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时鹤书。”<br />\n她的声音低哑:“本宫一定要拿你的命,来祭本宫今日所受的羞辱。”<br />\n“好啊。”时鹤书眉眼弯弯:“臣随时欢迎太后来取臣的性命。”<br />\n“但是现在……”<br />\n宫内,莲芳从太后的庇护圈内落了出来。<br />\n宫外,一个又一个的侍从被东厂的人押住。<br />\n烛阴利落的束缚住莲芳的双手,如押囚犯般押着莲芳。<br />\n“全部带走。”<br />\n时鹤书居高临下,而太后踉跄两步。<br />\n“一个,不留。”<br />\n……<br />\n栖凰宫被东厂围住,太后被囚禁的消息是在当日傍晚传遍的京中百官。<br />\n“他时鹤书不过一阉宦!怎的如此大胆肆意!”<br />\n“那可是太后!连太后他都敢囚禁,这世间还有什么事是他时鹤书不敢做的!”<br />\n“时鹤书有什么资格那样对太后!他东厂真将自己当做王法了吗?!”<br />\n有官员怒而拍案。<br />\n“当真以为无人知道是谁支撑的平阳谢氏了吗?那些恶事,她身为当今天下最尊贵的人不点头,平阳谢氏怎么做得出来!”<br />\n“时鹤书虽也不是什么好鸟,但总比肆意妄为的太后要好!”<br />\n“本官早就看她后宫干政不顺眼了,时鹤书那阉宦难得做了件好事!”<br />\n也有官员拍手叫好。<br />\n但这些,对时鹤书的影响都近乎于零。<br />\n东厂在忙着审讯,时鹤书在忙着批阅奏章。除了偶尔有头铁的官员在奏章中骂他几句目无尊上倒反天罡外,也没有人在他面前提起这件事。<br />\n不过提起与否,都不影响时鹤书。<br />\n一本本审讯录如流水般送上了他的桌子,时鹤书翻看着审讯录,漫不经心的定下了早朝复朝的时间。<br />\n自太后被困于栖凰宫后,本就权倾朝野的时鹤书更是到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地步。<br />\n朝堂几乎成为了他的一言堂,各种决策也都被送到他的桌上。<br />\n九千岁的称呼越来越响亮,就连小皇帝都会开玩笑似的叫几句千岁。<br />\n“陛下不必这样唤臣。”<br />\n单膝落地,时鹤书轻轻握着小皇帝的肩:“臣不过一具残缺之体,如何担得起陛下千岁之称。”<br />\n“可是,可是督公。”<br />\n小皇帝抬手,将时鹤书鬓边的长发送到耳后。<br />\n稚嫩的小脸上满是认真,小皇帝注视着时鹤书的眼,轻轻捧住了那张令人见之难忘的脸。<br />\n“朕希望您千岁。”<br />\n第32章 保护<br />\n复朝的日子定在五月十九。<br />\n那是一个艳阳天, 薄云绕着红日,飞鸟划过蓝天。<br />\n风中夹杂着暖意,吹过相似而又不同的红衣。手持笏板的群臣自左右掖门鱼贯入内, 司礼太监扯着嗓子宣告早朝的开始……<br />\n死寂。<br />\n朝堂上一片死寂,静到没有任何声音。<br />\n压抑的气氛令坐在上首的小皇帝坐立不安,他无助的望向时鹤书, 而时鹤书敛了视线,淡声开口。<br />\n“诸位,是无事相报吗?”<br />\n握着笏板的手收紧, 有官员咬咬牙, 却终是没能上前一步。<br />\n“既然无事,那便退朝吧。”<br />\n说罢, 时鹤书侧目看向群臣。<br />\n“陛下!臣有事相报!”<br />\n抢在司礼太监开口前, 忍无可忍的大理寺卿上前一步。<br />\n“爱卿,请说。”<br />\n小皇帝板着张脸,按照时鹤书教他的措辞, 一板一眼的回道。<br />\n大理寺卿朱贞俯身垂首, 字字铿锵:“臣要参掌印时鹤书,以权谋私!以下犯上!将太后无故困于宫中不得出!”<br />\n他的话音落下后,大殿内久久没有声音,落针可闻。<br />\n“嘶——”<br />\n不知是谁倒吸一口凉气,打破了令人窒息的静谧。<br />\n怎么敢的……<br />\n虽然当下站在朝堂上的臣子大多都在私底下骂过时鹤书与时党, 但今时不同往日。连太后都输给了时鹤书,他们这些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臣子,如何能与权倾朝野深得帝心的奸宦抗衡。<br />\n那可是时鹤书啊……<br />\n朱贞是不想活了吗?不想活也别带上他们啊。<br />\n几近凝滞的气氛中, 那些最会审时度势的官员们一个个静若处子,连头都不抬一下, 生怕一个不对便引火上身。<br />\n“哦?”<br />\n幽幽响起的声音仿若女鬼,一双在阴影下晦暗无光的灰眸静静注视着朱贞,苍白的面上嵌着精致到不似活人的五官,在日光照耀下殷红如血的唇瓣轻轻勾起。<br />\n“大理寺卿认为,本督是无故圈禁太后?”<br />\n朱贞不卑不亢:“即便是有故,时掌印也不能以下犯上,冒犯太后。”<br />\n气氛再度沉寂下来。<br />\n冷汗滑落额角,有些小官员甚至开始了瑟瑟发抖。<br />\n时鹤书轻笑一声:“是吗?”<br />\n微抬的眼帘垂下,时鹤书似叹非叹:“那大理寺卿可真是误会本督了。”<br />\n“本督也是为了还太后清白,才将太后困于栖凰宫。”<br />\n“还太后清白?”<br />\n朱贞不屑:“在下还真不知,这世间还他人清白前,还要先将人圈禁起来。掌印是哪里听来的道理?”<br />\n自然上挑的唇角蓄着一抹笑意,时鹤书慢条斯理:“从平阳搜罗来的罪证中言,有人于宫中位高权重,且庇护平阳谢氏。谢氏与太后乃血亲母族,自然嫌疑最大。大理寺卿,本督为了还太后一个清白,将其护在宫中有何不可。”\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