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向翎随在他身后出门。<br />\n他手中拿的是那把玄黑色的重剑。<br />\n二人从未认真地交过手。<br />\n第一次是在房檐之上,江屿被束着手,却抢有先机,二人僵持片刻。<br />\n第二次是在那雪夜里,江屿神智尽数被扰乱,只是不管不顾地一味进攻,被对方一把挑了剑。<br />\n这是第三次,也是唯一正常的一次。<br />\n论力气与体型,江屿自是比不上对方,但若在身法的柔韧与敏捷上,或许要比萧向翎更胜一筹。<br />\n萧向翎拔剑出鞘,颔首道,殿下先请。<br />\n话音未落,江屿的身体已经迅速向前冲出,足下轻快,连一丝清雪也没踏起来。<br />\n对方举剑格挡,侧身滑步以对。<br />\n而那双剑相触的瞬间,却并未发出多大声响。道是江屿这一剑表面气势汹汹,实则只是装做样子,声东击西,落地的瞬间立刻转身挑剑,剑意如蛇一般柔韧狡猾,直指对方喉咙。<br />\n而萧向翎却没从手上接这一剑,刹那间脚下微动,只是在江屿腿前微微阻了力,便使这剑意消退大半。<br />\n伴随着清脆的两声响,江屿手中的软剑再次被挑飞,落到一旁的空地上。<br />\n太急了。萧向翎评价道。<br />\n剑被挑飞,江屿脸上丝毫不见颓唐之色,眸中竟是放着光。<br />\n再来。他微喘着开口。<br />\n他完全按照刚刚的套路进攻,只是这次出剑前脚下迈得更开,便于闪动。<br />\n而萧向翎此回,竟是用剑尖径直抵住了他的剑。<br />\n看上去只是轻轻一点。<br />\n但江屿却觉得剑仿佛刺进铜墙铁壁之中,再也无法前进一分,而后便是汹涌如潮水的力度回击而来。对方的剑法像是深不见底的汪洋,无论他如何出招,都有无数种方法来破解,教他连试探底线的机会都没有。<br />\n太疯了。软剑第二次被挑飞后,萧向翎说着。<br />\n再来。江屿不服,剑一次次被挑飞,却始终坚持用一个路子进攻,任由对方换着法子破解。<br />\n来往了数十次,江屿的手臂已经酸麻胀痛,却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而萧向翎也始终沉默应对着,没有开口。<br />\n他再一次出剑。<br />\n而这回,萧向翎并没急着挑剑,而是顺势借力将江屿的剑身前移,只是将其向左摆了几寸。<br />\n剑走到了极致,江屿才反应过来,对方这是在带他出剑。<br />\n不偏一毫,不迟一瞬。<br />\n萧向翎一边说着,一边勾住江屿持剑的手臂,用力往自己的方向带。<br />\n带过的一瞬,江屿头上系的发带飘在半空,最后竟是打了两个弯落下,末梢恰好扫过萧向翎眉间。<br />\n只是绸带的质感,却只觉有些痒。<br />\n萧向翎指间微紧,攥住江屿手臂的力气便大了几分。<br />\n虽然脚下有几分狼狈,但江屿却立刻顿悟到了自己之前的问题所在。他并未停歇,而是再次出剑。<br />\n他凝神于剑尖,将那不确定因素稳在了最小的范畴,从足下到腰间,身体急速向前。在那一瞬间周遭的景物都仓促略过,全身都只专注在对方那玄黑的剑身之上。<br />\n又有两声脆响响起。<br />\n剑从手中飞出,铿然落地。<br />\n江屿想转身去捡,却瞬间僵在原地。<br />\n这次飞出去的那把剑通体玄黑,落下去的响声比之前每一次都要重上几分。<br />\n是萧向翎的剑。<br />\n江屿举剑站在原地,由于喘息肩膀剧烈地起伏着,额头浅浅地渗出一层薄汗,握剑的手指却冰凉。<br />\n挑飞了对方的剑,他却并未对此感到兴奋,只是沉默地看着对方俯身将剑拾起,随后轻声说道,你是故意的。<br />\n此事急不得。萧向翎并未正面回答,刚才你那一招剑走偏锋,之前的失误都没有再犯,我若是反击,你会受伤。<br />\n江屿却只是一嗤,伤我也受惯了,就那么看不上我?<br />\n不是看不上你。萧向翎神色中似是有些无奈,只是不想。<br />\n不想伤到你。<br />\n末了,他又补上一句,若是殿下需要,我可以随时奉陪。<br />\n江屿双眉微微抬了抬,似是有几分审视的意思,随即却是十分随意地一笑,将军府上的桂花酿果然名不虚传,是我刚刚喝得有些多了。<br />\n随后也是回身微施了个礼,今日多有打扰,只是夏大人或是还在府上等我,再迟些便真是要生气了。<br />\n萧向翎把人送到门口,看着那抹白色的身影在路中渐行渐远。或是由于乏了,足下有几分虚,但却并不显得促狭。<br />\n不知站了许久,直到乍觉有些凉意,他才关上了门。<br />\n江屿并未打算去夏之行府上,而是顺着自己来时的方向缓步走着。<br />\n半路上却遇见了刚从夏府回来的顾渊,<br />\n殿下怎么才回来?顾渊看见江屿面色泛着些许潮红,靠近了还能闻到一丝桂花酿的香气,语气间便多了些许责怪,太医都说不准殿下饮酒,殿下还饮了这许多。<br />\n怎么从夏之行那回来,还把他大事小事都要操心一遍的性子学了来。江屿笑道,可有要事?<br />\n没什么要紧的事,夏大人主要问过了殿下的身体状况,便听说殿下在将军府上饮酒<br />\n不妨让我猜猜。江屿侧头笑着,他是不是说:殿下现在还服着汤药,却还敢跑去饮酒,真是生怕自己多活几天。而且去哪不好,非要跑去萧向翎那,就不怕剑里藏着暗器,酒里下了毒?<br />\n他一边说着还一边摆起了手势,顾渊看得一愣,随即坦言道,确是如此。<br />\n请他老人家放心。江屿轻声道,我有分寸得很。<br />\n直到回到府中,江屿才觉得自己刚刚着实是饮得有些过了。当时没什么表现,但却极有后劲。醇厚的酒意漫过四肢百骸,竟令他常年冰冷的指尖有了些许温度。<br />\n顾渊走后,他于窗前点了根烛火,在塌下的柜子中摸索一番,随即将里面放着的一堆杂书全部清了出来。<br />\n此时塌下已是一片平整,干净得连一丝灰烬都没有。<br />\n而江屿却再次俯身向下,右手向塌下摸索去,指尖竟是按上了木板缝隙的一处细小凸起。<br />\n烛火的微光传不到如此远的距离,他精致的侧颜完全隐在暗处,但手上的动作却熟练到仿佛重复过无数次一般。<br />\n咔的一声脆响,那看上去坚固又钉死得严丝合缝的木板,竟是整块旋转下来,随即露出墙体内部的一小方空挡。<br />\n里面只躺着一份泛黄的卷册,赫然是若杨一案的案宗!<br />\n自从那日开始夜里被萧向翎怀疑后,他便将此物藏匿得格外隐秘。而今萧向翎不仅知道宫宴下毒一案的具体经过,更是唯一知道他用银针给丞相下毒的旁人。<br />\n两人表面上相谈和睦,但按着江屿的性子,永远会在与人相处时,给自己留下更多的后路。<br />\n上次他只查看了宗卷中关键性的一页,即传出地图并联结通敌的那一页。<br />\n页脚已经泛黄,而纸页也由于长年累月的放置变脆,他几乎是顺着肌肉记忆小心翼翼地将其翻开<br />\n漂亮而隽秀的字迹,离经叛道一般大逆不道的文字,以及右下角,那朱砂绘上去的红梅。<br />\n红梅从不应该是翻案的关键点。<br />\n暗中放在皇上桌案上的宗卷没有梅花,是他假弄的。只是恰好此案由夏之行主权,有意未深入追责,才侥幸骗过年事已高的皇上。<br />\n这是一桩极为冒险的交易。若成功,冤案得以昭雪,无辜之人得以正名。<br />\n但若失败,便是要身首异处,罪加一等,千秋难灭。<br />\n此旧案虽已被平反,但却反得胆战心惊,丝毫不光明磊落。<br />\n江屿从头一页页泛着那泛黄的卷册,试图从中找寻到些许蛛丝马迹来。<br />\n若杨在江屿刚出生便已不在,江屿对自己这个母亲实则并未有什么了解。如今这册她与北疆亲人的书信,大概是江屿目前,能在脑海中勾勒那人模样的最好方式。<br />\n家信内容单一得很,无非是说近日吃了什么食物,京城又下了几场雨。又说京城的女子着实无聊,想念北疆的马,想念那冰原上的烈酒。<br />\n字里行间看上去,若杨是个烈性子,不喜束缚,坦荡又热情,向来把自己的心绪完全地袒露在那字里行间。<br />\n这点倒与自己大相径庭。江屿想。<br />\n不知不觉已是深夜,蜡烛燃得见了底,江屿这才后知后觉地感受到冷来,抬头一看,屋子角落摆放的火炉竟是不知何时已经灭了。<br />\n不想打扰顾渊,他便只是将身上裘衣裹得更紧了些,就着窗外月光看着卷册上的小字。<br />\n向下翻了一页,江屿满身睡意都清醒了许多。<br />\n那页卷册上面,除了平日里的流水账,还多提到了一样东西<br />\n北域杂记,吾甚心悦之。世间怅惘之事,莫过于生者不愿生,病者不得生,死者无术生。<br />\n这句话说得有些莫名其妙,好似知道这信有可能被别人看去似的。删繁去简,倒成了只有彼此才能看懂的哑谜。<br />\n江屿凝视了那北域杂记许久,似是觉得有几分熟悉,却又想不起来在那见过。<br />\n目光倏然下滑,从案角蜿蜒到地面上。月光下,满地的杂书映入眼帘。<br />\n江屿瞳孔一震,立刻俯下身去在那堆书卷中翻找,良久,竟是眼前一亮。<br />\n之间那堆书的最底层,是一本深蓝色书封、看上去极有年月的一本书,左上角还被扯掉了一小半。<br />\n而书名在月色下便格外明显<br />\n正是北域杂记。<br />\n作者有话要说:谢谢评论,啾~<br />\n第28章<br />\n生者不愿生, 病者不得生,死者无术生。<br />\n江屿翻开那本杂记,在其中翻找起有关治百病, 起死回生的相关记载来。<br />\n修长的手指翻过书页,目光扫视着, 最终聚焦于一处。<br />\n上面记载了一份名为冰舌草的药引,可医危重,活白骨。<br />\n是北疆那边极为渺远的一个传说数百年前北疆神女诞生, 生而衔有三株冰舌草。<br />\n第一株被她送给了病危的村民,那村民却不日便惨死荒原中, 连个尸体都没留下。<br />\n原来是村民相信, 吃了服用冰舌草人的身体, 也能达到八九不离十的效果, 便杀了这病危村民,瓜分了他的尸体。<br />\n第二株被江湖大盗偷走。这盗贼在江湖上纵横十余年从未失手,却在得手不到五天的时间内,惨死岸边。<br />\n与那村民情况完全相同。<br />\n本是救人性命的草药,如今却成了人们自相残杀的利器。那神女便锻造了两把剑,一把至阴,一把至阳。<br />\n至阳的剑柄中藏有那株冰舌草,而这剑柄机关的解法, 却在这至阴的宝剑当中。<br />\n双剑合, 一剑重而猛,剑柄内含关扣,一剑轻而韧,剑柄内含机关破解之术。<br />\n关扣中含北疆冰舌草,有起死回生之效。<br />\n若是江屿只是无意中看到这本杂记, 会只当它是一个无来由的传说,并不会当真。<br />\n但这个传说,却出现在了若杨与北疆的书信中。<br />\n她是想表达什么呢?<br />\n吾心甚悦之。<br />\n北疆、神女、重剑、软剑、吾心甚悦<br />\n江屿陡然睁大双眼,突然跳到脑海中的猜想荒诞异常,却并不无道理。<br />\n若杨那时是否已经拿到了冰舌草,才婉转在信中交代已经到手的事实,并表示吾心甚悦呢。<br />\n这个想法迅速占有他全部神智,进而一发不可收拾。<br />\n若杨若是拿到了冰舌草,会将它放在何处?<br />\n而她身死,是否又与此物相关联?<br />\n至阴之剑是把短剑,软而韧,重量轻,极适合近距离作战。<br />\n她一定会把两把剑分开存放,而最危险的地方,恰好是最安全的地方。<br />\n江屿骤然抬头,桌案上,却正是他随身携带的那把软剑。<br />\n他几乎是颤着起身,将陪伴自己十七年的软剑详细打量。<br />\n将剑柄在桌案上轻轻一磕,在那厚重的闷响当中,竟是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清脆。<br />\n里面不完全是实心。<br />\n仿佛困扰多年的真相终于浮出水面,江屿呼吸都有些不稳,他仔细打量着剑柄细密的螺纹,却一无所获。<br />\n心念一转,他竟是决定拆下剑柄末端,悬挂剑穗处的螺纹。<br />\n一声响动,螺丝应声掉落。<br />\n而顺着那狭小的缝隙向里看,竟真有一小块镂空,只有半个小拇指尖大小,令持剑者完全感受不出差别。<br />\n江屿手持烛火,凑近那处缝隙,连烛油滴在手上也恍若未觉。<br />\n那里面竟的确有字。<br />\n就在那处镂空的正中央,方方正正地刻着一个字<br />\n挑。<br />\n挑?<br />\n这把剑中,应是有破解另一把剑鞘机关处的方法。<br />\n而单字挑又是何意?<br />\n此时江屿已经慢慢冷静下来,此事不可莽撞,亦不可打草惊蛇。<br />\n若是若杨之死与它相关,那这把剑上的字也应该早就被人看了去。<br />\n重点还是在另一把剑上,若两把剑不能合在一起看,便失去了全部意义。<br />\n另一把剑至阳,猛而重。<br />\n江屿神色怔愣,脑中不由得浮现起萧向翎随身佩戴的那把玄黑剑。<br />\n萧向翎生于北疆,若真是那把剑,倒也不是不无可能。<br />\n沉吟间,一丝轻微的声响突然从窗外传来,在微弱的风声中显得有些突兀。<br />\n江屿神情一凛,骤然将卷册合上,同时将案件宗卷迅速归回原位。习惯性地将桌面上的软剑隐在袖口中。<br />\n再向外看去时,竟有一人影正立于门外。<br />\n江屿靠在门口,屏住呼吸。门外那人却一直没有动静,既没有破门而入,也没有离开,更是没说一句话。<br />\n他直觉门外那人并无恶意。<br />\n伸手将门开了一道小缝,便清晰地看清门外的黑影。<br />\n那人一身黑衣,脸被黑纱蒙住一半,而他的右手处,有一道清晰而明显的刀疤。<br />\n江屿松了一口气,是沈前辈,快请进。<br />\n来人姓沈名琛,是夏之行费劲千辛万苦才给江屿找来的武学师父。为避人耳目,只能深夜前来,已经断断续续间隔了十余年。<br />\n只是他来的时间毫无规律,整个人神秘得来无影去无踪。夏之行也仅知道他是江湖上神乎其技的剑客,并不知他具体的家世与来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