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对老臣痛下杀手?制衡的至高境界!
('\n\t有的时候,孙权也不明白。<br /><br />他都这么“仁慈”了,为什么有的老家伙仍是不知足?<br /><br />难不成非要像兄长孙策那样,杀个血流成河,才算高兴吗?<br /><br />遭遇刺杀事件后,孙权冷静下来想了想,决定先不把这件事对外宣扬,而是只告诉了郭图和诸葛瑾这几个心腹。<br /><br />当天下午,孙权去往张竑府邸,美名其曰看望一下张竑这种德高望重的老臣。<br /><br />眼瞅着新年也快到了,再给张竑提前拜个年。<br /><br />不料,却吃了张竑的闭门羹。<br /><br />门童告诉孙权,说是张竑外出祭祖去了,要过几天才回来。<br /><br />孙权冷笑一声。<br /><br />张竑一个徐州人,江东哪来的祖给他祭?<br /><br />若是“遥祭”,只需要到城外找个空地,烧点纸钱就行了,半天之内就能办完所有流程,根本用不上好几天!<br /><br />这分明就是找个借口,做贼心虚,不想见他孙权罢了。<br /><br />无妨,他孙权最不缺的就是耐心。<br /><br />翌日,孙权再次拜访张竑,门童仍旧是那副说辞。<br /><br />第三天,孙权又来了,还亲自拎着一大堆礼物。<br /><br />门童脸色尴尬,刚想拒绝,张竑从府内走了出来,皮笑肉不笑的说道:<br /><br />“老夫刚刚祭祖而归,不知这几日主公一直来访,有失远迎,还望主公见谅!”<br /><br />孙权哈哈大笑:<br /><br />“别人不知道张公是什么样的人,难不成孙某还不知道吗?”<br /><br />“像张公这样的至孝之人,深得孙某佩服。”<br /><br />“孙某也没啥大事,只是想来看望张公,略表心意。”<br /><br />“见张公一切安好,孙某也就放心了。”<br /><br />伸手不打笑脸人。<br /><br />张竑也是要面子之人。<br /><br />孙权连着拜访三天了,好不容易见上一面。<br /><br />若是不请孙权进入府内坐坐,喝盏茶,吃点糕点,传出去也不好听。<br /><br />于是,张竑把孙权请入府内。<br /><br />但孙权走入正厅之后,却并没有落座,而是向张竑拱手道:<br /><br />“孙某想进张公的书房看看,不知可否?”<br /><br />张竑眉头微皱,但想到孙权一向喜欢看书,便也不觉得奇怪。<br /><br />尤其是打仗方面的兵书,那是孙权的最爱。<br /><br />嗯,也不知道经历逍遥津之败后,还喜不喜欢看那些兵书了。<br /><br />迈入书房,孙权的目光瞬间被悬挂在一旁的剑鞘所吸引。<br /><br />那剑鞘之中,并无任何佩剑!<br /><br />而孙权记得,原先这柄剑鞘,正是那与那湛月剑相配!<br /><br />“张公,这里空有剑鞘,怎么不见剑柄?”<br /><br />孙权漫不经心的说道。<br /><br />“主公说这柄剑呀?”<br /><br />“家中子侄喜欢,老夫借给他玩去了。”<br /><br />“但剑鞘怕他弄丢,故而仍旧放在此地。”<br /><br />闻言,孙权内心无比冷冽。<br /><br />这种借口,简直就像是在糊弄小孩!<br /><br />谁家好人只要剑,却不要剑柄?<br /><br />更何况,湛月也算是一柄知名宝剑,价格不菲。<br /><br />但孙权自身的演技甚是不错。<br /><br />他装模作样的看了会儿张竑的藏书,向张竑告退。 <br /><br />请收藏:https://m.yunmengshuge.cc \n', '\n')('\n\t<br /><br />收下孙权送来的礼物,张竑感慨道:<br /><br />“主公还是个厚道人,只不过那郭羽小儿误导了他,使他有些走入歧途。”<br /><br />“待老夫除了那郭羽,定能让主公迷途知返,还江东一个朗朗乾坤!”<br /><br />不知不觉间,张竑把自己当成了救世主。<br /><br />却不知,孙权已经把他从“制衡名单”移动到了“必杀名单”。<br /><br />至于张竑死后的空缺,孙权需要一个原先张竑派系的重要人物站出来顶替。<br /><br />否则,若是让他自己的心腹,比如诸葛瑾郭图这种站出来顶替,江东世家又不是傻子,三足鼎立的制衡格局顷刻间便会土崩瓦解。<br /><br />思来想去,孙权找上了步骘。<br /><br />“子山,别来无恙。”<br /><br />孙权客气的向步骘行了一礼。<br /><br />步骘可没张竑那么大的胆子,敢让孙权连着三天拜访。<br /><br />所以,他恭恭敬敬的把孙权迎了进去。<br /><br />只不过,话语间充满了防备。<br /><br />步骘是徐州临淮人,属于根正苗红的淮泗文人。<br /><br />很多人认为淮泗文人是因为曹操屠城,才被迫迁移至江东,但这个说法完全不对。汉末时期所有著名的淮泗文人,根据史料记载,都是在陶谦统治徐州时期南逃,跑到了江东。<br /><br />这里面包括前文分析过的诸葛瑾四兄妹。<br /><br />这其中涉及到一系列斗争,简而言之就是,徐州有一半文人支持陶谦,一半文人反对陶谦。<br /><br />支持陶谦的,像是糜竺、陈登这些。<br /><br />反对陶谦的,面对陶谦的暴力镇压,大多跑路了。<br /><br />跑路的这些淮泗文人,后来形成了以张昭张竑为首的“江东淮泗文人派系”。<br /><br />这其中最悲惨的,就是“带投大哥”张昭。<br /><br />历史上的他被陶谦关进牢里,当成典型。<br /><br />而可怜的他,在这本书里命运更加悲惨。<br /><br />刚出大牢没多久,就被抓进了尚书令府,至今为止,已经当了很多年牛马!(详情见第124章)<br /><br />……<br /><br />与孙权大眼瞪小眼,步骘有些尴尬,偷偷抠了抠衣角,鼓起勇气问道:<br /><br />“不知主公今日前来,所为何事?”<br /><br />孙权微微一笑:<br /><br />“子山啊,张公有些老了,也有些昏聩了。”<br /><br />“不知他的位置,你有无兴趣坐一坐?”<br /><br />此言一出,步骘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br /><br />他沉默了,他犹豫了,他心动了!<br /><br />……<br /><br />PS:加更送到,祝所有追读至此的读者大大新年快乐,祝你们来年万事如意! <br /><br />请收藏:https://m.yunmengshuge.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