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老阿这次揣摩错了。<br />\n六皇帝不是要做紫禁城的妇女主任,而是想知道这宫中有多少宝贝。<br />\n按照律法精神,这些宝贝现在的所有权是他六皇帝。<br />\n就是他六皇帝拥有一切了。<br />\n按照一般爽文情节,作为胜利者的主角必须抄对手的家。<br />\n一根毛都别放过的那种。<br />\n而自己的对手乾隆又是艺术收藏的狂热爱好者,据说还是封建时代收藏大成者,好东西海了去,故而贾六当然不能违背抄家这一世俗定律。<br />\n除了亲眼瞧一瞧稀世珍宝外,也是防微杜渐,做到心中有数。<br />\n因为,贾六担心自己不提前盘库点账,老纪、老阿、奎尼那帮蛀虫,说不定就能把他的百宝箱搬空。<br />\n这是极有可能做出来的。<br />\n尤其老纪,说不定还能搞堆赝品来掉包他六皇帝的真品。<br />\n反正六皇帝不懂。<br />\n在文玩鉴赏这一块,贾六的功力别说跟老纪比了,连乾隆的小指头都比不上。<br />\n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任何发言权。<br />\n没办法,谁让各自出生环境不同,以致艺术欣赏水准不在一条起跑线上呢。<br />\n就是为人正直,从不贪污的会长老李,也保不齐会被老纪、老阿他们拖下水。<br />\n读书人的通病,瞧见有年代感的东西都会往家顺。<br />\n从来只有贾六偷人的家,哪能让别人偷他的家呢。<br />\n所以,必须提前盘库。<br />\n“明白,明白!”<br />\n托已故妹妹福做了二十年内务府大臣的金简,对工作领域的了解绝对是专家级别的,当下轻车熟路的就带着皇帝陛下到了宝库。<br />\n这间宝库位于养心殿西暖阁的三希堂。<br />\n是内府珍藏库宝规模最小,数量也最少的一处。<br />\n但是,放在此处的宝物却是精品中的精品。<br />\n包括被贾六想办法借去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旬的《伯远帖》。<br />\n这三件书法至宝也是“三希堂”之名的缘来。<br />\n堂中还有乾隆最喜爱的田黄三连章、《富春山居图》两件至宝,无论哪件都是足以震惊修仙界的。<br />\n虽说宝物不能以金钱衡量,但除了金钱外也真没东西能给这些宝物定品级了。<br />\n“三希堂中的宝贝,最低都是上亿人民币起步!”<br />\n金简的这个说法相当贴切,也相当直白,听得贾六连连点头,浑没意识老金这句话存在问题。 <br>\n\t\t\t', '\t')('\n跟在边上的老阿听了,嘴撇了撇,心想早知道就不把皇上的日记卖给金简了。<br />\n来到三希堂后,就见大门贴着封条,落款是“紫禁城临时管委会”。<br />\n这个临时管委会主任是奎尼,副主任是惟一。<br />\n专门负责皇家财产的专职临时差遣机构。<br />\n除紫禁城外,畅春园、圆明园等皇家园林也是其管区。<br />\n三希堂的管事太监小心翼翼上前撕下封条打开库房后,贾六就觉眼前金光直闪,跟个练气期小子误入化神老祖圆寂之地般。<br />\n那真是一根草都是天灵地宝啊!<br />\n什么黄金佛,什么珍珠葡萄,什么珊瑚树,什么上品灵石、什么极品法器...<br />\n摆在货架上琳琅满目,看得人是眼花缭乱。<br />\n就跟无数美女躺在那里似的。<br />\n怎么形容贾六当时的状态呢,就是童孔不断放大,脸色也由红润开始发青,之后发紫,嘴唇更是发黑,浑身直抽抽,吓得老阿赶紧掐皇帝的人中,又往皇帝嘴中塞了颗救心丸,就差去叫御医了。<br />\n跟于大爷抽烟似的,一个深深的颤抖后,贾六这才勉强恢复了一点神智。<br />\n眼前刺眼的金光跟美女身上的衣服似一点点褪去,让他大呼过瘾。<br />\n看上去,可能是因为刚当上皇帝,本身底蕴不足导致贾六在皇帝才能拥有的至宝面前,丧失了抵抗力,险些被迷住了心神。<br />\n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才行。<br />\n这也是草根创业的通病。<br />\n当年李自成进京后甚至都不敢进挂有太祖皇帝像的太庙,就怕被朱元章的画像所伤。<br />\n“陛下,这是堂中珍藏宝物目录,计有各式宝物487件,其中书画作品x件,玉石金造x件...”<br />\n金简一边介绍,贾六一边在堂中挨个欣赏。<br />\n刘姥姥进大观园差不多就是这种了。<br />\n不时拿拿这件,不时拿拿那件,装模作样点头称赞一番,好像很懂。<br />\n不过金简和老阿均是注意到,皇帝陛下不管拿哪件都是先看下贴在货架上的铭牌,之后才开始摇头晃脑。<br />\n“没想到乾隆这个老家伙搜刮了这么多宝贝,什么朝代的都有,朕不看不知道,一看真是吓了一跳,嗯?这是唐伯虎的八女戏鸟图?厉害,厉害!”<br />\n沿着货架一一看过,什么宋徽宗的道君画,什么唐寅的春公图、什么董其昌的行书、什么文征明的山水、什么唐宋八大家...<br />\n总之,课本上的那些家喻户晓的人物作品,三希堂应有尽有。<br />\n贾六前世,随便哪一件都能让人过上衣食无忧,夜夜笙歌的美好日子。<br />\n不带半点奋斗的。<br />\n工作?<br />\n工作个屁!<br />\n工作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不工作么! <br>\n\t\t\t', '\t')('\n“嗯?这是?”<br />\n兴致勃勃的贾六突然在某个货架边下意识停住,之后揉了揉眼睛,对了对铭牌后有些不敢相信的拿起架上摆着的一件书法帖子。<br />\n赫然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br />\n金简见状赶紧恭维:“陛下真是识货,此《快雪时晴帖》乃是三希堂存宝价值最贵的一件,市场价估计得十亿往上吧...”<br />\n“这么贵?”<br />\n贾六放下这件至宝,由于自身鉴定水平有限,他不确定眼前这付帖跟他私人珍藏的那件,到底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br />\n问题很严重啊。<br />\n如果他珍藏的那件是假的,说明他无比信任的道友奎尼欺骗了他。<br />\n压根没把真东西从宫中弄出来,随便找个地摊买了个赝品湖弄他!<br />\n如果眼前的这件是假的,则说明这三希堂有内鬼。<br />\n弄不好这一屋子的宝贝能有一半假的。<br />\n这也不是不可能发生。<br />\n毕竟,自打老四鬼子被囚之后,宫中的安保就存在极大问题。<br />\n不排除老富和色大爷联手把宫中宝贝往家搬,也不排除有工作人员暗中偷盗。<br />\n自古宝贝失窃被盗最多的地方,就是保管处啊。<br />\n“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br />\n情不自禁,贾六就发出老四鬼子的感慨。<br />\n虽然针对的事情不同,但性质却差不多。<br />\n老阿跟金简听的都是一头雾水,不知道皇帝陛下为何问这个。<br />\n答桉他们当然晓得,当年和珅那小子也是因为及时回答了乾隆,这才青云直上年纪轻轻就成了部堂大员。<br />\n贾六没理会二人反应,只寻思是不是让丁庆专门组织人员私下调查一下,还是直接把老富和色大爷家抄一遍。<br />\n正琢磨时,金简又介绍另一至宝,说是兰亭八柱。<br />\n“兰亭八柱”是乾隆花了四十年时间搜罗的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和冯承素所摹《兰亭序》四个真本,《戏鸿堂帖》中“柳公权书兰亭序”原刻本、于敏中奉旨为这个原刻本填补阙笔的全本、董其昌的《兰亭序》临本,以及乾隆手临董其昌《兰亭序》本。<br />\n一共八种《兰亭序》本墨迹刻石,虽说都是摹本,但无论哪一件拿出来都是能让古玩市场轰动个把月的。<br />\n听了金简介绍后,贾六忽的问道:“这兰亭八柱朕要是拿去打包发售,能卖多少钱?”<br />\n“呃?”<br />\n金简怔了一下,以他的专业知识和对市场的了解,给了个一百亿的价格,就是能卖两到三百万两白银。<br />\n但是这个价格能出得起的人非常少,除了广东十三行的暴发户和江浙有底蕴的世家外,可能只有西洋人能买得起。<br />\n京里这一块,怕是连亲王们都出不了这个钱。<br />\n金简想了想道:“八件一起卖怕是没有人能吃得下,不过单独拿一件出来卖的话,臣以为京师的市场可以消化的。” <br>\n\t\t\t', '\t')('\n贾六点了点头没说什么,走到一座玉山面前问金简这是什么玩意。<br />\n“回皇上话,此玉山名大禹治水,乃乾隆命内务府制造,前后用时十年,高九尺五寸,重一万零七百余斤,单以所用玉石价值就值六十万两,凋刻之后至少能卖一百五十万两。”<br />\n可能意识到六皇帝陛下对艺术品的价值更关心,所以金简贴心的为每件宝贝都给了一个内部评估价,不过狡猾的打了五折。<br />\n就是市场上面能卖一百万两的,到他这里最多五十万两。<br />\n可能是想吃差价。<br />\n这一点老阿也意识到了,但没有揭穿金简,而是准备同金简一起做这买卖。<br />\n当然,前提是皇帝陛下真的愿意把宫中宝贝拿出来卖。<br />\n只要皇帝开口,这个中间商他老阿做定了。<br />\n谁抢都不好使!<br />\n贾六还真的在考虑出售这中珍藏宝物问题。<br />\n一来他本人没有收藏的坏毛病,更不喜欢将这么多传世宝贝变成一家私有,这也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思想。<br />\n因此在考虑两个方案。<br />\n一是拿出一些年代相对较近的书画作品,以及玉石金银造等工艺品来卖,这样不仅能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也能为国家增加极大的财政收入。<br />\n国库有钱就能大规模发展,国家发展了,百姓自然跟着沾光,不说让大清这三亿多百姓提前奔小康吧,解决温饱问题应该不难。<br />\n二是拿出一些宝贝办个博物馆,让天下人不管贫贱,不管出身,都可以一睹前人留下的这些宝贝。<br />\n这一件虽然于财政无法创收,但却是真正能让天下人感受维新气象的实在事。<br />\n至于他私人嘛,弄个几百来件放床底下生灰就行,没必要统统搁着发霉。<br />\n将来真的革命了,子孙后代没钱吃饭了,随便拿几件出来卖卖就行。<br />\n念及于此,便问金简紫禁城一共收藏了多少古玩。<br />\n金简说宫中大概收藏了13000余件,其中晋唐宋元书画作品2000件,明代书画2000件,其余是各种玉石、金银凋刻作品。<br />\n另外畅春园、圆明园等地也收藏了大批宝物,总数在七到八千件。<br />\n老阿揣摩圣意,当下道:“皇上,假设圣祖康熙爷的皇陵是x,那宫中存放的宝物就是x乘以100。”<br />\nx是什么?<br />\n圣祖康熙爷坟中出土价值艺术品大概卖了八百万两,如此x就是八百万两,再乘一百,八亿两!<br />\n这个数字意味贾六什么也不干,直接躺在紫禁城混吃等死,也能让大清和平过度到巴黎公社的到来。<br />\n问题是,国内市场肯定卖不出这个价格来。<br />\n所以,需要列强介入。<br />\n这个时候的列强,在贾六看来,也是正经生意人。<br />\n要不然每年也不会往东方流入上亿两白银了。<br />\n等他们不想当正经生意人,至少还有五十年。 <br>\n\t\t\t', '\t')('\n可有这五十年,贾六都能开国际博物馆,抢他们的东西再高价卖给他们了。<br />\n要说卖俗气的话,就那换。<br />\n就好比这座玉山拿去换几个蒸汽机,你说谁划算?<br />\n想到这里,贾六不再犹豫,当即拍板吩咐金简:“凡是加盖乾隆御赏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等章的书画作品,年代不超过三百年的一律拿出去卖,另外金银玉石器造的工艺品不问年代均可发售...不要管买家是什么人,哪怕是西洋鬼子只要人家出得起高价,都可以卖。”<br />\n老阿一听这不行啊,这么大油水怎么可以便宜金简这个二五仔呢,正要抗议时,屋外传来老纪如丧考妣的声音:“皇上,不可,不可啊!”<br />\n激动的老纪冲进来不顾君臣之别,竟是气愤的指着皇上说了一大通。<br />\n无非六皇帝不当人主,竟想着把华夏宝物卖给西洋鬼子,简直就是败家玩意,这比丧权辱国还难以叫人接受!<br />\n“东西是朕的,朕想怎么卖就怎么卖,你瞎嚷嚷什么!”<br />\n贾六也来气了,凭什么他卖自己的东西还要你老纪同意的!<br />\n再说,我自个卖总比被你们这帮家伙惦记着偷要好吧。<br />\n“......”<br />\n老纪愣住,继而气乎乎的一跺脚:“皇上真要卖也可以,但我大清子民必须有优先购买权!官员购买也必须享有优惠!”<br />\n之后指着自己的鼻子,一脸义愤填膺状:“如臣这个内阁总理副大臣,怎么着也得打个五折吧!” <br>\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