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t\t 那老媪连连点头称谢,拿着药方笑着离开。<br><br> 江锦书将东西收进药箱,她随意望着亭外,瞧那远处的高阁,记得她刚来时,江宁官府重修高楼,如今阁楼修好。<br><br> 巍峨耸立已四载。<br><br> 她淡笑,正欲移开眼时,恰好瞧见那一素白色身影。<br><br> 是故人。<br><br> 齐珩见她回首,有些手足无措。<br><br> 他勉强笑着解释道:“我来江宁巡视,却不料你在这儿。”<br><br> 江锦书微笑,点了点头,淡然道:“若是不介意,来寒舍坐坐?”<br><br> 齐珩笑笑道:“可以吗?”<br><br> “当然可以。”<br><br> 齐珩跟着江锦书走到一处小院落,院落旁有绿水缭绕,荡漾着无限春意。<br><br> 如今真踏足此地,反倒生了几分近乡情怯来。<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齐珩打量着屋内的摆设,似是想从其中瞧出江锦书在这儿度过的日子是否安好。<br><br> 他注目于角落处的竹篮中,他看着那藕荷色软缎上的绣花。<br><br> 他记得,江锦书在出宫前,是不会做这些东西的。<br><br> 江锦书注意到他的目光,笑笑道:“没事做些绣活儿,可以换一些钱。”<br><br> 齐珩听了这话,心头有些酸涩。<br><br> 江锦书换了话头,她道:“桌上有橘子,还是很甜的,你尝尝。”<br><br> 齐珩点了点头。<br><br> 齐珩拿起了一个橘子,他低着头,一边剥一边道:“你现在在给人看诊吗?”<br><br> 江锦书应了声,而后道:“有时候也会去亭子里给孩子们讲书。”<br><br> 院门被推开,齐珩侧首看去,只见一小女孩穿着浅色的襦裙,快步跑来,她头上挽着小髻,然而不知是方才于何处玩闹了一番,她的头髻有些乱糟糟的。<br><br> 她朝着草屋跑来,抱住江锦书的小腿,轻轻笑道:“阿娘。”<br><br> 江锦书朝她温和一笑,俯下身,用袖子帮她拭去脸庞上的灰尘。<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齐珩瞧着那稚童,身子一僵。<br><br> 那小姑娘越过江锦书的身子,好奇地打量着齐珩,她舔了舔唇,朝江锦书笑道:“阿娘,这位公子是客人吗?”<br><br> “他长得好好看,像,我昨日温过的书上所说。”<br><br> 那小姑娘拭了拭额角,道:“夫玉润泽而有光!”<br><br> 【2】<br><br> 齐媞笑了笑。<br><br> 江锦书嗔道:“阿媞,不许无礼。”<br><br> 齐媞知错似地点了点头,而后道:“那我该如何称呼这位公子?”<br><br> 齐珩闻言看向江锦书,连他自己都未曾注意到他双目中透出的希冀。<br><br> 江锦书垂眸思索片刻,而后道:“他是阿娘的兄长,你,该唤他舅舅的。”<br><br> 齐珩眼中的光霎时熄灭。<br><br> 他似在拼命说服自己,他重复数次:“对,是舅舅,是舅舅……”<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齐媞点了点头,而后朝着齐珩行礼道:“阿舅安好。”<br><br> 齐珩不由自主地上前,俯下身,他爱怜地揉了揉齐媞的头。<br><br> 齐媞看着齐珩,而后转身对江锦书道:“阿娘,我头发乱了。”<br><br> 齐珩看向江锦书,江锦书正欲开口,适逢院外有老媪叩门,江锦书笑笑道:“阿娘有一些事,你自己挽发好吗?”<br><br> 齐珩看着她的侧脸,轻声恳求道:“我可以为她挽发吗?”<br><br> 齐媞笑着扯着齐珩的袖子,而后期盼地望向江锦书,只见江锦书轻轻颔首。<br><br> 齐媞拽着他直往铜镜前走去。<br><br> 齐媞乖顺地坐在月牙杌子上,齐珩站在她的身后,手有些颤抖,他拆下她原本乱糟糟的发髻,用发梳慢慢理顺,他将齐媞的发丝拢在他的掌心。<br><br> 他没由得一笑。<br><br> 曾经他便是期盼着有朝一日可以为阿媞挽发。<br><br> 如今,也算得偿。<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他垂眸看着铜镜中的小姑娘。<br><br> 那是他和锦书的骨血。<br><br> 也是他寄予了无限期待的孩子。<br><br> 他有些遗憾,错过了她生命中的那四年。<br><br> 待江锦书提着那一篮鸡蛋进来时,齐珩已然为齐媞挽好了头发。<br><br> 江锦书笑了笑:“方才邻家的大娘给我和阿媞送了一篮鸡蛋来。”<br><br> 齐珩点了点头,而后抚了抚齐媞的额头,他对江锦书道:“天色不早了,我该回去了。”<br><br> 江锦书颔首道:“路上小心。”<br><br> 齐珩应了一声。<br><br> 他走到门槛前,倏然转身,走到江锦书的跟前,握着她的双臂。<br><br> 江锦书以为他会抱她,然他或是意识到自己的身份不合适,是以他只是握住了她的双臂,半抱似地在她耳边轻声道:“保重。”<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而后他转身离去。<br><br> 就像,长安离别那夜,他离开的身影一样。<br><br> 她久久未回神,直到齐媞惊讶道:“阿娘,阿舅为什么不吃橘子呢?”<br><br> 江锦书转过身,看着桌上放着两个已然剥好的橘子。<br><br> 她蓦然落了泪,她稍稍哽咽着:“因为,那橘子不是他给自己剥的。”<br><br> “那,阿舅是给谁剥的呢?<br><br> 江锦书没有答话。<br><br> 因为那两个橘子他是为谁剥的,她清楚。<br><br> 她垂眸看着齐媞,揉了揉齐媞的头,瞧见她腰上系着的横玉,她轻声道:“这是?”<br><br> “这是阿舅悄悄塞给我的。”<br><br>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t\t', '\t')('\n\t\t\t 齐珩为齐媞挽发时,他看着那铜镜,问道:“阿媞,你知道你的阿耶在哪吗?”<br><br> 齐媞若有所思地点头,道:“知道,阿娘说过,阿耶在远处爱着我们。”<br><br> 齐珩双目微红,他继续问道:“他不来见你们,你怨他吗?”<br><br> 齐媞摇了摇头,旦旦道:“不怨,因为阿娘说过,阿耶是爱我们的,只是他有更重要的事去做。”<br><br> 齐珩摘下了腰间的横玉,佩在齐媞的腰间:“以后阿舅不在你和阿娘的身边,你要照顾好自己和你阿娘。”<br><br> 齐媞点了点头,她低头看了看腰间的横玉,笑了笑:“多谢阿舅,但阿娘说过,来而不往非礼也,我受了阿舅的礼,也该还阿舅礼。”<br><br> “这是阿娘给我做的麻团糖。”<br><br> 随后她小手从荷包中抓了数个,塞至齐珩的手中。<br><br> 齐珩哽咽地笑笑:“好,那阿舅谢过小阿媞。”<br><br> 江锦书握着那块横玉,齐媞不明所以地问道:“阿娘,为何阿舅给我挽发时,突然落泪了呢?”<br><br> 江锦书稍稍掀开自己的衣袖,那银镯在日光映射下。<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光彩依旧。<br><br> 然齐珩却未看到。<br><br> 她倏然含泪笑道:“因为,阿舅喜欢小阿媞啊。”<br><br> 第107章梅萼凝粉<br><br> 长安明宫的琉璃瓦上落了一层金黄色的光,有成排的大雁飞来,时而越过檐角下的风铎,时而低俯飞过砖瓦。<br><br> 景明十五年,即齐珩巡视江宁后的第三年,各地官吏上奏本岁所辖之地的人口与税收。<br><br> 齐珩见之大喜,适逢新岁,故于含元殿大宴,外邦来朝献礼。<br><br> 时人云:“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br><br> 【1】<br><br> 中书令崔知温上劄请今上改元。<br><br> 次日,帝明旨至中书门下,改年号“启元。”<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史称启元元年。<br><br> 启元元年仲春,帝以汾阳郡王齐子仪为皇太弟。<br><br> 齐子仪三辞其位,帝亲幸宅邸,数个时辰的交谈,齐子仪最终受诏,承“储副”之名,内外呼之“殿下。”<br><br> 紫宸殿内,齐珩站在窗前,远望柳枝簌簌。<br><br> 他沉吟良久。<br><br> 齐子仪蹙眉道:“兄长,你要思量好。”<br><br> 齐珩微笑道:“没什么要考虑的了,时下时局安定,我该退了。”<br><br> 他拍了拍齐子仪的肩头,齐子仪怆然欲泪。<br><br> 齐珩往他的身前打去,佯怒道:“哭什么?”<br><br> “我舍不得兄长。”<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我又不是死了。”<br><br> “可你也不回来了。”<br><br> 齐珩垂眸道:“我想去找她。”<br><br> “过去数年,我身上的担子太重,我卸不得,而今国朝安定,百姓福乐,我已无后顾之忧,该去找她赔罪了。”<br><br> 齐子仪旋即明白。<br><br> 他知道,齐珩要去寻他自己的静好了。<br><br> 是以,他不在作泪伤感离别,而是真心实意地为齐珩感到欣然。<br><br> 他不再推辞,齐珩笑着捏了捏他的肩膀。<br><br> 启元元年,四月,帝不豫。<br><br> 乙卯日,帝崩于紫宸殿。<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群臣恸哭。<br><br> 齐子仪灵前即皇帝位,丧后,礼部拟先帝谥号。<br><br> 礼部尚书上劄言:“陛下,谥法有言,照临四方曰明;谮诉不行曰明;思虑果远曰明;保民耆艾曰明;任贤致远曰明;能扬仄陋曰明;察色见情曰明;容义参美曰明;无幽不察曰明;圣能作则曰明;令闻不已曰明;遏恶扬善曰明;内治和理曰明;守静知常曰明;至诚先觉曰明;远虑防微曰明;懿行宣著曰明;先帝在位十五年,其德光扬天下,朝野皆称,臣以为‘明’当之无愧。”<br><br> 齐子仪连连称好,为齐珩择谥号为“明”。<br><br> 即,晋明帝。<br><br> 进奏院连夜刊印邸报,有使官加急送达各地。<br><br> 江宁郡,雨丝微凉,淅淅沥沥地落地。<br><br> 石板路上,有片片水洼,有行人匆匆往来,踩入那水洼中,泥水迸溅到江锦书的裙摆上。<br><br> 江锦书撑着伞躲在了一处茶馆内。<br><br> 她将伞收好,靠在柱子下,望着屋檐下落下的雨滴。<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惊蛰刚过,春寒便已来了。<br><br> 她不禁裹紧身上的衣衫,倚在柱旁,听着旁人闲聊家常。<br><br> 店家正拿着帕子擦拭桌子上的残水,而后与顾杂事的伙计闲聊道:“听说,今晨官府刚到了邸报,今上崩逝。”<br><br> 江锦书听到那字眼,身子兀地一僵。<br><br> 她并未回头。<br><br> 那伙计叹道:“今上那可是明君啊。”<br><br> “谁说不是呢。”<br><br> 江锦书耳边翁鸣,有些恍惚。<br><br> 她没有办法相信,更确切地说,她无法接受。<br><br> 她手上不稳,那伞蓦地落在地上,落在了门外的水洼中。<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她欲俯身去拾,却不料有一只手先她一步拿起了那把伞。<br><br> 那人撑着伞,替她遮去大半风雨。<br><br> 江锦书抬眼看他。<br><br> 是故人。<br><br> 记得初遇时,是在大相国寺,彼时风过梨花,琴音相佐。<br><br> 而今春寒料峭,风雨袭来,他的声音与初遇那日交叠在一起。<br><br> 他举着伞,微笑道:“女公子,你的伞落了。”<br><br> ——正文完——<br><br>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