。<br />\n另一边,海兰在奉先殿跪足了时辰,便一瘸一拐地来了翊坤宫。<br />\n二人坐在桌边,如懿手里头剥着橘子,闷闷地不说话。<br />\n海兰道:“姐姐,从木兰围场回来也有半个多月了,您为何一直免着六宫嫔妃的请安?这些日子,宫里人人都在奉承令贵妃,说皇上在木兰围场遇险时,她如何如何临危不乱处变不惊。”<br />\n第379章 打脸来得太突然<br />\n皇帝清醒后的这一个月里,大家也逐渐回过味儿来,明白当初魏嬿婉封锁消息的五天里,皇帝的情况只怕是十分不妙。<br />\n一些人心中庆幸,自己当时并没有做出头鸟,现在也不必担心被清算;<br />\n一些人则悔得捶胸顿足,早知道当时就该果断动手,说不定现在孤儿寡母都已经捏在手里,只等着当摄政王了;<br />\n也有些人惶恐不安,比如巴林王,没什么实力,却偏偏又蠢又坏,在龙帐前出过头,一心只担心皇帝对他秋后算账。<br />\n至于后宫众妃,大部分事不关己,也有些人佩服魏嬿婉的手段,还有些人眼热魏嬿婉的受宠,倒也是人之常情。<br />\n只有如懿和她的跟班们在疯狂破防。<br />\n如懿当然也听到过宫人们的议论,此时海兰提起此事,她人淡如菊地笑了笑道:“正是不想听那些谄媚之言污了耳朵,所以才免了六宫嫔妃们的请安,翊坤宫清清静静地,挺好。”<br />\n她话音未落,只听外头院子里传来两个住在翊坤宫偏殿嫔妃的谈话声。<br />\n“姐姐,您这是去哪?” <br>\n\t\t\t', '\t')('\n“今日无事,正要去永寿宫给令贵妃娘娘请安呢,妹妹呢?”<br />\n“真是巧了,我也正要去永寿宫呢。”<br />\n“令贵妃娘娘此番木兰围场护驾有功,六宫之人谁不叹服,有时间都想去永寿宫给贵妃娘娘请安。这些日子揆贵人去得最勤,得了贵妃娘娘的引荐,昨天果然被翻了牌子呢”<br />\n魏嬿婉执掌六宫宽严相济,各宫事务井然有序的同时,宫中气氛却反而松泛愉快。<br />\n嫔妃们只要不犯事,便不避讳自己想要侍寝得宠的心思,也不再以积极争取为羞耻。<br />\n二人的声音越来越远,渐渐听不清了。<br />\n如懿刚说了翊坤宫清静,这就院子里的两个嫔妃光速打脸,如懿微笑僵住,随后肉眼可见地垮了下去。<br />\n海兰冷笑一声道:“令贵妃过去只是轻薄粗鄙,如今却是越来越做作了。可惜,这样一个人,偏偏就能魅惑住皇上。如今皇上已经特赐她皇贵妃服制,又下旨立永琮为太子,册立大典就在九月初一,这些谄媚之徒自然对永寿宫趋之若鹜。”<br />\n如懿道:“皇上此番在木兰围场遇险,命悬一线,我们都在担心皇上的身体,却没想到令贵妃竟然还有心情算计争宠,抓着间隙唱出这样一出大戏来,倒是让我意外。”<br />\n“唉,我也不曾想到令贵妃如此汲汲名利,连皇上重伤这样的危机情形下,还不忘争宠。”海兰叹道。<br />\n如懿当即道:“皇上重伤,她却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名位,这足以证明她品行低略!”<br />\n说着,她似乎又站上了道德制高点,抓到了魏嬿婉的什么把柄一般,忽然得意洋洋起来:“不过,令贵妃为了向上爬,是不择手段的,她的这些谋算,就算告诉我们,我们也不会做的。”<br />\n海兰忧心道:“现在七阿哥即将被封为太子,皇帝又被她蒙蔽给了她皇贵妃服制,眼看就要与姐姐平起平坐了,这可如何是好。”<br />\n第380章 如懿的轻重缓急<br />\n如懿闻言,想到皇帝对魏嬿婉的宠爱,心中刚刚升起的那点优越感荡然无存。<br />\n毕竟,说得再多,她也改变不了龙根现在被魏嬿婉支配的事实啊,这可是要了如懿的命了。<br />\n她伸手赏了海兰一个苹果道:“先不说令贵妃了,永琪如何?听说他这段日子总是闷闷不乐,皇上还在为了他在延禧宫中偷偷练箭的事对他不满吗?”<br />\n海兰叹道:“皇上从木兰围场回来以后,就没有提起过永琪。也难怪,不只是永琪,永璋、永珹都见不到皇上。有永琮在,皇上估计已经忘记他还有其他的儿子了。”<br />\n“而且,这些日子永琪住在慈宁宫,太后娘娘也不许他多来延禧宫给我请安,我已经很久不曾见到他了。”<br />\n如懿一副浑不在意的模样道:“无妨无妨,永琪毕竟大些,能力又出众,如今韬光养晦也有好处。”<br />\n“说到皇子,这些日子我一直惦记着永基。”海兰道,“此番册立太子,举国欢庆,姐姐何不借着这个机会,将永基接回宫来抚养?”<br />\n如懿淡然道:“此事倒是不急。”<br />\n一个身体不好的幼儿,谁知道能不能养大,如懿才不去招惹那个麻烦。永琪既优秀又听话,虽然暂时失势,但长久来看,他的用处可比永基大多了。<br />\n想到这里,如懿突然微笑道:“你若有时间,可以多给永琪做些点心、绣品什么的送去,总不能让他忘了自己的亲额娘吧。”<br />\n海兰笑道:“多谢姐姐关心。”<br />\n二人正聊着,却见容佩匆匆走进来道:“娘娘,奴婢听说,皇上已经下旨处置了刺驾案的相关人等,凌云彻马上就要回木兰围场继续当差了。”<br />\n如懿一下子抬起头来道:“什么!”<br />\n“姐姐?”海兰一脸不解地看着如懿。<br />\n如懿急忙起身道:“我现在就去养心殿。”<br />\n养心殿中,皇帝正在与进忠商议设立血滴子一事,忽听外头传来一阵喧哗:“皇上,凌云彻护驾有功,应当重赏!” <br>\n\t\t\t', '\t')('\n进保随后才匆匆走进来对皇帝道:“皇上,皇贵妃娘娘求见。”<br />\n皇帝与进忠对视一眼,皆在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br />\n皇帝眉头蹙起,烦躁地看着殿门的方向问道:“她来做什么?”<br />\n进保小心翼翼道:“皇贵妃娘娘似乎是听说您要将凌云彻遣送回木兰围场,这才过来给凌云彻请功。”<br />\n“请功?”皇上满面狐疑,“他有什么功?”<br />\n“皇上,要不奴才先请皇贵妃娘娘回去休息?”进忠看出皇帝的不悦,轻声问道。<br />\n皇帝却道:“让皇贵妃进来吧。”<br />\n如懿走进来,扑通一跪,也不磕头,只仰着头怒视着皇帝问道:“皇上,臣妾听说,您打算将凌云彻遣送回木兰围场?”<br />\n皇帝蹙眉道:“有什么问题吗?朕已经查明,凌云彻与白莲教无关,所以朕不打算继续追究他在此案中的责任,所以打算放他走。”<br />\n如懿道:“皇上,凌云彻的伤还没好,现在长途跋涉是否不妥?” <br>\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