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的心情很不好,非常不好。<br />\n生女真欺他,现在连朝鲜也跟着欺他。<br />\n这简直是满洲人的耻辱。<br />\n什么时候局势变成这个样子了?<br />\n早在几年前大清刚刚入关的时候,不是隐隐有一统天下之势吗?<br />\n多尔衮是个极有城府的人,养气的功夫也是一流。<br />\n可是现在,在个汉人奴才面前他都有些憋不住心中的火气了。<br />\n努力了良久他才使自己平复下来,深吸了几口气沉声道:“范先生说的也在理,是本王太过动怒了。不过朝鲜国中首鼠两端的人不在少数。本王当以朝廷的名义训斥他一番,好让他们知道我大清不是好欺侮的。”<br />\n“王爷的意思是派遣上使前往朝鲜?”<br />\n范文程直是惊呆了。<br />\n他当然知道如今的朝鲜国中分为两派,其中一派是亲明的,另外一派是亲清的。<br />\n亲明派和亲清派的实力很接近,便是朝鲜国主也摇摆不定。<br />\n这种情况下多尔衮要派遣上使前往朝鲜训斥他们的所作所为,不是把朝鲜往明廷那边逼吗?<br />\n要知道现在明军对清军的战绩已经实现了反超,如果只看最近几场大战明军甚至获得了压倒性的全部胜利。<br />\n人心思变。<br />\n或许曾经朝鲜畏惧大清八旗的强大而臣服,但在看到大清连吃败仗之后会不会有什么别的想法?<br />\n亦或者......<br />\n范文程不敢去想,因为在他看来朝鲜骨子里还是亲明的。<br />\n只要明廷能看到希望,朝鲜最终还是会投入到其怀抱之中。<br />\n“怎么,范先生觉得有何不妥吗?”<br />\n多尔衮却是丝毫不以为意。<br />\n此时此刻他已经把大清当做天朝上国一般,任何企图挑衅大清的附属国都必须被严厉的教训。<br />\n何况朝鲜与大清龙兴之地接壤,重要性不言而喻。<br />\n若是连朝鲜都不服大清的管束而叫嚣,那以后其他属国会如何看待?<br />\n他们会不会争相效仿?<br />\n这些都是多尔衮需要考虑的问题。<br />\n“奴才以为朝鲜方面当以安抚为主。”<br />\n范文程犹豫了片刻还是劝谏道:“王爷,朝鲜虽然物质匮乏,但其与辽东只隔了一江水。这种情况下若是逼反朝鲜,恐怕对辽东局势无益啊。”<br />\n范文程已经说得很委婉了,可这话听在多尔衮的耳中还是十分的刺耳。<br />\n“什么意思?范先生的意思是本王连一个小小的朝鲜都搞不定了?”<br />\n“奴才不敢。”<br />\n见多尔衮动怒,范文程连忙跪倒在地请罪道:“奴才也是为大局着想。辽东如今驻军很少,即便是盛京也没有多少兵丁。若是朝鲜人真的配合明军出击,辽东方面将十分狼狈。”<br />\n身为一个奴才范文程当然没有决策权。<br />\n决策权在多尔衮。<br />\n可他必须履行自己的责任,把该说的话说到。<br />\n如果多尔衮实在不采纳一意孤行,他也没有办法。<br />\n范文程将头埋得很低,屁股高高撅起,以一个极为滑稽尴尬的姿势请罪。<br />\n多尔衮踱步在范文程身边走了几圈。<br />\n有几次他都想抬脚狠狠的朝这奴才的屁股踹上去,可最终他还是忍住了。<br />\n大清眼下正是用人之际。范文程已经算是可有之人中出类拔萃的存在了。<br />\n以前多尔衮还可以倚重洪承畴,宁完我,可现在除了范文程他实在想不出还能用谁。<br />\n满洲八旗中当然不乏猛将。但这些人勇猛有余智谋不足。<br />\n到头来多尔衮发现还是最先跟着老汗打江山的老奴才最好用。<br />\n“起来吧。”<br />\n多尔衮长叹一声,上前一步将范文程虚扶了起来。<br />\n“奴才多谢王爷。”<br />\n范文程心中也算长松了一口气。<br />\n方才的气氛十分冷峻,他真的不知道多尔衮下一刻会做出什么决断。<br />\n已经被幽禁过一次的他对于高墙有着深深的恐惧,实在不想再次被关进去。<br />\n“那依先生之见,朝鲜方面当如何安抚?”<br />\n多尔衮到底还是退让了。<br />\n范文程连忙道:“奴才有一计,王爷这样...”<br />\n多尔衮完整的听完范文程的分析,频频点头。<br />\n“这倒真是个好法子。不过本王应该派谁去呢?”<br />\n前往朝鲜的人选很有讲究,必须能够顶得住压力,气场一定要足。而且此人的地位不能太低,不然不足以代表清廷。<br />\n思来想去多尔衮也想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br />\n“王爷若是不弃,奴才请自荐。”<br />\n犹豫了片刻,范文程咬牙说道。<br />\n“哦?”<br />\n多尔衮感到有些惊讶。<br />\n“范先生要去朝鲜?”<br />\n“奴才深受大清皇恩,也是时候出些力了。”<br />\n“你让本王想想。”<br />\n一时间多尔衮有些难以决断。<br />\n范文程毕竟上了年纪,朝鲜又路途遥远,此行不知道要耗去多少时间。<br />\n万一范文程在路上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br />\n万一他病死在路上怎么办?<br />\n眼下多尔衮可是只有范文程这么一个趁手的奴才,若是范文程死了多尔衮可是连一个可用之人都没了。<br />\n范文程也不着急,只静静的等着。<br />\n他相信多尔衮迟早会给他一个答复。<br />\n不知过了有多久,多尔衮的拳头攥了又松,松了又攥。<br />\n终于他还是开口道:“范先生还是留在京师吧,去朝鲜的人选本王自有定夺。”<br />\n“奴才遵命...”<br />\n虽然心中有些失望,不过范文程也没有什么好多说的。<br />\n毕竟这是主子的决定。身为奴才尊重主子的决定是必须的。<br />\n“你且先下去吧。”<br />\n多尔衮有些疲惫的摆了摆手。<br />\n“奴才遵命。”<br />\n范文程便要告退,临走到门口的时候却被多尔衮叫住了。<br />\n“等等!”<br />\n“王爷还有何吩咐?”<br />\n范文程扭身过来恭敬的问道。<br />\n“吴三桂此人先生怎么看?”<br />\n平西王吴三桂?<br />\n范文程微微吃了一惊。<br />\n摄政王怎么会突然问起此人?<br />\n吴三桂的事迹天下皆知。当年若不是他献出山海关,大清还不一定能够顺利入关接管北方诸地。<br />\n可以说吴三桂是立有大功的。<br />\n可这几年吴三桂打的败仗也不少。<br />\n尤其是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吴三桂皆是告败。但许是顾念着他当初献出山海关的功劳摄政王并没有对他太过责罚。<br />\n......<br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