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陛下驾崩了!”<br /><br />随着这一声音响起,群臣皆是惊得如五雷轰顶。<br /><br />旋即,便是一片片的哭泣声。<br /><br />“陛……下啊!”<br /><br />“陛下!”<br /><br />众臣纷纷跪下,匍匐在地,哭得伤心裂肺。<br /><br />儒家文化里,有“君父”的说法。<br /><br />天子驾崩,臣子表现得不够悲戚,哭得不伤心,那都是日后足以被御史言官弹劾的重罪。<br /><br />甚至,任何人被定上这一条罪,那不管他从前的功绩有多大,也再无翻身的可能。<br /><br />不悲戚,便是不忠不孝!<br /><br />不忠不孝,还有何用?<br /><br />所以,此时此刻,无论众臣心中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他们首先要做的事,都是失声痛哭。<br /><br />朱允熥原以为会有大臣站出来质疑皇帝陛下死亡的原因,向他发起逼宫。<br /><br />却不料,群臣的反应都非常平静。<br /><br />除了大哭号丧以外,竟没有人多说一句其他的。<br /><br />不过,朱允熥很快反应过来。<br /><br />皇帝陛下还活着的时候,他们必须要表现出自己是绝对忠于陛下的。<br /><br />哪怕是面对他们这个太孙,也不例外。<br /><br />太孙终究只是太孙,不是皇帝。<br /><br />但陛下一死,一切就变了。<br /><br />无论陛下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死,只要陛下死了,他身为皇太孙,国之储君,都是顺理成章的帝位继承人。<br /><br />这时候,站出来质疑他,就是真正的自取死路了。<br /><br />朝堂上没有傻子。<br /><br />就算真有人怀疑他弑君,此时也不会站出来。<br /><br />至于皇位的合法性,后事该怎么处理,那都是朱家子孙的事,轮不到他们这些臣子来过问。<br /><br />在场聚集的大臣虽多,可除了朱允熥之外,再没有一个朱氏直系子孙。<br /><br />朱允熥早已执政掌权,他们当中,此前也没有谁与皇子勾结,欲图夺嫡。<br /><br />故而,便没有人会在此时多说什么。<br /><br />不过,朱允熥也很清楚,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br /><br />老朱既然没有给他传位诏书,没有下诏言及身后事,那后续必然还有得争。<br /><br />一阵哭泣声中,还是老和尚姚广孝首先站了出来,拜下道:“参见皇上,还请皇上节哀顺变,早日给先帝料理后事。”<br /><br />杨荣,杨士奇,常升等人立即跟上:“参见皇上!”<br /><br />其他大臣立即纷纷朝拜:“参见皇上!”<br /><br />“参见皇上!”<br /><br />“参见皇上!”<br /><br />……<br /><br />国不可一日无君。<br /><br />依礼制,老皇帝一死,储君或者指定的继承人,便立即自动成为新帝。<br /><br />大臣们在老皇帝的灵位前参见新皇帝,这就算是即位。<br /><br />在先帝死后,新帝举办登基大典之前的这段时间,大臣们都是以“皇上”称呼新帝的。<br /><br />当然,只有等到真正举行完登基大典,才算是名正言顺的皇帝。<br /><br />不过,哪怕只是灵前登基,也算是得到了群臣的认可,已经能以皇帝的名义,处理国事,下发圣旨了。<br /><br />毕竟,登基大典是极为盛大的仪式,需要时间准备。<br /><br />但国家 <br /><br />请收藏:https://m.yunmengshuge.cc \n', '\n')('\n\t在此期间,却不能没有君主。<br /><br />朱允熥神情微微恍惚。<br /><br />我终于成为大明的皇帝了?<br /><br />尽管老朱依然还活着,但除非发生莫测之事,否则,便不会再公开露面。<br /><br />只会在深宫中,安安静静地做一个外人不知晓的“太上皇”!<br /><br />大明帝国的权力,真正完全交付到了他的手中。<br /><br />这一瞬间,朱允熥竟并没有太多的喜悦,只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沉甸甸的。<br /><br />从前尽管也是储君,并监国理政,却从无此种感觉。<br /><br />皇帝与储君,终究不一样。<br /><br />从今日起,他才真正的君临天下!<br /><br />……<br /><br />接受完参拜,朱允熥召吉垣进来,立即着手安排“后事”。<br /><br />此事要李代桃僵,瞒天过海,肯定还需要其他人一起“参与”。<br /><br />吉垣作为老朱的近侍,没有必要瞒着他。<br /><br />何况老朱隐居深宫,也需要人服侍。<br /><br />吉垣常年服侍老朱,无疑是十分合适的人选。<br /><br />老朱“死”得十分仓促,根本没有给朱允熥更多的时间谋划安排。<br /><br />这也是对他一次考验。<br /><br />依礼制,老皇帝死后,首先要进行“小殓”。<br /><br />即对尸体进行清洁,沐浴,整理容颜,更换寿衣。<br /><br />这是一个很细致的工作。<br /><br />死者身上绝不能有任何没有清洁的地方。<br /><br />在这个时候,外人是不能随意进来的。<br /><br />这也是为什么大臣们都在外面哭泣,而不进入房间的缘故。<br /><br />正常而言,皇帝殡天后,大臣们赶来的时候,遗容已经收拾好了。<br /><br />只不过,今日的情况,有点特殊。<br /><br />有许多大臣都在场。<br /><br />死后的遗体沐浴,也给了朱允熥从容布置的时间。<br /><br />“你马上去挑选一批可靠的宫女和太监,准备给皇爷爷沐浴更衣。”朱允熥吩咐道。<br /><br />吉垣领旨而去。<br /><br />朱允熥又将杨荣唤进来:“你立即去准备一具死囚的尸体。”<br /><br />他没有让吉垣去做此事,是因为吉垣毕竟是一名宫廷内的公公。<br /><br />吉垣肯定能做此事,但必须假手于他人。<br /><br />相比杨荣这种外官亲力亲为,便不一样了。<br /><br />“皇上,已经准备好了!”杨荣躬身,低声道:“在来东宫路上,先帝与微臣交待了一些事。”<br /><br />朱允熥不由深深望了他一眼。<br /><br />老朱倒是信任他,竟然与他说了这么绝密的事。<br /><br />不过,这多半是因为杨荣是自己身边“秘书”的缘故。<br /><br />“此事不能透露出去半分,凡是知情参与之人,除了你之外,其他人……”朱允熥稍稍顿了顿,道:“皇爷爷在深宫里也寂寞,还是要多安排一些人陪伴。其他人,就尽可能让他们去深宫给皇爷爷作伴吧。”<br /><br />这也正是老朱计划的关键。<br /><br />并不是做得越隐秘越好,反而要放出老皇帝没死,只是被“囚禁”的风声出去。<br /><br />这个尺度,必须拿捏得刚刚好。<br /><br />“遵旨!”<br /><br />朱允熥又问道:“我记得民间丧礼的流程,小殓之后,要让人瞻 <br /><br />请收藏:https://m.yunmengshuge.cc \n', '\n')('\n\t仰遗容,此事又该如何处理?”<br /><br />这才是最麻烦的事。<br /><br />毕竟,死的人不是老朱,别人一眼便能看出来。<br /><br />此时去找一个长相相似的替身,也来不及。<br /><br />洗浴尸体的太监,宫女都可以处理,不用担心泄密。<br /><br />但前来吊丧的大臣,皇子皇孙,却不能。<br /><br />“此事陛下无须担扰。”杨荣道:“陛下只须对外宣布,先帝死前受痛苦折磨,面容不幸扭曲,先帝曾留遗言,不许外人再看他的脸。”<br /><br />“洗浴过后,便给先帝先戴上铜制面具,同时令工匠连夜打制黄金面具,入棺前,再由陛下亲自换上。”<br /><br />“如此一来,大臣们都见不到先帝的遗容,自然就无碍了。”<br /><br />好办法!<br /><br />朱允熥微微点头,问道:“大臣们不会因此而吵闹吧?”<br /><br />“谁敢?”杨荣冷声道:“这是陛下的旨意,更是先帝临死前的遗言,哪个大臣敢抗旨不遵?立即便可斩了!”<br /><br />旋即,杨荣语气一转:“陛下大可放心,此事不会发生的。”<br /><br />声音一落,又道:“唯一所虑者,便是如今在京城的燕王。”<br /><br />“他是先帝之子,要看遗容,本属应当。”<br /><br />“但燕王是通情达理之人,只要陛下劝慰一二,他不会固执己见的。”<br /><br />朱允熥心神一凛。<br /><br />大臣们确实没有理由在此事上质疑。<br /><br />实际上,皇帝死后的遗容,本就不是什么人都能瞻仰的。<br /><br />他找一个理由,给先帝遗体戴上面具,外人也无法说什么。<br /><br />唯独朱棣有些不一样,他毕竟是老朱的亲儿子,要看父亲死后的遗容一眼,合情合理。<br /><br />其他藩王儿子,都在外地。<br /><br />以这个时代的遗体保存技术,是不可能等那些藩王儿子回京再入棺收敛尸体的。<br /><br />自然也不用担心。<br /><br />未成年未分封的,都还是小孩子,也不用管。<br /><br />至于朱棣……正好可以借此试一试他对自己到底有几分忠心。<br /><br />毕竟,此人可一直有做皇帝的念头,要不然,当初也不会将姚广孝收在府中。<br /><br />若他闹起来,因此而散播“谣言”,也不失为一策。<br /><br />……<br /><br />很快,死囚的尸体被运了进去,而老朱则混在服侍的人群里,悄然离开。<br /><br />依礼制,在皇宫内设置灵堂。<br /><br />沐浴好之后,当天晚上,“皇帝”的遗体,便被从东宫送回皇宫,<br /><br />朱允熥旋即发布圣旨。<br /><br />“先帝龙驭宾天,遵其生前旨意,不会大丧,天下臣民,仅止哭临三日,即释孝服,不妨碍嫁娶。”<br /><br />自唐宋以来,随着儒家思想的深入,民间也越来越“重丧”。<br /><br />守孝三年,已然逐渐成为传统。<br /><br />甚至还有皇帝死后,全国三年内禁止办喜事,禁止嫁娶的“礼法”。<br /><br />即天下人都要给过世的皇帝守孝三年。<br /><br />这当然太过,对国民经济,民生的影响都极大。<br /><br />故而,哪怕是真实的历史上,老朱也特别在遗诏中交待,自己死后,只 <br /><br />请收藏:https://m.yunmengshuge.cc \n', '\n')('\n\t许天下臣民服丧三日,民间嫁娶都不禁止,以此来减少对百姓生活的影响。<br /><br />第二道圣旨则是:<br /><br />“朕初登大宝,思先帝之心切,不忍破坏其生前之物,后宫自即日起封禁,一如先帝生前之故,所有嫔妃,宫女,皆留后宫,非身死不得出宫。”<br /><br />这便是朱允熥想出来的法子。<br /><br />首先,大明的皇宫虽然富丽堂皇,但受制于时代的约束,在朱允熥这个穿越者眼中,美则美矣,生活上还是有很多不够便利,不够人性化的地方,他根本就住不习惯,也不打算去住。<br /><br />而老朱年龄大了,早就住惯了,更改反而不习惯。<br /><br />以思念皇爷爷,让他生前生活之地保持原状为理由,直接将后宫封禁,也无疑是最好的办法。<br /><br />老朱在后宫里面,也能过上十分舒适的日子。<br /><br />毕竟,老朱虽然主动将自己软禁,但朱允熥也不能真让皇爷爷去深宫里受苦吧?<br /><br />圣旨下达后,杨荣便立即派兵守住后宫的通道,同时令工匠连夜砌墙。<br /><br />自此之后,后宫所有出口皆被封死,留下的门也被直接上锁,无故不得打开。<br /><br />仅留两个设计十分巧妙的洞口,用于运送物资,传递消息。<br /><br />那四名给老朱看病的太医,以及洗浴“遗体”的宫女,太监,也都被送入了后宫。<br /><br />老朱在里面也需要太医看病,正好将四名太医送进去。<br /><br />至于说祸乱后宫之类的……后宫很大,只要将四人的住处分隔开来便是了。<br /><br />要知道,宫内除了宫女,太监,也是有侍卫的。<br /><br />只是正常而言,天黑之后,侍卫不得入后宫。<br /><br />各处宫门落锁之后,后宫的安全保卫工作,就由太监接手了。<br /><br />随后,朱允熥又调了五旅新军进驻金陵城,分守东、西、南、北及皇宫前,以防不测。<br /><br />……<br /><br />夜深。<br /><br />皇宫内。<br /><br />老朱灵前。<br /><br />朱允熥披麻戴孝。<br /><br />朱棣亦在一旁守灵。<br /><br />他刚才哭得撕心裂肺,此际才渐渐平息下去,只是神情仍有些恍惚,尚未从老朱驾崩的悲痛中走出来。<br /><br />忽然,朱棣感觉自己的衣角被人拉了一下,回头一看,竟是自己的儿子朱高煦。<br /><br />朱棣身为老朱的儿子,与老朱感情深厚。<br /><br />老朱骤然驾崩,他当然伤心难过无比。<br /><br />可到了朱高煦这一辈,就完全不一样了。<br /><br />他自幼在北平城里长大,远在金陵的皇爷爷,只在偶尔随父亲回京时,才能见上一面。<br /><br />感情自然一般。<br /><br />此时老朱驾崩,也会不会感到有太多的伤心难过。<br /><br />只不过,出于礼法规制,作为孙子,他必须要守灵。<br /><br />“爹,有些事,咱们出去谈。”朱高煦压低声音,悄悄说道。<br /><br />朱棣略感意外,也没有多想,便悄然起身,与朱高煦一起到了灵堂外,远离人群的地方,这才发现另一个儿子朱高炽也在。<br /><br />“什么事?一定要出来谈?”朱棣皱眉问道。<br /><br />老朱驾崩,他身为孝子,不在灵前守孝,是会遭大臣们非议的。<br /><br />朱高煦左右张望,确认附近再无其他人,侍卫也都在远处,这里是一片开阔的广场,方用极低的声音说道:“爹,孩儿得到消息,皇爷爷并没有驾崩。”<br /><br />“什么?”朱棣如遭雷击,大声反问。<br /><br />“爹,别说这么大的声音。”朱高煦连忙做出噤声的动作,又左右看了看。<br /><br />还好,并没有什么人被惊动。<br /><br />广场中间道路的侍卫仍纹丝不动的站岗,而跪在中间守灵的臣子们,也无人因此而张望。<br /><br />礼法大于天的时代,大家都极力表现出悲伤孝顺,不为外物所动。<br /><br />“究竟是怎么回事?”朱棣抓着朱高照的衣服问道。<br /><br />朱高炽的目光,也紧望了过来,震惊之色浮于眸内。<br /><br />“爹爹,我听到有人传言,说太孙殿下趁皇爷爷病重,让太医对外宣布其已驾崩。”<br /><br />“实际上,却是用了狸猫换太子的法子。”<br /><br />“故而,才给遗体戴上面具,不让人看。”<br /><br />“皇爷爷现在还活着,只是被他囚禁于后宫之中。”<br /><br />…… <br /><br />请收藏:https://m.yunmengshuge.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