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ziyunshux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叶及之似乎不愿多提家族,只是大概说了一句,就转回自己,缓缓地道:“我十二岁时,即大中祥符八年,入京中神童举,回洛阳时与父亲走散,半年后方才归家……”<br />\n狄进问:“你被谁掳走了?”<br />\n叶及之道:“先是被人伢子,然后又被‘组织’的‘诺皋’救出。”<br />\n狄进目光一动。<br />\n叶及之苦笑:“当然,我事后回想,也意识到,那群人伢子恐怕就是‘诺皋’安排的,但当时才十二岁,能脱出险境,自是欣喜若狂,感恩戴德!”<br />\n“‘诺皋’一路上扮作行侠仗义的侠士,‘救’了不止我一个孩子,然后送一个个孩子回家,最后才到我……”<br />\n“我那时被他所描述的江湖路所打动,回家后不过两年,就以外出游学的名义,跟着他一起前往西域,见到了我的师父,也即被大府你抓住的那个重犯,‘组织’的首领,‘司命’王从善……”<br />\n狄进道:“十四岁即外出游学?你家中人放心?”<br />\n“我母亲早逝,十四岁时,父亲也过世了……”<br />\n叶及之声音低沉下去:“我如今在家中地位超然,族人争相巴结,年少时却不算什么,不然父亲也不必操心将我送去神童举,希望族内高看我一眼,结果他们还是不在乎,我愿意外出游学,也无人真正在意我的安危!”<br />\n这些都是能查出来的,只要派人去洛阳一问,马上就能知晓。<br />\n而狄进也清楚,许多真正的大族,确实看不上神童试,更希望家中子弟能够一鸣惊人,高中状元。<br />\n比如吕夷简的幼子,他的弟子吕公孺,如果去参加神童试,保证能中,可却没那个兴趣,准备等到十五岁时,直接去参加科举。<br />\n所以叶及之的经历,在自幼传习家学,子嗣众多的大族里面,并不出奇。<br />\n当然,也不排除他为了家族洗脱罪名的可能,故意漠然以对,撇清关系,不牵连族内。<br />\n狄进念头转了转,继续问道:“你抵达西域的时候,王从善麾下可还有别的孩童?”<br />\n“有!”<br />\n叶及之道:“我到时,王从善麾下已有了四人,其中一位就是当地的异族人,他也是最快消失的,另外三人里,有两人的口音应是陕西的,还有一位似是川蜀之地出来,但最终都被淘汰了……”<br />\n狄进道:“你觉得自己为何会被留下?”<br />\n叶及之道:“因为我信他,更信长生之道!”<br />\n狄进眉头一扬:“你真信?”<br />\n“我当时是真的相信!”<br />\n叶及之道:“我亲眼见到,那位西域圣手阿维森纳,是如何将师父改头换面,变成另外一个人,又见到师父于睡梦之中,为我诵读经卷史籍,醒来后竟是记忆犹新,久久难忘,如此种种,让那时年幼的我,对于他们的手段深信不疑!”<br />\n“看来那焚香之法,还有着西域的秘法改良……”狄进了然:“你跟随王从善学习了多久?”<br />\n叶及之道:“前后一共五年,我终究不能离家太久,中途回到洛阳一次,再至西域学艺,等到再回中原,已是及冠应举了!”<br />\n狄进道:“他没有让你考进士?”<br />\n叶及之道:“考进士,我没有把握,他们显然不会等我一届不中,再考一届,那般蹉跎年岁!”<br />\n狄进接上:“而选了明法科,只要有了官身,从吏部铨选开始,就有人开始帮你,每一步走得都比别人快一些,看似没有进士那般显赫的出身,却有了更顺畅的仕途!”<br />\n叶及之默然,他显然不想承认,但面对这位国朝最年轻的三元魁首,还是不得不低声道:“是!”<br />\n“看来你对仕途很是在意啊……” <br>\n\t\t\t', '\t')('\n狄进微微一笑,又问:“那天圣七年,你是如何入京的?”<br />\n叶及之显然早就回忆过了,闻言毫不迟疑地道:“是因为曹利用获罪,京师空出了不少职位,我便得到举荐,调任刑部,由选人晋为了京官!”<br />\n狄进点了点头。<br />\n枢密使曹利用的倒台,可不止影响他一个人,毕竟这位向来严于律人,宽于律己,提拔的亲属亲信极多,统统受到牵连,多有贬黜抄家者。<br />\n自然而然的,京师也空出来了不少职位。<br />\n而这一代“组织”与罪臣亲眷勾结紧密,朝中高层或许够不上,但中下层自有门路,岂会放过这等好机会,助叶及之完成了这仕途上关键的一步。<br />\n朝官、京官和选人,每一个阶层都是泾渭分明,由选人得入京官,可谓鱼跃龙门,叶及之二十多岁的年龄更是显得耀眼,可谓前途一片大好。<br />\n哪怕没有进士出身,又没有什么显赫的长辈,想要入两府为宰执,会困难得多,但如果退而求其次,熬个十年资历,得升朝官后,外放出去,就是知州了,在地方上的权势又不相同。<br />\n狄进道:“可惜‘组织’急了些,早早在那个时候,就让你处理事务了?亦或者你迫不及待地想要掌握这个神秘的势力,让它成为你仕途晋升的最佳助力?”<br />\n叶及之缓缓地道:“我承认,确有这个想法,所以在联络宗室上,特意地用了心思,尤其是那位五相公……由此才露了破绽,我万万没想到,快些回应,也能暴露出自己就身处京师!”<br />\n“这点倒是不怪你,主要是‘司命’和‘司伐’的行踪太过确定……”狄进道:“如果他们漂泊不定,行走四方,那答复的快慢也反应不了什么!后来你离京了?”<br />\n叶及之道:“是的!眼见国朝要对夏用兵,我减了磨勘,又自请调令,去往陕西州县!”<br />\n“这是冲着边功去的,你倒是很有上进之心,对于仕途的规划也很清晰……”狄进道:“‘司伐’在那段时间可有联络你?他在西夏可是根深蒂固,立下青羊神的信仰,被奉为‘上师’!”<br />\n“没有!”<br />\n叶及之摇了摇头:“事实上,我从来没有与‘司伐’联系过,我不知道他在世俗的身份是什么,他可能也不知道我是谁……就是‘司命’,自从在西域分别后,他也再也没有与我相见过,只是默默地安排着一切!”<br />\n狄进听着,语气随意地问道:“‘都君’呢?你与此人可有联系?”<br />\n“‘都君’?”<br />\n叶及之有些茫然:“他是‘组织’的叛徒啊,早早就背叛离去了,我当然不可能与他有什么牵连……”<br />\n“唔!”<br />\n狄进微微颔首,来到桌案前坐下,翻了翻上面的案录:“如此说来,你其实也没有什么罪过?毕竟你只是被动地接受了他们的帮助,没有助纣为虐……”<br />\n叶及之身躯一颤,苦笑道:“狄大府不必安慰我了,与‘组织’扯上关联,便是最大的罪过,何况我还是‘司命’指定的下一任继承人,朝廷难道愿意放过我么!”<br />\n狄进道:“你不必试探我的想法,只要如实回答就好,你刚刚说过一句话,‘我当时是真的相信’,是不是意味着,你现在不信了?”<br />\n“不信了!”<br />\n叶及之叹息:“长生虽好,但我午夜梦回间,也是提心吊胆,生怕有朝一日,身份被揭穿,落得万劫不复的下场……长生再好,无福享受啊!”<br />\n狄进凝视着他:“那我们抓住王从善,你是不是心里反倒松了一口气?”<br />\n叶及之闭了闭眼睛,沉声道:“是!”<br />\n“所以此前官差围剿时,你身为府衙推官,其实也没有给他通风报信,不仅是各司临时通知,措手不及,你也不想冒自己的风险,让这个未来可能纠缠你一生的人获救……”<br />\n狄进说到这里,再度打量他片刻,突然道:“结案吧!”<br />\n叶及之愣住:“啊?”<br />\n“你有一句话说得没错,朝廷不会放过‘组织’的下一任继承者,任由这群贼子卷土重来!但如果我是王从善,真的会相信你这样的‘司灵’,能够带领‘组织’再度发展壮大么?” <br>\n\t\t\t', '\t')('\n狄进起身,来到他的面前,淡淡地抛出一个问题:“被关入大牢后,好好想想这个答案,你的一线生机,就在其中了!”<br />\n第五百九十八章 推理陷入了死胡同?<br />\n“开封府衙推官,叶及之?”<br />\n擒获贼人的当晚,包拯和公孙策就齐聚狄家,得知了最新的进展。<br />\n看着事后补录的案卷,两人的神情各异,都陷入思索之中。<br />\n狄进耐心等待,足足一刻钟后,才开口道:“如何?”<br />\n公孙策率先道:“我怎么觉得,这个人关心仕途,更甚于‘组织’呢?若真是如此,‘组织’灭了,对他是好事啊,在京师晋升,到地方任知州,不比做这些见不得人的隐秘勾当来得好?”<br />\n包拯缓缓点头:“他的功利心,不合‘司命’所需!”<br />\n“不错!”<br />\n狄进露出微笑,三人总是所见略同,毫无沟通的障碍:“我在发现叶及之满足筛选的条件后,最大的一点疑惑就是,这么一个人,真的能接替‘司命’的位置,成为‘组织’的下一任领袖么?”<br />\n“要知道‘司命’这个位置,要求其实极高,他之所以是精神领袖,恰恰是因为此人超脱于世俗之外!”<br />\n“无论是三代‘司命’,那位看起来闲云野鹤的孙老神医,还是如今的四代‘司命’王从善,他们的能力都不俗,入朝为官其实也有一定的发展!”<br />\n“但‘司命’显然更加贪婪,妄图通过长生,掌握着人世间独一无二的权势,凌驾于皇权之上!”<br />\n公孙策听到这里,嗤笑道:“白日做梦!”<br />\n包拯则道:“历朝历代,都有这等痴妄之人,但‘组织’的执念似乎更深……”<br />\n“因为有一部前朝秘典《司命》,吊着他们的胃口,前人的成功传说增加了他们的信心,总比迷茫的追索要强!”<br />\n狄进谈完核心的“司命”,开始着眼于现在的犯人:“我对于叶及之最大的怀疑,便是出于对‘司命’的了解,理由有两点。”<br />\n“第一,叶及之的选拔,其实是通过‘诺皋’进行的,他在神童试后被人伢子掳走,得‘诺皋’所救,然后进行了一次筛选,最后送入‘司命’身边,看似是王从善挑选,实则是从‘诺皋’挑中的人里面选了一位。”<br />\n“第二,‘司命’的存在,其实要超然于世俗之外,而叶及之在仕途上陷得越深,越不得自由,试问他来日继承‘司命’之位,明面上是個朝廷命官,要坐职当衙,该怎么行走天下,与各地的称号人员对接呢?”<br />\n公孙策和包拯齐齐点头:“有这两点就够了!”<br />\n狄进道:“所以我准备结案。”<br />\n“是该结案!”<br />\n公孙策笑了:“让牢内的‘司命’松一口气,认为我们抓住了真正的‘司灵’,‘组织’的抓捕彻底告一段落!”<br />\n“但事实上,叶及之不是‘司灵’!”<br />\n“亦或者,王从善的传人不止一位,‘司灵’不止一人,叶及之认为自己是继承者,事实上他不过是一颗明面上的棋子罢了!”<br />\n“‘金刚会’的宝神奴都有两个传人,分别继承‘宿住’和‘无漏’之名,‘组织’那时刚刚经历过背叛,选择两个继承人,万一其中一位出了事,还有备用选择,这才是稳妥之举!”<br />\n“那么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出真正能够继承‘组织’的那一位‘司灵’,彻底结束这个阴影里的势力!”<br />\n“至于线索……”<br />\n“有一个现成的!”<br />\n三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道:“‘都君’!” <br>\n\t\t\t', '\t')('\n“我们各说一个关于‘都君’的疑点,如何?”<br />\n公孙策兴致勃勃:“希仁,你最先接到‘都君’的传信,你先来吧!”<br />\n包拯语气平和地道:“我的疑点是,‘都君’信中所言,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如今看来,确实指的是开封府衙推官叶及之,为何不直接指向名字,而是要通过打哑谜的方式?”<br />\n狄进道:“我觉得,通过哑谜而非直接指明目标的方式,一来可以减轻读信之人的怀疑,毕竟旁敲侧击的线索,比起指名道姓的指责,更容易让人接受,二者由我们亲自查出嫌疑人,也会更加相信这个结果!”<br />\n“对!我与仕林所想一样,接下来到我了!”<br />\n公孙策道:“我的疑点是,以‘都君’的性情,既然知道‘司灵’的身份,为啥不杀?”<br />\n“好问题!” <br>\n\t\t\t', '\t')
言情女生相关阅读More+

[武周] 问鼎

千里江风

[综漫] 今天又在柯学片场复活了

听涧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