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第一千零七十二章吾儿有大帝之姿<br /><br />现在南诏虽说归属大夏,但管理南诏之辈皆是当地土人。<br /><br />而且这种权利是可以世袭的。<br /><br />这也就造成南诏现在就是一块顽石,根本就动不了。<br /><br />武帝当然想将南诏收复,但谈何容易?<br /><br />但南诏顽疾一日不除,他心中担忧一日难消。<br /><br />李龙鳞至少是提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br /><br />武帝眸中闪过一抹担忧:“老九,如今南诏土司权势极大,几乎掌握着整个南诏。”<br /><br />“如果贸然动手改革,势必会引起土司们的不满,到时候对朝局来说可不是一个好事啊。”<br /><br />李龙鳞点了点头。<br /><br />他明白武帝话里的意思。<br /><br />如今二皇子造反锒铛入狱,南诏出于一片管理的真空地带,根本无人管辖。<br /><br />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再想动身改革的话,那就是火烧浇油,定会引起大的动荡。<br /><br />李龙鳞拱手道:“父皇,儿臣早已想到过这种可能,所以改土归流只是目的,并不是手段。”<br /><br />武帝眉梢微挑:“与朕解释解释。”<br /><br />李龙鳞娓娓道来:“如今南诏局势复杂,想要改革只能循序渐进,不可能做到一步到位。”<br /><br />“所以儿臣认为应当分化为主,改革为辅。”<br /><br />武帝坐正了身子:“分化?”<br /><br />李龙鳞解释道:“儿臣认为如今南诏最大的问题不是土司势力过大,而是南诏百姓和土司之间的关系太过密切。”<br /><br />“父皇如果想要从削弱土司的角度来想的话,很难有一个完美的方法。”<br /><br />“但如果从南诏百姓们下手,事情就简单了许多。”<br /><br />武帝双眸放光。<br /><br />李龙鳞这个论点的角度十分清奇,他甚至从未想过,也没有听大臣们跟他提及过。<br /><br />李龙鳞继续说道:“以儿臣看,朝廷一直以来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分清在南诏到底谁是敌,谁是友。”<br /><br />“历朝历代,朝廷总是想着拉拢南诏的土司家族,每年拨款不计其数,甚至将南诏整个都当做封地赏赐给土司,以为这样就可以将南诏局面稳定。”<br /><br />“恰恰相反,这种只会让土司们的欲念越来越膨胀,终有一天,会有谋反之心。”<br /><br />武帝面露诧异之色,说道:“老九,朕若是不想办法稳定住南诏土司,他们可是立刻都会造反的。”<br /><br />李龙鳞淡然一笑:“您如果将安抚的中心放在南诏百姓的身上,那些土司们还会愿意造反么?”<br /><br />武帝深吸一口凉气:“继续说。”<br /><br />李龙鳞沉声道:“这就是儿臣所说的分化。必须将南诏分而治之,土司是土司,土民是土民。”<br /><br />“朝廷要做只是削弱土司,拉近和土民之间的关系。”<br /><br />“若不然就会发生像儿臣所说的,朝廷将南诏上下视为一体,那么土司和土民自然也会结合在一起。”<br /><br />“土司们拿着朝廷的好处,赏赐给土民,收买民心,这些土民对朝廷心中不会有丝毫 <br /><br />请收藏:https://m.yunmengshuge.cc \n', '\n')('\n\t感激,甚至还会将土司们犯下的罪过归咎于朝廷。”<br /><br />“土司们一旦有朝一日斩木而起,这些土民势必会一同造反,朝廷这就是典型的吃力不讨好。”<br /><br />武帝陷入沉思之中。<br /><br />他总以为南诏之所以这么顽固,只是因为当地文化和自上而下的权利体系。<br /><br />但从未考虑过人性,更没有考过这些土民心中真实所想。<br /><br />武帝沉声道:“那这些土司们既然拿了朕的赏赐,难道心中就没有半点感激吗?”<br /><br />李龙鳞笑道:“没有。”<br /><br />答案很简短,真相很残酷。<br /><br />如果有的话,南诏的顽疾恐怕早就解决了。<br /><br />武帝问道:“这是为何?”<br /><br />李龙鳞解释道:“因为土司们知道,父皇之所以连年给南诏拨去打量的银两,甚至是南诏盐矿的收益每年都要跟土司们分一杯羹,最重要的原因是朝廷不希望他们造反,这一切都是安抚政策。”<br /><br />“所以他们才会有恃无恐,才会越来越傲慢。”<br /><br />“直到有一天,他们的胃口越来越大,父皇再也喂不饱的时候,他们便会反目成仇...”<br /><br />闻言,武帝心中火冒三丈,这些道理他早就应该想清楚。<br /><br />而不是继续喂着这头本就喂不熟的白眼狼。<br /><br />武帝冷声道:“难怪南诏最近税收越来越少,而且事端不断,看来这一切都是有预谋的。”<br /><br />李龙鳞沉声道:“父皇,南诏本是富饶之地,况且大夏盐铁之利多在南诏,税收之事窥一斑而知全豹,说明土司家族早有打算,二皇子这也只是开胃小菜。”<br /><br />“不过现在一切都还早,父皇不必着急心慌。”<br /><br />武帝说不着急那是假的,南诏若反甚至比北蛮更加棘手。<br /><br />他问道:“具体说说朕要怎么办。”<br /><br />李龙鳞沉声道:“朝廷将重心放在土民自身上,将土民划为三六九等,逐个击破,朝廷用行动将民心掌握在自己手中。”<br /><br />“对于读书人,在科举上加以政策恩惠,让其切实享受到朝廷政策的福利。对于老弱妇孺,在南诏广修医院,在看病抓药上给予金钱上的补助。对于寻常老百姓,分土地,发种子,彻底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br /><br />“朝廷甚至可以在吃穿住行上都想出些切实的惠民政策,只有百姓们真正的得到了恩惠,他们才会念及父皇的恩情。”<br /><br />“这样既可以削弱南诏土司的势力,又能让土民们感受到朝廷的恩惠。”<br /><br />“然后再派遣朝中流官对南诏进行治理,到那时候南诏问题便可迎刃而解。”<br /><br />武帝一怔:“那朕就不怕他们会再造反?”<br /><br />李龙鳞笑道:“父皇,得民心者的天下,若是土司家族们连土民的民心都得不到,谁又会跟着他们造反呢?”<br /><br />武帝听完之后连连点头,赞不绝口:“老九,你说的这些政策很具有建设意义,朕听完以后思路瞬间打开了。”<br /><br />“朕先前认为只有土司才能解决南诏的问题,现在看来是朕想错了。”<br /><br />李龙鳞笃定道:“父皇,权利只有放在自己手中那才叫权利。”<br /><br />武帝一脸欣喜:“吾儿果真有大帝之姿!”<br /><br />“明日早朝,朕要与朝中百官商讨此事!”<br /><br />“争取这次彻底解决南诏顽疾,解朕心头之患!” <br /><br />请收藏:https://m.yunmengshuge.cc \n', '\n')