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中的极品老太太 第219节
('招商办的主任也忍不住擦了把汗。<br />\n税收包干的政策比原先的减租好多了!<br />\n还好甄老板替他们争取到这福利政策。<br />\n否则,他使劲浑身解数,也不一定能办好。<br />\n甄臻出门后,打量着服装交易市场。<br />\n这是原先的县城政府大楼改造的,地理位置很好,周边有不少配套设施,还有个规模很大的菜市场。<br />\n“这个菜市场是咱们市中心,最大的菜场了吧?”甄臻问。<br />\n“可不是,每天有上万人过来买菜呢!”<br />\n服装市场的左边是菜场,右边是老车站。<br />\n老车站正在搬迁,但眼下还在继续运营。<br />\n很多大巴既去新车站也去老车站。<br />\n甄臻就给徐蔚出了个主意,建议他把服装市场和菜场、车站中间这条路给打通。<br />\n“最好,把车站的出站口和服装市场连通起来。”<br />\n徐蔚一愣,“这样人流量会不会太杂了点?”<br />\n“是杂好,还是没人好?”<br />\n“去菜场买菜的人,拎着菜逛服装市场……这也不像话啊!再说了,咱们是搞批发的,又不是以零售为主!”<br />\n“你甭管什么批发和零售,你先招来人再说!批发的客户就卖便宜点,零售卖贵点,人家商户自己会斟酌。”<br />\n甄臻见徐蔚脑子不灵光,真是替他着急。<br />\n徐蔚这人虽然不会做生意,可他跟甄臻相识很多年,他深知——<br />\n甄大姐说的是真理!<br />\n“听见没?甄老板说的都记下来,按照她说的办!把菜市场和车站的路口都跟服装市场打通,用防水棚连接起来,估计要不了多少钱。”<br />\n可别说,甄臻的建议还真是不错。<br />\n菜市场的顾客,虽然不一定买衣服,可新姚市能买衣服的地方就那几个。<br />\n顾客逛一圈,知道这里卖衣服,下次就会特地来逛。<br />\n车站就更别说了,来来往往,每天都有上万人流量,简直就是活招牌。<br />\n一周后,徐蔚在几个城市做的报纸广告有了效果。<br />\n招商办接到一个电话,是温市的商人打来的,说他们村里50多人都是做服装批发的,想找个批发商场,得知他们前两年一切费用全免,想求证是不是真实的。<br />\n招商办主任连忙宣达了甄老板的话:<br />\n“免费车票、免费住宿、免费吃饭!咱们全免,欢迎来考察!”<br />\n招商办主任跟甄臻汇报了这一情况。 <br>\n\t\t\t', '\t')('\n甄臻建议气笑了:“还免什么呀?人家50多个来考察!你赶紧从车站包一辆大巴,把人给拉过来!”<br />\n招商办主任连拍脑门,“看我这脑子!我这就去跟领导申请!一定把人家给招待好!”<br />\n就这样,温市的50多名商人来新姚市考察了。<br />\n这几年,新姚市名声很大,光是扶贫的事就上了好几次报纸。<br />\n外头对新姚有不错的评价。<br />\n很多商人都说:<br />\n“这里的政府不为难商人,不乱收费,对民间做生意,也非常支持!当地老白天做羊毛衫,都是政府给拉客过来购买!养羊的农户还有补贴!”<br />\n温市商人听说新姚政府如此开放包容,都有心过来做生意。<br />\n可他们举家搬迁,哪是那么容易的事?<br />\n这次,他们想要集体做批发生意,想找个服装批发市场定居,谁曾想,正巧在网上看到了新姚招商广告。<br />\n按理说,温市是沿海城市,比新姚这内陆城市要发达许多。<br />\n可温市商人来了之后,都觉得新姚有别的城市没有的东西。<br />\n新姚很是开放,辣椒和药材交易市场每天人挤人,羊毛衫交易火爆,每天都有各路商人开车来新姚。<br />\n新姚的大马路上,总是川流不息,多是运货的大小货车。<br />\n新姚刚自立为市没两年,可新姚人竟都说普通话!<br />\n只这一点,就够让温市商人吃惊的了。<br />\n南来北往的商人很多,本地人没有排外的说法,这让温市商人感觉到不一样的气氛。<br />\n他们去考察了服装交易市场,惊讶地发现里面竟然有不少人。<br />\n“哪来这么多客人?”<br />\n“不是客人,”招商主任解释道,“是我们真心集团甄老板出的主意,把服装批发市场和菜市场给打通了,两边人流量引过来,每天能有上万人。”<br />\n温市商人对视一眼,诚然,目前看来,新姚批发市场还不成气候。<br />\n可他们有五十家商户!<br />\n大家手里都有客户资源。<br />\n新姚市交通发达,这里比羊城近很多,周围城市的客户,肯定愿意来新姚拿货。<br />\n“你们新姚真的会免税两年?”<br />\n“千真万确!并且,我们甄老板说了,谁先签合同,谁先选铺位!门口这些黄金铺位,只要你们愿意,都任你们挑选!”<br />\n温市商人纷纷举手,“我签!我要第一间!”<br />\n“我要入门第二间!”<br />\n“我要第三!”<br />\n就这样,这五十个温市商人,正式落户新姚服装市场。 <br>\n\t\t\t', '\t')('\n他们都是老道的批发商人,早些年,在温市和羊城海边,靠船运做服装走私生意。<br />\n其中有个叫崔建义的年轻人,今年不到三十岁,他一口气要下了三家档口。<br />\n他是靠做大牌的仿品发家的,他在巴黎有搭配的人,每次那边秀场有什么新款,他这边立刻仿制出来,放在档口卖。<br />\n崔建义不仅会仿制,还会改款,他总是在往年的爆款里,加入秀场流行的新元素,变成自己的东西。<br />\n第144章<br />\n但崔建义最近遇到了一点麻烦。<br />\n他一个外国老顾客, 定制了一批窗帘布,这老顾客跟他合作了很多年,一直很愉快, 可受金融危机影响,顾客炒股破产, 房子被银行收回,定制的窗帘布也没法付尾款。<br />\n国外的窗帘布用料考究, 工艺不菲, 崔建义这批窗帘布, 花了他将近二十万。<br />\n顾客不要,崔建义的钱收不回来,他只能自己认下损失。<br />\n崔建义做走私很多年,攒了几十万块钱,可给家里盖完房子,帮父母还完债,也就剩二十万不到了。<br />\n这批窗帘布要是转卖不出去, 他这些年可就白赚了。<br />\n崔建义愁得慌, 联系了很多外国客户,可大家纷纷说行情不好, 不愿要这种风格的窗帘布。<br />\n国内窗帘价格便宜, 就不可能有人要了。<br />\n更何况, 所有图案都是客户自己画,定制出来的, 很少有人为别人的作品买单。<br />\n崔建义愁得慌,这次来新姚也是看中新姚房租全免,他实在拿不出钱来租房子了。<br />\n午饭之后,甄臻私下走走, 服装市场离她新家不远,甄臻过来逛一逛。<br />\n这批温市商人的服装都很有设计感,做工也不错,他拿起挂着的毛呢大衣,道:<br />\n“这是今年新出的料子吧?”<br />\n“大姐,您真有眼光,这是沪市纺织厂今年得奖的作品,比从前的毛呢软和,染色也比以前好,您个子高,穿上这衣服,肯定好看!”<br />\n甄臻笑笑,服装批发市场刚开门,几个铺子都在挂衣服,她也想支持一下。<br />\n“那我试试。”<br />\n对方拿了甄臻的尺码,让她穿上。<br />\n甄臻对着镜子转了个身,“还真不错,做得挺板正,但我提个建议,你家要是想卖的更好,版型还得改良一下。”<br />\n“您觉得版型哪里不好?”<br />\n“你看啊,咱们国家收入比以前高了,人的体型也比从前大,尤其是咱们新姚市,不南不北,可是个头都不小,你们的衣服版型略小些,高个的人穿起来会拘束。领子做得也太小了点,袖子也短,我寻思着,要是能根据欧美的版型改良一下,就更好了。”<br />\n店主忍不住打量她,“大姐,您也是做服装的?该不会是同行吧?”<br />\n甄臻笑着摆手,“是同行,但我可不会抄你们的款。”<br />\n“那您这是……”<br />\n甄臻不知道怎么说,眼下,国内衣服版型上多多少少有点问题,很多衣服做得太小太紧,用料不足,不考虑美观性。<br />\n在穿惯了后世衣服的甄臻看来,这样的衣服毫无舒适度。 <br>\n\t\t\t', '\t')('\n她建议这些温市商人,能做批发市场服装的引领者,改良版型,慢慢把新姚服装批发市场的口碑打出去。<br />\n说话间,招商办的庞主任气喘吁吁地跑来了。<br />\n“甄老板,您来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br />\n甄臻笑了笑,“我随便逛逛,不麻烦您。”<br />\n“您说的这是什么话,您能莅临指导工作,那是我们的荣幸!就您这身家,多少人花钱请您吃饭,都请不到您!我们能跟您面对面,听您几句指点,那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br />\n庞主任说完,就对店家介绍:“这是真心集团和焦点女装的老板,甄老板。”<br />\n店主恍然大悟,“我说呢,原来是甄老板啊!” <br>\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