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京城之中,不少男子小小年纪就开始学游水,倒是姑娘家的学游水的少之又少。”<br />\n说话间,他的眼神也一并落在了年珠面上:“我听说年七格格从前曾在雍亲王府住过几年,也学会了游水?姑娘家学游水要难上许多,更是有诸多不便……”<br />\n接下来他字字句句都围绕着年珠转。<br />\n话中透出“我对你还是很了解”的意思,也带着点那么不尊重。<br />\n想想也是,从前的他是天之骄子,即便他阿玛被废黜被软禁,他在先帝面前也并未受到牵连,年纪轻轻就已成了亲王……说句不好听的,他这样身份的男子,寻常情况下多看哪个女子一眼,那女子就会心中狂喜,甚至会不知廉耻贴上来。<br />\n这也造成了他打从骨子里对女子不是那么敬重。<br />\n可惜,年珠从前不是什么寻常女子,见理亲王有意套近乎,却是三句只答一句,满是疏远之意。<br />\n理亲王却毫不在意。<br />\n从小到大,他见过太多年珠这样的女子,这是故意拿乔呢。<br />\n等年珠带着福惠离开御花园时,她对理亲王的不满已到达顶峰。<br />\n她也看出来了,理亲王这是想走他八叔廉亲王的路子,只是啊,画虎不成反类犬,这人也压根不似廉亲王那样做好事坏事都坦坦荡荡,最起码,廉亲王没想拉拢哪个大臣就将人家妹子女儿娶进门。<br />\n小孩子对新鲜事物有着天然的好奇,福惠牵着年珠的手,叽叽喳喳说着话,放下豪言壮语,直说到时候自己定要学会在水里连翻三个跟头。<br />\n可这小崽子话锋一转,就道:“……珠珠姐姐,你为什么不喜欢弘皙堂兄?”<br />\n“有吗?”年珠摸摸脸,道,“你怎么知道我不喜欢理亲王的?”<br />\n福惠认真道:“一看就看出来了呀,你方才那样子,谁看不出来?”<br />\n“说话时压根不看弘皙堂兄,他说话时也不怎么搭理他。”<br />\n“可是他曾得罪过你?”<br />\n年珠很是满意,想着连小小年纪的福惠都能看明白的事儿,这理亲王应该也能看懂:“我与他压根没打过几次交道,自没有得罪我一说。这世上很多东西是没有道理的,不喜欢一个人就是不喜欢,他做的再好,我都不喜欢。”<br />\n“就像银子,这世上很多人喜欢,却也有些人嫌弃它带着铜臭味……”<br />\n她原打算借此机会好好教福惠不是世上所有人都喜欢他的道理,谁知下一刻却听到福惠若有所思道:“哦,我知道了,珠珠姐姐你就是无缘无故不喜欢弘皙堂兄,那我以后也不喜欢弘皙堂兄好了!”<br />\n年珠:“???”<br />\n她狐疑看向福惠,只见福惠道:“你不喜欢的人,我也不喜欢。”<br />\n年珠顿时又来了劲儿,与他说什么“做人万万不可人云亦云”之类的话。<br />\n但显然福惠是没有将这话听进去的。<br />\n年珠好一通忙活,索性也就放弃了——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她根本左右不了。<br />\n这边她刚吃完饭,正在看便宜坊的账册,就听说理亲王送东西过来。<br />\n理亲王送的是一块晶莹透亮、呈粉红色的水晶石,这水晶石被雕刻成石榴形状,看起来栩栩如生,很招人喜欢。<br />\n从古至今,不少小姑娘都喜欢这等颜色鲜亮的石头。<br />\n就连年近四十的聂乳母瞧见,都忍不住道:“真好看呀,奴婢活了半辈子,甚少看到颜色如此鲜亮的石头。”<br />\n“这样好看的石头虽没什么用,但日日摆在案几上多看几眼,心情也能好上不少。” <br>\n\t\t\t', '\t')('\n年珠觉得有点无语,想来定是她从小到大过于懂事的缘故,所以聂乳母才能如此单纯。<br />\n“可是乳母,您想过没有,若我将这东西收下,落在旁人眼里成了什么?”<br />\n“紫禁城本就是无风不起浪的地方,若闹出点什么事情来,我就算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br />\n聂乳母愕然,低声道:“可是格格,那位理亲王瞧着比您大上十几岁呢。”<br />\n说句不好听的,理亲王这年纪都能当年珠她爹了。<br />\n但她很快反应过来,京城之中这种事可是多得很,别说年近三十的人娶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就是六十的男人娶个小姑娘也没人说什么。<br />\n她愤愤不平道:“这理亲王瞧着是道貌岸然的,没想到竟打得一手好算盘……呵,他也是几个孩子的阿玛呢,难道不知道送人家小姑娘石榴是什么意思?”<br />\n石榴有多子多福的意思,理亲王简直就差明晃晃说——我想和你生孩子!<br />\n眼见着聂乳母要亲自将东西送回去,年珠则出声制止道:“乳母,等等,这东西自是要送回去的,却不是现在就送回去。”<br />\n就算这一次理亲王能够知难而退,保不齐还有成百上千个理亲王在赶来的路上。<br />\n接下来几日里。<br />\n理亲王送来了许多东西,包括且不限于风靡京城的桃花酥、小女儿家喜欢的洒金宣纸、带着栀子花香味的香烛……简单一句话概括,都是些很讨小姑娘喜欢却不怎么值钱的东西。<br />\n这几天,年珠对理亲王父子有了更全面的了解。<br />\n他老子被软禁后,就开始化悲痛为力量,一个接一个女子宠幸,一个接一个孩子地出生……或多或少,他也收到了他老子的影响,把女子并不当成一回事。<br />\n他这些年不仅受先帝喜欢,就连皇上也对他另眼相看,甚至在当日断绝与弘时父子关系后,感叹说若弘时有他一半懂事上进就好了。<br />\n……<br />\n年珠是按兵不动,她原以为理亲王惠循序渐进,不曾想理亲王等人比她预想中还要着急。<br />\n这一日,年珠正在同秦嬷嬷商量接下来几日年若兰的食谱单子,就听说理亲王来了。<br />\n这些日子天气愈发热了,年若兰胃口不如从前,偏偏年若兰是双身子的人,不敢用冰用多了,所以她与秦嬷嬷只能在吃食上多费心思。<br />\n秦嬷嬷听说此消息后,下意识皱皱眉。<br />\n虽说理亲王理应称年若兰一声“四婶”,但说起来年若兰比他大不了几岁,纵是姑侄,也得避嫌一二。<br />\n前来传话的小太监低声道:“……嬷嬷,理亲王是来找七格格的。”<br />\n这下,秦嬷嬷眉头皱得愈发厉害:“好端端的,理亲王找七格格做什么?先前因七格格被孔家退亲一事,本就风言风语不断,说什么的都有。”<br />\n“整个紫禁城上下,谁不知道理亲王偏好年轻漂亮的汉人小姑娘……”<br />\n她气的不行,只觉理亲王此举无疑是将年珠放在火上烤。<br />\n谁知年珠却道:“将理亲王请到院子里说说话吧。”<br />\n还是老规矩,宫女太监们都在院中,远远站着,虽听不清他们说些什么,却也不至于落人话柄。<br />\n一刻钟后,年珠就见到了这位风流倜傥的理亲王。<br />\n理亲王今日前来似是特意收拾过的,身上穿了件石墨纹的竹青色衣裳,衣裳是好衣裳,颜色雅致,配上他那副好皮囊,在这盛夏好看的像一幅画似的,为人带来了些许凉意。<br />\n更不必提他身侧的石桌上放了一竹筐硕大红艳的水蜜桃。 <br>\n\t\t\t', '\t')('\n虽说紫禁城中什么好东西都不缺,但像这等又大又红又新鲜的水蜜桃却不常有,一个个水蜜桃白里透红,皮薄肉厚,便是放在宽敞的院中,也能闻到一股浓郁的果香。<br />\n年珠很没骨气的偷偷咽了口口水。<br />\n理亲王更是笑得是如沐春风,轻声开口:“……前几日我才听说七格格还在便宜坊占着股,想来对美食是极有研究的。”<br />\n“这筐水蜜桃是无锡阳山送过来的,当年我阿玛在世时,皇玛法赏了个庄子给他。”<br />\n“里头所产的水蜜桃不说数一数二,却是难见的珍品。”<br />\n“今儿那庄头送来了两筐,我给我额娘送去了一筐,这剩下一筐便亲自给你送来了。”<br />\n这话中的意思已是呼之欲出。<br />\n若年珠是寻常姑娘,听到这话定羞得满脸通红,她呢,竭力使自己露出一副娇羞之态来,声音小的像蚊子嗡嗡似的。<br />\n“多谢,多谢……理亲王。”<br />\n“我从前也听人说过您乃是人中龙凤,没想到您却如此平易近人,这点小事都值得您跑一趟。”<br />\n说话时,她飞快抬头看了眼理亲王,见他一副后世中年男人特有的油腻感,继而很快挪开视线,怕眼中流露出挡不住的厌恶来:“说来也巧,从前我在四川时,最喜欢吃的就是龙泉驿的水蜜桃。”<br />\n“可我却听阿玛说无锡阳山的水蜜桃比龙泉驿的水蜜桃更强些,但水蜜桃娇贵,不能运输,所以一直没有机会尝一尝。”<br />\n“您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这样的礼物,会不会太贵重了些?我,我不能要!”<br />\n理亲王见状,是愈发笃定她这是欲拒还迎,将那筐子水蜜桃往年珠面前推了推:“我既给你,你收着就是,若以后跟了我,还有数不尽的好东西呢。”<br />\n年珠只一味低头,并未接话。 <br>\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