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br />\n尚可喜最近的心情很不错。<br />\n四川大粮商齐城主动与他接触,表示愿意卖粮食给汉中的清军。<br />\n条件嘛便是市价的五倍。<br />\n这个条件尚可喜当然不会犹豫,说实在的便是高于十倍的市价他都不会皱一下眉头。<br />\n不过他并没有立即答应齐城,而是先暗中对齐城以及齐家调查了一番。<br />\n调查的结果让人很满意。<br />\n齐城并没有与明军方面进行接触,他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商人。<br />\n随后尚可喜便决定展开和齐城的合作。<br />\n眼下汉中方面缺粮已经到了万分紧急的地步。若是没有粮食补充,用不了三个月全城都会断粮。<br />\n断粮是极为可怖的,这意味着全城将陷入混乱,秩序将不复存在。<br />\n甚至军队都有可能哗变。<br />\n这是尚可喜绝对接受不了的。<br />\n既然多尔衮和阿济格给不了他太多的支持,他只能自己想办法。<br />\n所幸天无绝人之路,在尚可喜近乎绝望的关头上天送来了一个齐城。<br />\n以齐家的实力,想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根本不是什么难事。至少短期内汉中的粮荒问题能够解决了。<br />\n只要挨过了这个冬天,总能想到其他出路。<br />\n听说摄政王搞到了一种叫做土豆的农作物,十分耐寒高产。<br />\n等到一开春就把它播种下去,看看究竟如何。<br />\n尚可喜相信摄政王一定不会吝啬。<br />\n毕竟汉中的地理位置实在太重要了,仅仅卡在明军北伐咽喉的位置。<br />\n清军若想保关中安宁,则汉中不容有失。<br />\n与吴三桂相比,尚可喜的功劳并不算高,但现在尚可喜混的却不比吴三桂差。<br />\n这当然和他驻军汉中有关。<br />\n便是盛气凌人桀骜不驯如阿济格也不敢对尚可喜太过颐指气使。<br />\n毕竟尚可喜控制着汉中城。<br />\n若是把他惹恼了一气之下献城降明,那么对陕西清军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br />\n对尚可喜来说只要挨过了这一遭便是柳暗花明,大好前程!<br />\n...<br />\n...<br />\n郑成功终于率部抵达了登莱。<br />\n水城城门开启,得胜归来的水师战船依次驶进城中。<br />\n郑成功站在座船甲板上,任由海风吹过他的面颊、发髻,那种畅快的感觉真是让人心醉。<br />\n终于回来了!<br />\n仔细算一算他离开登莱已经好几个月了,水师自上至下都十分怀念故土。<br />\n毕竟登莱水师官兵的主体都是登莱本地人。<br />\n长时间漂泊在外让他们十分想念故乡。<br />\n现在他们终于能够回到家乡了。<br />\n饮家乡的水,吃家乡的饭。<br />\n与之相比,荣华富贵显得都不那么重要了。<br />\n当然属于他们的功劳谁也夺不走。<br />\n郑成功早先已经将捷报报至朝廷。<br />\n至于有功将士的名录还未完全拟定。<br />\n因为他不能一言断之,还得和登莱巡抚张肯堂商议一下。<br />\n毕竟名义上张肯堂还是他的统帅,是文官。<br />\n作为武将的郑成功还要受他的节制差遣。<br />\n如果郑成功不顾及张肯堂的心意而独自决断,恐怕会在朝野上下掀起一场轩然大波。文官集团势必对他口诛笔伐。<br />\n郑成功虽然是一个坚毅的人,却也不想惹这么大的麻烦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br />\n毕竟谋反的人中有他的父亲,虽然圣上对他一直力保,但他也不能让圣上难做。<br />\n何况把战功分润上司自古以来便是不成文的规矩。<br />\n郑成功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br />\n张肯堂待他不薄,便是为了偿还他的知遇之恩郑成功也没有理由把功劳独揽。<br />\n在返程的路上郑成功已经把见到张肯堂之后要说的话想了好几遍,故而在抵达水城之后他直奔巡抚衙门。<br />\n张肯堂得知郑成功抵达登莱亲自迎接到了府门口。<br />\n这已经是最大的礼遇。<br />\n毕竟张肯堂是郑成功的上司,不太可能屈尊降贵亲自到水城迎接的。<br />\n张肯堂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是很给郑成功面子了。<br />\n“大木,你终于回来了。本抚可是想死你了!”<br />\n张肯堂热情的迎上前去,倒是郑成功感到有些尴尬。<br />\n“多谢巡抚大人挂念,末将愧不敢当。”<br />\n“哎,你这说的是什么话?你的战绩我在邸报上都看到了。叛军遇到你连一场胜仗都打不了,简直是耗子遇到猫。”<br />\n张肯堂十分识趣的不去提及郑芝龙或者郑氏的字眼,避免郑成功尴尬。<br />\n郑成功也十分感激的说道:“这都是圣上部署得当,巡抚大人运筹帷幄。末将不过是做了些小事罢了。”<br />\n张肯堂轻捋了捋胡须笑道:“哎,大木你什么都好就是太谦虚了。是你的功劳谁也抢不走。”<br />\n郑成功咳嗽一声道:“巡抚大人有什么事我们进去说吧,在这里多有不便。”<br />\n张肯堂微微颔首道:“大木说的有理,走我们进去说。”<br />\n说罢他背负双手率先走入衙门。<br />\n郑成功跟在张肯堂身后入衙。<br />\n至于他的亲随则都留在了衙门之外。<br />\n此处不比军中,巡抚衙门有巡抚衙门的规矩。<br />\n为了不给自家将军添麻烦他们必须遵守这个规矩。<br />\n却说郑成功随着张肯堂步入内衙之后,态度恭敬的说道:“此次末将立下一些功劳,还想为麾下将士们请功。末将草拟了一份名单想请巡抚大人把把关。”<br />\n他话说的虽然委婉,但张肯堂如何听不懂?<br />\n郑成功这是让他往名单里加人呢。<br />\n一般而言上峰都会把自己的心腹插在立有功劳将士的请功文书里。<br />\n不过这一次张肯堂却并不准备这么做。<br />\n“咳咳,大木啊之前本抚不是说过了吗这功劳是你和将士立下的。本抚不会去抢。”<br />\n“可是巡抚大人...”<br />\n郑成功刚要争辩却被张肯堂推手阻止道:“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本抚还有一件事与你商议。”<br />\n张肯堂态度如此坚决郑成功也不好反对,只得抱拳道:“巡抚大人请讲。”<br />\n“前几日圣上派来钦使传旨于我,问询我重设东江镇的意见。本抚并没有立即答复钦使,便是想要问问你怎么看。”<br />\n听到东江镇三个字郑成功的瞳孔不由得放大了。<br />\n重设东江镇?<br />\n圣天子的想法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啊!<br />\n...<br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