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接下来的事情有些出乎朱由榔的预料。<br />\n郑主并没有来探望他。<br />\n朱由榔感到自己受到了侮辱,直是又气又怒。<br />\n他是堂堂大明亲王,在升龙染了病,郑主却连面子上的关心都不屑做。<br />\n这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br />\n朱由榔本就受寒,这一怒之下病情又有加重,接连咳嗽不止。<br />\n按照郎中开的方子抓了药来吃也不见好转,急得瞿式耜是满面愁容。<br />\n桂王殿下就是这支孤悬海外军队的希望。<br />\n若是桂王殿下一蹶不振,这支军队也将彻底丧失凝聚力变成一盘散沙。<br />\n这是极可怕的。<br />\n可瞿式耜毕竟不是郎中。<br />\n他会出谋划策却不懂诊病开药方。<br />\n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朱由榔变得越来越虚弱。<br />\n...<br />\n...<br />\n花开两朵,各表一枝。<br />\n于此同时安南王宫中郑氏正在接待一位贵客。<br />\n这位贵客同样来自大明,只不过却是代表了朝廷。<br />\n在得知桂王叛逃安南后大明朝的圣天子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怒火,将气撒在了郑主身上。<br />\n虽然只是转自他人之口,但依然能够听出这位皇帝的愤怒。<br />\n郑主一时懵住了。<br />\n他想过收留桂王会承担风险,却没想过风险会如此之大。<br />\n大明皇帝责令郑主立即把桂王押解到镇南关,移交给袁继咸。<br />\n若不如此他将立即派驻扎在边境的军队攻打安南,直接打到升龙去。<br />\n大明皇帝说的很霸气,很解气。<br />\n但郑主就很郁闷了。<br />\n现在就把桂王抓起来送回去自然简单,可他担心的是这样做不足以平息大明皇帝的怒火。<br />\n若是大明皇帝还觉得不满意该怎么办?<br />\n万一他只是想找一个借口又该怎么办?<br />\n此时此刻郑主陷入深深的恐惧之中。<br />\n他召来谋臣们共同商议。可这些谋臣们的意见却不统一。<br />\n“大王,以臣之见明廷皇帝无非是在虚张声势。大王无需担心,那狗屁圣旨当做没听到即可。”<br />\n“非也非也明廷如今实力强大,连东虏都屡吃败仗。你认为若是明廷派军队攻打我们,我们能守得住安南吗?”<br />\n“鞠文泰,你怎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呢。”<br />\n“哼,我是实话实说而已。不像有的人就会怂恿君上。大王,您一定要三思啊。”<br />\n“够了!”<br />\n郑主只觉得头昏脑涨,脑袋都要炸掉了。<br />\n“到底该怎么做,你们这么争能争出个结果吗?”<br />\n他扫了殿内众人一眼,冷冷道:“明人向来傲慢。他们的皇帝自然更是如此。他觉得我们拂了他的面子因此发兵攻打也不是不可能。不过,我们也不能就这么轻松的把人给他送回去。”<br />\n“大王的意思是?”<br />\n“要让他们做出承诺,承认我在安南的地位。”<br />\n郑主一字一顿的说道。<br />\n原来此刻的安南乃是南北朝时期。<br />\n郑主和阮氏相互争斗,谁都想一统安南做那雄主。<br />\n可是双方互有胜负,却谁也不能一口吃掉对方。就这么耗着郑主十分难受。<br />\n所以他想借着这个机会让明廷为他撑腰,帮助他消灭阮氏。<br />\n若明廷能够答应,他自然不介意把桂王绑了送到边界。<br />\n“大王,明廷为何会支持我们?毕竟大王先收留了桂王。”<br />\n郑主摇了摇头道:“我其实也没有把握。不过我决定赌上一赌。我要赌明国皇帝不想在这个时间开战。”<br />\n历史上安南曾经被明国设为交趾布政司。<br />\n所以郑主相信明廷的这位皇帝一定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恢复祖宗的荣光。<br />\n可是现在他却有另一个棘手的问题需要处理。那就是北方的东虏。<br />\n东虏的实力不在明国之下,如今已经占据了北方大部。<br />\n郑主就是要赌,明廷的皇帝会先去打东虏。<br />\n只要他赌赢了,就能给自己赢得足够的利益。<br />\n阮氏和他争斗多年,是个时候分出胜负了。<br />\n“大王已经决定了?”<br />\n“不错,本王已经决定了。”<br />\n郑主攥紧了拳头,眼中的目光变得冷峻。<br />\n“速速派人和那钦使沟通,向他表明我的意思。我倒要看看那明廷皇帝会怎么做。”<br />\n...<br />\n...<br />\n四川,成都。<br />\n文安之接到了一份密报,有人暗中运送粮食卖往汉中。<br />\n在即将北伐的敏感时期发生这种事情自然是不能容忍的。<br />\n文安之决定彻查此事。<br />\n为了不打草惊蛇文安之决定命人暗中盯着,只到关键时刻再跳出来收拾局面。<br />\n果然,一路顺藤摸瓜他获得了惊人的结果。<br />\n这个暗中卖粮食给汉中的是成都城中有名的大商贾韩元方。<br />\n此人垄断了成都四成的粮食生意,实力极为强大。<br />\n而且韩元方同时也给成都明军直接做生意。<br />\n许多朝廷拨付不足的部分都是由韩元方出面以低价收购的。<br />\n想不到这样一个人竟然会和东虏暗通款曲眉来眼去。<br />\n真是千防万防家贼难防啊。<br />\n文安之在掌握了确凿的证据之后立即下令对韩元方实行抓捕。<br />\n毫无准备的韩元方甚至来不及反抗就被拿下。<br />\n在他的书房里发现了很多与汉中方面互通的书信,坐实了他叛国的罪名。<br />\n经过审讯文安之得知,最初是一个晋商主动找到的韩元方,向他许出三倍市价的承诺。<br />\n韩元方当然不傻。他知道对方之所以会给出这个价格肯定是因为有极为迫切的需求。<br />\n而现在出的起这个价格又迫切需要这么多粮食的除了鞑子他想不到还有谁。<br />\n但韩元方并没有选择拒绝。<br />\n他是商人又不是官员。<br />\n商人逐利。在他看来赚钱就是商人天经地义要做的事情。<br />\n谁能让他赚钱他就跟谁合作。<br />\n这就是韩元方既和明军合作又和清军合作的原因。<br />\n如果他没有被发现肯定会继续卖粮食给汉中。<br />\n当然这一切都东窗事发了。<br />\n文安之识破了一切,将韩元方和他的家人全部下狱。<br />\n大抄家是不可避免的。<br />\n抄家所得金银钱粮全部充入公库。<br />\n文安之决定在完成全部清点工作之后写一封奏疏上奏天子。<br />\n虽然天子通常都会让地方自己使用这些抄家抄来的银子,但文安之不会擅自做主。该禀奏天子的时候他不会犹豫。<br />\n...<br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