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三宝,但男主生[GB] 第324节
('楚白珩顿时软了腰。<br />\n他早就想要了。<br />\n只是怕她嫌弃他产后的身子,一直不敢提。<br />\n只能将时间精力都用在孩子身上,弄得自己没心思去想。<br />\n他想她想得很了。<br />\n“妻主……”<br />\n他轻轻唤她,声音柔得能滴出蜜来。<br />\n第169章 做她的夫郎(完)<br />\n秦明镜很好地转移了皇帝的注意力。<br />\n皇帝不再只专注于孩子, 将更多的心思用在别的方面。<br />\n包括且不限于丈量手指,丈量玉器,拉伸康复训练, 御书房里戴着玉哨批阅奏折。<br />\n秦明镜等天气好了, 还带着他去骑了一趟马。<br />\n皇帝回来时腿都是软的,得依靠着她才站得稳。<br />\n自那以后,身心都得到满足、过得十分充盈的皇帝, 终于肯放心将孩子交给宫人照顾, 只每日自己亲自关怀上一两次。<br />\n皇女们还小,依旧住在偏殿, 并未搬离。<br />\n方便皇帝时刻知晓皇女们的情况。<br />\n每日的朝会也照旧进行。<br />\n消失多时的皇帝和大将军再度出现,众人心中猜测纷纷。<br />\n皇帝正式宣布大楚有了三位皇女。<br />\n后宫空悬的皇帝, 有了三位皇女。<br />\n问就是自己亲自生的。<br />\n这已经是大楚皇室的老操作了,朝臣们也已见怪不怪。<br />\n皇帝说是自己生的, 大将军也说是皇帝亲自生的。<br />\n甚至宫中还有详细记录, 相关人员和记录一律齐全。<br />\n往更甚点说,皇帝在此之前还大着肚子来上过朝。<br />\n这种情况下谁能说孩子不是皇帝亲自生的?<br />\n那必定是真龙血脉。<br />\n纯正得不能再纯正的大楚皇女。<br />\n大将军依旧歇在皇宫里, 甚至就在皇帝的紫宸殿里。<br />\n也没人敢跳出来说不合规矩。 <br>\n\t\t\t', '\t')('\n现在这情形,就算大将军想住进他们的祖宗祠堂, 他们也得扫榻相迎。<br />\n更别提是皇帝默认、甚至亲自邀请的住皇宫了。<br />\n先前想将家中后辈入赘大将军府中的官员, 也默默收起了心思。<br />\n尤其是被皇帝赐婚了的那批人,都抓紧时间结了婚。<br />\n现在的形势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 还是稳着不动,保平安为上策。<br />\n·<br />\n皇女们牙牙学语。<br />\n第一个学会叫的词是“阿娘”。<br />\n大将军应了。<br />\n皇帝也应了。<br />\n秦明镜:“……”<br />\n皇帝对自己亲自生的三个孩子在意得紧。<br />\n若非另一方是她, 他怕是要把“阿娘”这个称呼抢过去独占。<br />\n随着皇女们渐渐长大,有些事情也不得不早做考虑。<br />\n立储还为时尚早,但更多的东西需要布置起来。<br />\n朝中有人上书, 要求遣散女兵。<br />\n说现在战事已消,天下安定,百废待兴,应让士兵归家,恢复生产。<br />\n更提及这些年里,大量女子参军,民间农人难求一妇,人丁不兴,应裁撤遣散女兵。<br />\n秦明镜看着这封折子觉得好笑。<br />\n战后裁军是极易引起哗变之事。<br />\n在大战结束后这一年里,秦明镜已经用温和的手段放归了大部分士兵,让他们解甲归田。<br />\n她根据士兵的个人意愿与功绩,让他们带着嘉奖和封赏归田。<br />\n有田产的恢复故地田产,无田产的授以隙地,真正做到了有田可归。<br />\n而这些自愿解甲归田者,绝大部分都是男兵。<br />\n女兵则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更多地选择留了下来。<br />\n会来参军的女子,本就大多是走投无路之人。<br />\n军中辛苦,她们却宁愿留在军中,也不愿归乡。可想而知那家乡于她们而言都是怎样的地方。<br />\n秦明镜的裁军本就进行得差不多了。<br />\n这人却在这时候跳出来,要求遣散女兵,其心可诛。<br />\n这一刀砍向的不仅是她,也是天下女子。 <br>\n\t\t\t', '\t')('\n秦明镜看了眼折子上的名字。<br />\n一个今年刚入朝新人。<br />\n朝中那帮老臣可真不要脸,一个个都不出声,推了这么一个小虾米出来吸引火力。<br />\n秦明镜看向皇帝,见他正眉头紧蹙思索着什么。<br />\n“陛下?”她唤了声。<br />\n皇帝恍然回神,将另一份折子递给她。<br />\n“安远侯提出开设女学女科,让女子参加科举,朝中也该再多些女官,朕觉得很有道理。”<br />\n楚白珩道。<br />\n他也该给女儿准备些班底。<br />\n直接立女储君或将来女帝即位,朝中肯定会有不小的阻力。<br />\n但如果朝中半数以上的臣子都是女子呢?<br />\n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br />\n“安远侯……”<br />\n秦明镜看着折子上的内容,笑了声。<br />\n“军师想得果然比我长远。”<br />\n安远侯,这是军师的封号。<br />\n寓意安定远方,有镇守边疆之功。<br />\n以军功封侯,才得获此封号。<br />\n若军师所说真能做成,倒也不愁之后的事了。<br />\n“至于遣散女兵……”秦明镜看向皇帝。<br />\n楚白珩不甚在意,“哦,那个驳了就是。”<br />\n军中之事,一直都是秦明镜在管。<br />\n他都小心谨慎地没插手,一个小官倒是将手伸得挺长。<br />\n动女兵,就是动秦明镜,是动他女儿将来的助力。<br />\n当真是在太岁头上动土,活腻了。<br />\n寻个由头,发配去苦寒之地吧,不值得上心。<br />\n秦明镜看了他一会,笑道:<br />\n“陛下不愧是陛下。”<br />\n很多事情,还是他做起来才得心应手。<br />\n其他人做事或许需要思前顾后,皇帝不需要,他一个不顺心,就理所当然将人处置了。 <br>\n\t\t\t', '\t')('\n整个天下,需要皇帝思前顾后的,可能也就她一人了。<br />\n“妻主是在夸我吗?”<br />\n楚白珩放下折子,坐在椅子上含笑问她。<br />\n秦明镜回头看眼御书房紧闭的门扉,对他道:<br />\n“别乱喊,待会你受不住。”<br />\n她不说还好,一说皇帝就热了。<br />\n楚白珩伸手,勾住秦明镜的腰封,贴进她,低声唤她: <br>\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