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 北平,又名顺天府,乃是大明京师。<br />\n 与曾经的京师应天府南京相对应。<br />\n 带着一营三千老卒,朱元璋很快就在这个世界的顺天府有了一席之地。<br />\n 在来之前,他曾给毛骧吃了一颗定心丸。<br />\n “咱得天之助,觉醒了穿梭世界的本领,眼下的那个门户,便是通往异世界的通道!”<br />\n “毛骧,你应该知道事情的重要性,严禁向外透露!”<br />\n “如果咱从别处听到此事的只言半语,所有参与此事的人全部夷三族!”<br />\n 朱元璋冰冷而又杀气十足的话,令毛骧脸色苍白,浑身颤抖个不停。<br />\n “皇爷放心,微臣醒得!”<br />\n 但很快,他就顾不得许多,连忙五体投体,以表忠心。<br />\n 他跟随朱元璋多年,深知这位爷的秉性,说一不二,说到做到。<br />\n 惊惧的同时,毛骧心中隐藏着一丝窃喜。<br />\n 皇爷得此千年不遇之机缘,那跟随他的自己,是否有机会更进一步?<br />\n 因此,得到定心丸的毛骧很快就召集了一营三千老卒,跟随着朱元璋,跨过了世界通道。<br />\n 很快,他们就找到了一座废弃了许久的园子以做为据点,所有人都四散出去打探消息。<br />\n 朱元璋在园子里等待着,他在思考着如何完成任务。<br />\n 至于这座园子的主人是谁,他从来就没有想过,也不值得他费神。<br />\n 此时,正值崇祯十七年二月,春寒料峭,大地刚从冰冷的冬天复苏过来。<br />\n 南方,反贼李自成和张献忠都已经称帝,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br />\n 最重要的是,李自成已经攻破了太原,大军紧逼京师。<br />\n 北方,锦州防线早在两年前便全部失陷,山海关之外已经全部沦为敌占区。<br />\n 那边的数十上百万百姓,已经深陷异族的统治。<br />\n 整个大明,已经完全暴露在了游牧民族满清的铁蹄之下,唾手可得。<br />\n 现如今的大明,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br />\n 有如一个不穿衣服的女人,带给旁人是无尽的诱惑,任由他人肆虐。<br />\n 按照明史来看,顶多还有不到一个月,也就是在三月十九日的清晨,顺天府失守,大明灭亡。<br />\n 当然,现在有了跨界而来的朱元璋这个变数,具体结果如何,还不得而知。<br />\n “真是废物!”<br />\n 越是想,朱元璋就越生气。<br />\n 这些后代们,一个比一个废物。<br />\n 特别是如今的皇帝崇祯,更是十足的废物。<br />\n 天启七年的时候,大明虽然病入膏肓,但只要下重药,就还有得救。<br />\n 本来好好的一副牌,被崇祯打成了屎牌。<br />\n 无能、窝囊、废物...都不足以形容崇祯在朱元璋心中的糟糕形象。<br />\n “还得咱这老祖宗来给你们这些不孝子孙来擦屁股!”<br />\n 嘟囔了一声,朱元璋站了起来。<br />\n 因为他看到,毛骧已经回来了。<br />\n “启禀皇爷,咱们的人已经分散在各处要道,只要您一声令下,就可以轻易夺得北平城的控制权!”<br />\n 毛骧低下头来禀报道。<br />\n “那好,晚上行动吧!”<br />\n 朱元璋点了点头,脸上没有任何表情。<br />\n 这是他计划中的第一步,夺得整个北平城的控制权。<br />\n 至于后面的事,那就慢慢清算。<br />\n 虽然北平城外还有京师三大营驻扎,但早被吃空饷的兵头子给换成了老弱病残。<br />\n 战斗力基本为零,根本不足为惧。<br />\n 只要夺得了北平城的控制权,那无论三大营,还是满朝文武,民间奸商,街头小混混,都不足为虑。<br />\n 带着三千老卒,朱元璋表示自己无所畏惧!<br />\n “是!”<br />\n 毛骧应了一声之后,退了下去。<br />\n 时间一点点儿过去,天色暗淡了下来。<br />\n 朱元璋慢条厮理的用过了晚膳,坐在椅子上等待着。<br />\n 至于夺城之战中具体的战术布署,毛骧自会安排,不劳他老人家费心。<br />\n 若是带着三千老卒都不足以夺得此城的控制权,那毛骧也就不配当上大明朝首任锦衣卫指挥使了。<br />\n 两个时辰过去,时间已经来到了子时时分。<br />\n 外面,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只有天上零星的星光闪烁。<br />\n 整个北平城,一片寂静。<br />\n “皇爷,成功了!”<br />\n 这时,毛骧一脸喜色的走了进来,向朱元璋禀报战况。<br />\n “嗯?九座城门都控制在了咱们的手中?”<br />\n 朱元璋睁开眼来,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的明亮。<br />\n “微臣以项上人头担保,整个北平城都控制在咱们的手中!”<br />\n 毛骧大声的回道:“那些守城官几乎望风而降,根本没有任何反抗之力!”<br />\n 说到这里,他的眼中闪过一丝错愕和不屑。<br />\n 错愕是因为,北平城是堂堂大明王朝的京师,守军的战斗力竟然几近于无。<br />\n 不屑是因为,那些软骨头竟然都不敢交战,直接跪地投降。<br />\n 刀都没拨出来呢,就全特么投降了,一点成就感都没有。<br />\n 实在是大大出乎毛骧的意料。<br />\n “好,兵贵神速,直接去内城!”<br />\n 朱元璋闻言,顾不得惊愕,很快就反应了过来。<br />\n 带着人马,直接向内城赶去。<br />\n 整个北平城,分为外城、内城和皇城。<br />\n 外城为平民百姓的聚集地所在,而内城则是那些达官贵人的住所。<br />\n 至于皇城,那更不用说了,乃是大明朱家天子以及他的家眷们所住的地方。<br />\n 之前,朱元璋带着人马直接降临在了外城。<br />\n 也正是因为如此,三千多人的进入,才会不引人瞩目。<br />\n 当然,只要控制了外城,内城和皇城不过是唾手可得的瓮中之鳖罢了。<br />\n 骑着马走在前往内城的路上,朱元璋琢磨着如何修理那些文武百官。<br />\n “吁!”<br />\n 一匹快马赶来,马上的骑士翻身下马,禀报道:“启禀皇爷,内城和皇城都降了!”<br />\n “你说什么?”<br />\n 朱元璋闻言,还以为自己的耳朵出现了幻听。<br />\n 他还在想着,攻打内城和皇城的时候,如果老卒伤亡太多的话,得回去一趟再抽调一些人马过来支援呢。<br />\n 哪曾想,人还没到内城,刚走到半道上,之前带来的一个老卒就跑来报喜了。<br />\n 不过,朱元璋却没有半点儿高兴的意思。<br />\n 如果对方所说确定为实的话,那大明的朝政得败坏成什么样?<br />\n 这特么是连根子都坏掉了吧?<br />\n 这样的大明,还有救吗?<br />\n “真的投降了,内城和皇城的守军见着咱们的人之后,根本就没有形成任何战斗力,弃城门而逃!”<br />\n 那名老卒快速的将事情经过复述了一遍。<br />\n “尼玛!”<br />\n 朱元璋闻言,忍不住骂了一声。<br />\n 他都不知道该如何来形容自己现在的心情了。<br />\n “毛骧!”<br />\n 不过,此时的朱元璋已经顾不得考虑这些,他大喝一声。<br />\n 身后跟着的毛骧立马回道:“微臣在!”<br />\n “你带人接管内外城的防务,控制住那些残兵,莫要让他们扰乱了北平城的秩序,同时,严密防守城外的三大营!”<br />\n “其余人,跟咱进皇宫!”<br />\n 快速吩咐了毛骧两句,朱元璋带着其余人向着皇城奔去。<br />\n 此时,已经是卯时三刻,天色微亮。<br />\n 乾清宫中,大朝会正式开始举行。<br />\n 大殿内,崇祯皇帝朱由检坐在龙椅上,下方是文武百官。<br />\n 至于内城与皇城的变故,由于投降得太快,他们这些人还没有得到消息。<br />\n 否则,怕是早就乱套了。<br />\n 此刻的崇祯皇帝正在号召大臣们捐饷,募兵支援宁武关的山西总兵官周遇吉。<br />\n 但是,前前后后都号召了半个多月,满朝文武大臣们却一共只捐出了两万来两银子。<br />\n “难道诸位臣工真的要眼睁睁看着我大明亡国吗?”<br />\n 看着下方的大臣们,崇祯忍不住大声喊道。<br />\n 下面的首辅魏藻德,以及各次辅,各部尚书们,没有一个人接话。<br />\n 满朝朱紫贵,一个个都不吭声。<br />\n 场面十分诡异和尴尬。<br />\n “铿锵!”<br />\n 就在这时,一道长刀出鞘的声音响起,在这寂静的乾清宫中显得十分刺耳。<br />\n 朝堂之上的众人皆是心中一惊,回头望去。<br />\n 就见得,一队队士兵拥着一位身穿明黄色龙袍的中年人,堂而皇之的走进了乾清宫中。<br />\n “尔等何人?”<br />\n “放肆,竟敢身披龙袍?实属大逆不道,来人啊,拖出去斩了!”<br />\n “来人啊!”<br />\n 看到来人进殿,满朝文臣有的默不出声,有的大声呵斥。<br />\n 一身龙袍的朱元璋却是理都不理,径直走进大殿之中。<br />\n 他身后的老卒们很快就四散开来,将整个乾清宫团团围住。<br />\n 手中的绣春刀齐齐出鞘,虎视眈眈地望着殿内的文武百官们。<br />\n 大有一言不合就将他们拖下去砍头的节奏。<br />\n “你...你是何人?”<br />\n 看着大步向自己走来的朱元璋,崇祯眼露惊惧之色,结结巴巴的问道。<br />\n “啪!”<br />\n 朱元璋没有回话,却是猛然一个耳光甩了过去。<br />\n “蠢货!”<br />\n “废物!”<br />\n “窝囊废!”<br />\n “迁都北平?”<br />\n “放纵太监?”<br />\n “骄奢淫逸?”<br />\n “三十年不上朝?”<br />\n “木匠皇帝?”<br />\n “老子怎么会有你们这群不孝子孙?”<br />\n 朱元璋一边说,一边抽崇祯的耳光。<br />\n 几乎是说一句,就是一个耳光。<br />\n 啪啪啪啪数十个耳光下来,总算是将他那积蓄了多日的郁气统统都发泄了出来。<br />\n 此时的崇祯皇帝,两边的脸是又肿又红,滴出血来。<br />\n 满张嘴巴全是鲜血,都是嘴唇碰到坚硬的牙齿,嘴里的表皮全部被打烂。<br />\n 整个人看起来十分凄惨。<br />\n “放肆!”<br />\n “贼子,竟敢对陛下不敬!”<br />\n “士可杀不可辱,贼子,放过陛下,有种冲我来!”<br />\n 直到这时,满朝文武们才反应过来,不少人冲着朱元璋大吼。<br />\n “啊!朕和你拼了!”<br />\n 崇祯被打蒙了,真的被打蒙了。<br />\n 要知道,他贵为皇帝,什么时候挨过别人的大嘴巴子?<br />\n 哪怕是登基之前,贵为信王,他的皇兄天启皇帝也从未打过他。<br />\n 此时,骤然间遇到朱元璋这等不讲理之人,一上来二话不说,直接大耳巴子甩过来。<br />\n 不过手无缚鸡之力的崇祯,哪里能接受得了?<br />\n 直到朱元璋都打完了,他才回过神来。<br />\n 整个人披头散发,疯狂了一般,向着朱元璋冲了过来。<br />\n “滚你妈拉个巴子的!”<br />\n 朱元璋哪会惯着他,直接一脚踹了过去,将崇祯踹了个满脸桃花开。<br />\n 随后,不再理会崇祯,挥手喊来两名老卒,将崇祯看守住。<br />\n “你们哪个是首辅?”<br />\n 转过身来,朱元璋居高临下的看着满朝文武大臣们,喝问道。<br />\n 听到他这杀气凛然的话,所有人都将目光看向打头的魏藻德。<br />\n “你就是内阁首辅?”<br />\n 铿锵一声,绣春刀出鞘,搁在了魏藻德的脖子上。<br />\n “大爷饶命啊,小的愿为大爷效力!”<br />\n 面对着扑面而来的森寒刀锋,魏藻德的双腿瞬间就软了下来。<br />\n “很好!”<br />\n 朱元璋冷笑一声,冰冷的目光环视四周,高声问道:“还有谁要投靠咱的?”<br />\n “噗通!”<br />\n 瞬间有二十来个官员跪了下来。<br />\n 至于其他人,要么是沉默不语,要么是横眉冷对,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br />\n “哈哈...”<br />\n 看着这一幕,朱元璋突然大笑了起来。<br />\n “你看看你小子选的大臣,全特么的是一群软骨头!”<br />\n 指着跪在地上的魏藻德等人,朱元璋扭头看向正一脸不可思议之色的崇祯皇帝。<br />\n 崇祯怎么也想不到,其他人怕死也就罢了,魏藻德身为内阁首辅,居然直接向反贼跪投降。<br />\n 是的,反贼!<br />\n 在崇祯看来,朱元璋一伙人就是那种无法无天的反贼。<br />\n “来人!把这些软骨头全部都杀了!”<br />\n 朱元璋冷笑了一声,杀气四溢的喝令道。<br />\n “是!”<br />\n 老卒们冲了上来,拉着魏藻德等人就要走出大殿。<br />\n “不用拖出去,就在这里杀!”<br />\n 朱元璋挥了挥手,冷声说道。<br />\n “唰!唰!唰!”<br />\n 老卒们手起刀落,很快,二十多个脑袋就掉到了乾清宫的大殿上,通红的鲜血流得到处都是。<br />\n 一股浓郁的血腥味弥漫开来,有几个胆子小的大臣已经被吓得瘫软了下来。<br />\n “你有什么想说的?”<br />\n 迈步来到崇祯的身前,朱元境俯视着这个熊包一般的后代子孙,喝问道。<br />\n “你...你究竟想干什么?”<br />\n 崇祯此时一脸惊惧之色,声音颤抖的问道。<br />\n “咱想干什么?”<br />\n 朱元璋闻言,瞪大了双眼,气不打一处来。<br />\n 指着崇祯吼道:“咱来这里,就是要看看你们这帮不孝子孙,是如何把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给败没了的!”<br />\n 扬起手来,又想给他两个耳光。<br />\n 只不过,看着这小子一脸的委屈样,朱元璋又收起了手。<br />\n 打他,解决不了问题。<br />\n 当下虽然夺得了北平城的控制,但大明的内忧外患并没有解决。<br />\n 眼下最紧要的事,是控制整个北平城的防务,并坚守阵地,打退反贼李自成的攻击。<br />\n 据明史记载,此时距离顺天府被逆贼李自成攻破,仅仅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br />\n “咔嚓!”<br />\n 朱元璋的话,有如一道闪电般,劈在了崇祯皇帝的脑海中。<br />\n 他眯起眼睛,仔细打量着朱元璋的脸。<br />\n 这张脸,与太庙中供奉的太祖皇帝画像,有着七八分的相似。<br />\n “难道....太祖皇帝显灵,从天界下凡了?”<br />\n 一个念头在崇祯皇帝的脑海中闪过,令他瞬间清醒了过来。<br />\n 结合对方的作为,以及之间说的那些话。<br />\n 崇祯哪还不知道,这特么哪里是相似啊,这根本就是太祖皇帝本人好么!<br />\n “太祖...”<br />\n 想到这里,披头散发、脸颊红肿的崇祯咽了咽口水,颤抖着喊道。<br />\n “你特娘的终于认出咱了!”<br />\n 朱元璋没有否认,大大方方的承认了下来。<br />\n “太祖爷,孩儿苦啊....”<br />\n 听到朱元璋的话,崇祯终于确定,这位爷就是自己的祖宗,大明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了。<br />\n 他猛然挣脱了两名老卒的束缚,冲到朱元璋的面前,抱着对方的大腿,大声哭诉了起来。<br />\n 哭得就像是个三岁零三百六十个月的孩子般,好不委屈,好不凄凉。<br />\n 他在位十七年,励精图治,有功有过。<br />\n 却依然无法挽大厦之将倾,挽大明于既倒。<br />\n 何其可悲,何其可叹。<br />\n “唉...”<br />\n 看着这一幕,朱元璋叹息了一声,怅然不语。<br />\n 他对崇祯的印象极为深刻,毕竟是亡了大明天下的最后一任朱家天子。<br />\n 明史上,记载着崇祯自吊于煤山之前,所留下的那封遗书。<br />\n 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br />\n 朕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毋伤百姓一人。<br />\n 留书一封于龙袍之上,自吊于煤山之上的歪脖子树下。<br />\n 至死,他没有丢掉大明皇帝的气节。<br />\n 至死,他没有忘记成祖朱棣留下的祖训。<br />\n “有明一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br />\n 崇祯死后,大明殉节身死者景从云集。<br />\n 山西道监察御史卫景瑗:母年八十余矣,当自为计!儿,国大臣,不可不死。<br />\n 左庶子马世奇:勉哉元升,吾人见危授命,吾不为其难,谁为其难者!与君携手黄泉,预订斯盟,无忘息壤矣。<br />\n 江阴典史阎应元: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br />\n 太常少卿吴麟征:大明三百年江山社稷,一旦至此,虽上有亢龙之悔,下有鱼烂之殃,而身居谏垣,无所匡救,法当褫服。殓用角巾青衫,覆以单衾,以志吾哀。<br />\n 书生笪某被清军抓获之后,刑前叹曰:“我一介小人,今日得之士大夫之烈,为忠义而死,死之犹生也。”<br />\n 崇祯皇帝抱怨百官都不来上朝,绝望的钟声在紫禁城响起的时候,拼命抵抗的守备太监纷纷惨死在义军的刀下。<br />\n 自杀殉国的官员不知凡几!<br />\n 东阁大学士,曾在大明崇祯二年任河南巡抚,率兵勤王的范景文已经连续四天未吃饭,在前一天全家投井而死;<br />\n 户部尚书兼侍讲学士倪元璐,全家十三口全部上吊自杀;<br />\n 左都御史李邦华,投水自杀;<br />\n 左都副御史施邦曜自杀;<br />\n 兵部右侍郎王家彦自杀;<br />\n 大理寺凌义渠上吊自杀;<br />\n 庶吉士魏学濂自杀;<br />\n 刑部右侍郎孟兆祥全家投井自杀;<br />\n 御史陈良谟全家投井自杀;<br />\n 吏部许直投水自杀;<br />\n 兵部成德全家上吊自杀;<br />\n 户部吴甘中全家自杀;<br />\n 兵部主事金铉全家自杀;<br />\n ...等等。<br />\n 全家投井、自缢殉国、立战而死的官员志士无数。<br />\n 后来被追谥,有据可考的殉国者,多达八千六百多人。<br />\n 他们大义凛然、壮烈殉国、从容就义,为大明之亡而殉国。<br />\n 回想到明史中的记载,那一幕幕令朱元璋感叹万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