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四周的乡民还在好奇看着,还在低声议论这些官兵来此地是做什么。<br /><br />人群中走出一个老人家,这个老人家一眼就见到了站在石碑旁的少年人,而后这个老人家连忙行礼。<br /><br />老人家就是修建咸阳桥的黑方,当初在修桥的时候,他远远看过一眼公子。<br /><br />只不过两年过去了,这位公子比当初又长高了许多。<br /><br />而后跟着而来的年轻人也相继行礼。<br /><br />扶苏也在人群中看到了黑方,只是想起来应该是修建咸阳桥时的民夫,随后道:“老将军,别让他们行礼,都散了吧。”<br /><br />辛胜颔首,他亲自上前道:“都回去种粮食,这里没你们的事。”<br /><br />闻言,一群乡民纷纷散去。<br /><br />扶苏坐在黄河边,眼前是一片黄河的河滩,河滩上还有不少的脚印,这些脚印应该是这里的乡民在河边捞河鲜时留下的。<br /><br />此地距离宁秦县很近,应该说现在的华阴县,两地相隔很近,这里是华阴县的一部分。<br /><br />当下,扶苏又觉得不能浪费了这绝好的地理位置,需要好好建设才是。<br /><br />言罢,扶苏又让老将军在此地扎营,在这里搭建几间屋子先住下来。<br /><br />原本安宁的小村子,忽然来了一队兵马在此地住了下来,这让此地的乡民都不敢靠近。<br /><br />虽说这些秦军不会耽误他们的生活,只不过平日里有乡民路过他们都会不自觉的放轻脚步。<br /><br />一间刚搭建好的小屋内,扶苏翻看着手中的竹简,这是敬业县送来的账目,整个县都是自己的,这就让自己有了足够的资源去利用。<br /><br />扶苏翻看着其中记录,没想到叔孙通将县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粮食也颇有富裕。<br /><br />现在的敬业县已成了关中的富县,谁让这个县是最早享受到河渠带来的好处的县,当年的敬业县是荒地最多的县,现在成了沃田最多的一个县。<br /><br />田安低声道:“公子,近来听到了一些传言。”<br /><br />扶苏在油灯下继续翻看着,道:“什么传言?”<br /><br />“有咸阳的人想要请叔孙通回咸阳。”<br /><br />“咸阳的人?都是什么人?”<br /><br />“说是叔孙通的旧友。”<br /><br />扶苏稍稍颔首,示意他接着说。<br /><br />田安又道:“之后传出话,说是叔孙通打算留在敬业县,往后也不想回咸阳了。”<br /><br />听罢,扶苏搁下手中竹简,道:“叔孙通在咸阳的旧友,是那些一起入秦的博士?”<br /><br />田安颔首:“是的。”<br /><br />“往后这种事情就不要让他们叨扰叔孙通。”<br /><br />“是。”<br /><br />手中这卷竹简所说的就是新设的大荔县建设进度,目前来说基本上没有进度可言。<br /><br />现在是农忙时节,重建村县的事可以先放缓,耕种是第一要事。<br /><br />朝野上下都在看着有了龙首渠灌溉的田地,能够种出多少粮食。<br /><br />这就像是在关中新增一个粮仓,以后的渭南各县就会成为产粮重地。<br /><br />等今年的粮食收获,有了粮食有了人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扶苏觉得之后就不会有什么难事了。<br /><br />农忙时节的关中人家都很忙,从早到晚都有在田地里忙碌的人。<br /><br />扶苏坐在黄河边看着书,反倒是这个时候的自己,显得有些清闲了。<br /><br />天空传来了隆隆的雷声,抬眼看去就是漫天厚重乌云,扶苏又看向了远处,一阵风吹过,随即而来的就是凉意,田地里的人们正纷纷奔跑回家。<br /><br />又是一道雷电划破长空,细长的雷电像是从天而降,直直落在地上。<br /><br />几滴雨水落下,扶苏这才走回黄河边的小屋。<br /><br />屋内,油灯依旧亮着,扶苏刚迈步走入屋内,就听到身后传来了雨声,一场大雨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点好似要击碎自己的屋顶。<br /><br />“轰隆隆!”<br /><br />又是一声雷响,雷光照亮了四野。<br /><br />雷声与黄河的水声,还有雨声混合在一起。<br /><br />而黄河边的小屋在这雷雨大风交加的黄河边,平添了不一样的氛围。<br /><br />屋内,扶苏依旧安静地坐着,油灯依旧明亮。<br /><br />这场雷雨持续了半个时辰,直到雨势小了,风也平静了,就连黄河也平静了不少。<br /><br />又有一阵风吹入屋内,扶苏感觉就连空气都清新了不少。<br /><br />雨势也从大雨变成了小雨,这种雷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br /><br />屋外,传来了脚步声,扶苏头也没抬,都不用去看就知道那是田安的脚步。<br /><br />“公子,洛阳那边又迁来了五千人。”<br /><br />扶苏抬眼看去,见到了戴着斗笠的田安,他的斗笠还在滴着水。<br /><br />张苍依旧在洛阳主持着迁民,从去年入冬至今五个月了,依旧没有迁完。<br /><br />扶苏放下手中的竹简,先是站起身,从一旁的书架上拿了其中一卷卷宗,打开卷宗入眼的便是自去年以来的迁民人数。<br /><br />“一共有二十三万……”<br /><br />扶苏低语了一句,而后神色凝重道:“才二十三万五千人。”<br /><br />田安愣在原地,原本以为只是迁居二十万人,张御史还在洛阳迁民不说,公子竟然还觉得不够。<br /><br />见田安还站在眼前,扶苏又道:“抓紧送去开挖田地,多一天就多吃一天的粮食。”<br /><br />田安急急忙忙去办事。<br /><br />翌日,早晨,扶苏早早就在跟着老将军在黄河边练着身手,这一次练的是剑法。<br /><br />青铜剑在老将军手中舞得虎虎生风,其实没什么花里胡哨,都是战场上简单的杀人动作。<br /><br />扶苏学着老将军的动作勉强能够跟得上。<br /><br />一遍练完,辛胜道:“公子觉得如何?”<br /><br />扶苏收起手中的剑,又道:“感觉还挺轻松的。”<br /><br />“公子先前练的都是沉重的长戈与重戟,现在拿着剑自然会觉得轻便许多。”<br /><br />扶苏下意识地放松一番胳膊。<br /><br />“公子,司马欣来了。”<br /><br />听到老将军的话语,扶苏回头看去就见到了背着一个包袱的司马欣。<br /><br />这人穿着很单薄,应该是身形也很干瘦,黄河边的风还是挺大的,所以当他衣服往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后飘,就看到这人消瘦的身形。<br /><br />“公子,臣将华阴县近年来的县志都整理好了。”<br /><br />田安接过司马欣递来的包袱,站到了一旁。<br /><br />对方的转变倒是很快,这么快就已将宁秦县改称了华阴县,并且还很顺口。<br /><br />扶苏从田安的手中接过包袱,询问道:“怎么不是华阴县的县令来送这些?”<br /><br />司马欣回道:“县令得了重病不能出门,自从宁秦改称华阴之后,就得了重病。”<br /><br />扶苏了然点头,又道:“若宁秦县的县令久病不愈,我可以向丞相说让你暂领县令。”<br /><br />司马欣再一次行礼,“县志就已送到了,臣告退。”<br /><br />扶苏颔首,等人走远之后才问道:“宁秦县的县令我见过,怎么就得了重病了?”<br /><br />当初要去函谷关外接王翦大将军,就见过一次宁秦县的县令。<br /><br />田安小声道:“那位县令的确是得了病,不过近来已痊愈,但的确是不想理会县内诸事了,如今华阴县的诸多事宜,都是司马欣在安排。”<br /><br />扶苏颔首,走回屋内,正要翻看这些县志,一边看着正要写笔记,却发现自己的竹简都快写完了。<br /><br />田安恰到好处的递上一卷。<br /><br />扶苏笑道:“你准备的?”<br /><br />“是老将军给潼关的乡民们粮食,说是这粮食不会白给,要让他们编竹简,只需要拿半斗粮食就可以换十卷竹简。”<br /><br />扶苏道:“农忙时节,哪里来的人手?”<br /><br />田安道:“人手不多,三五个孩子稍懂事些的孩子,潼关的壮劳力都在种田。”<br /><br />闻言,扶苏这才沉下心,继续看着手中的县志。<br /><br />老将军辛胜与田安就守在门口,两位老人家时而看向屋内,就见到了公子每拿起一卷,就提笔在另一卷书上写笔记。<br /><br />而后公子又会另起一卷,继续查阅。<br /><br />辛胜自小也看过不少书,也读过兵书,但在自己如公子扶苏那样的年纪,看书却没有像公子这么快。<br /><br />只是三天时节,扶苏已将华阴县的县志看完了,并且对华阴县的人口,田亩,以及田亩粮食产量的总数做了一个清晰且详尽的表格。<br /><br />田安与辛胜吃惊地看着挂在墙上的巨大表格,这种一目了然的图表,深深震撼了两位老人家,好似对他们来说这是了不得的智慧。<br /><br />对扶苏来说,这是一种很简单的能力,无非就是从一卷卷的卷宗中找出相应的数据,而后列出表格就好了。<br /><br />田安坐在门口吃着一颗桃子,又道:“听说现在的商颜山就连野菜也很难找到了,附近几个县都派人守在县里的粮仓前,还听说丞相又让人给敬业县送了十万石粮草。”<br /><br />扶苏从一旁拿起一颗桃子,坐在边上啃了一口,洛阳送来的桃子还有些硬,咬着费劲。<br /><br />这洛阳的桃子虽说不如南方的好吃,也不如南方的大,倒是有一股回甘的淡淡甜味,多嚼两口,倒是越嚼越有味道。<br /><br />扶苏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从水桶中又拿出一颗递给老将军。<br /><br />辛胜摆手道:“末将年纪大了,吃不了这桃子,口中就剩下这么几颗牙了,不敢再咬坏牙齿。”<br /><br />扶苏又将水桶递上,吩咐道:“给军中的兄弟们分了吧。”<br /><br />“谢公子。”<br /><br />“丞相哪里来这么多粮食?”<br /><br />闻言,田安嚼着桃子的动作停下,原来公子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就是为了支开辛胜这个老家伙?<br /><br />田安侧目看去,见辛胜还在笑呵呵的给军中的弟兄们分着桃子,丝毫不觉得公子其实是为了支开他。<br /><br />这老家伙还朝着这里笑了笑。<br /><br />田安暗自叹息一声,觉得当年王翦评价辛胜打仗冒进不知所谓,还是有些道理的。<br /><br />被公子寻了个借口支开了,老家伙还笑呵呵地一脸感激。<br /><br />这也没办法,公子实在是太聪慧了,自小多智,什么事都瞒不住公子。<br /><br />能听到只言片语,就能找到问题所在。<br /><br />能够在轻描淡写中,将对方利用。<br /><br />田安甚至觉得不用等到自己老得走不动的年纪,公子的家业说不定就超过华阳太后的遗产了。<br /><br />“丞相哪来这么多的粮食?”<br /><br />听公子又追问,田安搁下手中吃了一半的桃子,解释道:“其实丞相在送来这些粮食前,去拜访过王翦。”<br /><br />扶苏啃着桃子,目光看着黄河,继续听着他的话。<br /><br />田安接着道:“之后从频阳送出了十万石粮草,就说是从丞相送给敬业县的。”<br /><br />言至此处,田安避开公子的目光,显然公子还没听到想听的答案,他又道:“这是因为一个约定,事关敬业渠是否修成,一旦修成了就要拿出十万石粮食,之后王翦输了。”<br /><br />扶苏摇头,道:“老师从一开始就是冲着王翦的十万石头粮草去的,只有王翦的家底能够轻松拿出十万石,老师是丞相自然可以左右大局,老师这是既做庄,又设局。”<br /><br />田安颔首不言。<br /><br />“父皇也知道此事,老师与王翦的约定肯定有人见证,这个见证的人就是父皇。是也不是?并且父皇不愿意让你告知我。”<br /><br />田安终于低下了头,公子光是从只言片语中就能得知这么多事,这孩子太敏锐了。<br /><br />听着公子说完,田安甚至还擦了擦汗,却又发现额头根本没有汗水,只是有些汗意。<br /><br />扶苏悠然地吃着桃子,望着远处的景色,低声道:“王翦也好,父皇也罢,还是老师,在他们眼里我终究还是个孩子,老师为了我的成就倾尽全力,事后还要拿我的成就再去讹王翦老将军,父皇还为此见证。”<br /><br />“呵呵呵……”扶苏无奈一笑,又道:“在他们眼中我还是一个孩子,哪怕我现在已有二十岁了,也不过稍大一些的孩子罢了。”<br /><br />听到公子情绪低落的话语,田安依旧垂着脑袋站在一旁不言。<br /><br />扶苏又道:“派人告诉丞相,就说这十万石粮草我收下了,这些粮草不白拿,三年之内扶苏还清这十万石粮草。”<br /><br />田安走远了几步,让人去吩咐。<br /><br />丞相送来的粮食自然是不会送回去的,新迁来的二十万口人,他们即是生产力,也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br /><br />可能他们绝大部分人都吃不饱,可眼前只需要咬咬牙关,熬过了春夏两季,田地里的粮食长出来,那么余下的事,哪怕是再大的困难,都有底气面对。<br /><br />咸阳,章台宫。<br /><br />始皇帝,王翦,李斯三人正坐在一起,反复想着公子扶苏让人送来的话语。<br /><br />李斯喃喃道:“三年内还清?”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