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此时, 天不过雾蒙蒙亮,菜市场却已忙碌得热火朝天。<br />\n照灯亮了一夜,三百多名建筑工人连夜赶班,待天亮, 差不多打好了地基。<br />\n“该休息了!大家吃了早饭就回去补觉吧, 下一次上工是晚上12点!”<br />\n领班敲锣,指挥工人们放下手中的工具。<br />\n“噼里哐啷”金属落地的声音陆续响起,工人们擦去脸上的汗, 勉强扯笑,来到了领班身旁。<br />\n“真的有早饭?”一名工人局促不安搓着手, 悄悄看向一旁的工友。<br />\n工程是从昨晚开始的, 他们是第一班工人, 大部分工友都是彼此第一次见面。<br />\n三百多号工人里面,有将近二百八十人都是外面的。<br />\n对于大部分人而言, 今天是他们第一次在末世里找到如此安逸的工作。<br />\n建筑虽然累,但至少不用与丧尸搏斗, 时刻面临着生死危机。<br />\n工人们偷偷望着那几名绿苏县工人, 对方的口袋里有干粮。<br />\n尽管绿苏县有严格的法律法规,但外面这些工人还是习惯性生出了一丝掠夺的欲望。<br />\n就在这时,领班道:“当然有,快去吃吧,每人每顿饭一斤半粮食的额度,水随便喝, 只要你们能喝得下。”<br />\n水在绿苏县实在不算什么稀缺资源,毕竟绿苏县的水是干净的。一到下雨,家家户户都有接水,大家完全不需对外购买。<br />\n绿苏县官方也在大量储水,水库都不知道建了多少个了,如此又提供了不少建筑岗位。<br />\n工人们闻言呼吸不稳。<br />\n一名工人在问了路之后,匆忙朝着临时餐厅走去,其他工人的现状也赶忙跟上。<br />\n临时餐厅共四个角,每个角摆了两个水龙头,周围有工作人员巡逻。<br />\n“水只能用来喝,不许浪费!”工作人员呵斥道。<br />\n工人们擦去额头上的汗,心想谁会这么奢侈,敢浪费水?<br />\n他们恨不得一口分上十次喝,在外面时,他们每天喝一两百毫升的水都是常事,喝水那几十秒是他们最幸福满足的时候。<br />\n工人们在工作人员的窥探下,硬着头皮排起了长队。<br />\n当甘甜冷冽的清水滚过喉咙,工人们打了个激灵,喉结滚动得更快了。<br />\n起初他们是大口大口的喝,有了饱腹感才勉强停下。<br />\n工人们舔去唇边的水渍,心里暗想,绿苏县这些人过的是什么日子?太奢侈了。<br />\n随后,他们来到了打饭处。<br />\n饭已经被盛好了,放在一份份竹筒里,有的是米饭有的是面条,还有的是馒头。<br />\n上面贴着一块告示牌,说一个竹筒里放着三两食物。<br />\n除此以外,另一个长桌上的竹筒颜色偏暗,每个竹筒里放着三份菜肴,每份菜肴各一两,都是才从大锅里捞出来的。<br />\n工人们可以自选竹筒,像是这种暗色竹筒,每人限量两个。<br />\n竹筒里的菜品不一,比如有的竹筒里放的是炒油麦菜、炒豆芽、炒笋尖,另一个竹筒的菜品又完全不同,里面也可能是炖豆腐、酸辣白菜、青椒炒豆角。<br />\n总共也就是十种菜品,每个竹筒里的菜都是随机打的,工人们只需要挑选自己喜欢的菜就可以了。<br />\n第一批进来的工人愣住了,看着新鲜没有腐烂的饭菜,米饭馒头松软喷香,菜肴上浸着酱汁,尽管酱料不是很丰盛,但已经是这两年来他们少数遇到的正常食物。<br />\n他们才吃完了两个竹筒,就隐隐感觉到憋涨。<br />\n他们后悔了,早知道就不喝那么多水了。<br />\n他们狼吞虎咽,恨不得连舌头一起吞下。<br />\n饭菜的美味几乎冲昏了他们的头脑,一瞬间他们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等将面前的竹筒清空,才一阵恍惚。<br />\n由奢入俭难……<br />\n他们想,如果自己再干两天,恐怕很难再回归以前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br />\n一名工人已经忍不住了,先去询问领班:“这工作我们还能干多久?”<br />\n此言一出,整个餐厅的音量顿时小了,人们不约而同放慢动作,竖起耳朵倾听二人的对话。<br />\n领班瞥向众人,突然笑了:“菜市被要求在十天内建好,也就是最多还有九天半,这项工程就竣工了。”<br />\n工人喃喃,唇色惨白。<br />\n领班“嘶”了声,朝着窗外看去:“但是,建好了菜市以后,又得建工厂、建粮仓、建住宅区……”<br />\n工人们眼眸动了动,紧张捏住了筷子。<br />\n第381章 拔萝卜的第三百八十一天<br />\n领班计算一番, 道:“工程一项接一项,至少得不间断忙碌四五年。”<br />\n工人仰头,眼里蹦出渴望的光。<br />\n领班看向外面的建筑工地:“眼下顾县长成了市长, 以顾市长的作风, 不会只发展绿苏县。我看整个x市,乃至北三区都要被整体规划一番了。”<br />\n工人一顿,看向了身后的工友们。<br />\n工人的眼神各异,能在末世存活两年的人, 怎会不懂得看风向?<br />\n领班走后, 一名工人突然小声道。<br />\n“我之前一直在南方求生,但南方条件越来越恶劣,物资也越来越少, 我不得已就想来北方捡漏。”<br />\n他抓紧了竹筒,往嘴里拨了一大口面条, 食物的美味险些要冲垮他的意志。<br />\n“可北方这边人虽然少, 物资同样少, 医疗等资源还远远不如南方,我本来想缓一缓再回去闯荡, 现在看……现在看……”<br />\n他喘着气,眼神放空:“如果我生活的地方有绿苏县1/10的待遇, 我宁愿住到死。”<br />\n另一名工人喝了一大口水:“我本来也打算在北方只留一段时间, 现在看,得想办法和家人把户口落在x市。绿苏县是没希望了,但我有预感,以后招工,卡的就是x市户口。”<br />\n工人们在外漂泊,此刻还对彼此有着浓浓的防备, 并没有透露太多。<br />\n工地给工人们的待遇是每人每顿一斤半,也就是五个竹筒。<br />\n大家只能少拿,不能多拿。<br />\n但在末世吃惯了虫子、腐烂食物、过期食品的他们,又怎么会放任“属于”他们的白米饭在眼前错过呢?<br />\n他们饿了太久,加上喝了不少水,一顿饭下来撑得胃疼。<br />\n反观那些绿苏县本地人,悠哉地捧着一堆竹筒拿到水槽边清洗,边洗边有说有笑与同伴聊天。<br />\n此举看得新来的工人们眼热,一名工人捂着肚子端着竹筒也走到水槽边上。<br />\n他先往碗里倒了小半碗的水,再用筷子搅拌,让水与里面的油渍菜汤混合在一起。<br />\n等将竹筒表面的一层油污涮下来后,再将竹筒里的水倒入下一个竹筒中,继续搅拌。<br />\n就这样,他一连涮了五个竹筒,那小半碗水变得浑浊粘稠。<br />\n他并没有倒那半碗水,而是端起竹筒,一口喝了。<br />\n绿苏县工人看了他一眼,欲言又止。<br />\n“没事,以后咱们天天吃,身上的肉会慢慢长起来,不用这么珍惜。”<br />\n工人郝然,但两年来的磨难早已摧毁了人的羞耻心,很快他就坦荡道:“好久没有吃过这么多有蔬菜调料的食物了,怎么吃都不够。”<br />\n绿苏县工人笑了声,小声道:“咱们顾市长可是个好人,我来这儿一年了,到现在有了自己的房子,家里面有三个劳动力,还有了自己的地,早就不缺粮食了,甚至逢年过节还能买点水果、肉、衣服什么的。”<br />\n工人咽了咽口水:“每个人都有?”<br />\n绿苏县工人用眼神示意周围:“几万个居民,每个人都有。”<br />\n绿苏县工人已经将竹筒洗完了,离开了水槽。<br />\n工人站在原地,对绿苏县工人的话先是产生了怀疑。<br />\n这两年来,他先后加入了三个势力,其中甚至包括了四大基地。<br />\n他知道顾市长是高阶资源型异能者,可他加入的势力中也有资源型异能者。<br />\n可他遇到过最好的待遇,不过是每天二两陈年粗粮,每隔一个礼拜给一户人一个白面馒头。<br />\n食物不够了那就去执行任务,用大把的晶核等物资来换。<br />\n的确,末世没有一个资源型异能者有顾市长的等级高,可据他所知,大部分拥有资源型异能者的势力,资源型异能者生产的物资,能有四成真正进入普通人口袋,都算是大方了。<br />\n顾市长如今等级高,但是一年前呢?一年前怕不最多也只是个三四级异能者,却已经不留名默默帮扶一个县的人了。<br />\n工人心底炙热,他脑海涌现了强烈的念头,他必须得留下来,留在顾市长的辖区!<br />\n那个绿苏县工人的确很好,不过那不仅是对方的市长……也是他的市长。<br />\n第382章 拔萝卜的第三百八十二天<br />\n其他工人陆续吃完了早饭, 大部分工人都是在将竹筒里的油渍依次涮过后,当汤喝下。<br />\n还有一些工人则拿出随身携带的塑料杯,把“菜汤”倒入杯子里, 打算带给家人。<br />\n工作人员对此睁只眼闭只眼, 工地虽然不让打包饭菜,但看着这些工人瘦骨嶙峋的模样,想必其他人也好不到哪儿去。<br />\n后面的工人见工作人员没说什么,于是在碗里偷偷剩了几根面条, 几口菜。<br />\n有的工人更过分, 竟剩了小半碗饭,工作人员赶忙阻拦。<br />\n“够了啊!一人一斤半食物是担心你们吃不饱特意给的高额度,你们这跟自助餐打包有什么区别?”<br />\n工人们见状, 默默将特意留下的剩饭又扒拉了几口。<br />\n能给家人带饭,自然是再好不过, 可要是惹怒工作人员, 让他们失去工作, 那可就得不偿失了。<br />\n他们吃完早饭,换班的人来了, 他们结束了今日的工作。<br />\n办公大楼。\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