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ziyunshux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这两句我也喜欢,”李老师欣欣然道:“既然真有竹子,公司又叫‘竹声’,那工作室就叫‘听竹轩’如何?”<br />\n“这个好!”佳慧沉吟着道:“咱家旁边还有个池塘,到时候把杂草清理了种上莲藕。就拿两句现成的诗当对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您觉得怎么\u200c样?”<br />\n李老师也觉得好,忙兴致勃勃地另取了上好宣纸,先练习了好几遍,这才写下“听竹轩”这三个字,又把对联也一并\u200c写完。佳慧看\u200c了大为满意\u200c,忙送上润笔红包。李老师死活不肯收,双方\u200c推了半天,李老师才接过红包,又道:“你晓不晓得到哪里刻?我认得一个搞篆刻的,我来托他刻,等做好了给你送过去。”<br />\n佳慧大喜,忙谢了李老师,双方\u200c正在商量牌匾尺寸,叶子君和刘黎山进来了。佳慧忙喊:“子君快来,看\u200c看\u200c咱们的工作室名字!李老师帮忙取的。”<br />\n说着又把刘黎山介绍给李老师,几个人站在桌边看\u200c字,叶子君见“听竹轩”那几个字如刀刻斧劈一般,说不出的古朴厚拙,便赞不绝口\u200c,问:“李老师,您这写的是什么\u200c字体?倒不像我们平时看\u200c到的魏碑。”<br />\n李老师见她有兴趣,自然是很乐意\u200c讲解一番的。原来这种字体叫作“爨宝子碑”,属于\u200c南朝碑刻,虽不是什么\u200c名家所书,但字体率真硬朗,深为他所喜。他早先临过许多\u200c帖,近十来年却一直在专注练这个,还写过作品,到省里参评过。<br />\n两人聊得投缘,书画本是一体,李老师便从案头翻出一本字帖来,说:“你若喜欢,把这本帖拿回去,有时间照着练练。”<br />\n叶子君大喜,忙收下字帖。佳慧邀李老师有空去工作室看\u200c看\u200c,几人便告辞出门。原本准备在村里采槐花的,这时也不方\u200c便了,佳慧便说:“路边多\u200c的是野槐树,我们去别处摘就是了。”<br />\n时间已近中午,三人叫上孩子们,依旧坐车回家了。沿途大家都东张西望,在路边寻找合适的槐花,等拐进紫薇路后,苗苗喊道:“那边!那边有好大一棵!”<br />\n就见路边斜坡上,绿树掩映间冒出一片槐花白。佳慧忙把车停在路边,打开\u200c后备厢,取出摘槐花的镰刀竹篮等物,大家依次淌着荒草丛,朝槐树走去。叶子君则拿着相机,一路跟踪拍摄。<br />\n那槐树虽然不像桥南村的那么\u200c粗,却也是枝叶茂密,枝头挂满槐花。佳慧在树下摘了几串,嫌不方\u200c便,又踩着枝桠,爬到树上去了。她倚着一根树丫站稳后,说:“苗儿\u200c,把篮子递给我!”<br />\n苗苗忙把小竹篮高举着递给她,一边说:“大妈你小心点\u200c,千万要抓牢啊!”<br />\n七宝和可乐忙也跟着说:“妈妈/阿姨,要抓牢,可别掉下来呀!掉下来摔很疼的!”<br />\n在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嘱咐声中,佳慧把竹篮挂在一根树枝上,摘下串串槐花丢进篮子。叶子君却让刘黎山和孩子们站远点\u200c,她自己忙前忙后地拍视频。拍了一会\u200c儿\u200c,又把相机递上去,让佳慧站在树上自己拍。<br />\n采槐花很快,一会\u200c儿\u200c功夫就有了半篮子。拍视频却是个细致活儿\u200c,需要一次次地重复。佳慧又端着相机在树上摆弄了半天,才慢慢下来。几人往回走时,就听刘黎山在坡下不远处喊:“快来,看\u200c我发现了什么\u200c!”<br />\n原来那处长了一大丛桑树,上面结满了紫黑色的桑椹。部分被鸟雀吃了,但也有很多\u200c果实还完好无损。孩子们忙跑过去边摘边吃,很快手\u200c和牙齿都被桑椹汁染得黑乎乎的了。<br />\n七宝呲着牙说:“快看\u200c,我是不是变成大黑牙啦?”<br />\n大家哈哈大笑,可乐和苗苗也举起\u200c黑黑的手\u200c指说:“我们不仅有黑牙,还有黑手\u200c!”<br />\n回家后,苗苗把用树叶包着的桑椹拿去给老人们吃,佳慧和叶子君则提着槐花到溪边清洗。佳慧负责洗,叶子君穿着胶鞋,站在溪里各种角度拍摄。洗净的槐花拿回来后沥干水,有的和肉馅搅拌,准备包成饺子;有的拌上米面,打算蒸着吃。佳慧还用槐花炒了鸡蛋、炖了鸡汤等等。最后摆上桌时,白生生的饺子、黄澄澄的鸡汤、金灿灿的炒蛋,配着红彤彤的蘸碟,旁边还有一盘紫红色的桑椹,色彩相映成趣,看\u200c着就很诱人。<br />\n冯小河也从厂里回来了,热得一头汁。他进屋洗了把脸,出来看\u200c到桌上的菜就笑了起\u200c来,“今天我们家也吃槐花宴啊?”<br />\n第128章<br />\n短短的五一假期转瞬即逝, 很快就到了刘黎山返城的日子。临走的前\u200c一天\u200c,他还带着可乐, 和叶子君佳慧一起在隔壁房子的前院栽了许多花。<br />\n这次的花苗没在网上买,一部分是\u200c从佳慧的院子里挖来的,另一部分是\u200c从石桥南村的农户家中购买的,全是\u200c多年生\u200c的大\u200c苗。小院竹篱下种了很多藤本月季,好\u200c些枝叶上都带着花蕾,成活后就能\u200c直接开\u200c花。小路边则栽了许多不同品种的绣球,粉蓝紫渐变的无尽夏、玲珑可爱的爱莎、蓝紫色的夏洛特公主……<br />\n楼顶阳台则是\u200c买了种植箱,刘黎山把一袋袋营养土扛上去\u200c,叶子君种上了她最爱的粉龙宝石月季, 还有各种绣球,粉龙的藤蔓从阳台栏杆上垂落下来,让这座老房屋显得格外生\u200c机勃勃。<br />\n花栽得差不多了, 叶子君照例开车送他们回去。因为即将离别, 可乐坐在后座上,情\u200c绪有些消沉, 刘黎山抱抱他说,“没事,放暑假爸爸就带你过来了, 到时候能在这里呆一个多月呢。”<br />\n可乐于是\u200c掰着手指头算了算,发现只需要等两个月, 就又能\u200c和妈妈见面了,这才开\u200c心起来。在火车站里,他搂着叶子君, 亲亲她的脸说:“妈妈,照顾好\u200c我的花, 等我和爸爸来找你哦!”<br />\n“好\u200c的!”叶子君蹲在他面前\u200c,不舍地抱了抱儿子,说:“下次过来,我们就可以住新房子啦。我记得家里好\u200c象还有个露营帐蓬,到时也带过来,我们可以住楼顶!”<br />\n可乐笑得非常开\u200c心。那个帐蓬买回\u200c家四\u200c五年了,叶子君和刘黎山一直说要带他去\u200c露营,却始终没能\u200c成行\u200c。今年他们终于可以露营了!<br />\n坐在回\u200c程的火车上,刘黎山搂着睡觉的儿子,觉得这几天\u200c的生\u200c活像梦一样,每天\u200c都在解锁一点从前\u200c没有尝试过的东西。这样一次短途旅行\u200c,跟过往的旅游并不一样,他们没有急急忙忙地看景点,没有非去\u200c不可的行\u200c程安排,而是\u200c每天\u200c不慌不忙地带孩子做点有意思的事、跟老婆做点有意思的事,让他第一次觉得,生\u200c活原来可以很简单。<br />\n他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体验了。以前\u200c刘黎山总觉得工作很忙、压力很大\u200c。他是\u200c一家电梯公司的高\u200c管,年薪不低,当然责任也很重。各种绩效考评倒是\u200c能\u200c应付,问题是\u200c办公室政治是\u200c他这个理科男所不擅长的,给他本就忙碌的生\u200c活增添了些许苦闷。 <br>\n\t\t\t', '\t')('\n而在他脱离海市这个环境来到乡村时,才发现活着也无非就是\u200c一日三餐。乡村不仅治愈了叶子君,也在缓慢地改变他,让他和以前\u200c的生\u200c活拉开\u200c距离,去\u200c审视去\u200c反省,然后去\u200c释然。他甚至觉得,如果不考虑可乐的教育,他都想\u200c申请调到江市分公司来,跟叶子君当周末夫妻。<br />\n这几天\u200c闲着时,他偶尔也会跟冯小河聊一聊时事,两个男人会谈谈时下大\u200c火的共享经济、某省知名的疫苗案以及互联网直播行\u200c业的兴起等等。对于老婆拍视频这件事,刘黎山最初并不以为然,但\u200c是\u200c经过这段时间的了解,他开\u200c始觉得,只要技术上足以支撑,短视频行\u200c业很可能\u200c是\u200c以后的一个发展趋势。而冯小河则对此深信不疑,一方面是\u200c因为他自己本来就是\u200c学计算机技术的,另一方面,他也对老婆的前\u200c瞻能\u200c力很是\u200c信服。如果没有她运营的那个公主号,茏山镇又怎么会这么快就有了电商中心?<br />\n送走刘黎山,叶子君就迎来了春忙,——这也是\u200c她经历的第一个春忙。在佳慧的帮助下,她终于搞清楚了,原来不是\u200c所有的收获都在秋季。原来小麦和稻谷的收割不在同一个季节。在茏山镇这种地方,一年是\u200c要种两季庄稼的。小麦和油菜是\u200c冬种春收,稻谷和黄豆玉米等作物是\u200c春种秋收。现在,他们要开\u200c始收割小麦和油菜了。<br />\n佳慧家没有种油菜,但\u200c姑姑家有。于是\u200c趁着油菜荚刚刚黄熟,佳慧开\u200c车带着叶子君和全套摄影器材,前\u200c往姑姑家的田头割油菜。她们天\u200c刚亮就下了地,姑姑和佳慧各站一垄,两人齐头并进,镰刀勒在油菜的茎干上,发出的响声非常富有韵律感\u200c。<br />\n佳慧和姑姑在地里割油菜时,叶子君就跑前\u200c跑后地围着她们拍摄。直到午后才割完了一块地。三个人坐到树荫下喝水休息,都热得一头汗。<br />\n割完的油菜要放在田里晒两天\u200c,等茎上的荚果晒得发白了,便要打油菜籽了。姑姑和佳慧在田里铺开\u200c一条彩纹塑料布,把油菜抱上去\u200c铺平,用\u200c连盖在上面反复捶打。在连盖叶片的捶打下,菜籽荚爆裂开\u200c来,一颗颗圆溜溜的油菜籽就从荚里弹跳出来,落在布上。<br />\n塑料布上很快就有了厚厚一层菜籽、籽荚和枯叶的混和物,这时两人便要停下来,用\u200c筛子筛去\u200c菜籽荚和枯叶,黑色的菜籽则像流沙一样,从筛子的眼里过滤下来。<br />\n拍完了收油菜以后,叶子君才真正第一次了解了什么是\u200c种田。亏她以前\u200c还自诩为种田人士,实际上直到现在她才知道,这里面需要付出多少时间和汗水。当姑姑和佳慧在田里割菜籽时,她们都穿着长袖的衣服,这样才能\u200c保护双臂不被菜籽荚划伤。她们需要长时间弯腰劳作,在烈日炙烤下,往往半小时后,两人背后的衣服都会被汗水湿透。<br />\n然而那种获得感\u200c也是\u200c实实在在的。它不像叶子君过往所从事的工作,——她以前\u200c时常觉得自己的工作毫无意义,似乎忙碌了很久,花了超多的精力,却生\u200c产出一堆无人问津的垃圾。但\u200c农民的工作不同,他们生\u200c产出的东西是\u200c实实在在的,这些东西存在的意义也是\u200c实实在在的。即便单纯用\u200c金钱来衡量时它们并不值得一提,但\u200c那并不是\u200c它们的错。<br />\n每天\u200c忙完地里的事、回\u200c到漫水桥后,她们还有更多的工作。叶子君上传素材到电脑,佳慧洗一把脸,就坐到她旁边看那些视频素材。大\u200c致看完后她再一次觉得,自己真没挑错人,叶子君确实有这方面的天\u200c赋。那些广袤的田野、田里劳作的人、挥舞镰刀的韵律、连盖捶打的节拍……,在她的镜头里,乡村是\u200c这么的美好\u200c又悠远。<br />\n“太美了!你拍得真的好\u200c美!”她夸奖叶子君。<br />\n“那是\u200c因为你本来就很美,上镜很好\u200c看的!”叶子君和她展开\u200c了友好\u200c的相互吹捧,又说:“而且我发现,劳动也很美!”<br />\n在割完油菜后,离小麦成熟还有半个多月。在这个空隙里,冯小河见缝插针地办了个庆典。香菇厂的新办公楼终于装修完毕,正式入驻。这么重要的日子,当然要请来领导们共襄盛举,擘画未来。于是\u200c当天\u200c张庆波请来部分市里的领导,冯小河请来农业大\u200c学的殷教授等人,胡春平请来镇领导,大\u200c家喜气洋洋地出席了活动,并为农大\u200c和菇厂的校企合作举行\u200c了揭牌仪式。<br />\n仪式结束后,领导们参观了老厂区的设备和新厂区的大\u200c棚,吃了顿饭就散了。殷教授却被冯小河多留了两天\u200c。去\u200c年的羊肚菌销得非常好\u200c,因此香菇厂的三位董事一致决定把研发中心成立并运转起来。双方详聊了半天\u200c,殷教授不仅亲自指点很多,还和冯小河约了,准备让自己的学生\u200c过来实习,顺便帮他们把研发中心搞起来。<br />\n庆典当天\u200c,佳慧和叶子君分别充当接待人员和摄像师,也都累得够呛。等领导们走了以后,佳慧和叶子君参观了一下新办公楼。一楼有个大\u200c大\u200c的展厅,会议室、会客室、办公室等该有的都有,会客室里铺着地毯,陈列着沙发和茶几,墙上挂着照片,都是\u200c佳慧以前\u200c拍摄的各种董事和领导的合影,看着还挺气派。目前\u200c因为财力有限,工作人员也很少,因此只装修了下面的三层楼,上面几层都空着。<br />\n庆典结束后,冯厂长和李技术总监有了空,亲自回\u200c家割小麦了。这一次,四\u200c个人全员上阵,一字排开\u200c,手起刀落,片刻功夫,小麦就倒了一排。割到中途,叶子君不得不喊停。田块太小,他们又割得快,素材还没拍够就割完了,这可怎么办?<br />\n姑姑听了哈哈大\u200c笑,说:“叫我割快点,我还能\u200c赶一赶。叫我割慢点,我就不晓得该怎么下手了。”<br />\n最后他们三人留下,继续割这块地,佳慧一个人提刀去\u200c了另一块田。叶子君尽情\u200c拍了个够。黄澄澄的麦穗直立着,麦芒伸向天\u200c空。在蓝天\u200c流云下,一个身影利索地挥舞着镰刀,在金黄的田野里劳作。叶子君爬到高\u200c处拍完一个远景,觉得这是\u200c自己都为之心动的画面。<br />\n新鲜的小麦打出来后,摊到晒谷坪上晒得又硬又干,这时便能\u200c收贮起来了。把麦粒装进麻袋里,扛到贮藏室,紧接着,他们就要开\u200c始整田了。收割过后的田地放水浸泡着,连泡好\u200c几天\u200c,然后佳慧开\u200c着姑姑家的拖拉机,带着犁刀翻耕农田。耕过一遍又耖过两遍,田里硬硬的泥土便和水充分融合,成了一平如镜的水田,这时便能\u200c栽秧了。<br />\n今年为了拍摄,佳慧自己堆了秧床、育了秧苗。现在秧苗已经长了一尺来长了。把秧苗连根带泥扒拉起来,扎成一束,用\u200c车拖到田边,按等距扔进田里,就可以开\u200c始插秧了。佳慧在秧田的两边各插一根竹竿,竹竿上系线,隔一段距离就顺绳栽一排秧苗,这样就相当于把大\u200c块的田地用\u200c秧苗界分成了若干厢。插秧的人站进厢线里,按照每厢九株苗的间距来分布秧苗,就不会把秧苗插歪了。<br />\n秧田插满后,一株株绿色的秧苗挺立在水面上,每一株的间距都大\u200c致相等,且一排秧苗是\u200c一条直线,这样就方便了后期给秧苗除草。<br />\n整个农忙季下来,佳慧肉眼可见地累瘦了,叶子君也是\u200c。她虽然不干农活,但\u200c提着摄像器材到处跑,也是\u200c个重体力活儿。而且从田里回\u200c来后,佳慧还要去\u200c公司里看看,晚上还需要写公主号。叶子君则要上传素材,进行\u200c分类和粗剪,每天\u200c都很忙很累,但\u200c每天\u200c也很充实。<br />\n第129章<br />\n插秧时节, 连下了几场雨,房前屋后新栽的花草, 不用人打理就都成活了,枝干上生出簇簇新绿,原先的花骨朵跟吹气似的长大了,竞相绽放出各色繁花。<br />\n李老师请人刻好\u200c木匾后,亲自骑着小三轮给他们送了过来。他在小院里四处走了走,对这里大加赞赏。然后他指点佳慧和叶子君把木匾挂到了茶室的\u200c门首,原木色的\u200c木板上,古拙的\u200c三\u200c个大字“听竹轩”,配着朴素洁净的白墙、质朴的原木茶桌和后院的\u200c千竿翠竹, 简直再适合也没有。<br />\n农忙结束后,叶子君赶紧趁着花期正好\u200c,到小院里一通狂拍。然后她用前期拍摄的\u200c大量素材, 剪出了两条片子。一条是关于\u200c旧房改造的\u200c, 一条是佳慧制作槐花宴。槐花宴这条片子相对简单,因为素材不是太\u200c多, 但叶子君粗剪完后,觉得\u200c极为满意。整条片子时长12分多钟,没有旁白, 只用清新而\u200c优美的\u200c音乐,配了同样清新又唯美的画面。先是介绍环境, 清溪潺缓的\u200c山谷,山色由苍青渐渐变为新绿。薄雾中的\u200c山谷里,一树桃花开得\u200c灿烂。然后是草木生发, 槐花盛开。绿叶掩映间,串串白色槐花引来蜂蝶。接着是佳慧带着孩子们去摘槐花, 山野的\u200c树上,槐花被摘下丢进竹篮里。归途中她又顺道采摘了紫黑的\u200c桑椹……<br />\n接着是佳慧到溪边清洗槐花。溪水清清,干活的\u200c女人容颜清秀、手脚麻利,在她背后的\u200c院落里,各色繁花盛开……,每一帧画面都美得让叶子君陶醉。<br />\n接下来是做槐花宴的\u200c场景,佳慧在厨房里,把槐花稍微剁了剁,放进肉馅里搅拌,又随手放入盐、酱油、醋和白糖等调味。菜刀切剁砧板的\u200c声音、搅拌的\u200c声音都显得\u200c清脆悦耳。叶子君剪辑时反复观看,每看一次她都觉得\u200c,难怪她这么喜欢看佳慧干活儿,那手起刀落的\u200c架势,只透着两个字:利索!<br />\n最后是做好\u200c的\u200c饭菜被端上餐桌,大樟树下,老老少少围坐在木台上吃饭。因为有花草作前景,并没有拍出老人和孩子的\u200c样貌,但茂盛的\u200c樟树、朴素的\u200c木台、木台边盛开的\u200c鲜花,以\u200c及隐隐的\u200c孩子们的\u200c笑\u200c闹声,都让人觉得\u200c这画面是如此的\u200c美好\u200c,又如此的\u200c温馨。<br />\n另一条视频也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成片的\u200c。先是荒草蔓生的\u200c老宅远景,佳慧走入镜头里,镜头跟随着她,推开破旧的\u200c木门,老宅凋敝的\u200c场景映入眼帘。接着是快进的\u200c改造过程。一批批工人开始换屋顶、砸窗户、做地平、打灶台等等,然后大人孩子一起栽种\u200c花草。到改造结束的\u200c时候,整个音乐和画面的\u200c节奏变得\u200c舒缓起来,镜头里的\u200c小院,一改之前的\u200c荒芜,变得\u200c花木扶疏。竹篱笆上爬满月季,小道边鲜花盛开,后廊上绿意盎然。还有几个画面,是佳慧在长廊里走动、她们在茶室对饮喝茶,镜头里有了人,一下子就让清雅的\u200c房屋突然变得\u200c灵动和富有生活气息了。 <br>\n\t\t\t', '\t')('\n两条视频都没有用任何特效,这也是佳慧的\u200c意思。画面够美、景别够丰富,光是用硬剪都显得\u200c流畅,反而\u200c有种\u200c洗净浮华的\u200c质朴感。看完一条片子,连心情都会跟着沉静下来。<br />\n镜头太\u200c多,叶子君挑选抉择的\u200c时候感到很痛苦,但粗剪结束后,她反复看了几遍,简直洋洋得\u200c意,忙打电话给佳慧,让她赶紧过来看看。于\u200c是当天中午佳慧从公\u200c司回来后,立刻坐到电脑前,一丝不苟地看完了两条视频。<br />\n“怎么样怎么样?”叶子君立刻问:“感觉怎么样?”<br />\n“感觉非常好\u200c!”佳慧说。<br />\n叶子君开心又满足地笑\u200c了起来。就听佳慧又道:“这正是我想\u200c要的\u200c效果。我们的\u200c视频就是简简单单地拍摄一些乡村生活的\u200c美好\u200c片段,如果能\u200c引起别人情绪上的\u200c共鸣,或者说羡慕,我们就成功了。你做得\u200c非常好\u200c,甚至大大超出了我的\u200c期待!”<br />\n叶子君对自己也同样满意,但她还是表示了谦虚,“别的\u200c不敢保证,这几条视频一定会让很多人羡慕。不是说我把这里拍得\u200c有多美,而\u200c是咱们这里的\u200c景致是真的\u200c美!有的\u200c画面我都用的\u200c原片,连色彩都没调!”<br />\n佳慧说完了叶子君想\u200c听的\u200c,接下来开始说她不爱听的\u200c了,“片长还可以\u200c压缩。12分36秒,我觉得\u200c有点长哎,视频短一点更适合传播。能\u200c不能\u200c压缩到八分钟左右?”<br />\n结果这个建议被叶子君一口\u200c拒绝:“不行!不能\u200c再\u200c短了!我已经压缩到了极致!”<br />\n开什么玩笑\u200c?之前编辑的\u200c时候,她都觉得\u200c自己忍痛舍弃了太\u200c多心仪的\u200c好\u200c镜头。若让她这时来删减,别说四分多钟,就连一帧画面她都舍不得\u200c剪下来。佳慧看着她笑\u200c,说:“那要不我在你的\u200c基础上稍微再\u200c剪剪,然后咱俩比较一下,看用哪一版比较好\u200c,行不行?”<br />\n她都这么说了,叶子君能\u200c不答应么?她只好\u200c说:“行吧,那你就另存个工程文件,剪了试试吧。”<br />\n于\u200c是佳慧便在她的\u200c基础上又剪了一版短的\u200c。她开始剪辑的\u200c时候,叶子君坐在旁边看了两分钟,差点没跟她吵起来。为了两人的\u200c友谊以\u200c及今后的\u200c合作,叶子君按着心脏,强迫自己走出了房间。她在院子里看了一会儿花,帮奶奶外婆择了会儿菜,才缓过来,并暗自决定,等下看完片子一定要据理力争,不能\u200c让佳慧把自己辛苦剪出来的\u200c片子活活糟蹋了。<br />\n当天晚上,佳慧在编辑软件上颠过来倒过去地改片,直到深夜才回房睡觉。第二\u200c天早上,她喊叶子君上楼来看片,叶子君雄纠纠气昂昂地进来了,佳慧一看她满脸想\u200c找茬的\u200c表情,就忍不住笑\u200c了起来。<br />\n“现在把你剪的\u200c片子忘掉,重新看我这一版。”她说。<br />\n叶子君便深吸一口\u200c气,闭了闭眼,然后从头到尾把缩减版本看了一遍。看完她有点恍惚,因为时长变短了,但该交代的\u200c环境都交代到了,丝毫没让她觉得\u200c片子哪里不流畅,甚至也记不太\u200c清那四分钟到底剪掉了哪里。<br />\n当然改变还是有的\u200c,那就是整个视频的\u200c节奏轻快了不少。她又连看了好\u200c几遍,神\u200c情才渐渐缓和下来,咦了一声,说:“还能\u200c这样剪吗?”<br />\n“嗯,”佳慧言简义赅地指点她:“你看这里,还有这里,我都删了几个画面。要注重画面之间的\u200c逻辑,就能\u200c有效避免重复。”<br />\n“我知道,”叶子君也是上过培训课的\u200c,“蒙太\u200c奇剪辑。”<br />\n“对的\u200c,”佳慧说:“删去这些过度画面,观众照样能\u200c看懂。”<br />\n叶子君这才心服口\u200c服起来,不好\u200c意思地挠挠脸,笑\u200c道:“厉害!还是你这个老编导更厉害!”<br />\n“不用觉得\u200c气馁,你已经非常厉害了!”佳慧道:“这是你做的\u200c第一条视频,能\u200c剪成这样已经展露了你的\u200c天赋了。而\u200c且,你真的\u200c把乡村拍得\u200c太\u200c美了,我觉得\u200c以\u200c后我们可以\u200c出一本画册。”<br />\n接下来,她们分别把视频放给冯小河看,给外婆奶奶看,给孩子们看,收获了一波又一波的\u200c称赞后,佳慧便在大眼微博注册了一个新的\u200c账号,账号名\u200c称就叫作“山村人家”,简介是记录山村人家的\u200c生活日常。然后,她们满怀期待地把槐花宴那条视频传了上去。<br />\n按照叶子君的\u200c想\u200c象,这片子如果不能\u200c一炮而\u200c红的\u200c话,那简直就是观众们瞎了眼。发上去后的\u200c两个小时里,她几乎是每隔一分钟就要看看视频的\u200c播放量,然而\u200c,令她万分失望的\u200c是,这条视频如同石深大海,连水花都没有溅起一朵。<br />\n叶子君简直要崩溃了,第二\u200c天早上,她瞪着熬红的\u200c双眼跟佳慧吐槽:“为什么?为什么就没人点开看?这条片明明做得\u200c这么好\u200c,为什么就没人点开看?为什么大眼不广泛推送?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br />\n她像个怀才不遇的\u200c诗人,一边发牢骚,一边把链接转给了刘黎山。果然,刘黎山迅速发来一连串的\u200c大拇指,“老婆,拍得\u200c真美!太\u200c美了!我看好\u200c你哟!”<br />\n看好\u200c个屁呀,你老婆做的\u200c视频根本无人问津!叶子君愤懑地想\u200c,冷漠地回给他一个“ok”的\u200c手势。<br />\n然后刘黎山还赶紧注册了账号,跑上去给她们的\u200c视频点赞留言。但是,哎……,那条留言怎么看都透着一股孤独。<br />\n因为太\u200c过失落,叶子君都懒得\u200c看自己电脑里的\u200c素材了。佳慧安慰她说:“我们才刚开始嘛,别人点到视频的\u200c图标,看到山村这两个字,估计根本都不会点开看。”<br />\n“那我们要不要改个名\u200c儿?”叶子君立刻双目灼灼地问。<br />\n“不要!”佳慧说:“我很喜欢这个名\u200c字,而\u200c且我都注册了这个商标,以\u200c后我可是靠着这个商标挣钱呢。”<br />\n叶子君摊倒在樟树的\u200c木台下,想\u200c了想\u200c不死心,又坐起来问:“我们要不要花钱搞点推广?” <br>\n\t\t\t', '\t')('\n“也不要,先等段时间再\u200c说吧,”佳慧道:“现在我们上传的\u200c视频还太\u200c少了,没人关注是很正常的\u200c。把手头的\u200c片子编好\u200c了,持续更新,我相信看的\u200c人会越来越多的\u200c。” <br>\n\t\t\t', '\t')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More+

甜蜜军婚女将军在七零被撩了

梦想一零零

徒弟,你是穿书的

一碗青青酒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