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点睛之笔,何如乌巢孟德
('\n\t河间郡高知县郑家集,这是一个临近易水河的村庄。由于离易水河较近,其土地为易水河冲击平原,土壤非常肥沃,而且易于灌溉,向来是一个非常富庶的村庄。<br /><br />数年前,这里曾是一个有着两千多人口的大型集镇,百姓们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里的人天天吃得饱饱的,身体也长得高大壮实,平均身高在1.75以上。这一点,与那些认为古人天天饿肚子的人想的有些不一样。<br /><br />然而,自从公孙瓒与袁绍开战以来,这里的人就全部都跑到外地去了。<br /><br />如今的这里。<br /><br />已经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军营!<br /><br />军营的外围,是用木桩围成的栅栏,内里箭楼林立,往来巡哨,戒备森严。而在军营的中心地带,则是建起了一大片粮仓。<br /><br />这就是袁绍十万大军的囤粮之所。<br /><br />不仅如此,也是范阳、涿县等袁军占领地区的粮食集散地和周转站。<br /><br />由于前线的军营会随时面临战争,是不可能一次囤集太多的粮食的。那样不仅会导致用来守护辎重的军队增加,还会因辎重太多而严重影响到军队的机动性和灵活性。<br /><br />因此,大批量的粮草一般是不会放在前线军营的,而是会首先存放在处于后方的某一个地方,再一批一批地运往前线。<br /><br />而袁绍将囤粮之地放在易水河南岸,不仅保证了前线军以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也可以用易水做为屏障,而确保囤粮之地的安全。<br /><br />这里囤积的粮草非常多。<br /><br />足够包括范阳、涿县在内的十五万人马吃三个月。守军也不少,足有五千多人。<br /><br />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br /><br />袁绍对此地的守护非常重视!所以,安排的守将,乃是军职级别极高,又深受袁绍信任的——淳于琼。<br /><br />这个淳于琼,其实是很不错的。<br /><br />汉灵帝在位时,淳于琼曾经担任皇宫羽林军统领。后来,汉灵帝组建西园军,淳于琼又是西园八校尉之一,任职右校尉。与蹇硕,袁绍,鲍洪,曹操等人同列。<br /><br />不仅如此,这人还是袁家老臣。<br /><br />袁绍年少时,与曹操等人在雒阳到处厮混,偷人家新娘子等等,就经常是由淳于琼担任跟班护卫。因此,撇开军职不谈,袁绍和曹操都对淳于琼以兄呼之。<br /><br />论武艺和军略都算不错。<br /><br />最厉害的是善于喝酒。<br /><br />不仅善饮,还嗜酒如命。不仅自己喜欢喝,还经常逼着手下将领们喝,谁不陪他喝酒,就是不给他面子,轻则喝斥一顿;重则动用军法,以抗令不遵为由,打他个皮开肉绽。<br /><br />……<br /><br />这一天晚上,淳于琼与麾下部将们喝到很晚,个个烂醉如泥,也不回各自的私帐休息,就横七竖八地卧在中军大帐。<br /><br />凌晨时分,营中忽然传出嘈杂之声。<br /><br />有亲兵慌慌张张地冲进帐中,大喊:“敌袭!并州军打过来了。”<br /><br />然而,回应他的是冲天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的酒气和打雷般的呼噜声,亲兵们上前拉淳于琼、推淳于琼,可淳于琼怎么都推不醒。<br /><br />“怎么办?”<br /><br />一位亲兵焦急地看向他们的曲长。<br /><br />曲长也很是无奈,眼见这样子是败局已定,无力回天。最后,那曲长干脆咬了咬牙,说道:“我们还是去……去去去……去拼命吧!”<br /><br />说罢,我带着那些亲兵们冲出了中军大帐。不过,却不是去拼命,而是不再管淳于琼,四散逃命去了。<br /><br />(备注:原本的乌巢之战,淳于琼的亲兵就是这样全跑了。)<br /><br />……<br /><br />再说王通,进入郑家集之后,便带着1400人悄悄来到了袁军营外,发现袁军的守备非常松懈。<br /><br />毕竟,将领们天天被淳于琼拉去喝酒,很少管事。<br /><br />而且那些将领们现在还与淳于琼一起,烂醉在中军大帐,下面的士卒们无人监督巡查,又有谁会认真守营。<br /><br />王通见守备松懈,便让人背向敌营方向,拿出一支火把晃动三圈,给芦苇荡那里传信号。<br /><br />背向敌营,是为了避免敌营中的哨兵看到火光。<br /><br />而给芦苇荡传信号。<br /><br />是因为王通在芦苇荡中留了150人,由苏飞带领,他们的任务是在战斗打响之后,划着木筏下去顺流而下,去烧毁那些架在易水河上的浮桥。<br /><br />很快,芦苇荡那边就传来了回应,也就是联系上了。<br /><br />“进攻!”<br /><br />王通果断下达了进攻的命令。<br /><br />……<br /><br />营门外箭楼上的值哨,在还没有来得及反应之前,就被射杀。与此同时,一波箭雨将营门守卫射死大半,余者亡命奔逃。<br /><br />随后,拒马被拉开,营门被打开。<br /><br />甘宁带着他的锦帆营将士,首先杀进了营内。他们一边冲锋,一边向营内的帐篷射出火箭或投掷火把。<br /><br />此时,袁军营帐中士卒都还处在睡梦之中。被并州军这一闹腾,顿时大乱起来,很多人连衣甲都没穿好,便冲出了营帐。冲出营帐之后,也无法组织起像样的抵抗,尽皆四处逃散。<br /><br />并州军一路大呼酣战,无人能挡。<br /><br />很快,就杀到了中军大帐。<br /><br />蒋钦带人冲入帐中,将醉如烂泥的淳于琼和数名校尉全都生擒活捉。<br /><br />……<br /><br />此时,负责断后的周泰跑来禀报:<br /><br />“河边有一支袁军向营地冲来,应该是袁军在易水河边的岸防军队。咱们是否分兵迎战?”<br /><br />“不必!”<br /><br />王通毫不犹豫地说道:“下令所有将士,只管奋力向前,待到烧毁敌军粮草,再回身应战!”<br /><br />“诺!”<br /><br />众军尽皆大声应令,再无人去管身后杀来的袁军,只管向前猛冲猛杀。<br /><br />没多久,便杀进了粮仓区。<br /><br />将士们纷纷向粮仓丢出汽油罐,并扔出火把或射出火箭。很快,所有的粮仓全部燃起了熊熊大火。<br /><br />那火光之大,映红了整个夜空!<br /><br />……<br /><br />而此时,袁军的那支岸防军也赶到了。<br /><br />大约有2000余人。<br /><br />王通见烧粮的目标已经达成,遂下令全军回身迎战。两军尚未相遇,王通便取出强弓,连射数箭。<br /><br />冲在前面的三名敌将,都全被王通射落马下。敌军士气大挫,而并州军则士气如虹,人人大呼酣战,势如猛虎下山一般。<br /><br />甫一接战,前来增援的袁军,就被甘宁带领的锦帆营击溃。并州军越战越勇,杀得营地的袁军四散逃窜。被杀死、烧死者不计其数。<br /><br />……<br /><br />此时,易水河北岸的袁军大营也被惊动了。<br /><br />无数的火把亮得如同天上的繁星一样,显然,袁绍已经派出大量军队,想要过来增援。<br /><br />王通并不担心袁军过来增援。<br /><br />因为此前早有安排。<br /><br />不过,既然战略目标已经达成,也没有必要在这里恋战了下去了,遂大声下令道:“收兵,退往河边芦苇荡中,准备撤离!”<br /><br />而就在此时。<br /><br />那横跨在易水河上几条浮桥,也全都燃起了熊熊的火光。<br /><br />……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